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瀝青攪拌站的冷料倉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實際生產過程中,冷料倉各倉中往往含有灰塵,在裝載機運輸、卸料過程中以及皮帶運輸過程中最容易揚塵。對于裝載機行走過程中以及料場揚塵可以通過加水器來完成,其原理類似于燃油燃燒器,通過水泵控制給水量,通過鼓風機控制噴水距離,來達到濕潤料場和場地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于表面濕潤的目的,無法徹底解決冷料輸送系統中產生的揚塵。
對于解決冷料輸送系統中產生的揚塵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水洗冷料來徹底解決冷料系統中產生的揚塵問題,但是水洗后冷料經過烘干加熱,會增加油耗,浪費水資源,降低產量,平均每增加1%的含水率,油耗會增加10%;同時水加熱后形成水蒸氣,水蒸氣在布袋除塵過程中,很容易結露,影響布袋壽命,再次水洗并沒有把灰塵處掉,最終的除塵還需要主機的布袋除塵器。另外一種是通過水除塵器、旋風除塵器來對冷料倉進行除塵,無論是水除塵還是旋風除塵,都沒有布袋除塵除塵效率高。
鑒于此,本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環保、能夠防止冷料倉揚塵的瀝青攪拌站的冷料倉除塵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瀝青攪拌站的冷料倉除塵系統,包括引風機、除塵器、控制器、冷料倉以及用以感測向冷料倉裝料的傳感裝置,除塵器的一端與引風機連通,除塵器的另一端通過第一主管道與冷料倉的進料口連通,第一主管道上設有第一控制閥,引風機、除塵器、傳感裝置以及第一控制閥均連接至控制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的出料口設有傳送皮帶,傳動皮帶外罩設有防塵罩,還包括第二主管道,第二主管道的一端與所述除塵器連通,另一端與防塵罩連通,在第二主管道上設有第二控制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主管道上連接有第一開度調整閥,所述第二主管道上連接有第二開度調整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除塵器為布袋除塵器,布帶除塵器上連接有壓力檢測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傳感裝置為連接在所述冷料倉上的雷達感應開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上設有缺料報警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為電動蝶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的進料口圍設有圍板,圍板圍成裝料倉,所述第一主管道與裝料倉連通,裝料倉上設有裝料口,裝料口上設有防風簾。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為多個,多個所述冷料倉的所述第一主管道通過第一匯集管連通至所述除塵器,多個所述冷料倉的所述第二主管道通過第二匯集管連通至所述布袋除塵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當傳感裝置感測到外界向冷料倉卸料時,將信號發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向第一控制閥發出信號,第一控制閥開啟,對冷料倉進行除塵,卸料停止一定的時間后,第一控制閥關閉,如此,本實用新型在外界向冷料倉卸料時能夠及時進行除塵,從而避免了冷料倉的揚塵,能夠避免設備長時間運轉,具有節能環保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冷料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0-引風機 20-除塵器
21-壓力檢測裝置 30-冷料倉
31-圍板 32-裝料口
33-防風簾 40-第一主管道
41-第一匯集管 42-第一控制閥
43-第一開度調整閥 50-第二主管道
51-第二匯集管 52-第二開度調整閥
60-缺料報警器 71-傳送皮帶
72-防塵罩 80-傳感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闡述。
參照圖1和圖2,一種瀝青攪拌站的冷料倉30除塵系統,包括引風機10、除塵器20、控制器、冷料倉30以及用以感測向冷料倉30裝料的傳感裝置80,除塵器20的一端與引風機10連通,除塵器20的另一端通過第一主管道40與冷料倉30的進料口連通,第一主管道40上設有第一控制閥42,引風機10、除塵器20、傳感裝置80以及第一控制閥42均連接至控制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30的出料口設有傳送皮帶71,冷料倉30的進料口設置在冷料倉30的上部,冷料倉30的出料口設置在冷料倉30的下部,傳送皮帶71包括集料皮帶和喂料皮帶,用以將冷料倉30的物料輸送至下一工序,傳動皮帶71外罩設有防塵罩72,還包括第二主管道50,第二主管道50的一端與所述除塵器20連通,另一端與防塵罩72連通,在第二主管道50上設有第二控制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除塵器20為布袋除塵器,布帶除塵器上連接有壓力檢測裝置21,具體采用脈沖式布袋除塵器,采用壓差控制,通過檢測除塵器內外壓差來調節清灰流程,使布袋在整個除塵過程中都額定的負壓情況下工作,既保證了除塵負壓,又延長了布袋除塵器的使用壽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主管道40上連接有第一開度調整閥43,所述第二主管道50上連接有第二開度調整閥52。通過第一開度調整閥43和第二開度調整閥52調整管道內的負壓,達到最佳的除塵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傳感裝置80為連接在所述冷料倉30上的雷達感應開關。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控制閥42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為電動蝶閥。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通過電動蝶閥和雷達感應開關進行聯動控制,當裝載機向冷料倉30卸料時,雷達感應開關將會檢測有裝載機過來,并將信號發送控制器,控制器通過開關觸點控制電動蝶閥打開,開始吸塵,裝載機離開時,電動蝶閥延時10s關閉,保證了除塵管道的負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30上設有缺料報警器60,在冷料倉30缺料時,缺料報警器60實現報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30的進料口圍設有圍板31,圍板31圍成裝料倉,所述第一主管道40與裝料倉連通,裝料倉上設有裝料口32,裝料口32上設有防風簾33。在實施例中,圍板31采用彩鋼板,通過增加彩鋼板和防風簾,有效防止了由于氣流運動帶來的揚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冷料倉30為多個,多個冷料倉30共用一套傳送皮帶71,在圖中示出了5個冷料倉30,每個所述冷料倉30的所述第一主管道40通過第一匯集管41連通至所述除塵器20,每個所述冷料倉30的所述第二主管道50通過第二匯集管51連通至所述布袋除塵器20。在實施例中,第一開度調整閥43和第二開度調整閥52分別設置在第一匯集管41和第二匯集管51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控制器為PLC控制器。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可以根據生產作業的實際情況對設備動作過程進行設定,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的動作流程:引風機10啟動,布袋除塵器開始動作,同時雷達感應開關開始工作,第一控制閥40通電,若雷達感應開關感測到有裝載機在向冷料倉30卸料,則通過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閥40動作。之后啟動集料皮帶和喂料皮帶,啟動冷料倉30電機,第二控制閥50同時開啟進行吸塵。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