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合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月餅餡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在食品加工領域中,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加工工序,就是將各種食品原料及配料進行均勻混合,現有食品混合工序通常是利用人工進行攪拌,或是利用帶有轉動的攪拌軸攪拌裝置對材料進行混合加工。在月餅生產加工過程中,餅餡混合均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月餅的口感。
但是,現有技術中,由于攪拌器的攪拌軸不能對于底部的餅餡進行充分的攪拌,另外,對于粒度差異較大的餅餡也無法均勻混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滿足餅餡充分均勻攪拌的月餅餡混合裝置,提高了混合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月餅餡混合裝置,包括攪拌軸、下球體和上球體,所述上球體頂部設有填料口,所述下球體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下球體和上球體通過球體邊緣的法蘭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軸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架頂端,所述支撐架底部固定連接于底座,所述底座通過固定架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連接有減速器一側,所述減速器另一側連接有主動輪,所述主動輪通過傳動帶連接于從動輪,所述攪拌軸上均勻分布若干不同長度的攪拌桿,所述攪拌桿均位于下球體和上球體構成的腔內,所述下球體和上球體左側的法蘭各組成一個半從動輪,所述從動輪由兩個半從動輪構成,所述下球體和上球體內壁均勻焊接有撥料塊,所述撥料塊為扁平板狀,且尖端向內,所述攪拌軸與下球體和上球體的連接處均設有軸承,所述攪拌軸與下球體和上球體內壁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墊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攪拌軸固定,利用腔體轉動,進而帶動餅餡轉動,主動與攪拌桿作用,對于攪拌桿作用不到的底層餅餡,隨著腔體內壁的撥料塊,最終會被抬到高處再落到上層,使得腔體內部的各個高度的餅餡均受到攪拌作用,提高了均勻混合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半球體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撥料塊結構示意圖。
圖中,1-填料口,2-攪拌軸,3-攪拌桿,4-支撐架,5-下球體,6-出料口,7-底座,8-主動輪,9-固定架,10-電機,11-減速器,12-傳動帶,13-從動輪,14-上球體,15-法蘭,16-半從動輪,17-撥料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3所示的一種月餅餡混合裝置,包括攪拌軸2、下球體5和上球體14,所述上球體14頂部設有填料口1,所述下球體5底部設有出料口6,所述下球體5和上球體14通過球體邊緣的法蘭15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軸2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架4頂端,所述支撐架4底部固定連接于底座7,所述底座7通過固定架9固定連接有電機10,所述電機10連接有減速器11一側,所述減速器11另一側連接有主動輪8,所述主動輪8通過傳動帶12連接于從動輪13,所述攪拌軸2上均勻分布若干不同長度的攪拌桿3,所述攪拌桿3均位于下球體5和上球體14構成的腔內,所述下球體5和上球體14左側的法蘭15各組成一個半從動輪16,所述從動輪13由兩個半從動輪16構成,所述下球體5和上球體14內壁均勻焊接有撥料塊17,所述撥料塊17為扁平板狀,且尖端向內,所述攪拌軸2與下球體5和上球體14的連接處均設有軸承,所述攪拌軸2與下球體5和上球體14內壁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墊圈。
具體的,使用時,將餅餡從上方的填料口1加入,封蓋好填料口1后氣動電機10,帶動從動輪13進而帶動球體結構翻轉,餅餡在球體內部受到固定的攪拌桿3攪拌,底部攪動不到的餡料會被撥料塊17抬到上方,隨著球體的翻轉,餡料會落下,進而被攪拌桿3攪拌,餡料混合均勻后,關閉電機10,打開出料口6,取出餡料。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