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上油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械組裝用零件自動上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氣缸、軸承等緊密型零件裝配的過程中,為了方便裝配,需要在工件的表面刷一層油來增加潤滑度,同時可以保證工件在組裝后可以更好的運轉。在工廠內對零件進行組裝時,一般是人工進行刷油或者直接浸泡在油槽內完成上油工序,人工的方式速度慢,浸泡在油槽內又比較浪費,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型裝置來完成工件的上油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機械組裝用零件自動上油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機械組裝用零件自動上油裝置,包括底座、儲油箱,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立柱,所述立柱旁邊設置有控制器,所述立柱上方設置有轉座,所述轉座側面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前端上方設置有所述儲油箱,所述橫梁前端下端設置有高低調節桿,所述高低調節桿下方設置有轉盤,所述轉盤下方設置有刷油器主體,所述刷油器主體底部設置有定位器,所述刷油器主體側面設置有液壓桿,所述液壓桿前端設置有刷油刷,所述刷油刷側面設置有出油孔。
上述結構中,通過螺釘將底座安裝在輸送帶旁邊,工件從輸送帶上經過的過程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立柱內部的舵機轉動帶動所述轉座旋轉90°將所述刷油器主體旋轉到輸送帶上方,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高低調節桿伸長使得所述刷油器主體下降進入工件內部的槽孔內,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壓桿伸長使得所述刷油刷碰觸到工件內壁,然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刷油器主體內部的電機啟動帶動所述刷油器主體旋轉,所述刷油器旋轉的過程中將從所述出油孔內流出的油刷在工件的內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立柱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內頂部設置有24v工作電壓的舵機。
進一步的,所述橫梁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轉座側面,所述橫梁的伸出長度可以調節,所述橫梁的調節長度不超過30cm。
進一步的,所述儲油箱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橫梁上,所述儲油箱底部側面設置有與所述出油孔相連接的導油管。
進一步的,所述高低調節桿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橫梁下方,所述高低調節桿通過液壓或氣壓驅動,所述高低調節桿的調節尺寸不小于10cm。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高低調節桿底部,所述轉盤與所述刷油器主體之間設置有轉動軸承,所述刷油器主體可以進行360度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刷油器主體側壁上均勻設置有2-4個所述液壓桿,所述刷油刷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液壓桿前端。
進一步的,所述刷油刷的下端部超過所述刷油器主體的下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出油孔成型在所述刷油刷的側壁上,所述出油孔上下排列,且所述出油孔的孔徑由上往下逐漸變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自動完成工件的上油工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機械組裝用零件自動上油裝置的結構簡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底座;2、控制器;3、立柱;4、轉座;5、橫梁;6、儲油箱;7、高低調節桿;8、轉盤;9、刷油刷;10、出油孔;11、液壓桿;12、定位器;13、刷油器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機械組裝用零件自動上油裝置,包括底座1、儲油箱6,底座1上設置有立柱3,立柱3旁邊設置有控制器2,立柱3上方設置有轉座4,轉座4側面設置有橫梁5,橫梁5前端上方設置有儲油箱6,橫梁5前端下端設置有高低調節桿7,高低調節桿7下方設置有轉盤8,轉盤8下方設置有刷油器主體13,刷油器主體13底部設置有定位器12,刷油器主體13側面設置有液壓桿11,液壓桿11前端設置有刷油刷9,刷油刷9側面設置有出油孔10。
上述結構中,通過螺釘將底座1安裝在輸送帶旁邊,工件從輸送帶上經過的過程中,控制器2控制立柱3內部的舵機轉動帶動轉座4旋轉90°將刷油器主體13旋轉到輸送帶上方,控制器2控制高低調節桿7伸長使得刷油器主體13下降進入工件內部的槽孔內,控制器2控制液壓桿11伸長使得刷油刷9碰觸到工件內壁,然后控制器2控制刷油器主體13內部的電機啟動帶動刷油器主體13旋轉,刷油器旋轉的過程中將從出油孔10內流出的油刷在工件的內壁上。
進一步的,立柱3通過螺釘固定在底座1上,立柱3內頂部設置有24v工作電壓的舵機,橫梁5通過螺釘固定在轉座4側面,橫梁5的伸出長度可以調節,橫梁5的調節長度不超過30cm,儲油箱6通過螺釘固定在橫梁5上,儲油箱6底部側面設置有與出油孔10相連接的導油管,高低調節桿7通過螺釘固定在橫梁5下方,高低調節桿7通過液壓或氣壓驅動,高低調節桿7的調節尺寸不小于10cm,轉盤8通過螺釘固定在高低調節桿7底部,轉盤8與刷油器主體13之間設置有轉動軸承,刷油器主體13可以進行360度轉動,刷油器主體13側壁上均勻設置有2-4個液壓桿11,刷油刷9通過螺釘固定在液壓桿11前端,刷油刷9的下端部超過刷油器主體13的下表面,出油孔10成型在刷油刷9的側壁上,出油孔10上下排列,且出油孔10的孔徑由上往下逐漸變小。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