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稠油油田礦場稠油摻稀油降粘用設備,尤其是一種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
背景技術:
我國稠油資源非常豐富,稠油已經成為我國油田穩產、增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稠油集輸處理方面一直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的問題,制約著稠油的開發。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特超稠油資源的動用,油田面臨稠油處理和輸送過程中能耗高、溫度高、安全隱患大的問題;同時,摻稀資源短缺的困難越來越嚴重,稠油處理難度越來越大。
稠油摻稀是降低輸送和處理難度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沒有專用的稠油稀油混合設備,稠油與稀油只是簡單的管道混合,效率低、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把稠油稀油混合和降低摩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了摻稀混合效果,降低了輸送壓降和能耗。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該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端開設稠油進口,側方開設稀油進口,下端則開設混合油出口,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旋流發生器。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所述旋流發生器由若干同角度均勻焊接在殼體內壁上的整流片構成,整流片圍繞殼體中心線周向均勻布置,整流片之間形成由旋流發生器外側到內部的切線方向的流體通道。
所述殼體為縱向圓柱體,稀油進口開設在殼體中部切線位置,使稀油來液均勻平穩地旋流進入殼體內,并且在殼體內與旋流發生器間環形流道內繞軸心旋轉流動,最終使稀油在混合器中心的旋流發生器上均勻分布。
所述稠油進口連接稠油進油接管,通過稠油進油接管通過稠油進油法蘭連接稠油來液管線。
所述稀油進口連接稀油進油接管,稀油進油接管通過稀油進油法蘭連接稀油來液管線。
所述混合油出口連接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通過稠油稀油 混合出口法蘭連接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繼流程管線。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結構緊湊,設備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少,管理方便;
2、把稠油稀油混合和降低摩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提高稠油與所摻稀油混合效果、降低管道內流動阻力。
3、利用整流器產生旋流,無可動部件,因此安全可靠、效果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旋流發生器軸向視圖;
圖3為本發明應用示意圖。
圖中:1-稠油進油法蘭;2-稠油進油接管;3-殼體;4-旋流發生器;5-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6-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法蘭;7-稀油進油接管;8-稀油進油法蘭;9-整流片;10-切線方向流體通道;11-稠油來液管線;12-稀油來液管線;13-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繼流程管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根據圖1,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稠油來液經過稠油進油法蘭1和稠油進油接管2進入混合器殼體3內部旋流發生器4中心區域的流道中。稀油來液經稀油進油法蘭8和稀油進油接管7切線方向進入混合器殼體3和旋流發生器4之間的流道,并且在混合器殼體3和旋流發生器4之間的流道中繞軸心旋轉流動,在混合器中心的旋流發生器4上均勻分布,所述旋流發生器由若干鋼板焊接而成的整流片組成并且圍繞混合器中心線周向均勻布置。稀油經旋流發生器4內的切向流道按照切線方向產生旋流與旋流發生器4內部軸向流動的稠油混合。
如圖2所示,混合器中心的旋流發生器4由若干鋼板焊接而成的整流片9組成,整流片焊接在殼體3上,整流片9圍繞混合器中心線周向均勻布置,整流片9間形成旋流發生器外側到內部的切線方向的流體通道10。
如圖3所示,稠油來液經過稠油來液管線11進入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稀油來液經過稀油來液管線12進入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混合后的原油經過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繼流程管線13進入后繼系統進行處理或者管線進行輸送。
稠油來液經過與混合器同軸的稠油進口接管進入混合器,稀油經過與混合器相切的稀油進口進入混合器,在混合器內部稀油經旋流發生器以切線方向與旋流發生器內部軸向流動的稠油混合,稀油在稠油的流動方向的外側旋轉流動,增加與稠油的混合強度,由于環狀接觸面較大從而可以增加了稠油和稀油的接觸面積,因此能夠提高稠油稀油的混合效果;同時,稀油形成油環環繞稠油在管線內流動,可以降低管線內流動的阻力,降低輸送壓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發明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發明的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