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振蕩型吸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紅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方法中,硅酸鎂作為吸附劑用于吸附、脫除萃取液中極性分子構成的動植物油。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硅酸鎂純度不夠,使用前需進行去除有機雜質和提高活性的處理,其處理等候時間長,因此,對吸附劑量過多的使用必然造成測定實驗無法連續。
在實驗測定動植物油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吸附柱對萃取的水質中的動植物油進行吸附,吸附柱采用的是玻璃層析柱,在出口處填塞用萃取溶劑浸泡并涼干后的玻璃棉,再將已處理好的硅酸鎂裝入玻璃層析柱中,邊倒邊輕輕敲打,填充80 mm的高度,此類吸附柱制作麻煩,吸附速度慢,吸附柱反復使用容易產生交叉污染。對于目前樣品量越來越大的環境水質監測,普通的吸附柱就不能滿足實驗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普通吸附柱吸附速度慢,制作麻煩,交叉污染難以避免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大批量處理、速度快捷、處理過的硅酸鎂利用率高的振蕩型吸附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振蕩型吸附裝置,包括振蕩器,所述振蕩器臺面中間設有振蕩座,振蕩器臺面兩側安裝有兩根滑柱,所述滑柱上分別套有滑道,兩根滑柱之間平放有吸附柱,所述吸附柱兩端分別與滑道對接,吸附柱一端設有端蓋,吸附柱內部充填有吸附劑,吸附柱頂部一側設有進液口,吸附柱底部設有排液口。
所述的吸附柱底部與振蕩座相接觸。
所述的吸附柱底部與振蕩器臺面之間距離大于排液口長度。
所述的端蓋與吸附柱之間采用螺紋連接密封。
所述的滑道能在滑柱上上下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將吸附柱平放安裝在振蕩器上方,利用振蕩器的旋渦振蕩作用,實現吸附劑對萃取液中的動植物油的快速批量吸附,提高了吸附劑的利用率;同時,吸附柱安裝調節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其中:1-振蕩器;2-振蕩座;3-排液口;4-端蓋;5-滑道;6-滑柱;7-吸附柱;8-吸附劑;9-進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地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振蕩型吸附裝置,包括振蕩器1,所述振蕩器1臺面中間設有振蕩座2,振蕩器1臺面兩側安裝有兩根滑柱6,所述滑柱6上分別套有滑道5,兩根滑柱6之間平放有吸附柱7,所述吸附柱7兩端分別與滑道5對接,吸附柱7一端設有端蓋4,吸附柱7內部充填有吸附劑8,吸附柱7頂部一側設有進液口9,吸附柱7底部設有排液口3。
所述的吸附柱7底部與振蕩座2相接觸。
所述的吸附柱7底部與振蕩器1臺面之間距離大于排液口3長度,便于在排液口3下方連接導管收集萃取液。
所述的端蓋4與吸附柱7之間采用螺紋連接密封。
所述的滑道5能在滑柱6上上下滑動,更換吸附劑時,將滑道5和吸附柱7一同向上提起。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