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生物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
背景技術:
生物滴濾法是一種介于生物過濾和生物洗滌塔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具有生物量多,反應條件易于控制,凈化效率高等優點,特別適合有機廢氣的處理。生物滴濾塔內增設附著微生物生長的填料,為微生物生長提供條件,生物滴濾塔通過從塔頂部向下噴淋含微生物生長所需營養物質的液體,廢氣進入生物滴濾塔內后,可同時發生吸收和生物降解作用,從而凈化廢氣。
微生物生長需要適當的條件,溫度、pH等要求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和pH值的調節主要通過循環液來控制,傳統生物滴濾塔的調節水箱中沒有嚴格控制溫度和pH值條件,給微生物生長帶來一定的限制,影響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傳統生物滴濾塔中的噴淋系統從塔頂部噴淋到填料層,由于填料層存在一定厚度,從塔頂噴淋下來的營養液難以分布均勻,尤其下層填料層得微生物會出現營養不足現象,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從而導致廢氣凈化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調節溫度和pH、可實現自動化控制、可連接高效運作的滴濾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包括塔體和設置于塔體底部的調節水箱,所述塔體設置有多個填料裝置和與調節水箱連接的噴淋裝置,所述調節水箱包括溫度調節裝置和pH調節裝置。
其中,所述溫度調節裝置包括設置于調節水箱內的溫度傳感器和與溫度傳感器電連接的溫度調節器。
其中,所述pH調節裝置包括設置于調節水箱內的pH傳感器和分別與pH調節器連接的酸液槽和堿液槽。
其中,所述噴淋裝置設置有若干個噴淋頭,所述噴淋頭內部設置有緩沖腔體,緩沖腔體連接著噴淋流道。
其中,所述噴淋流道包括依次連接的流道入口段、漸變段和釋放段。
其中,所述填料裝置從上至下包括依次設置的上濾網層、承載層和下濾網層。
其中,所述塔底還設置有進氣裝置,所述進氣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空氣泵、調節閥和流量計。
其中,所述酸液槽與pH調節器之間還設置有液體泵和流量計。
其中,所述堿液槽與pH調節器之間還設置有液體泵和流量計。
其中,所述塔體底部還設置有壓力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溫度和pH傳感器,能夠根據系統設置來自動調節滴濾塔中的溫度和pH,使微生物處于最適宜的溫度和pH區間內,使微生物達到最大效率,同時減少人員的多次操作;設置有多個填料裝置和噴淋裝置,使循環液分級噴淋到各層填料中,避免下層微生物營養不足的現象,確保微生物正常生長,保證廢氣凈化效果。
二、本實用新型的噴淋裝置設置有若干個噴淋頭,噴淋頭的流道內設置有三段流道,使噴淋液在噴淋頭處得到霧化,霧化后的噴淋液與填料裝置內的微生物接觸更充分,微生物的凈化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的噴淋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的填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1塔體、2調節水箱、3填料裝置、4噴淋裝置、5溫度傳感器、6溫度調節器、7pH傳感器、8 酸液槽、9堿液槽、10、噴淋頭、11緩沖腔體、12流道入口段、13漸變段、14釋放段、15上濾網層、16承載層、17下濾網層、18空氣泵、19調節閥、20流量計。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包括塔體1和設置于塔體1底部的調節水箱2,所述塔體1設置有多個填料裝置3和與調節水箱2連接的噴淋裝置4,所述調節水箱2包括溫度調節裝置和pH調節裝置。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調節溫度和酸堿度的分級噴淋生物滴濾塔設置有溫度和pH傳感器7,能夠根據系統設置來自動調節滴濾塔中的溫度和pH,使微生物處于最適宜的溫度和pH區間內,使微生物達到最大效率,同時減少人員的多次操作;設置有多個填料裝置3和噴淋裝置4,使循環液分級噴淋到各層填料中,避免下層微生物營養不足的現象,確保微生物正常生長,保證廢氣凈化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溫度調節裝置包括設置于調節水箱2內的溫度傳感器5和與溫度傳感器5電連接的溫度調節器6。所述pH調節裝置包括設置于調節水箱2內的pH傳感器7和分別與pH調節器連接的酸液槽8和堿液槽9。調節水箱2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5和溫度調節器6,當水箱水體溫度超過指定范圍時,溫度傳感器5將信號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溫度調節器6,調節水體溫度達到指定范圍;調節水箱2設置有pH傳感器7,pH傳感器7連接控制系統,控制系統連接酸液槽8和堿液槽9,當調節水箱2水體pH值超出指定范圍時,pH傳感器7將信號傳輸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酸液槽8或者堿液槽9,往調節水箱2中投加酸液或堿液,調節pH值到指定范圍內。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噴淋裝置4設置有若干個噴淋頭10,所述噴淋頭10內部設置有緩沖腔體11,緩沖腔體11連接著噴淋流道。噴淋裝置4還設置有噴淋管道,噴淋管道與噴淋頭10的連接端設置有球型連接頭,球型連接頭為中空設置,能夠流通噴淋液,外型為球型,能夠與噴淋頭10實現360度轉動,克服了定向噴淋帶來的噴淋不均的影響。噴淋液從緩沖腔體11進入噴淋流道,所述噴淋流道包括依次連接的流道入口段12、漸變段13和釋放段14,所述漸變段13兩端的直徑分別與流道入口段12和釋放段14的直徑相同,漸變段13中間段的直徑由大變小再變大,使噴淋液在漸變段13內的壓力實現由小變大再變小的過程,當噴淋液在釋放段14時壓力變小,形成細小的小霧珠并噴射出來。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填料裝置3從上至下包括依次設置的上濾網層15、承載層16和下濾網層17。滴濾塔內至少設置兩個填料裝置3和噴淋裝置4,填料裝置3和噴淋裝置4間隔設置,每層填料裝置3上方都設置有噴淋裝置4,噴淋裝置4連接調節水箱2,調節水箱2中含有微生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通過分級噴淋裝置4將噴淋液均勻分布于各填料裝置3中,填料裝置3的承載層16內裝截有吸附微生物的載體顆粒,載體顆粒具有許多不規則的小孔,大量的小孔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地方,同時小孔承接了流下來的噴淋液,從而形成了微生物生存發酵最適宜的地方。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塔底還設置有進氣裝置,所述進氣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空氣泵18、調節閥19和流量計20,通過調節調節閥19使廢氣的量控制在一定的流量下,避免廢氣過多使微生物活性降低,保證滴濾的凈化效果最大。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酸液槽8與pH調節器之間還設置有液體泵和流量計20,酸液槽8中的酸液在液體泵的作用下流到調節水箱2,從而實現pH的調節,同時還設置有流量計20,能夠監控到使用酸的用量。所述堿液槽9與pH調節器之間還設置有液體泵和流量計20,堿液槽9中的堿液在液體泵的作用下流到調節水箱2,從而實現pH的調節,同時還設置有流量計20,能夠監控到使用堿的用量。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塔體1底部還設置有壓力表,壓力表便于操作人員對塔內壓力情況的監控,保證廢氣凈化的順利進行。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