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凝膠電泳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泳裝置,尤指一種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并且適合用 來制作梯度凝膠電泳。
背景技術:
電泳裝置為一種被廣泛運用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生物化學領域的裝置,
而凝膠電泳(gel electrophoresis),在制造上往往會面臨氣泡產生以及梯度 (gradient)控制不易的問題。
圖1所示,是現有凝膠電泳的成型形態示意圖(一),早期的凝膠電泳的 制造方法,是在載片組90的兩片玻璃片之間形成一供液態凝膠注入后凝固成型 的薄片狀容置空間91,而液態凝膠的注入方式,是以滴管IOO在薄片狀容置空 間91頂端的開口 92處滴入液態凝膠,使液態凝膠沿著薄片狀容置空間91的頂 端流向底端,在液態凝膠注入至預設高度后,放置一段時間使其凝固,即可獲 得凝膠電泳的完成品;此種以滴管滴入手段的注入方法,很容易發生凝膠電泳 中夾雜氣泡的問題;此外,當要產制梯度凝膠電泳時,還必須以手動的方式來 逐層滴入具有梯度落差的液態凝膠,相當的費時費力。
圖2所示,是現有凝膠電泳的成型形態示意圖(二),為了改善凝膠電泳 中夾雜氣泡的問題,另一種凝膠電泳的制造方法是在薄片狀容置空間91的底端 插設復數根凝膠注入管200,各凝膠注入管200的端口是位于薄片狀容置空間 91的底端,使注入的液態凝膠會以凝膠注入管200的端口為中心,逐漸朝上、 兩側推擠擴散;然而,此種在薄片狀容置空間91底端插入凝膠注入管200的注 入方法,雖然可改善所述滴管滴入手段所產生的氣泡問題,但是當要進行產制 梯度凝膠電泳時,由于液態凝膠會以凝膠注入管200的端口為中心,逐漸朝上、 兩側推擠而隆起成弧形,因此使得梯度凝膠電泳所呈現的水平濃度漸變值也較 不精準,會造成同 一水平高度凝膠濃度或混合比例不同的情形。
有鑒于此,創作人是對凝膠電泳的成型技術進行研究與改良,進而改善先前技術中有關凝膠電泳夾雜氣泡的問題,以及產制梯度凝膠電泳水平濃度漸變 值不精準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凝膠電泳成型裝置,以使凝膠電泳成型 后不會夾雜氣泡,并且可使所產制的梯度凝膠電泳水平濃度漸變值更為精準。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凝膠電泳成型裝置至少包含 一具有長條狀凝膠輸出口的座體,所述凝膠輸出口的開口朝上; 一設置在凝膠輸出口上方周緣的定位組件;以及
一以豎立形態架設在定位組件上的載片組,所述載片組具有一薄片狀容置 空間,且在薄片狀容置空間底端預留一長條狀狹縫,且所述凝膠輸出口寬度與 狹縫相同而位于狹縫的下方。
所述液態凝膠是由兩種液態基材所組成,座體對應于凝膠輸出口上游端設 有寬度與液態凝膠輸出口相同的匯集槽,匯集槽中設置一直徑略小于匯集槽的 滾輪,在匯集槽的上游處設有兩個供所述兩種液態基材分別注入的容置槽,每 一容置槽的底端都設有一截面呈長條狀且寬度與匯集槽寬度相同的引流道,每 一容置槽的上游是接設一可對各液態基材輸入量及輸入時序進行控制的蠕動 泵,且在至少其中一個引流道內設有一止逆閥。
所述載片組件包含一前載片、 一后載片以及兩個夾設于前后載片兩側之間 的間隔片,使前后載片之間形成所述的薄片狀容置空間。
所述定位組件包含一 固定在座體上的定位框、兩個樞設在定位框前方兩側 的壓板,所述定位框前方具有一供載片組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底部設有一與 凝膠輸出口連接的長條狀透孔;定位槽前方壁面的兩側具有兩個直立設置的高 度調整槽,且每一高度調整槽內設有一個高度控制板,高度調整槽的槽壁上設 有一上凹部、 一下凹部,且高度控制板設有一個與所述上凹部、下凹部對應的 定位凸部;所述高度控制板設有包夾于后載片上方與下方的凸伸片,定位槽前 方頂端設有兩個與后載片上緣接觸的壓制凸輪。
所述凝膠輸出口周緣設有一供定位組件縱向置入的連接槽,且定位組件的 兩側各設有一個橫向定位溝,座體對應于每一橫向定位溝設有一定位手把,所 述定位手把端部設有一可橫向樞轉進入橫向定位溝的卡板。
據此,本實用新型是以豎立的載片組來形成一供液態凝膠注入后凝固成型的薄片狀容置空間,且載片組在薄片狀容置空間底端預留一長條狀狹縫,并在 所述狹縫的下方設置一寬度相同且開口朝上的長條狀凝膠輸出口 ,液態凝膠經 匯集槽內的滾輪帶動下,得以自凝膠輸出口注狹縫進入薄片狀容置空間底端, 令先注入的液態凝膠被后注入的液態凝膠水平推升,而逐漸的由下至上注入薄 片狀容置空間內,待注入的液態凝膠凝固后即獲得凝膠電泳的完成品。
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蠕動泵、匯集槽以及滾輪,可讓連續輸出 到載片組內的液態凝膠具有梯度。其梯度形成的過程,是當第一種液態基材先 以一定的流量持續輸入匯集槽,而第二種液態基材再輸入匯集槽時,由于滾輪 以持續滾動的方式直接將匯入匯集槽的兩種液態基材連續輸出,故可使第二種 液態基材形成混合比漸增的形志匯入第 一種液態基材中,則連續輸出的液態凝 膠即可因第二種液態基材混合比漸增而形成梯度。
相較于先前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是利用蠕動泵來控制兩種 液態基材的輸入量,及輸入時序,并通過持續滾動的滾輪將匯入的兩種液態基 材連續輸出,能使液態凝膠在薄片狀容置空間逐漸上升時,其濃度也逐漸由增
加,以形成濃度自上至下逐漸增加變濃的梯度凝膠電泳;除此之外,本實用新 型是使液態凝膠由下至上均勻的逐漸水平推升,使同一水平高度的液態凝膠具 有相同的濃度與混合比,因此可產制出精確度較高、品質穩定的梯度凝膠電泳, 而且產制過程中不會產生氣泡。
圖1為現有凝膠電泳的成型形態示意圖(一); 圖2為現有凝膠電泳的成型形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7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定位組件立體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液態凝膠注入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狹縫封閉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10-座體;11-凝膠輸出口; 12-匯集槽;13-滾輪;14-容置槽;15-引流道;151-止逆閥;16-蠕動泵;17-連接槽;18-定位手把;19-卡板; 20-定位組件;21-定位框;211-橫向定位溝;22-壓板;23-定位槽;24-長條狀 透孔;25-高度調整槽;251-上凹部;252-下凹部;26-高度控制板;261-定位 凸部;262-凸伸片;27-壓制凸輪;30-載片組;31-前載片;32后載片;33-間 隔片;34-薄片狀容置空間;35-狹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如圖3及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裝置最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及立體分 解圖,所述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包含一座體10、 一定位組件20以及一載片組30; 其中定位組件20用來承載載片組30,并可以固定在座體10上,由座體10將液 態凝膠輸入到載片組30內,待液態凝膠凝固后,即可形成凝膠電泳。
請參閱圖4及圖5所示,其中座體10具有長條狀凝膠輸出口 11,所述凝膠 輸出口 11的開口朝上;且座體IO對應于凝膠輸出口 11上游端設有寬度與液態 凝膠輸出口 ll相同的圓柱狀匯集槽12,匯集槽12中設置一直徑略小于匯集槽 12的滾輪13,在匯集槽12的上游處設有兩個供不同液態基材注入的容置槽14, 每一容置槽14的底端都設有一截面呈長條狀且寬度與匯集槽12寬度相同的引 流道15,每一容置槽14的上游是接設一可對各液態基材注入量進行控制的蠕動 泵16,且在至少其中一個引流道15內設有一止逆閥151,而座體10對應于凝 膠輸出口 11的周緣設有一供定位組件20縱向置入的連接槽17。
請參閱圖4及圖7所示,其中圖7是本實用新型定位組件最佳實施例的立 體分解圖,所述定位組件20包含一可縱向置入連接槽17內的定位框21、兩個 樞設在定位框21前方兩側的壓板22 。
所述定位框21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橫向定位溝211,座體10對應于每一4黃向 定位溝211設有一定位手把18,所述定位手把18端部設有一可橫向樞轉進入橫 向定位溝211的卡板19。
所述定位框21前方具有一供載片組30放置的定位槽23,定位槽23底部設 有一與凝膠輸出口 11連接的長條狀透孔24,定位槽23前方壁面的兩側具有兩 個直立設置的高度調整槽25,且每一高度調整槽25內設有一個高度控制板26, 高度調整槽25的槽壁上設有一上凹部251、 一下凹部252,且高度控制板26設 有一個與所述上凹部251、下凹部252對應的定位凸部261,底部設有包夾于后載片32上方與下方的凸伸片262,定位槽23前方頂端設有兩個與后載片32上 緣接觸的壓制凸輪27。
請參閱圖4到圖6所示,載片組30包含一前載片31、 一后栽片32以及兩 個夾設于前載片31與后載片32兩側之間的間隔片33,使前載片31與后載片 32之間保持一適當間距,而形成一薄片狀容置空間34,且載片組3在薄片狀容 置空間34底端預留一長條狀狹縫35,且所述凝膠輸出口 11寬度與狹縫35相同 而位于狹縫35的下方。
如圖4至圖8所示,通過上述構成,本實用新型可用來產制梯度凝膠電泳, 其產制方法是先利用兩個蠕動泵16來分別控制兩種液態基材的輸入量,并使兩 種液態基材分別輸入座體10的匯集槽12;當第一種液態基材先以一定的流量持 續輸入匯集槽12,而第二種液態基材再輸入匯集槽12時,由在滾輪13以持續 滾動的方式直接將匯入匯集槽12的兩種液態基材連續輸出,故可使第二種液態 基材形成混合比漸增的形態匯入第一種液態基材中,則連續輸出的液態凝膠即 可因第二種液態基材混合比漸增而形成梯度。
當液態凝膠連續由朝上的長條狀凝膠輸出口 11經過長條狀透孔24注入狹 縫35時,液態凝膠即可呈水平上升狀,持續的進入載片組30的薄片狀容置空 間34底端。
如圖8所示,上述的液態凝膠連續注入載片組30的薄片狀容置空間34時, 先注入的液態凝膠會被后注入的液態凝膠水平推升,而逐漸的由下至上注入薄 片狀容置空間34內,配合被后注入的液態凝膠濃度逐漸增加,即可形成濃度自 上至下逐漸增加變濃的梯度凝膠電泳,待液態凝膠注入完成后,即可如圖9及 圖10所示,將壓制凸輪27壓下,使后載片32連同高度控制板26下降,令后 載片32的底端封抵于長條狀透孔24上,即可令狹縫35封閉,此時只要待液態 凝膠凝固后,轉動座體10的定位手把18來解除對定位組件20的定位,即可將 注有液態凝膠的載片組30連同定位組件20自座體10上拆下,即可獲得梯度凝 月交電泳的完成品。
由于本實用新型讓具有梯度的液態凝膠由下至上逐漸水平推升,因此同一
水平高度的液態凝膠會具有相同的濃度與混合比,因此可產制出精確度較高、 品質穩定的梯度凝膠電泳,而且產制過程中不會產生氣泡。
以上說明對本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 員理解,在不脫離以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 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座體,所述座體具有一開口朝上的長條狀凝膠輸出口,在所述凝膠輸出口上游端設有圓柱狀匯集槽以供構成液態凝膠的液態基材輸入,所述匯集槽中設置一直徑小于所述匯集槽的滾輪,且所述滾輪持續轉動以帶動所述液態基材輸出到所述凝膠輸出口;一設置在所述凝膠輸出口上方周緣的定位組件;以及一以豎立架設在所述定位組件上的載片組,所述載片組具有一薄片狀容置空間,且所述載片組在所述薄片狀容置空間底端預留一長條狀狹縫,所述狹縫寬度與所述凝膠輸出口相同且供所述液態基材輸入到所述容置空間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態凝膠 是由兩種液態基材匯集而成,所述匯集槽的上游處設有兩個供所述兩種液態基 材分別注入的容置槽,所述每一容置槽的底端都設有一截面呈長條狀且寬度與 所述匯集槽寬度相同的引流道。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匯集槽寬 度與所述液態凝膠輸出口相同。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容置 槽的上游分別接設一蠕動泵,所述的兩個蠕動泵分別將所述兩種液態基材輸入 所述容置槽。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 一個所述引流 道內設有一止逆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片組包 含一前載片、 一后載片以及兩個夾設于所述前后栽片兩側之間的間隔片,在所 述前、后載片以及兩個間隔片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 包含一 固定在所述座體上的定位框、兩個樞設在所述定位框前方兩側的壓板, 所述定位框前方具有一供所述載片組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部設有一與 所述凝膠輸出口連接的長條狀透孔;所述定位槽前方壁面的兩側具有兩個直立 設置的高度調整槽,且所述每一高度調整槽內設有一個高度控制板,所述高度調整槽的槽壁上設有一上凹部、 一下凹部,且所述高度控制板設有一個與所述 上凹部、下凹部對應的定位凸部;所述高度控制板設有包夾于所述后載片上方 與下方的凸伸片,所述定位槽前方頂端設有兩個與所述后載片上緣接觸的壓制 凸輪。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膠電泳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的凝 膠輸出口周緣設有一供所述定位組件縱向置入的連接槽,且所述定位組件的兩 側各設有一個橫向定位溝,所述座體對應于所述每一橫向定位溝設有一定位手 把,所述定位手把端部設有一橫向樞轉進入所述橫向定位溝的卡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凝膠電泳成型裝置,以使成型的凝膠電泳中不會產生氣泡,并且還能進一步用來產制精確度較高、品質穩定的梯度凝膠電泳(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其是在一載片組底端預留一長條狀狹縫,并在所述狹縫的下方設置相對應的凝膠輸出口,當液態凝膠在匯集槽的滾輪持續帶動下,自凝膠輸出口及狹縫,連續注入載片組內時,能夠讓先注入的液態凝膠被后注入的液態凝膠水平推升,而逐漸的由下至上注入載片組內,待注入的液態凝膠凝固后即獲得凝膠電泳的完成品;若匯集槽輸入兩種液態基材,則可以使注入載片組內的液態凝膠具有梯度。
文檔編號B01J13/00GK201260957SQ20082020806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4日
發明者陳慧婉 申請人:維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