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煙氣處理設備相關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干法脫硫設備。
背景技術:
煙氣是氣體和煙塵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區大氣的主要原因。煙氣的成分很復雜,氣體中包括 水蒸汽、SO2 、N2、O2、 CO 、 CO2 碳氫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煙塵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溫裂解產物等。因此煙氣對環境的污染是多種毒物的復合污染。煙塵對人體的危害性與顆粒的大小有關,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多是直徑小于 10 微米的飄塵,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飄塵危害性最大;干法煙氣脫硫是指應用粉狀或粒狀吸收劑、吸附劑或催化劑來脫除煙氣中的SO2。但是以往的干法脫硫機不能根據后續不同程度的流量需要進行煙氣流速的調節,恒定的流速容易造成后續處理效果不好的問題,處理后的粉塵顆粒容易造成排管發生堵塞問題,影響排料的順暢性,而干法脫硫過程整個流程帶有危險性,流程繁瑣復雜,很容易對外部空氣環境造成傷害,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干法脫硫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干法脫硫設備,包括煙氣導入管道,所述煙氣導入管道的管體上安裝有一號抽煙風機且煙氣導入管道的左端連通至L形控速管道,所述L形控速管道的右側管壁上設置有導向滑軌且在導向滑軌的軌道內部適配設置有一號升降滑輪和二號升降滑輪,所述一號升降滑輪和二號升降滑輪的輪體鉸接在升降側隔板的右側壁上,所述升降側隔板的板體頂端向左一體設置有水平控流隔板且穿過水平控流隔板的板體右側位置設置有內螺紋螺母,所述內螺紋螺母的內孔中適配插入有旋轉螺桿,所述旋轉螺桿的桿體頂端通過減速器連接在正方轉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L形控速管道的管體左端連通至除塵機的右側壁上,所述除塵機的機體頂側壁中部位置設置有塵土過濾網,所述除塵機的底部設置有錐形排塵斗且在錐形排塵斗的兩側斗側壁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振動電機,所述塵土過濾網的網腔中插入有導煙管道,二號抽煙風機的另一端連通至脫硫箱的右側壁底部位置,所述脫硫箱的箱體內側壁之間還設置有兩個脫硫填料板,所述脫硫填料板的板體設置為弧形結構且在弧面位置處均勻開設有導煙反應通孔,所述導煙反應通孔的正上方設置有排料出口,所述排料出口設置在三通引導通道的右端下側壁上,三通引導通道的兩個分支通道上還分別設置有一個抽料風泵,所述三通引導通道的左端連通至原料處理箱的右側壁上,所述原料處理箱的底部、三通引導通道與原料處理箱的連通處水平設置有煅燒置料板,所述煅燒置料板的下方設置有高溫燃燒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轉螺桿的桿體外側壁上設置有與內螺紋螺母的內螺紋相互適配的外螺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塵土過濾網的三面網體截面設置為矩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煙管道的管體上設置有二號抽煙風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原料處理箱的箱體頂部還設置有投料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傳統煙氣導入管道的管體上增設有L形控速管道,當煙氣流通過程中即可通過啟動正方轉電機,帶動旋轉螺桿進行緩慢的轉動,由于內螺紋螺母與旋轉螺桿相互適配設置,從而即可緩慢的帶動整個水平控流隔板進行上下升降運動,而側邊的升降側隔板通過升降側隔板起到了穩定的導向作用,升降過程變得更為的穩定,從而上升過程中的煙氣即可順著L形控速管道中的空隙不斷的變化,進而起到很好的煙氣導入速度的實時調節,根據后續不同程度的流量需要進行煙氣流速的調節,解決了傳統煙氣流速恒定的弊端;并且,當控流后的煙氣導入除塵機后,即可順勢在矩形塵土過濾網的作用下將大量的粉塵顆粒過濾掉,落入錐形排塵斗,增設的兩個振動電機能夠不斷的在排塵過程中起到一定的震動效果,避免發生排塵堵塞問題,保證排料的順暢;需要進行后續的脫硫工作之前,從投料口向原料處理箱中投入大量的碳酸鈣物料,在高溫煅燒作用下將碳酸鈣物料煅燒成氧化鈣,隨后在抽料風泵的作用下抽入放置在脫硫填料板,而此時經過除塵后的煙塵即可在導煙反應通孔處進行干法脫硫工作與氧化鈣物料進行反應處理,將煙氣中含有的大量硫雜質進行吸附處理,最終潔凈的氣體從脫硫箱的頂部排出即可,脫硫過程安全充分,整個操作過程簡單便捷,不會對外部空氣環境造成任何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干法脫硫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干法脫硫設備,包括煙氣導入管道1,所述煙氣導入管道1的管體上安裝有一號抽煙風機3且煙氣導入管道1的左端連通至L形控速管道2,所述L形控速管道2的右側管壁上設置有導向滑軌7且在導向滑軌7的軌道內部適配設置有一號升降滑輪6和二號升降滑輪8,所述一號升降滑輪6和二號升降滑輪8的輪體鉸接在升降側隔板5的右側壁上,所述升降側隔板5的板體頂端向左一體設置有水平控流隔板且穿過水平控流隔板的板體右側位置設置有內螺紋螺母9,所述內螺紋螺母9的內孔中適配插入有旋轉螺桿10,所述旋轉螺桿10的桿體外側壁上設置有與內螺紋螺母9的內螺紋相互適配的外螺紋,所述旋轉螺桿10的桿體頂端通過減速器11連接在正方轉電機4的輸出軸上,所述L形控速管道2的管體左端連通至除塵機12的右側壁上,這樣通過在傳統煙氣導入管道1的管體上增設有L形控速管道2,當煙氣流通過程中即可通過啟動正方轉電機4,帶動旋轉螺桿10進行緩慢的轉動,由于內螺紋螺母9與旋轉螺桿10相互適配設置,從而即可緩慢的帶動整個水平控流隔板進行上下升降運動,而側邊的升降側隔板5通過升降側隔板5起到了穩定的導向作用,升降過程變得更為的穩定,從而上升過程中的煙氣即可順著L形控速管道2中的空隙不斷的變化,進而起到很好的煙氣導入速度的實時調節,根據后續不同程度的流量需要進行煙氣流速的調節,解決了傳統煙氣流速恒定的弊端,保證后續煙氣除塵脫硫的效果。
所述除塵機12的機體頂側壁中部位置設置有塵土過濾網13,所述塵土過濾網13的三面網體截面設置為矩形結構,所述除塵機12的底部設置有錐形排塵斗且在錐形排塵斗的兩側斗側壁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振動電機14,所述塵土過濾網13的網腔中插入有導煙管道15,所述導煙管道15的管體上設置有二號抽煙風機,所述二號抽煙風機的另一端連通至脫硫箱16的右側壁底部位置,所述脫硫箱16的箱體內側壁之間還設置有兩個脫硫填料板17,所述脫硫填料板17的板體設置為弧形結構且在弧面位置處均勻開設有導煙反應通孔18,所述導煙反應通孔18的正上方設置有排料出口19,所述排料出口19設置在三通引導通道20的右端下側壁上,三通引導通道20的兩個分支通道上還分別設置有一個抽料風泵,所述三通引導通道20的左端連通至原料處理箱22的右側壁上,所述原料處理箱22的底部、三通引導通道20與原料處理箱22的連通處水平設置有煅燒置料板24,所述煅燒置料板24的下方設置有高溫燃燒器25,所述原料處理箱22的箱體頂部還設置有投料口23,當控流后的煙氣導入除塵機12后,即可順勢在矩形塵土過濾網13的作用下將大量的粉塵顆粒過濾掉,落入錐形排塵斗,增設的兩個振動電機14能夠不斷的在排塵過程中起到一定的震動效果,避免發生排塵堵塞問題,保證排料的順暢;需要進行后續的脫硫工作之前,從投料口23向原料處理箱22中投入大量的碳酸鈣物料,在高溫煅燒作用下將碳酸鈣物料煅燒成氧化鈣,隨后在抽料風泵的作用下抽入放置在脫硫填料板17,而此時經過除塵后的煙塵即可在導煙反應通孔18處進行干法脫硫工作與氧化鈣物料進行反應處理,將煙氣中含有的大量硫雜質進行吸附處理,最終潔凈的氣體從脫硫箱16的頂部排出即可,脫硫過程安全充分,整個操作過程簡單便捷,不會對外部空氣環境造成任何的傷害,滿足現代煙氣處理更進一步的環保要求。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