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發動機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裝配完成后還需要經過噴漆工藝,現有技術在噴漆時,工人是直接對著發動機外露部位進行噴漆,因此,噴漆時能否做到均勻、全面,不漏噴、多噴、流掛、起皮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外觀質量。現有的工藝設備沒有對排氣管進行噴漆防護,而有些機型的排氣管是不需要噴漆的,這樣在操作中就難以控制噴漆的范圍,導致多噴,影響發動機外觀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如何控制噴漆范圍,提高發動機噴涂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包括用于覆蓋在發動機主排氣管上方的蓋板,所述蓋板的其中一側邊,即蓋板放在主排氣管上時靠近發動機側壁的一條側邊上設有與發動機各缸排氣口一一對應并能夠卡在發動機各缸排氣支管的連接法蘭上的多個擋板,所述擋板大致為U型且開口向下設置。
優選的,所述擋板上部凸伸至蓋板上方,且該擋板位于蓋板上方的部分與蓋板上表面之間設有側板,該側板能夠使蓋板上部空間與擋板下部的排氣支管所在空間隔離。
優選的,所述蓋板的上表面設有便于人手握持的手柄。
優選的,相鄰兩擋板之間的蓋板的邊緣以其對側的邊緣為基準具有一定斜度,該邊緣的斜度與發動機排氣支管和主排氣管之間的過渡段的斜率相匹配。
優選的,所述的蓋板上與主排氣管端部彎管對應位置處具有一能夠避讓該主排氣管端部彎管的缺口部。
優選的,所述擋板的上端是能夠與各排氣支管的連接法蘭頂部輪廓形狀相匹配的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蓋板能夠擋住排氣管上無需噴漆的區域,防止噴漆過程中油漆飛濺到這些區域,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噴涂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發動機排氣管的主視圖;
圖2是發動機排氣管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主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側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立體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提供的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3~6所示,一種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包括用于覆蓋在如圖1、2所示的發動機排氣管10上方的蓋板20,所述蓋板20的其中一側邊,即蓋板20放在主排氣管10上時靠近發動機側壁的一條側邊上設有與發動機各缸排氣口一一對應并能夠卡在發動機各缸排氣支管11的連接法蘭12上的多個擋板21,所述擋板21大致為U型且開口向下設置。蓋板20能夠擋住排氣管10上無需噴漆的區域,防止噴漆過程中油漆飛濺到這些區域,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噴涂質量。
優選的,所述擋板21上部凸伸至蓋板20上方,且該擋板21位于蓋板20上方的部分與蓋板20上表面之間設有側板22,該側板22能夠使蓋板20上部空間與擋板21下部的排氣支管11所在空間隔離。
優選的,所述蓋板20的上表面設有便于人手握持的手柄23,以便于操作人員沿豎直方向推拉蓋板20。
優選的,相鄰兩擋板21之間的蓋板20的邊緣以其對側的邊緣為基準具有一定斜度,該邊緣的斜度與發動機排氣支管11和排氣管10之間的過渡段14的斜率相匹配。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使蓋板20與非噴漆區域相匹配,避免蓋板20對發動機其他各部位的噴涂造成干涉。
優選的,所述的蓋板20上與排氣管10端部彎管13對應位置處具有一能夠避讓該主排氣管10端部彎管13的缺口部25。
優選的,所述擋板21的上端是能夠與各排氣支管11的連接法蘭12頂部輪廓形狀相匹配的三角形。
實施例1
如圖3、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結構形式,該實施例中的蓋板20與排氣管的結構形式高度匹配,能夠最大限度確保噴漆范圍的準確性。
實施例2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結構形式,該實施例中,蓋板20的缺口部為規整的三角形,比較容易加工。
實施例3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又一排氣管噴漆防護器具的結構形式,該實施例中的蓋板20上沒有設置缺口部,但該蓋板20的相對位置較高,能夠將排氣管10的端部彎管13蓋在下方。該實施例相對于實施例2更容易加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