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涉及了空氣灰塵凈化領域,具體屬于一種室內空氣過濾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
本人發明的“水簾式空氣除塵裝置”,專利號201220175427.1和“透空氣多隔層水簾式除塵裝置”,專利號201310438004.3都采用了環形纖維網布作為空氣過濾主體,并通過實試取得了一定的過濾效果。
但不足之處是移動的環形網布的邊緣與長方形固定框架之間總有一定的間隙,所以空氣中的灰塵就會或多或少漏過間隙,降低了環形纖維網布的過濾灰塵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
鑒于上述的不足之處,本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新穎的長方形固定框架,消除了環形纖維網布的邊緣與長方形固定框架之間存在間隙的問題。
其技術措施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的:根據環形網布的層數,在長方形固定框架的左右內側一面上增設相對應數量的氈毛凹形條槽,其寬度比每層網布厚度稍寬,僅允許每層網布嵌入氈毛凹形條槽中自由移動,其長度稍短并接近于環形網布的環形長度。當環形網布移動工作時,每層網布的邊緣各自嵌入氈毛凹形條槽中自由移動。此時,網布邊緣與氈毛凹形條槽形成相對密封的狀態,對流動的空氣產生多次迂回阻尼,最大程度避免了空氣灰塵漏過長方形固定框架的氈毛凹形條槽與網布邊緣的間隙,提高了除塵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專利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專利的實物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專利的俯視剖面示意圖。
圖中:1.長方形固定框架左邊,2.長方形固定框架右邊,3.粘毛凹形條槽,4.環形網布,5.主滾筒,6.被滾筒。
具體實施例:
以專利號201220175427.1的結構為例,該專利的環形網布由二層網布構成,所以如圖1所示,在長方形固定框架左邊(1)和長方形固定框架右邊(2)的內側一面上各自增設2條高度為2cm左右的氈毛凹形條槽(3),該氈毛凹形條槽(3)采用合金鋁或塑料成形,槽內粘貼有氈毛。氈毛凹形條槽(3)的寬度比每層網布厚度稍寬,僅允許每層網布嵌入氈毛凹形條槽(3)中自由移動,氈毛凹形條槽(3)的長度稍短并接近于環形網布(4)的長度。
然后,被主滾筒(5)和被滾筒(6)張緊的環形網布(4)的2層網布邊緣各自嵌入長方形框架左邊(1)的2條氈毛凹形條槽(3)和長方形框架右邊(2)的2條氈毛凹形條槽(3)中(注:環形網布(4)右邊2層網布對應的長 方形固定框架右(2)的2條氈毛凹形條槽(3)未畫出)。
沿圖1中的虛線A解剖,其俯視剖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可以進一步看出環形網布(4)的左、右共4邊各自對應嵌入長方形固定框架左邊(1)和長方形固定框架右邊(2)的內側一面上的4條氈毛凹形條槽(3)中,形成相對密封的狀態,對流動的空氣產生多次迂回阻尼,最大程度避免了空氣灰塵漏過氈毛凹形條槽(3)與環形網布(4)的間隙,提高了除塵效率。
對于專利號201310438004.3“多隔層水簾式除塵裝置”,其環形網布(4)由4層網布構成,所以,只要增加長方形固定框架左邊(1)和長方形固定框架右邊(2)內側一面上的氈毛凹形條槽(3)的總數達到8條,允許環形網布(4)左右各4邊、一共八邊嵌入移動就行了。對于更多格層的環形網布(4),只要掌握上述原則,即氈毛凹形條槽(3)的總數達到環形網布(4)的層數2倍就可以了,其工作原理同上,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