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包括帶有進水口的沉砂腔,所述沉砂腔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用于收集淤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設有豎直方向的淤泥排管。當淤泥沉降落入到凹槽中的時候,從進水口進入沉砂腔的污水就不容易再次將沉降的淤泥沖擊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提高了污水沉降額度效率。并且凹槽是成漏斗狀設置的,這樣淤泥就能夠比較順利地匯聚到凹槽中,進而大大提高了淤泥排管排放淤泥的效率。因此,這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排除淤泥的效率高,時候大范圍地處理生活上的污水。
【專利說明】
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體凈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大,水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如何將污水處理與環境相結合,構建人與生態環境的綠色和諧家園,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0003]—般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大都采用預處理、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預處理主要是先讓污水通過格柵,再由水栗提升到沉沙池進行砂水分離;一級處理主要是在初次沉淀池通過物理方法去除污染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BOD —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二級處理則是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利用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降解去除。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運行成本高,同時也存在污水處理效果不好、景觀效果差等問題。
[0004]為此,部分景觀池的建造單位設計了可利用生態方式處理污水的景觀池,如申請號為201520291089.1的中國專利《污水處理生態景觀池》中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生態景觀池,包括敞口的池體,所述池體底部和頂部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池體自下而上分為沉砂腔、砂石層、濾料層和清水層,所述沉砂腔底部設有管道,所述管道與一清淤栗連接;所述沉砂腔和砂石層之間固設一承托板,該承托板用于承托砂石層,且承托板上均勻開有通孔;所述濾料層底部設有曝氣管,該曝氣管與一鼓風機相連,且該曝氣管上開有曝氣孔。
[0005]雖然,該種污水處理生態景觀池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污水處理效果好,生態景觀美觀,實現了污水處理與環境美化相結合。
[0006]但是,由于該種污水處理生態景觀池的沉砂腔是成水平狀態設置的,從而一旦進水口有新的污水被放進來的時候,原先已經沉降的淤泥就又會再次被攪起,從而不利于污水中淤泥的沉降。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收集淤泥及排放的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
[0008]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包括帶有進水口的沉砂腔,所述沉砂腔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用于收集淤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設有豎直方向的淤泥排管。
[0009]當淤泥沉降落入到凹槽中的時候,從進水口進入沉砂腔的污水就不容易再次將沉降的淤泥沖擊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提高了污水沉降額度效率。并且凹槽是成漏斗狀設置的,這樣淤泥就能夠比較順利地匯聚到凹槽中,進而大大提高了淤泥排管排放淤泥的效率。
[0010]作為優選,所述淤泥排管的管口橫截面與凹槽的底部橫截面相等。
[0011]這樣在凹槽中的淤泥就能夠全部通過淤泥排管排出,從而大大提高了淤泥的排放效率,并且也避免了因為部分淤泥存放時間過長而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可能性。
[0012]作為優選,所述凹槽與沉砂腔之間設有擋板,所述擋板的橫截面與凹槽的上端橫截面相等,所述擋板上開有若干通孔。
[0013]這樣當淤泥沉降到擋板上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通孔進入凹槽中,而不會受到通過進水口進入到沉砂腔內的污水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污水的沉降效率。
[0014]作為優選,所述通孔的上端的孔口大于下端的孔口。
[0015]這樣淤泥從通孔上端進入到凹槽的過程中會比較的方便,但要想從通孔的下端離開凹槽的時候就會比較困難,從而即便進水口的污水因為流水過大而進入到凹槽內時,也不容易將凹槽中的淤泥再次激蕩起來,從而更進一步地提高了污水沉降的效率。
[0016]作為優選,所述進水口的下邊緣處設有傾斜向上的導流板。
[0017]導流板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將從進水口進入到沉砂腔的污水向上引導,這樣就可以避免對大大避免了對沉降在凹槽處的淤泥的影響,并且也有利于污水通過上方各過濾層的速度,從而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凈化效率。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凹槽和淤泥排管的設置,即降低了沉降的淤泥被再次激蕩起來的可能性,同時也提高了排除淤泥的效率;
[0020]2.帶有通孔的擋板的設置,進一步降低了進水口的污水對凹槽中的淤泥的影響,所以進一步提高了淤泥沉降的效率;
[0021]3.導流板的設置,既避免了淤泥被激蕩起來,又有助于提高污水凈化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22I圖1是景觀池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池體;2、沉砂腔;21、進水口;3、砂石層;4、濾料層;5、清水層;6、承托板;61、穿孔;7、曝氣管;71、曝氣孔;8、鼓風機;9、凹槽;10、淤泥排管;11、清淤栗;12、擋板;13、通孔;14、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5]一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包括敞口的池體I,池體I自下而上分為沉砂腔2、砂石層3、濾料層4和清水層5,所述沉砂腔2和砂石層3之間固設一承托板6,該承托板6用于承托砂石層3,且承托板6上均勻開有穿孔61,濾料層4底部設有曝氣管7,該曝氣管7與一鼓風機8相連,且該曝氣管7上開有曝氣孔71。而沉砂腔2的側面水平設于進水口 21,沉砂腔2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用于收集淤泥的凹槽9,所述凹槽9的底部設有豎直方向的淤泥排管1,淤泥排管1與清淤栗11相連接。
[0026]當淤泥沉降落入到凹槽9中的時候,從進水口21進入沉砂腔2的污水就不容易再次將沉降的淤泥沖擊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提高了污水沉降額度效率。并且凹槽9是成漏斗狀設置的,這樣淤泥就能夠比較順利地匯聚到凹槽9中,進而大大提高了淤泥排管10排放淤泥的效率。
[0027]淤泥排管10的管口橫截面與凹槽9的底部橫截面相等。這樣在凹槽9中的淤泥就能夠全部通過淤泥排管10排出,從而大大提高了淤泥的排放效率,并且也避免了因為部分淤泥存放時間過長而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可能性。
[0028]而凹槽9與沉砂腔2之間設有擋板12,所述擋板12的橫截面與凹槽9的上端橫截面相等,所述擋板12上開有若干通孔。這樣當淤泥沉降到擋板12上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通孔進入凹槽9中,而不會受到通過進水口 21進入到沉砂腔2內的污水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污水的沉降效率。
[0029]進一步的方案為,通孔的上端的孔口大于下端的孔口。這樣淤泥從通孔上端進入到凹槽9的過程中會比較的方便,但要想從通孔的下端離開凹槽9的時候就會比較困難,從而即便進水口 21的污水因為流水過大而進入到凹槽9內時,也不容易將凹槽9中的淤泥再次激蕩起來,從而更進一步地提高了污水沉降的效率。
[0030]進水口21的下邊緣處設有傾斜向上的導流板14。導流板14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將從進水口 21進入到沉砂腔2的污水向上引導,這樣就可以避免對大大避免了對沉降在凹槽9處的淤泥的影響,并且也有利于污水通過上方各過濾層的速度,從而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凈化效率。
[0031]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包括帶有進水口(21)的沉砂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腔(2)的底部設有漏斗狀的用于收集淤泥的凹槽(9),所述凹槽(9)的底部設有豎直方向的游泥排管(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排管(10)的管口橫截面與凹槽(9)的底部橫截面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與沉砂腔(2)之間設有擋板(12),所述擋板(12)的橫截面與凹槽(9)的上端橫截面相等,所述擋板(12)上開有若干通孔(1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的上端的孔口大于下端的孔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將污水進行生態處理的景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21)的下邊緣處設有傾斜向上的導流板(14)。
【文檔編號】C02F9/14GK205501062SQ201620261308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0日
【發明人】焦阿軍, 史慶凡
【申請人】江蘇源泰環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