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
背景技術:
聚氨酯灌漿材料是以多異氰酸酯與多羥基化合物經聚合反應制備的化學灌漿材料,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建筑、交通和采礦領域中,對變形縫、施工縫、結構縫起到防水堵漏作用,對建筑物地、復雜地層起到加固補強等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聚氨酯灌漿材料也朝著環保和無害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市場上普遍存在的聚氨酯灌漿材料為丙酮體系,由于丙酮的閉杯閃點為-20℃、開杯閃點為-10℃,沸點僅為56.2℃,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且是易制毒品的原料之一,每次購買丙酮須辦理準購證,運輸又要辦理危化品,易制毒品運輸營運證,不僅提高了安全管理要求,而且增加了成本。因而,高固含量的環保型聚氨酯灌漿是現代生產施工的需要。目前,環保型聚氨酯灌漿在使用之前需要進行攪拌混合后在進行灌裝,因而非常需要開發出一款具有攪拌灌裝裝置用于生產施工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攪拌裝置、加熱裝置、轉速控制裝置、進料口、出料口、清潔裝置、灌裝桶、動力裝置;
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內部;所述攪拌裝置與轉速控制裝置相連;所述轉速控制裝置用以控制攪拌裝置的轉速;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所述第一攪拌葉片與第二攪拌葉片相連,所述第二攪拌葉片與第三攪拌葉片相連,所述第三攪拌葉片與第四攪拌葉片相連;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與第二攪拌葉片的夾角為50~130度,所述第二攪拌葉片與第三攪拌葉片的夾角為50~130度,所述第三攪拌葉片與第四攪拌葉片的夾角為50~130度;
所述攪拌葉片上包括攪拌孔和攪拌擋片,所述攪拌擋片置于攪拌孔的后方,所述攪拌擋片的面積大于攪拌孔的面積,所述攪拌孔的邊緣與攪拌擋片的邊緣通過焊接桿焊接連接;
所述加熱裝置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底部;
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底部;
所述清潔裝置為清潔圈,設置在攪拌裝置本體的內側壁,所述清潔圈與清潔控制裝置相連接;
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頂部;
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底部;
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所述灌裝桶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的下方;
所述灌裝桶包括第一灌裝桶和第二灌裝桶;
所述第一灌裝桶與第一出料口相連;所述第二灌裝桶與第二出料口相連;
所述攪拌裝置、加熱裝置、轉速控制裝置、溫度傳感器均連接動力裝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6~25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12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軸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45~80度,且第一攪拌葉片向上傾斜。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攪拌葉片與第二攪拌葉片的夾角為60~115度。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攪拌葉片與第三攪拌葉片的夾角為60~100度。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攪拌葉片與第四攪拌葉片的夾角為60~100度。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的形狀選自:正方形、長方形中的任意一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孔的數量為6~28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攪拌擋片的形狀選自: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圓形、五邊形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的混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攪拌裝置、加熱裝置、轉速控制裝置、進料口、出料口、清潔裝置、灌裝桶、動力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特的攪拌裝置,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可以對高固含量的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達到非常好的攪拌效果,原因在于,高固含量的聚氨酯灌漿在裝置內既可以進行橫向攪拌又可以進行縱向攪拌,且攪拌葉片上設置攪拌孔和攪拌擋板,一部分高固含量聚氨酯灌漿可以通過攪拌孔后遇到攪拌擋板進而被分散,經過短時間的攪拌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攪拌效果。另外,本實用新型內部設置清潔裝置,可以對使用后的裝置進行來回的洗刷,以達到清潔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設置多個出料口,可以對灌漿料同時進行出料,以達到高效,節約時間,滿足生產施工的需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示意圖
圖2為攪拌葉片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動力裝置;2-轉速控制裝置;3-清潔控制裝置;4-清潔裝置;5-攪拌灌裝裝置本體;6-第二出料口;7-第二灌裝桶;8-第二灌裝桶出料口;9-加熱裝置;10-攪拌軸;11-溫度傳感器;12-第一灌裝桶出料口;13-第一灌裝桶;14-第一出料口;15-攪拌擋片;16-第三攪拌葉片;17-第四攪拌葉片;18-第二攪拌葉片;19-進料口;20-第一攪拌葉片;21-攪拌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選以下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法的詳述以及包括的實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以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當存在矛盾時,以本說明書中的定義為準。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于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義指的是閱讀者正對附圖時,閱讀者的左邊即為左,閱讀者的右邊即為右,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機構的特定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進料口19、出料口、清潔裝置4、灌裝桶、動力裝置1;
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內部;所述攪拌裝置與轉速控制裝置2相連;轉速控制裝置2用以控制攪拌裝置的轉速;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0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20、第二攪拌葉片18、第三攪拌葉片16、第四攪拌葉片17;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相連,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相連,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相連;
所述攪拌軸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45度,且第一攪拌葉片向上傾斜;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的夾角為50度,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的夾角為50度,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的夾角為50度;
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6個;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的形狀均為長方形;
所述攪拌葉片上包括攪拌孔21和攪拌擋片15,所述攪拌擋片15置于攪拌孔21的后方,且攪拌擋片15與攪拌孔21的垂直距離為15厘米,所述攪拌擋片15的面積大于攪拌孔21的面積,所述攪拌孔21的邊緣與攪拌擋片15的邊緣通過焊接桿焊接連接;
所述攪拌葉片上,攪拌孔的數量為6個;
所述攪拌擋片的形狀為正方形;
所述加熱裝置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溫度傳感器11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清潔裝置4為清潔圈,設置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所述清潔圈與清潔控制裝置3相連接;所述清潔圈可以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來回刷洗;
所述進料口1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頂部;
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6;
所述灌裝桶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下方;
所述灌裝桶包括第一灌裝桶13和第二灌裝桶7;
所述第一灌裝桶13與第一出料口14相連;所述第二灌裝桶7與第二出料口6相連;
所述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溫度傳感器11均連接動力裝置1。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了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進料口19、出料口、清潔裝置4、灌裝桶、動力裝置1;
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內部;所述攪拌裝置與轉速控制裝置2相連;轉速控制裝置2用以控制攪拌裝置的轉速;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0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20、第二攪拌葉片18、第三攪拌葉片16、第四攪拌葉片17;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相連,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相連,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相連;
所述攪拌軸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80度,且第一攪拌葉片向上傾斜;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的夾角為130度,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的夾角為130度,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的夾角為130度;
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25個;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的形狀均為正方形;
所述攪拌葉片上包括攪拌孔21和攪拌擋片15,所述攪拌擋片15置于攪拌孔21的后方,且攪拌擋片15與攪拌孔21的垂直距離為15厘米,所述攪拌擋片15的面積大于攪拌孔21的面積,所述攪拌孔21的邊緣與攪拌擋片15的邊緣通過焊接桿焊接連接;
所述攪拌葉片上,攪拌孔的數量為28個;
所述攪拌擋片的形狀為圓形;
所述加熱裝置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溫度傳感器11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清潔裝置4為清潔圈,設置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所述清潔圈與清潔控制裝置3相連接;所述清潔圈可以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來回刷洗;
所述進料口1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頂部;
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6;
所述灌裝桶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下方;
所述灌裝桶包括第一灌裝桶13和第二灌裝桶7;
所述第一灌裝桶13與第一出料口14相連;所述第二灌裝桶7與第二出料口6相連;
所述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溫度傳感器11均連接動力裝置1。
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提供了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進料口19、出料口、清潔裝置4、灌裝桶、動力裝置1;
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內部;所述攪拌裝置與轉速控制裝置2相連;轉速控制裝置2用以控制攪拌裝置的轉速;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0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20、第二攪拌葉片18、第三攪拌葉片16、第四攪拌葉片17;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相連,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相連,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相連;
所述攪拌軸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60度,且第一攪拌葉片向上傾斜;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的夾角為60度,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的夾角為60度,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的夾角為60度;
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12個;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的形狀均為長方形;
所述攪拌葉片上包括攪拌孔21和攪拌擋片15,所述攪拌擋片15置于攪拌孔21的后方,且攪拌擋片15與攪拌孔21的垂直距離為15厘米,所述攪拌擋片15的面積大于攪拌孔21的面積,所述攪拌孔21的邊緣與攪拌擋片15的邊緣通過焊接桿焊接連接;
所述攪拌葉片上,攪拌孔的數量為20個;
所述攪拌擋片的形狀為長方形;
所述加熱裝置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溫度傳感器11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清潔裝置4為清潔圈,設置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所述清潔圈與清潔控制裝置3相連接;所述清潔圈可以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來回刷洗;
所述進料口1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頂部;
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6;
所述灌裝桶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下方;
所述灌裝桶包括第一灌裝桶13和第二灌裝桶7;
所述第一灌裝桶13與第一出料口14相連;所述第二灌裝桶7與第二出料口6相連;
所述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溫度傳感器11均連接動力裝置1。
實施例4: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提供了一種高固含量環境友好型聚氨酯灌漿用攪拌灌裝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進料口19、出料口、清潔裝置4、灌裝桶、動力裝置1;
所述攪拌裝置置于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內部;所述攪拌裝置與轉速控制裝置2相連;轉速控制裝置2用以控制攪拌裝置的轉速;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10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葉片包括第一攪拌葉片20、第二攪拌葉片18、第三攪拌葉片16、第四攪拌葉片17;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相連,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相連,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相連;
所述攪拌軸與第一攪拌葉片的夾角為60度,且第一攪拌葉片向上傾斜;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20與第二攪拌葉片18的夾角為115度,所述第二攪拌葉片18與第三攪拌葉片16的夾角為100度,所述第三攪拌葉片16與第四攪拌葉片17的夾角為100度;
所述攪拌葉片的數量為12個;
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第二攪拌葉片、第三攪拌葉片、第四攪拌葉片的形狀均為長方形;
所述攪拌葉片上包括攪拌孔21和攪拌擋片15,所述攪拌擋片15置于攪拌孔21的后方,且攪拌擋片15與攪拌孔21的垂直距離為15厘米,所述攪拌擋片15的面積大于攪拌孔21的面積,所述攪拌孔21的邊緣與攪拌擋片15的邊緣通過焊接桿焊接連接;
所述攪拌葉片上,攪拌孔的數量為20個;
所述攪拌擋片的形狀為圓形;
所述加熱裝置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溫度傳感器11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清潔裝置4為清潔圈,設置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所述清潔圈與清潔控制裝置3相連接;所述清潔圈可以在攪拌裝置本體5的內側壁來回刷洗;
所述進料口19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頂部;
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底部;
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6;
所述灌裝桶設置在攪拌灌裝裝置本體5的下方;
所述灌裝桶包括第一灌裝桶13和第二灌裝桶7;
所述第一灌裝桶13與第一出料口14相連;所述第二灌裝桶7與第二出料口6相連;
所述攪拌裝置、加熱裝置9、轉速控制裝置2、溫度傳感器11均連接動力裝置1。
前述的實例僅是說明性的,用于解釋本公開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權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設想的盡可能廣的范圍,且本文所呈現的實施例僅是根據所有可能的實施例的組合的選擇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因此,申請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權利要求不被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選擇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進步將形成由于語言表達的不準確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慮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換,且這些變化也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被解釋為被所附的權利要求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