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灌溉設備,特別是滴灌設備。
背景技術:
一般家庭多少都愛種植一些植物,其中,受場地限制,以種植在花盆中居多。對大多數人來說,給植物澆水是一件較難掌握的事情。不是交多了,就是較少了,特別是種植在陽臺上的盆栽植物,更是需要人工澆水。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滴灌設備,但在控制滴灌流量的結構上是較為復雜的,成本也高,不是適合家庭使用。如有采用水泵是否工作控制每天滴灌量的,有采用電磁閥的開關控制每天滴灌量的。也有簡單的在滴灌管開孔來控制每天滴灌量的,結構簡單,但每天滴灌量不可控,不能適應不同植物、不同季節的不同每天滴灌量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滴灌設備中控制滴灌流量(進而控制每天滴灌量)要么可控但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要么結構簡單但不可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一種改進型家用花盆滴灌頭,包括輸送灌溉水的管道,在管道末段設置有滴灌流量調節結構,所述滴灌流量調節結構包括與管道的管壁過盈配合或者外徑與所述管壁內徑相等的圓柱形的調節塞,所述滴灌流量調節結構還包括在所述管壁軸向方向上設置的至少兩組出水孔,每組出水孔包括沿徑向設置的至少一個出水孔;所述圓柱形調節塞的長度至少能覆蓋每一組出水孔并露出管道的末端;所述調節塞的內端設置有至少一個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數量與一組出水孔中出水孔的數量相同,各個定位凸起的位置分別與一組出水孔中各出水孔位置對應。
每個出水孔的大小一致,出水孔孔徑等于管道內徑除以出水孔總數。
所述管道的末端設置有一個用于標記出水孔在管道徑向位置的出水孔位置標記,所述出水孔位置標記為設置在管壁外側的突出結構和/或設置在管壁內側的凹槽。
每組出水孔中的出水孔數量為一個至六個。
每組出水孔中的出水孔數量為四個。
所述調節塞外端設置有方便插拔調節圓柱形調節塞的手柄。
該改進型家用花盆滴灌頭通過調節調節塞在管道中的軸向位置,而控制參與滴灌的出水孔數量,進而控制滴灌流量,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解決了現有滴灌設備中控制滴灌流量要么可控但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要么結構簡單但不可控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圖中:管壁(1)、出水孔(2)、調節塞(3)、手柄(4)、定位凸起(5)、出水孔位置標記(6)。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該改進型家用花盆滴灌頭,包括輸送灌溉水的管道,在管道末段設置有滴灌流量調節結構,所述滴灌流量調節結構包括與管道的管壁1過盈配合或者外徑與所述管壁1內徑相等的圓柱形的調節塞3,所述滴灌流量調節結構還包括在所述管壁1軸向方向上設置的六組出水孔2,每組出水孔2包括沿徑向設置的四個出水孔2;所述圓柱形調節塞3的長度至少能覆蓋每一組出水孔2并露出管道的末端,以方便用手或工具調節,用手至少露出1cm,用工具調節至少露出5mm,一般都露出至少1cm。
因為管壁1與調節塞3過盈配合時,調節起來相對費力,所以一般采用外徑與所述管壁1內徑相等的設計。但這樣的結構容易使調節塞3在水壓推動下逐漸滑出管道,影響滴灌流量精度。因此,所述調節塞3的內端設置有至少一個定位凸起5,定位凸起5的管壁1數量與一組出水孔2中出水孔2的數量相同,各個定位凸起5的位置分別與一組出水孔2中各出水孔2位置對應。這樣,各個定位凸起都能嵌入對應的出水孔2起到將固定調節塞3與管道相互固定的作用。定位凸起5為圓弧形凸起,根部直徑一般等于出水孔2孔徑,以利于穩定的固定,也可稍大或稍小。
為了使定位凸起5能更順利的對齊出水孔2,特別是管道中首次插入調節塞3時,所述管道的末端設置有一個用于標記出水孔2在管道徑向位置的出水孔位置標記,所述出水孔位置標記為設置在管壁1外側的突出結構和/或設置在管壁1內側的凹槽。
所述調節塞3外端設置有方便插拔調節圓柱形調節塞3的手柄4。手柄4的外徑至少大于管道的內徑,為使用方便,一般大于管道的外徑。
為方便調節流量,每個出水孔2的大小一致,出水孔2孔徑設計標準為管道內徑除以出水孔2總數。本實施例中,出水孔2一共24個,出水孔2的孔徑設置為管道的二十四分之一。這樣就能在二十四分之四全流量至全流量之間調節,以二十四分之四為一個調節單位。因為是家庭使用,不需要很精確,只要稍加實驗,就可試出合適滴灌流量。
該改進型家用花盆滴灌頭通過調節調節塞3在管道中的軸向位置,而控制參與滴灌的出水孔2數量,進而控制滴灌流量,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解決了現有滴灌設備中控制滴灌流量要么可控但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要么結構簡單但不可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