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配器,具體涉及持續噴霧分配器,其以機械方式驅動并由非化學裝置加壓。
背景技術:
以化學方式驅動和以機械方式操作的噴霧分配器都已使用多年,由于其便利性現在仍廣泛使用。然而,使用化學推進劑的氣霧劑分配器由于其對環境有害、對其進行處理的危險性、以及相關保險問題等已經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控并受到限制。此外,與以化學方式驅動的氣霧劑分配器相比,常規非化學的機械噴霧分配器由于其體積龐大且在操作中通常需要多步驟,使其難以操作而不受歡迎,特別是由患有關節炎等疾病的人員來操作時。它們還需要大量零件和大量材料來進行生產,由于增加的能源成本使其生產成本非常昂貴。這進而使其對于較低價格范圍內的消費產品的使用來說成本太高。此外,不情愿從在罐中包括囊袋或在罐裝置中包括加壓活塞的氣霧劑推進劑驅動系統改變。
一些以機械方式操作的氣霧劑裝置包括存儲室,其需要這樣一個步驟,首先獲得定量產品,然后轉移至動力室,其為某一持續時段內分配產品提供壓力。這些類型的裝置降低了能效,并且在保存期或使用中劣化,同時由于其用于一系列理想產品的特殊材料結構和動態特性而使成本非常高,該理想產品為目前使用的指壓泵或化學氣霧劑閥。罐裝置中的囊袋是較復雜的系統,其不具有化學氣霧劑輸送的全部屬性。
通過實例,美國專利NO.4,387,833和4,423,829示出一些上述缺點。
授權于Spatz的專利NO.4,147,280需要兩個分開的螺旋物和蓋,用于不同尋常的操作以作為噴霧器輸送產品。
授權于Capra等人的專利NO.4,167,941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Capra等人的專利NO.4,174,052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Capra等人的專利NO.4,174,055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Capra等人的專利NO.4,222,500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為Hammett等人的專利NO.4,872,595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Hutcheson等人的專利NO.5,183,185需要存儲室。
授權于Blake的專利NO.6,708,852B2需要存儲室和多重動作來進行設置。
其他可能感興趣的供參考的專利是4,423,829和4,387,833。所有專利在商業接受的費用以及現有市場應用中以高水平大規模生產的可行性具有缺陷。
雖然上述專利中示出的裝置進行了努力改進,但仍存在如下需求,使用更加便利、更低成本、以及更緊湊的以機械方式驅動的持續噴霧機構,其在通常的使用中與以化學方式驅動的分配器同等地執行分配產品。具體地,理想的是具有單圈旋轉致動的持續噴霧泵輸送系統,其不存在常規化學和機械方式驅動的氣霧劑分配器中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持續噴霧分配器,在其操作中不依賴化學推進劑。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消除對在常規機械方式操作的氣霧劑分配器中使用的裝料室技術的需求,減少在操作該輸送系統中涉及的多個步驟,以及提供與化學方式驅動的分配器系統的方便程度接近的機械方式操作的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使系統的尺寸接近于指壓泵或觸發泵,并實現競爭優勢。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機械方式驅動的噴霧分配器,其產生持續的噴霧而無需多個行程。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噴霧分配器的以機械方式驅動的操作系統,其能夠獲得持續的噴霧而無需多個操作步驟,并且能夠使該分配器具有吸引人的頸縮部,包括對于目前使用指壓泵的產品。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機械方式操作的噴霧分配器,其具有與單行程泵的部件數量相當的多個部件,并比常規機械方式驅動的分配器提供更長持續時間的噴霧。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的持續噴霧分配器,其通過單圈旋轉致動器來機械方式驅動以對產品加壓并準備分配,其中,不同的動力源可用于單圈旋轉的致動器,以對產品加壓并分配產品。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優點、和新穎性特征將在以下的說明書中部分地陳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研究下文后,部分特征將變得明顯,或者可通過實施本發明而掌握。通過所附權利要求中具體指出的手段和結合可實現并獲得這些目的和優點。
為了實現前述和其他目的,并且根據此處廣義描述的本發明的目的,披露了本發明機構的不同實施例。新的機構消除了常規現有技術系統中必須的幾個功能,即,必須在兩個不同的方向轉幾圈,一個方向是為了填充裝料室,另一方向是為了在經由常規閥開始噴霧之前將室內體積轉移至彈性儲液室。
本發明的以機械方式操作的機構使消費者能夠對致動套環進行360度單圈旋轉,并且通過按下噴霧致動器來獲得待噴霧產品的持續噴霧。由于新機構能夠用于小得多的頸縮部,活塞與氣缸的直徑允許使用更小的力而更容易的致動。這些力僅包括在相對的活塞和對其進行驅動的氣缸部分之間于螺紋與螺旋物接合界面處產生的摩擦力。在這些新機構中,不需要控制由儲能裝置的驅動力產生的“反轉”,儲能裝置諸如彈簧、氣動組件、或彈性件,其伸展以產生力,從而對這些新機構中待分配產品施加壓力。這些新機構可與標準噴霧致動器或例如專利6,543,703 B2和6,609,666 B1中描述的致動器一起使用。
更具體地,本發明包括機械方式驅動的持續噴霧機構,該機構與待分配產品的容器一起使用,其中所述機構包括:
氣缸保持罩,在其上具有用于安裝至容器上端以關閉所述容器的裝置,所述氣缸保持罩具有從其穿過的中央開口;
長形氣缸,其具有上端、閉合下端和內表面,所述下端具有從其穿過的開口,所述內表面限定穿過所述氣缸延伸的中空孔,所述氣缸上端以不可移動的方式在所述氣缸保持罩的中央部分連接至所述氣缸保持罩的底側,并且倚靠所述氣缸保持罩,所述氣缸的所述中空孔與穿過所述氣缸保持罩的中央開口配準對齊;
可旋轉的致動套環,在其上側連接至所述氣缸保持罩,用于與所述氣缸保持罩相關的旋轉運動,但被固定為防止二者之間的相對軸向運動,所述致動套環具有從其穿過的中央開口,該中央開口與穿過所述氣缸保持罩的中央開口配準對齊;
第一閥裝置,其與穿過所述致動套環的所述中央開口相關聯,閥致動器與所述第一閥裝置相連,以在打開和閉合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一閥裝置,從而選擇性地阻塞或允許流體流經所述中央開口;
長軸,其具有固定至所述致動套環的中央部分的上端和與所述氣缸的下端相鄰的下端,所述軸延伸穿過所述氣缸保持罩中的所述中央開口,并以同軸方式進入所述氣缸且隨所述致動套環旋轉,但被固定為防止二者之間的相對軸向運動,所述軸具有貫穿其長度延伸的內部中空孔,所述軸的所述中空孔與所述第一閥裝置配準對齊,并與穿過所述氣缸的所述閉合下端的開口配準對齊,所述軸具有帶花鍵的外表面,該帶花鍵的外表面與所述氣缸的內表面成向內間隔開的關系,以及其中的至少一個開口建立所述軸的中空孔與所述氣缸的中空孔之間的流體連通;
第二閥裝置,其與穿過所述氣缸的所述閉合下端的所述開口相關聯,所述第二閥裝置操作為允許產品進入所述氣缸的所述中空孔的流動,但阻止從其經過的反向流動;
至少一個環形活塞,其相對于所述軸以在軸向密封滑動的關系安裝在所述軸上,所述活塞被固定為防止相對于所述軸的旋轉運動,并且具有與所述氣缸的所述內表面成密封滑動關系相接合的外表面;
互相接合裝置,其位于所述至少一個活塞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氣缸的所述內表面之間,當所述致動套環和所述軸相對于所述氣缸在第一方向旋轉時,使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氣缸內沿軸向在第一方向運動,當所述機構安裝在產品的容器上時,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運動操作為經所述第二閥裝置抽吸產品進入所述軸的所述中空孔,并經其中的所述開口進入所述氣缸的中空孔;以及
儲能裝置,其與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和所述氣缸相關聯,以當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時存儲能量,所述儲能裝置可操作為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至少一個活塞,以當所述機構安裝至待分配產品的容器上并且所述閥致動器操作為移動所述第一閥裝置至打開位置時,對被抽吸進入所述氣缸的所述中空孔的產品施加壓力,并迫使產品通過所述氣缸保持罩中的所述第一閥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種形式,儲能裝置包括彈簧,其與所述至少一個活塞接合,以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至少一個活塞。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種形式,儲能裝置包括與所述氣缸連接的氣動壓力裝置,所述氣動壓力裝置容納有氣體,并且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運動用于壓縮所述氣體并對其加壓,所述加壓氣體對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二方向施加力,從而當所述機構安裝至待分配產品的容器時,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動,以當打開所述第一閥裝置時從所述氣缸孔排出產品。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種形式,所述儲能裝置包括與所述至少一個活塞連接的彈性件,使得當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時所述彈性件彈性變形,對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二方向施加力,從而當所述機構安裝在待分配產品的容器上時,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在所述第二方向運動,以當所述第一閥裝置打開時從所述氣缸孔排出產品。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具有安裝在軸上的兩個活塞,當所述致動套環和軸旋轉時并且當所述第一閥裝置打開時,所述活塞被安裝為相對于彼此在相反方向同時運動。
根據該優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兩個活塞具有在所述氣缸的各相對端的非工作位置,各所述活塞具有:當所述致動套環和所述軸在所述第一方向旋轉時,遠離所述氣缸的各端并朝向所述氣缸縱向中央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運動;以及遠離所述氣缸的中央部分朝向所述氣缸各相對端返回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運動。在所述軸的各相對端具有開口,所述開口在各活塞和所述氣缸的相應相鄰端之間建立所述軸孔和相對端的所述氣缸孔之間的流體連通,從而當所述活塞在其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時,產品被抽吸進入所述軸孔并向外經其中的所述開口進入所述氣缸孔的所述相應相對端。
所述儲能裝置包括在所述兩個活塞之間接合的彈簧,當所述活塞在其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時,所述彈簧被壓縮并操作為使所述活塞從所述氣缸的中央部分向后朝所述氣缸的各相對端在其各所述第二方向運動,從而當所述機構安裝在待分配產品的容器上時,所述活塞在所述氣缸孔的所述相對端對產品施加壓力,并且當所述第一閥裝置打開時,迫使產品返回進入所述軸孔并向外經過所述第一閥裝置。
根據該優選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所述兩個活塞具有在所述氣缸的縱向中央部分的非工作位置,各所述活塞具有:當所述致動套環和所述軸在所述第一方向旋轉時,遠離其中央位置朝向所述氣缸各相對端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運動;以及遠離所述氣缸的各相對端朝向所述氣缸的中央部分返回的所述第二方向的運動。所述軸的所述至少一個開口在各活塞之間建立所述軸孔和所述氣缸孔的中央部分之間的流體連通,從而當所述機構安裝在待分配產品的容器上時,所述活塞在其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時,產品被抽吸進入所述軸孔并向外經其中的所述開口進入所述氣缸孔的所述中央部分。所述儲能裝置包括與所述氣缸孔連接的氣動裝置,所述氣動裝置容納有氣體,并且所述活塞在其所述第一方向的運動用于壓縮所述氣體并對其加壓,所述加壓氣體對所述活塞之一施加力,使其在所述第二方向運動,這使得所述軸旋轉并從而在其所述第二方向運動所述活塞中的另一個,從而當所述機構安裝至待分配產品的容器時,所述活塞在其所述第二方向移動,以對所述氣缸孔的中央部分中的產品施加壓力并在所述第一閥裝置打開時從所述氣缸孔排出產品。
根據下述詳細說明和附圖,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本文中可替換使用詞語“動力源”、“動力發生器”、和“儲能裝置”,以描述圖2-圖7以及圖15示出的實施例中的彈簧裝置、圖8-圖10和圖17中示出的實施例的氣動裝置、以及圖11-圖14中示出的實施例的可伸展彈性裝置。
附圖說明
附圖包括在本說明書中并形成其一部分,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以機械方式驅動的機構的全側視圖,其示出沒有容器的機構。
圖2是沿圖1的線2-2截取的放大的剖面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優選形式,其具有處于“非工作”位置的相對的活塞。
圖3是類似于圖2的剖面圖,但示出相對的活塞處于裝料或“加載”位置,準備待分配產品。
圖4是在圖1-圖3的實施例中使用的雙動作氣缸的縱向截面圖。
圖5是側視圖的不連續分解圖,上下相對的活塞及其滑動用的齒輪軸的各部分斷開。
圖6是沿圖5中的線6-6截取的剖面圖,示出齒輪軸與活塞內二次成型嵌入的齒輪密封件的接合。
圖7是本發明致動器組件更放大的不連續縱向剖面圖。
圖8是可操作機構的另一實施例的不連續縱向剖面圖,示出活塞在其準備產品分配的裝料位置,其中,前述實施例的彈簧由氣動壓力發生器代替,并且相對的螺旋物取向和活塞在非工作位置和裝料位置之間的運動方向與前述實施例相反。
圖9是圖8實施例的不連續的縱向截面圖,各部分斷開,示出活塞處于其非工作位置。
圖10是在圖8和圖9實施例中使用的縮小比例的汽缸的縱向截面圖。
圖11是示出非工作狀態的另一實施例的放大的局部縱向截面圖,其中,圖8的氣動壓力發生器由作為力發生器的可伸展的彈性材料件代替。
圖12是類似于圖11的局部縱向截面圖,但示出活塞處于其裝料位置,并且彈性件伸展準備分配。
圖13是圖11中組件的可伸展件的側視圖,示出在裝配至活塞之前并處于其放松或非伸展狀態。
圖14是圖11組件中使用的活塞的側視圖,示出與圖11示出的取向翻轉的取向。
圖15是圖2和圖3的可選實施例的又一放大的不連續縱向截面圖,其中,去掉一個活塞,并且氣缸修改為容納活塞,同時仍保留所有其他相同功能的構件。
圖16是沿圖15中線16-16截取的剖面圖,示出在所有實施例中使用的通風口。
圖17是圖8和圖9可選實施例的局部縱向剖面圖,其中僅使用單個活塞和相關氣動力發生器。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使用單圈旋轉的致動器用于便利地輸送持續噴霧的機構的第一優選實施例在圖1-圖7中總體以附圖標記10示出。該機構包括泵組件20和用于操作泵組件的致動器組件110。
泵組件20包括氣缸保持罩21,其具有橫向端壁22、第一壁24、以及第二壁25,橫向端壁22具有從其穿過的中間開口23,第一壁24倚靠端壁外周,第二壁25與第一壁的底部邊緣連接并與第一壁成向外間隔開的關系從第一壁的底部邊緣向上延伸,以限定環形的向上開口的凹部26。第一壁24在其內表面上具有適當的裝置27,用于將氣缸保持罩固定在容器C的上端。
長形氣缸30具有打開的上端和下端以及限定從其延伸穿過的中空孔31的內表面,長形氣缸30在其上端安裝至氣缸保持罩21的下側,并倚靠氣缸保持罩21進入容器C,中空孔經氣缸保持罩與中央開口23配準對齊。氣缸保持罩21上的多個防旋轉柄32與氣缸30上端的鋸齒狀凸緣33相接合,以防止氣缸與氣缸保持罩之間的相對旋轉。在氣缸30內表面上形成有兩個相對的多重引導螺旋34和35,其從氣缸縱向中心沿相反方向延伸至與氣缸相應的相對端間隔開的位置。汲取管接收器36安裝在氣缸下端,并具有與其連接的汲取管37和從其穿過并由球形止回閥39控制的流動通道38,球形止回閥39操作為允許從汲取管進入氣缸的流動,而阻止從氣缸至汲取管的反向流動。由分別位于汲取管接收器和氣缸上的相互接合的凸緣40和41將汲取管接收器保持在氣缸一端。
在氣缸保持罩21的頂部安裝有用于旋轉的致動套環50,致動套環50具有覆蓋在氣缸保持罩端壁22上的橫向壁51,從中穿過的中心開口53穿過端壁22與中心開口23配準對齊。筒形密封壁54以與開口23和53同心向外間隔開的關系從壁51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并且在壁51外邊緣上在徑向間隔開的第一和第二筒形壁55和56限定向上開口的環形凹部57。外筒形壁58連接至壁56的上邊緣,并與壁56成同心向外間隔開的關系向下延伸。壁58的下部限定有輔助套筒59【false skirt】,其以可旋轉方式接收在凹部26中,并且其外上部具有位于其上的一系列把手肋60,以便于致動套環的轉動。在壁55的內底緣上的多個保持凸起61在環形鎖定珠62下方接合在氣缸保持罩21的壁22的外緣上,以允許致動套環相對于氣缸保持罩的旋轉運動,但防止二者之間的軸向位移。
與致動套環成一體的長形管狀軸70倚靠壁51的中央部分,并經氣缸保持罩中的開口23向下延伸且以共軸方式進入氣缸30,其下端位于與氣缸下端相鄰的位置。軸外表面向內與氣缸內表面徑向間隔開,并在其上具有在軸向延伸的花鍵71。該軸可隨致動套環旋轉并具有貫穿其長度延伸的內部中空孔72。該孔與穿過致動套環的中央開口53配準對齊,并與汲取管接收器的通道38配準對齊。喂入孔73和74穿過軸的一側分別在其相對端處開口,建立軸的中空孔與氣缸孔的相對端之間的流體流通。
在圖1-圖7示出的本發明的形式中,兩個環形活塞80和81以彼此相對的關系可滑動方式安裝在軸70上,將氣缸孔分成活塞之間的中央室82和氣缸相對端處的產品裝料室83和84。活塞制造為分別具有二次成型齒形密封嵌入件85和86,其提供活塞與軸之間的防液密封,并與軸上的花鍵71共同作用,以鎖定活塞隨軸旋轉,但允許活塞在軸上的軸向滑動。如圖5清楚的示出,各活塞外表面具有在其上的升起的凸輪狀螺旋物87和87’,如圖2和圖3清楚示出的,活塞相向的端部具有位于其中的環形溝槽88,溝槽88終止于在一組肋89中的其內部端。
中央室82中的彈簧90接合在活塞之間,彈簧相對端接收在溝槽88內并與肋89抵接,迫使活塞彼此遠離至圖2示出的其非工作位置。當致動套環50和軸70旋轉時,活塞上的凸輪狀螺旋物87和87’與氣缸孔中的螺旋物34和35協同將活塞在軸向從圖2示出的其非工作位置朝彼此移動至圖3示出的其裝料位置。
第一閥裝置與致動套環50和軸70相關聯,以控制產品從產品裝料室排出。第一閥裝置包括通過密封壁54內側底部上的保持珠101與保持環外周上的周向干涉珠102之間的接合而保持在致動套環50的開口53中的保持環100。閥座延伸件103經開口53延伸并進入管狀軸70上端,并在向內成錐形的閥座104中的其下端處終止。
致動器組件110包括致動器本體111,致動器本體111具有機械中斷單元(MBU)插件112、與致動套環的壁55的內表面相互關聯抵接的倚靠套筒113、以及在密封壁54內相互關聯的倚靠中心柱114。柱114底端上的密封件115與壁54實現滑動密封,并且在套筒113底部邊緣上的向外導向的凸緣116接合在致動套環的壁55的上邊緣上的向內導向的凸緣117下方,以保持致動器本體安裝至致動套環。閥桿118從柱114向下延伸并穿過保持環100。如圖2、圖3和圖7所示,當致動器本體處于其非工作位置時,位于桿座底端的擴大的閥蓋119坐抵保持環100上的閥座104。
頂蓋130具有接收在致動套環的凹部57中的倚靠套筒131。
圍繞軸70上端的兩個密封環140以可旋轉方式與氣缸保持罩21下側接觸,并且與當上活塞80在氣缸30頂部處于其非工作位置時的其上部正表面接觸,以及瓶狀密封墊141位于瓶頸142的頂部表面與氣缸保持罩21的下側區域之間。
當需要分配產品時,致動套環50和所安裝的軸70旋轉,由于活塞與軸之間的花鍵接合而使活塞80和81旋轉。此外,由于活塞外表面上的螺旋物87、87’與氣缸內表面上的螺旋物34、35之間的接合,活塞的旋轉運動轉換為活塞朝向彼此至圖3示出位置的軸向運動。該動作在產品室83和84中產生真空,抽吸產品經球形止回閥39進入軸70的孔72內并從此向外經喂入孔73和74進入室83和84。這同時壓縮彈簧90,彈簧90對活塞施加返回力并向室中的產品施加壓力。只要閥119位于座104上,加壓產品被捕獲在室83和84中,但是當按壓致動器使閥離開閥座,彈簧作用于活塞,迫使產品從室83和84經喂入孔向后進入孔72中并經過閥119以及經過并進入機械中斷單元。當按壓致動器時,僅需要致動套環的單圈旋轉來為產品室充分加料并獲得持續的噴霧,而無需進一步的動作。當室內產品耗盡時,該單元準備另一次分配周期。
在圖8-圖10中,總體以附圖標記200示出本發明的第二優選實施例。本發明的該形式功能基本與前述實施例相同,但不同之處在于其具有氣動力發生器210,而不是彈簧90,省略了保持環100,氣缸211具有在其端部之間的中間位置變細的部分212,相對的螺旋物34’和35’朝氣缸端部定位,并且其取向與圖2-圖4中它們的取向相反,相對于在前述實施例中活塞80’和81’的取向和運動,它們端對端翻轉,并在其非工作位置和裝料位置之間沿相反方向運動。此外,軸70’在其兩端之間的中間位置具有喂入開口213,而不是如前述實施例中在軸相對端的喂入孔73和74。活塞在圖8中示出處于其裝料位置,在圖9中處于其非工作位置。
氣動力發生器210包括通過接頭215安裝至氣缸211底端的壓力室214。管狀件216在室內從室的底壁217同軸延伸至其打開的上端,并且壁217具有從其穿過并與裝料管219連通的孔218。孔218通常由單向墊片填充閥220遮蓋。汲取管221與管狀件216連接,并且止回閥球222坐抵管狀件上端。驅動活塞223具有延長端224,其在壓力室內可往復,并且分別經由O形圈225和226相對于室壁和管狀件以可滑動方式密封。
在使用中,經由裝料管219和孔218在室214中設置預填入加料,向驅動活塞223施加壓力并迫使延長端224向上進入氣缸至圖9示出的位置。如圖9所示,活塞80’和81’通常在氣缸中間處于其非工作位置,驅動活塞接抵活塞80’。
為了開始分配周期,致動套環和軸70’旋轉,并由于活塞上螺旋物與氣缸中螺旋物的接合,使活塞在軸向彼此遠離運動至如圖8所示的氣缸相對端處的裝料位置。活塞的該運動向下推動驅動活塞223,壓縮室214中的氣動填料并在氣缸內于活塞之間產生真空,經汲取管向上抽吸產品,經過球閥222進入軸70’內部,并經喂入開口213進入活塞之間的產品裝料室226。室214內的壓縮氣動填料迫使驅動活塞抵接活塞80’,使活塞對室226內的產品施加壓力,但由于致動器組件中的閥119位于閥座上,產品不能從室內逃逸,并且活塞保持在圖8示出的其裝料位置。當致動器操作為使閥119離開閥座,允許產品從室226漏出,壓縮的氣動填料作用于驅動活塞,以沿軸70’向上推動活塞80’朝氣缸中心后退。由于軸與活塞之間的花鍵連接以及活塞上與氣缸上的螺旋物的接合,下活塞的該運動引起軸70’的旋轉,導致上活塞81’沿軸朝相對的活塞移動,迫使室226中的產品向外經過閥119并經過MBU112。此時系統準備下一次分配周期。
圖11-圖14中總體以附圖標記300示出本發明的第三優選實施例。在本發明的該形式中,前述實施例的氣動力發生器由可伸展的彈性力發生器301代替,該發生器301安裝在改進的活塞302上。
力發生器301包括類似于前述實施例中的室214的筒形殼體303,其由接頭305安裝至氣缸304底端,并具有管狀件306向上延伸至其中心,并且在其上端具有閥座307和單向止回球閥308,以允許來自汲取管220的流動而阻止反向流動。花鍵軸70’在氣缸304中同軸延伸,其下端與殼體303中管狀件306上端成略微間隔相向對齊的關系。可伸展的彈性件309具有徑向向內導向且略微下沉進該件一端的凸緣310,并且該凸緣被夾在軸70’和管狀件306相向端之間。該件的另一端具有徑向向外導向的凸緣311,其中具有面朝上的溝槽312。改進的活塞具有筒形延伸件313,適于往復進入或離開殼體303,并且延伸件的一端位于溝槽312內。活塞本體具有齒狀密封嵌件85和螺旋物87、87’,用于分別與如圖8-圖10中的實施例中的花鍵軸70’和氣缸中螺旋物34’、35’協同作用。
因此,當致動套環50旋轉時(未在圖11-圖14中示出),所安裝的軸70’旋轉,并且由于花鍵軸與齒狀密封嵌件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活塞上螺旋物與氣缸中螺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活塞從圖11中的其非工作位置移動至圖14中的其裝料位置。該運動在氣缸304的室313中產生真空,抽吸產品穿過汲取管220,經過閥308并進入室313。其也使件309從圖11示出的其松弛狀態拉伸至圖14示出的其伸展的儲能狀態。因此,當致動器組件中的閥119離開閥座時,該件拉動活塞延長件并在氣缸304內向上驅動活塞,以迫使來自室313的產品穿過打開的閥119和MBU112。
圖15和圖16中總體以附圖標記400示出本發明的第四優選實施例。本發明的該形式與圖2-圖7示出的形式基本相同,除了僅使用一個活塞81,以及氣缸30’被相應縮短,彈簧90接合在活塞與汲取管接收器36之間。在所有其他方面,本發明的該形式在運行上與圖2-圖7示出的形式一致。
圖7、圖15和圖16示出本發明披露的可用于本發明的所有形式中一個適當的通風裝置。通風裝置包括穿過氣缸保持罩21的壁22的通風孔404和致動套環50的壁51上側的密封墊405,該密封墊405通常關閉通風孔,但當致動套環旋轉時移動以露出孔。通風孔允許在分配周期中補充空氣進入容器C,實現容器內的壓差平衡。
圖17示出與圖8-圖10示出形式大體一致的另一實施例,除了省略一個活塞,并且僅使用單個活塞80’和相應縮短的氣缸211’。在所有其他方面,本發明的該形式與圖8-圖10示出形式在運行上一致。
所有實施例需要致動套環的一圈旋轉,在設計中可以為左旋或右旋。致動套環的旋轉使相對的活塞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的單個活塞沿齒狀軸行進并產生真空,真空使產品經入口止回閥裝置被抽吸進入單個空腔室或多個室。單個活塞或多個活塞的該運動也在儲能裝置中存儲能量。一旦執行該動作,出口閥裝置在儲能裝置的影響下阻止產品經噴霧頭致動器排出。通過向下按壓噴霧致動器頭,產品在預定的持續時間內釋放。在各分配周期中存在通風。通風裝置也作為運往目的地途中發貨人對包裝的封箱。本發明產品的便利使用類似于常規的以化學方式驅動的系統的便利程度,由于其不必反復泵壓致動器以獲得產品的短時噴射,因此也消除了對常規機械方式操作的系統進行操作所經歷的手指疲勞。本文所披露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持續噴霧和不過時的便利,以及可負擔得起的成本。
由于上述實施例的多個變形和結合可如上所示設置,這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易于實現,理想的是本發明不限于本文示出和描述的具體結構和過程。因此,可借助于落入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適當變形和等同物。當本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中使用詞“包括(復數)”、“包括(單數)”、“包括(動名詞)”、“包含(單數)”和“包含(動名詞)”時,意于明確指定所陳述特征或步驟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步驟或組的存在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