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調配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
背景技術:
麻布是以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制成的一種布料,具有柔軟舒適、透氣清爽、耐洗、耐曬、防腐、抑菌等特點。一般用來制作休閑裝、工作裝,也可用來制作環保包裝,時尚手袋,工藝禮品,食品精美小麻袋等。加工設備使用久之后容易損壞,這就需要潤滑油進行保養。目前都采用人工配制,操作起來費時費力,并且效率低下。
綜上,目前需要研發一種配制理想的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來克服現有技術中配制不理想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配制不理想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配制理想的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包括有安裝架、固定環、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第一掛環、拉線、第二掛環、第一轉軸、第一齒輪、搖柄、第二轉軸、第二齒輪、第一繞線輪、第二繞線輪、第一繩索、第二繩索、第一定滑輪、第二定滑輪、滑軌、滑塊、配制框、出水管、閥門、第三定滑輪、電機、第四定滑輪、第三轉軸和第一攪拌桿,安裝架內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固定環、第一軸承座和第二軸承座,固定環上套有第一掛環,第一掛環上連接有拉線,拉線右端連接有第二掛環,第一軸承座內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中部設有第一齒輪,第一轉軸頂端設有搖柄,第二掛環套在搖柄上,第二軸承座內設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繞線輪、第一繞線輪和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一繞線輪上繞有第一繩索,第二繞線輪上繞有第二繩索,安裝架內右壁下部設有第一定滑輪,安裝架內左壁下部設有第二定滑輪,安裝架內左右兩壁上部對稱設有滑軌,滑軌內側設有滑塊,滑塊之間設有配制框,配制框底部右側設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閥門,安裝架內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三定滑輪、電機和第四定滑輪,第一繩索繞過第一定滑輪和第四定滑輪與配制框右壁頂端連接,第二繩索繞過第二定滑輪和第三繞線輪與配制框左壁頂端連接,電機底部設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桿,第一攪拌桿在配制框上方。
優選地,還包括有右皮帶輪、第三軸承座、第四轉軸、左皮帶輪、平皮帶和第二攪拌桿,第三轉軸上部設有右皮帶輪,電機左側的安裝架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第三軸承座內設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上部設有左皮帶輪,左皮帶輪與右皮帶輪之間通過平皮帶連接,第四轉軸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第二攪拌桿在配制框上方。
優選地,還包括有放置板、水箱、水泵和硬水管,安裝架右壁上部設有放置板,放置板頂部設有水箱,水箱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水泵上連接有硬水管,硬水管穿過水箱,且硬水管左端在配制框右上方。
優選地,安裝架材料為不銹鋼。
優選地,配制框材料為Q235鋼。
優選地,搖柄材料為優質鋼材,表面覆蓋鍍鋅層。
工作原理:當需要配制潤滑油時,將適量的潤滑油原料和水倒入配制框內,然后將第二掛環從搖柄上取下,搖動搖柄,帶動第一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齒輪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齒輪轉動,使得第二轉軸轉動,帶動第一繞線輪和第二繞線輪轉動,將第一繩索和第二繩索往下拉,使得配制框向上運動,當配制框向上運動達到一定程度,且搖柄搖動到左側時,停止搖動搖柄,然后將第二掛環掛在搖柄上,將搖柄固定住,避免配制框往下滑。然后控制電機轉動,帶動第三轉軸轉動,進而帶動第一攪拌桿轉動,對配制框內的潤滑油原料和水進行攪拌調配。當調配完畢后,控制電機停止轉動。然后將第二掛環從搖柄上取下,反方向搖動搖柄,帶動第一轉軸反方向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齒輪反方向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齒輪反方向轉動,使得第二轉軸反方向轉動,帶動第一繞線輪和第二繞線輪反方向轉動,將第一繩索和第二繩索放出,在重力作用下,配制框向下運動,當配制框向下運動復位時,且搖柄搖動到左側時,停止搖動搖柄,然后將第二掛環掛在搖柄上。然后打開閥門,使得調配完畢的潤滑油通過出水管排出,當調配完畢的潤滑油通過出水管排出時,關閉閥門。
因為還包括有右皮帶輪、第三軸承座、第四轉軸、左皮帶輪、平皮帶和第二攪拌桿,第三轉軸上部設有右皮帶輪,電機左側的安裝架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第三軸承座內設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上部設有左皮帶輪,左皮帶輪與右皮帶輪之間通過平皮帶連接,第四轉軸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第二攪拌桿在配制框上方,第三轉軸轉動,帶動右皮帶輪轉動,進而帶動平皮帶轉動,從而帶動左皮帶輪轉動,使得第四轉軸轉動,帶動第二攪拌桿轉動,對配制框內的潤滑油原料和水進行攪拌配制。如此,通過左右同時進行攪拌調配,使得配制更加徹底,大大提高配制效率。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板、水箱、水泵和硬水管,安裝架右壁上部設有放置板,放置板頂部設有水箱,水箱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水泵上連接有硬水管,硬水管穿過水箱,且硬水管左端在配制框右上方,當需要添水時,控制水泵工作,使得水箱內的水通過硬水管流向配制框內,如此可以更方便調節添加水的量,不需要人工添加,更加簡便快捷。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搖動搖柄來調節配制框的高度,以適應不同工作需求,并由第二掛環對搖柄進行固定,避免配制框下滑。通過左右同時進行攪拌調配,使得配制更加徹底,大大提高配制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安裝架,2-固定環,3-第一軸承座,4-第二軸承座,5-第一掛環,6-拉線,7-第二掛環,8-第一轉軸,9-第一齒輪,10-搖柄,11-第二轉軸,12-第二齒輪,13-第一繞線輪,14-第二繞線輪,15-第一繩索,16-第二繩索,17-第一定滑輪,18-第二定滑輪,19-滑軌,20-滑塊,21-配制框,22-出水管,23-閥門,24-第三定滑輪,25-電機,26-第四定滑輪,27-第三轉軸,28-第一攪拌桿,29-右皮帶輪,30-第三軸承座,31-第四轉軸,32-左皮帶輪,33-平皮帶,34-第二攪拌桿,35-放置板,36-水箱,37-水泵,38-硬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如圖1-3所示,包括有安裝架1、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第二軸承座4、第一掛環5、拉線6、第二掛環7、第一轉軸8、第一齒輪9、搖柄10、第二轉軸11、第二齒輪12、第一繞線輪13、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繩索15、第二繩索16、第一定滑輪17、第二定滑輪18、滑軌19、滑塊20、配制框21、出水管22、閥門23、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第四定滑輪26、第三轉軸27和第一攪拌桿28,安裝架1內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和第二軸承座4,固定環2上套有第一掛環5,第一掛環5上連接有拉線6,拉線6右端連接有第二掛環7,第一軸承座3內設有第一轉軸8,第一轉軸8中部設有第一齒輪9,第一轉軸8頂端設有搖柄10,第二掛環7套在搖柄10上,第二軸承座4內設有第二轉軸11,第二轉軸11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齒輪12,第二齒輪12與第一齒輪9嚙合,第一繞線輪13上繞有第一繩索15,第二繞線輪14上繞有第二繩索16,安裝架1內右壁下部設有第一定滑輪17,安裝架1內左壁下部設有第二定滑輪18,安裝架1內左右兩壁上部對稱設有滑軌19,滑軌19內側設有滑塊20,滑塊20之間設有配制框21,配制框21底部右側設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上設有閥門23,安裝架1內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和第四定滑輪26,第一繩索15繞過第一定滑輪17和第四定滑輪26與配制框21右壁頂端連接,第二繩索16繞過第二定滑輪18和第三繞線輪與配制框21左壁頂端連接,電機25底部設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桿28,第一攪拌桿28在配制框21上方。
實施例2
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如圖1-3所示,包括有安裝架1、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第二軸承座4、第一掛環5、拉線6、第二掛環7、第一轉軸8、第一齒輪9、搖柄10、第二轉軸11、第二齒輪12、第一繞線輪13、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繩索15、第二繩索16、第一定滑輪17、第二定滑輪18、滑軌19、滑塊20、配制框21、出水管22、閥門23、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第四定滑輪26、第三轉軸27和第一攪拌桿28,安裝架1內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和第二軸承座4,固定環2上套有第一掛環5,第一掛環5上連接有拉線6,拉線6右端連接有第二掛環7,第一軸承座3內設有第一轉軸8,第一轉軸8中部設有第一齒輪9,第一轉軸8頂端設有搖柄10,第二掛環7套在搖柄10上,第二軸承座4內設有第二轉軸11,第二轉軸11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齒輪12,第二齒輪12與第一齒輪9嚙合,第一繞線輪13上繞有第一繩索15,第二繞線輪14上繞有第二繩索16,安裝架1內右壁下部設有第一定滑輪17,安裝架1內左壁下部設有第二定滑輪18,安裝架1內左右兩壁上部對稱設有滑軌19,滑軌19內側設有滑塊20,滑塊20之間設有配制框21,配制框21底部右側設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上設有閥門23,安裝架1內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和第四定滑輪26,第一繩索15繞過第一定滑輪17和第四定滑輪26與配制框21右壁頂端連接,第二繩索16繞過第二定滑輪18和第三繞線輪與配制框21左壁頂端連接,電機25底部設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桿28,第一攪拌桿28在配制框21上方。
還包括有右皮帶輪29、第三軸承座30、第四轉軸31、左皮帶輪32、平皮帶33和第二攪拌桿34,第三轉軸27上部設有右皮帶輪29,電機25左側的安裝架1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30,第三軸承座30內設有第四轉軸31,第四轉軸31上部設有左皮帶輪32,左皮帶輪32與右皮帶輪29之間通過平皮帶33連接,第四轉軸31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34,第二攪拌桿34在配制框21上方。
實施例3
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如圖1-3所示,包括有安裝架1、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第二軸承座4、第一掛環5、拉線6、第二掛環7、第一轉軸8、第一齒輪9、搖柄10、第二轉軸11、第二齒輪12、第一繞線輪13、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繩索15、第二繩索16、第一定滑輪17、第二定滑輪18、滑軌19、滑塊20、配制框21、出水管22、閥門23、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第四定滑輪26、第三轉軸27和第一攪拌桿28,安裝架1內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和第二軸承座4,固定環2上套有第一掛環5,第一掛環5上連接有拉線6,拉線6右端連接有第二掛環7,第一軸承座3內設有第一轉軸8,第一轉軸8中部設有第一齒輪9,第一轉軸8頂端設有搖柄10,第二掛環7套在搖柄10上,第二軸承座4內設有第二轉軸11,第二轉軸11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齒輪12,第二齒輪12與第一齒輪9嚙合,第一繞線輪13上繞有第一繩索15,第二繞線輪14上繞有第二繩索16,安裝架1內右壁下部設有第一定滑輪17,安裝架1內左壁下部設有第二定滑輪18,安裝架1內左右兩壁上部對稱設有滑軌19,滑軌19內側設有滑塊20,滑塊20之間設有配制框21,配制框21底部右側設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上設有閥門23,安裝架1內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和第四定滑輪26,第一繩索15繞過第一定滑輪17和第四定滑輪26與配制框21右壁頂端連接,第二繩索16繞過第二定滑輪18和第三繞線輪與配制框21左壁頂端連接,電機25底部設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桿28,第一攪拌桿28在配制框21上方。
還包括有右皮帶輪29、第三軸承座30、第四轉軸31、左皮帶輪32、平皮帶33和第二攪拌桿34,第三轉軸27上部設有右皮帶輪29,電機25左側的安裝架1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30,第三軸承座30內設有第四轉軸31,第四轉軸31上部設有左皮帶輪32,左皮帶輪32與右皮帶輪29之間通過平皮帶33連接,第四轉軸31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34,第二攪拌桿34在配制框21上方。
還包括有放置板35、水箱36、水泵37和硬水管38,安裝架1右壁上部設有放置板35,放置板35頂部設有水箱36,水箱36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37,水泵37上連接有硬水管38,硬水管38穿過水箱36,且硬水管38左端在配制框21右上方。
實施例4
一種棉麻毛初加工設備保養用潤滑油調配設備,如圖1-3所示,包括有安裝架1、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第二軸承座4、第一掛環5、拉線6、第二掛環7、第一轉軸8、第一齒輪9、搖柄10、第二轉軸11、第二齒輪12、第一繞線輪13、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繩索15、第二繩索16、第一定滑輪17、第二定滑輪18、滑軌19、滑塊20、配制框21、出水管22、閥門23、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第四定滑輪26、第三轉軸27和第一攪拌桿28,安裝架1內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固定環2、第一軸承座3和第二軸承座4,固定環2上套有第一掛環5,第一掛環5上連接有拉線6,拉線6右端連接有第二掛環7,第一軸承座3內設有第一轉軸8,第一轉軸8中部設有第一齒輪9,第一轉軸8頂端設有搖柄10,第二掛環7套在搖柄10上,第二軸承座4內設有第二轉軸11,第二轉軸11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繞線輪14、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齒輪12,第二齒輪12與第一齒輪9嚙合,第一繞線輪13上繞有第一繩索15,第二繞線輪14上繞有第二繩索16,安裝架1內右壁下部設有第一定滑輪17,安裝架1內左壁下部設有第二定滑輪18,安裝架1內左右兩壁上部對稱設有滑軌19,滑軌19內側設有滑塊20,滑塊20之間設有配制框21,配制框21底部右側設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上設有閥門23,安裝架1內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三定滑輪24、電機25和第四定滑輪26,第一繩索15繞過第一定滑輪17和第四定滑輪26與配制框21右壁頂端連接,第二繩索16繞過第二定滑輪18和第三繞線輪與配制框21左壁頂端連接,電機25底部設有第三轉軸27,第三轉軸27下部設有第一攪拌桿28,第一攪拌桿28在配制框21上方。
還包括有右皮帶輪29、第三軸承座30、第四轉軸31、左皮帶輪32、平皮帶33和第二攪拌桿34,第三轉軸27上部設有右皮帶輪29,電機25左側的安裝架1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30,第三軸承座30內設有第四轉軸31,第四轉軸31上部設有左皮帶輪32,左皮帶輪32與右皮帶輪29之間通過平皮帶33連接,第四轉軸31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34,第二攪拌桿34在配制框21上方。
還包括有放置板35、水箱36、水泵37和硬水管38,安裝架1右壁上部設有放置板35,放置板35頂部設有水箱36,水箱36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37,水泵37上連接有硬水管38,硬水管38穿過水箱36,且硬水管38左端在配制框21右上方。
安裝架1材料為不銹鋼。
配制框21材料為Q235鋼。
搖柄10材料為優質鋼材,表面覆蓋鍍鋅層。
工作原理:當需要配制潤滑油時,將適量的潤滑油原料和水倒入配制框21內,然后將第二掛環7從搖柄10上取下,搖動搖柄10,帶動第一轉軸8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齒輪9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齒輪12轉動,使得第二轉軸11轉動,帶動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繞線輪14轉動,將第一繩索15和第二繩索16往下拉,使得配制框21向上運動,當配制框21向上運動達到一定程度,且搖柄10搖動到左側時,停止搖動搖柄10,然后將第二掛環7掛在搖柄10上,將搖柄10固定住,避免配制框21往下滑。然后控制電機25轉動,帶動第三轉軸27轉動,進而帶動第一攪拌桿28轉動,對配制框21內的潤滑油原料和水進行攪拌調配。當調配完畢后,控制電機25停止轉動。然后將第二掛環7從搖柄10上取下,反方向搖動搖柄10,帶動第一轉軸8反方向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齒輪9反方向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齒輪12反方向轉動,使得第二轉軸11反方向轉動,帶動第一繞線輪13和第二繞線輪14反方向轉動,將第一繩索15和第二繩索16放出,在重力作用下,配制框21向下運動,當配制框21向下運動復位時,且搖柄10搖動到左側時,停止搖動搖柄10,然后將第二掛環7掛在搖柄10上。然后打開閥門23,使得調配完畢的潤滑油通過出水管22排出,當調配完畢的潤滑油通過出水管22排出時,關閉閥門23。
因為還包括有右皮帶輪29、第三軸承座30、第四轉軸31、左皮帶輪32、平皮帶33和第二攪拌桿34,第三轉軸27上部設有右皮帶輪29,電機25左側的安裝架1內頂部設有第三軸承座30,第三軸承座30內設有第四轉軸31,第四轉軸31上部設有左皮帶輪32,左皮帶輪32與右皮帶輪29之間通過平皮帶33連接,第四轉軸31下部設有第二攪拌桿34,第二攪拌桿34在配制框21上方,第三轉軸27轉動,帶動右皮帶輪29轉動,進而帶動平皮帶33轉動,從而帶動左皮帶輪32轉動,使得第四轉軸31轉動,帶動第二攪拌桿34轉動,對配制框21內的潤滑油原料和水進行攪拌配制。如此,通過左右同時進行攪拌調配,使得配制更加徹底,大大提高配制效率。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板35、水箱36、水泵37和硬水管38,安裝架1右壁上部設有放置板35,放置板35頂部設有水箱36,水箱36內底部左側設有水泵37,水泵37上連接有硬水管38,硬水管38穿過水箱36,且硬水管38左端在配制框21右上方,當需要添水時,控制水泵37工作,使得水箱36內的水通過硬水管38流向配制框21內,如此可以更方便調節添加水的量,不需要人工添加,更加簡便快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