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攪拌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溫攪拌罐。
背景技術:
在化工生產加工領域,各種原料的混合攪拌,常常需要保持在物料融化的狀態下進行,因而常常需要物料投入攪拌罐之前即受到高溫呈液態,但是通常為了保證混合或者反應均勻,需要保證攪拌罐內的溫度,以確保混合或者反應能夠持續進行,所以需要攪拌罐不僅僅能夠起到保溫作用,而且能夠盡量保證攪拌罐內溫度較為恒定,或者溫度降低緩慢。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溫攪拌罐。
一種保溫攪拌罐,包括罐體、攪拌軸、攪拌葉,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支撐,罐體頂部中間設置傳動機,罐體頂部左側設置進料口,罐體底部中間設置出料口,罐體外側設置保溫殼體,所述攪拌軸設置于罐體內部,頂部連接傳動機,所述攪拌葉設置于攪拌軸上,不少于兩組,且每組不少于兩片,所述保溫殼體包括內層與外層,所述內層底部左側下方設置進液口一,右側下方設置出液口一,所述外層左側上方設置進液口二,右側上方設置出液口二。
本實用新型的罐體外設置保溫殼體,且保溫殼體包括內層與外層,形成兩個空間能夠雙效保持罐體內的溫度,同時內層與外層分別設置進液口一與進液口二、出液口一與出液口二,可以再內層與外層設置液體,以確保內層與外層的溫度獨立,保溫效果優于雙層空氣。
本實用新型罐體內的攪拌葉為槳葉形,且攪拌葉不少于兩組,能夠保證攪拌的強度與被攪拌液體的高度,使攪拌更加充分,節約時間,因此降低了罐體的保溫難度,縮短了需要保溫的時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進料口外側設置保溫罩。
本實用新型的根據進料口的形狀設置了保溫罩,能夠避免因進料口較大或者密封部徹底導致的罐體內熱量散失,保溫罩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一狀況,全方位實現罐體內的保溫。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保溫殼體上部與罐體連接部位的水平高度低于進料口水平高度,高于攪拌軸水平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保溫殼體的高度能夠確保罐體內的物料溫度最大限度的保留,且保溫殼體內注入液體進行加溫時,能夠保證罐體內的物料能夠第一時間接受到熱量傳遞,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夠在保證保暖功能的基礎上節約材料、減輕罐體的重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出料口截面為等腰梯形,出料口高度大于保溫殼體的厚度,且小于保溫殼體厚度的兩倍。
本實用新型的出料口為單層,且沒有設置保溫罩等設施,因此出料口尺寸較小,突出保溫殼體的高度較小,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罐體內的熱量散失,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保溫的功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罐體為雙層,厚度部超過內層厚度或者外層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罐體本身為雙層但厚度較保溫殼體的厚度薄,能夠實現一定的保溫功能,同時能夠更好地接受保溫殼體內的熱量傳遞,較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保溫攪拌罐,罐體為雙層且外部設置保溫殼體,且保溫殼體包括內層與外層,進料口外側設置保溫罩,同時出料口尺寸較小,能夠較好地保存罐體內的溫度,同時內層與外層可注入高溫液體進行熱量傳遞,保證了罐體內恒溫,能夠更好地進行攪拌或反應,更加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罐體,2.攪拌軸,3.攪拌葉,4.支撐,5.傳動機,6.進料口,7.出料口,8.保溫殼體,9.內層,10.外層,11.進液口一,12.出液口一,13.進液口二,14.出液口二,15.保溫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所示,一種保溫攪拌罐,包括罐體1、攪拌軸2、攪拌葉3,所述罐體1底部設置支撐4,罐體1頂部中間設置傳動機5,罐體1頂部左側設置進料口6,罐體1底部中間設置出料口7,罐體1外側設置保溫殼體8,所述攪拌軸2設置于罐體1內部,頂部連接傳動機5,所述攪拌葉3設置于攪拌軸2上,不少于兩組,且每組不少于兩片,所述保溫殼體8包括內層9與外層10,所述內層9底部左側下方設置進液口一11,右側下方設置出液口一12,所述外層10左側上方設置進液口二13,右側上方設置出液口二14。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罐體1外設置保溫殼體8,且保溫殼體8包括內層9與外層10,形成兩個空間能夠雙效保持罐體1內的溫度,同時內層9與外層10分別設置進液口一11與進液口二13、出液口一12與出液口二14,可以再內層9與外層10設置液體,以確保內層9與外層10的溫度獨立,保溫效果優于雙層空氣。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罐體1內的攪拌葉3為槳葉形,且攪拌葉3不少于兩組,能夠保證攪拌的強度與被攪拌液體的高度,使攪拌更加充分,節約時間,因此降低了罐體1的保溫難度,縮短了需要保溫的時間。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根據進料口6的形狀設置了保溫罩15,能夠避免因進料口6較大或者密封部徹底導致的罐體1內熱量散失,保溫罩15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一狀況,全方位實現罐體1內的保溫。
如圖所示,所述保溫殼體8上部與罐體1連接部位的水平高度低于進料口6水平高度,高于攪拌軸2水平高度,保溫殼體8的高度能夠確保罐體1內的物料溫度最大限度的保留,且保溫殼體8內注入液體進行加溫時,能夠保證罐體1內的物料能夠第一時間接受到熱量傳遞,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能夠在保證保暖功能的基礎上節約材料、減輕罐體1的重量。
如圖所示,所述出料口7截面為等腰梯形,出料口7高度大于保溫殼體8的厚度,且小于保溫殼體8厚度的兩倍,出料口7為單層,且沒有設置保溫罩15等設施,因此出料口7尺寸較小,突出保溫殼體8的高度較小,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罐體1內的熱量散失,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保溫的功能。
如圖所示,所述罐體1為雙層,厚度部超過內層9厚度或者外層10厚度,罐體1本身為雙層但厚度較保溫殼體8的厚度薄,能夠實現一定的保溫功能,同時能夠更好地接受保溫殼體8內的熱量傳遞,較實用。
本實用新型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