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油霧分離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油霧分離機,裝置包括在一集煙罩內裝設有一螺旋渦輪,螺旋渦輪經馬達驅動旋轉而產生強大的空氣吸/排效果,用于吸取大量的油霧(油氣)進行油與空氣分離的工作;其中集煙罩至少包括由一上罩體及一下罩體,上罩體用于組裝馬達及螺旋渦輪而成一動力部;下罩體可與上罩體相套合組成一體,用于裝設主要的濾油棉而成一過濾部;當螺旋渦輪高旋轉而將擴散在空氣中的油霧或油氣從下罩體吸入時,氣流將通過濾油棉后繼續沿著上罩體的通道流動而排放到空氣中,其中在空氣中所含的油將被濾油棉攔下僅讓空氣通過,進而達到使油與空氣完全分離的目的。
【專利說明】小型油霧分離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型油霧分離機,尤其涉及一種可將動力部與濾油部分為二組構件,并以套接組合方式可輕松拆卸與組合一裝置,進而便于拆卸保養或更換濾油棉,以及便于組裝及附加在一機械設備或其他對象上使用的油霧分離機。
【背景技術】
[0002]—般家庭或工業用的抽油煙機或油霧分離機的設備有很多種機型,但一般的家庭式抽油煙機因其吸力較小而不適于工業設備、廠房或商業廚房…等使用;而目前市面上用于工業設備、廠房或商業廚房…等的抽油煙機或油霧分離機設備,其體積都會比較大且結構復雜,也不易安裝使用,尤其針對單一對象(如CNC作母機)或小區域范圍要進行油霧分離時,使用上顯得過于龐大、麻煩而有再改良的必要。
[0003]因此,本案發明人再積極研發一種油霧分離效率高,且體積小,易拆卸組合的油霧分離機提供給相關產業使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油霧分離機,其中將動力部與濾油部分為二組構件,并以套接組合方式可輕松拆卸與組合一裝置,進而便于拆卸保養或更換濾油棉,以及便于組裝及附加在一機械設備或其他對象上使用。
[0005]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小型油霧分離機包括由一集煙罩、一馬達及一螺旋渦輪所組成,其中集煙罩至少包括一上罩體及一下罩體可上下套合結成一體,上罩體用于組裝馬達及螺旋渦輪,下罩體用于組裝在適用的機械設備上,及用于裝設主要的濾油棉;其中:
[0007]上罩體呈一圓筒狀,在其上下開口處分別設置一頂板及一底板,使頂板及底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于在頂板的中央固定馬達,及在容置空間內將螺旋渦輪固定于馬達的轉軸上而可由馬達驅動旋轉,且上罩體在底板中央具有一開口與螺旋渦輪中央的吸風口相對應,及在上罩體側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與螺旋渦輪側面的排風口相對應;
[0008]下罩體呈一直徑略大于上罩體底板的外緣而可氣密套合的圓筒狀,在其下方開口處設置一向內凹的盤形板,且在盤形板內凹的側壁面上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并在導流口外側與下罩體的內壁面的空間內環設有一層濾油棉,以及在下罩體上端近開口處向其內側面凸設有一座環,用于將上罩體從下罩體的上方開口置入后可安坐于座環上并產生氣密。
[0009]據上述的裝置組合使用時,當螺旋渦輪高旋轉而將擴散在空氣中的油霧或油氣從下罩體底部的導流口吸入時,氣流將順著導流口的方向以輻射狀的螺旋氣流沖入濾油棉內層或/及底部,且持續有氣流將附著在濾油棉上的油潰向外擠壓,空氣再繼續依螺旋氣流的方向通過濾油棉并漸轉向上罩體底板的開口集中;而在過程中,在空氣中的油潰將可被濾油棉攔下并僅讓空氣通過,進而達到使油與空氣完全分離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組合剖面圖。
[0011]圖2為圖1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2]圖3為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組合剖面圖。
[0013]圖4為本創作的再一實施例組合剖面圖。
[0014]【符號說明】
[0015]10 集煙罩 11 上罩體 12 下罩體 13消音罩111頂板
[0016]112 底板113 容置空間 114 開口115、116導流口121盤形板
[0017]122 導流口 123 座環124 排油嘴 125軟性膠環131底緣
[0018]132 導流口 133 把手134 蓋板20馬達30 螺旋渦輪
[0019]31 吸風口 32 排風口 40 濾油棉 50第二濾油棉60 消音棉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貴審查委員能清楚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與特征,故配合圖式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0021]如圖圖1、2所示,本發明小型油霧分離機包括一集煙罩10、一馬達20及一螺旋渦輪30,其中集煙罩10至少包括一上罩體11及一下罩體12可上下套合結成一體,上罩體11用于組裝馬達20及螺旋渦輪,30下罩體12用于組裝在適用的機械設備上(圖中未示,如套裝在CNC自動工作母機、吸油煙罩或其他類似設備的排氣口),及用于裝設主要的濾油棉40 ;其中:
[0022]上罩體11呈一圓筒狀,在其上下開口處分別設置一頂板111及一底板112,使頂板111及底板112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113用于在頂板111的中央固定馬達20,及在容置空間113內將螺旋渦輪30固定于馬達20的轉軸上而可由馬達20驅動旋轉,且上罩體11在底板112中央具有一開口 114與螺旋渦輪30中央的吸風口 31相對應,及在上罩體11側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 115與螺旋渦輪30側面的排風口 32相對應;
[0023]下罩體12呈一直徑略大于上罩體11的底板112外緣而可與其氣密套合的圓筒狀,在其下方開口處設置一向內凹的盤形板121,且在盤形板121內凹的側壁面上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 122,并在導流口 122外側與下罩體12的內壁面的空間內環設有一層濾油棉40,以及在下罩體12上端近開口處向其內側面凸設有一座環123,用于將上罩體11從下罩體12的上方開口置入后可安坐于座環123上并產生氣密。
[0024]據上述小型油霧分離機組合使用時,當螺旋渦輪30在集煙罩10內高速旋轉所產生強力的氣流,可將待處理的油霧或油氣從下罩體12底部的導流口 122吸入,并形成輻射狀的螺旋氣流沖向濾油棉40內層或/及底面后,再繼續依螺旋氣流的方向通過濾油棉40并漸轉向上罩體底板112的開口 114集中,隨后通過螺旋渦輪30的流道再由上罩體11側面的導流口 115釋放到空氣中。
[0025]如上述,當待處理的油霧或油氣從下罩體12底部的導流口 122吸入時,因氣流系順著導流口 122的方向而以輻射狀的螺旋氣流沖入濾油棉40內層或/及底部,且持續由后面產生的氣流將附著在濾油棉40上的油潰向外擠壓(濾油棉40內層或/及下罩體12的壁面),隨后,空氣再繼續依螺旋方向通過濾油棉40并漸轉向上罩體底板112的開口 114集中;在該過程中,在空氣中的油潰因其內聚力與粘著性較空氣佳,以及有后續的氣流持續的將其逼入濾油棉40內層及下罩體12的壁面,使所收集到的油可完全的被濾油棉40攔下并延下罩體12的壁面向下流,并只讓不具粘著性的空氣能在動能較小的狀態下,也能通過濾油棉40繼續向上罩體底部112的開口 114流動,繼而由上罩體11下方的導流口 115釋放到空氣中,達到使油與空氣完全分離的目的。
[0026]上述小型油霧分離機實施時,其中可在下罩體12的盤形板121底部外緣設有一排油嘴124,排油嘴124用于收集所濾除的油,或便于將油回送到所裝設的機械設備內;以及可在下罩體12的底部外緣設有一軟性膠環125,用于藉裝置本身的重量及運作時產生的氣體吸力,而便于使裝置氣密且穩固的安置在機械設備的排氣口(圖中未示)上。
[0027]請再參閱圖3的另一實施例所示,延續上一實施例的設計,其中集煙罩10進一步包括一上罩體11、一下罩體12及一消音罩13 ;上罩體11的本體的直徑小于其底板112外緣的直徑有一段距離,且在上罩體11的頂板111至上端開口的側壁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內的導流口 116 ;下罩體12上端的開口從座環123向上延伸至高于上罩體11的頂板111,當上罩體11套入下罩體12并坐于座環123上密接后,下罩體12上端的壁面可完全將上罩體11上端的導流口 116包覆;消音罩13呈包覆在馬達20外側的盤狀體,在其下端口處向外延設有一底緣131,藉底緣131與上罩體12頂端鎖合(螺絲鎖合、鉚釘鉚合或點焊)連結成一體,且底緣131的外徑與上罩體11的底板112外徑相同,并在底緣131與上罩體11的底板112之間環設一第二濾油棉50于上罩體11外側,以及消音罩13在其上端側壁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 132。
[0028]如上述實施例組合使用時,其中待處理的油霧或油氣通過下罩體12內的濾油棉40進行第一次濾油后,氣流會經螺旋渦輪30帶向上罩體11下方的導流口 115向外排出,隨后氣流再通過第二濾油棉50 (第二濾油棉50的孔隙可大于濾油棉40的孔隙)進行第二次濾油,并在濾油后氣流再從上罩體11上端的導流口 116導入消音罩13內,然后再由消音罩13上方的導流口 132排放到空氣中,以能增進油、氣分離的功效。
[0029]如上述實施時,其中進一步可在消音罩13頂面設置有一握把133,以便使用者拆卸與組裝于機械設備上使用時的操作與攜帶。
[0030]再請參閱本發明的圖4實施例所示,其中在對應于消音罩13上端的導流口 132外側或/及內側進一步環設一消音棉60(消音棉可與濾油棉的材料相同,但孔隙不同),用于消除由螺旋渦輪30排出氣體所生成的風切噪音,同時也可降低馬達20本身的機械音;如圖4所不僅以在消音罩13外側環設一層消音棉60為例,其中消音罩13的頂面進一步設有一蓋板134,蓋板134的外徑與消音罩底緣131的外徑相同,并將消音棉60環設于蓋板134與底緣131的消音罩13側壁面外。
[0031]上述小型油霧分離機使用時,其中待處理的油霧或油氣依序通過下罩體12內的濾油棉40及上罩體11外側的第二濾油棉50的二次濾油過程后,氣流再順著流道而從消音罩13上方的導流口 132排放到空氣中之前,能以消音棉60的阻擋來降低或減少從消音罩13上方的導流口 132排放時所生成的風切噪音,同時可降低馬達20本身的機械音,以能符合噪音防制標準。
[0032]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小型油霧分離機,確實能達到快速組裝使用及有效將油、氣分離之功效,可廣泛運用到許多產業界或一般家庭之中,而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油霧分離機,包括一集煙罩、一馬達及一螺旋渦輪,其中集煙罩至少包括一上罩體及一下罩體可上下套合結成一體,上罩體用于組裝馬達及螺旋渦輪,下罩體用于組裝在適用的機械設備上,及用于裝設主要的濾油棉;其中: 上罩體呈一圓筒狀,在其上下開口處分別設置一頂板及一底板,使頂板及底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于在頂板的中央固定馬達,及在容置空間內將螺旋渦輪固定于馬達的轉軸上而可由馬達驅動旋轉,且上罩體在底板中央具有一開口與螺旋渦輪中央的吸風口相對應,及在上罩體側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與螺旋渦輪側面的排風口相對應; 下罩體呈一直徑略大于上罩體的底板外緣而可與其氣密套合的圓筒狀,在其下方開口處設置一向內凹的盤形板,且在盤形板內凹的側壁面上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并在導流口外側與下罩體的內壁面的空間內環設有一層濾油棉,以及在下罩體上端近開口處向其內側面凸設有一座環,用于使上罩體從下罩體的上方開口置入后可安坐于座環上并產生氣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油霧分離機,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可在下罩體的盤形板外于底部設有一排油嘴,以及可在下罩體的底部外緣設有一軟性膠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油霧分離機,其特征在于集煙罩進一步包括一上罩體、一下罩體及一消音罩;其中: 上罩體的本體的直徑小于其底板外緣的直徑有一段距離,且在上罩體的頂板至上端開口的側壁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內的導流口; 下罩體上端的開口從座環向上延伸至高于上罩體的頂板,當上罩體套入下罩體并坐于座環上密接后,下罩體上端的壁面可完全將上罩體上端的導流口包覆; 消音罩呈包覆在馬達外側的盤狀體,在其下端口處向外延設有一底緣,藉底緣與上罩體頂端鎖合連結成一體,且底緣的外徑與上罩體的底板外徑相同,并在底緣與上罩體的底板之間環設一第二濾油棉于上罩體外側,以及消音罩在其上端側壁面環設有至少兩個向外的導流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油霧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消音罩的頂面進一步設有一握把。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油霧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消音罩的頂面進一步設有一蓋板,蓋板的外徑與消音罩底緣的外徑相同,并將一消音棉環設于蓋板與底緣的消音罩側壁面外。
【文檔編號】B01D46/30GK204233910SQ201420280261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8日
【發明者】陳敬忠 申請人:陳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