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浸出提取設備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提取罐。
背景技術:
茶葉、中藥、骨頭湯中包含較多的植物纖維、藥渣、肉沫以及雜質等,所以在對提取液提取時,容易導致茶葉、藥渣、肉沫或是雜質一起隨著提取物通過提取罐上的輸出管路被提取,造成提取物的污染。同時由于在對原料進行提取物的提取時,原料多浸泡于溶劑中,如果原料中雜質含量過多,容易使得提取物溶液雜質含量過高而引起提取物溶液輸出管路的阻塞。
現有的提取罐一般都設置有攪拌器和加熱器,但是,提取時單純依靠攪拌器進行攪拌一方面需要的時間長、能耗高,另一方面攪拌效果也不理想提取不完全,而且下部的下出液口也容易堵塞,清洗時間長。有些雖然加了過濾裝置,但是過濾網面積較小,排渣口過小,提取依然不夠快速,會有一些渣留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換熱效率、降低能耗、節能環保,提高提取有效物質得率、增加經濟效益,提高出渣率、縮短清洗時間的提取罐。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提取罐,包括罐體、設置在所述罐體頂部的進料口、設置在所述罐體底部可打開關閉的罐底蓋、設置在所述罐體中下部的過濾裝置和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電機、旋轉軸和攪拌組件,所述攪拌電機設置在所述罐體上方,所述旋轉軸一端與所述攪拌電機傳動連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罐體內與所述攪拌組件連接;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體內壁上和所述罐底蓋內壁上固定設置有空腔的夾套筒體,在所述夾套筒體內部設置有若干夾套纏繞帶;在所述夾套筒體的內部設置有內筒體,在所述夾套筒體頂端于所述罐體、內筒體之間設置有夾套封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筒體,所述過濾筒體設置在所述內筒體的內環面下部與所述罐底蓋的內壁上,在所述過濾筒體外環面中部設置有網孔板沖洗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罐體為直筒型,其底部的排渣口為大口徑。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罐體外環面中部鉸接一可打開關閉所述罐底蓋的氣缸,在所述罐底蓋底部固定有一氣缸桿,所述氣缸桿與所述氣缸的活塞端鉸接;在所述罐底蓋中部固定有一水平的第一連接桿,在所述罐體中下部固定有一豎直的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與所述第二連接桿鉸接于所述氣缸桿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旋轉軸中部垂直設置有一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接口設置在所述罐體的內部;所述攪拌組件包括垂直設置在所述旋轉軸上部的攪拌桿和下部的框式攪拌頭,在所述攪拌桿上設置有刀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罐體頂部設置有蝶形封頭,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所述蝶形封頭于所述旋轉軸附近;所述進料口也為進水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罐體內部設置有保溫層、溫度表接口,在所述罐體里設置有電極式液位開關,在所述罐體外環面中部對稱設置有一組耳式支座;在所述蝶形封頭側邊依次設置有清洗口、壓力人孔、視燈和電動閘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罐底蓋于所述氣缸側與所述罐體密封處設置有筒體法蘭與密封墊,所述筒體法蘭與密封墊通過鎖環進行固定;在所述罐底蓋另一側設置有鎖環鎖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提取罐,設置空腔夾套,提高換熱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了總體經濟效益;通過增加過濾面積,對提取液進行更有效的循環過濾,提高提取有效物質得率;采用大口徑排渣口,提減少渣留量,縮短清洗時間,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提取罐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提取罐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至圖2,圖中給出的是一種提取罐,包括罐體100、設置在罐體100頂部的進水及循環進料口110、設置在罐體100底部可打開關閉的罐底蓋200、設置在罐體100中下部的過濾裝置300和攪拌裝置400。罐體100為直筒型,其底部的排渣口為大口徑;在罐體100頂部設置有蝶形封頭120,進料口110設置在蝶形封頭120于攪拌裝置400附近。在罐體100內部設置有保溫層130、溫度表接口140,在罐體100里設置有電極式液位開關150,在罐體100外環面中部對稱設置有一組耳式支座160;在蝶形封頭120側邊依次設置有清洗口121、壓力人孔122、視燈123和電動閘閥124。
在罐體100內壁上和罐底蓋200內壁上固定設置有空腔的夾套筒體500,在夾套筒體500內部設置有若干夾套纏繞帶510;在夾套筒體500的內部設置有內筒體520,在夾套筒體500頂端于罐體100、內筒體520之間設置有夾套封板530。過濾裝置300包括過濾筒體310,過濾筒體310設置在內筒體520的內環面下部與罐底蓋200的內壁上,在過濾筒體310外環面中部設置有網孔板沖洗口311。
攪拌裝置400包括攪拌電機410、旋轉軸420和攪拌組件430,攪拌電機410設置在罐體100上方,旋轉軸420一端與攪拌電機410傳動連接,另一端伸入罐體100內與攪拌組件430連接。在旋轉軸420中部垂直設置有一溫度傳感器421,溫度傳感器421的接口422設置在罐體100的內部;攪拌組件430包括垂直設置在旋轉軸420上部的攪拌桿431和下部的框式攪拌頭432,在攪拌桿431上設置有刀片。
在罐體100外環面左中部鉸接一可打開關閉罐底蓋的氣缸610,在罐底蓋200底部固定有一氣缸桿210,氣缸桿210與氣缸610的活塞端611鉸接;在罐底蓋200中部固定有一水平的第一連接桿220,在罐體100中下部固定有一豎直的第二連接桿230,第一連接桿220與第二連接桿230鉸接于氣缸桿210上。在罐底蓋200左側與罐體100密封處設置有筒體法蘭240與密封墊250,筒體法蘭510與密封墊250通過鎖環260進行固定;在罐底蓋200右側設置有鎖環鎖緊裝置270。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同等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