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分離純化實驗器具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層析空柱在使用過程中,為了排出柱管內空氣采取的辦法為,更換上下膜材料為親水材料,分三次往柱管內灌注液體,第一次為用注射器吸取無水乙醇將針頭從柱管上端往下插入柱管下端螺旋空心腔,這對注射器的長度要求比較高,而且操作不方便,第二次為用鑷子將下膜平整放入含有無水乙醇的柱管下端,加入計量好的生物分離純化介質溶液,由于放置下膜花費時間較長,且放置下膜、添加溶液過程中柱管都處于暴露狀態,極易受到污染,第三次為用鑷子將上膜平整放在生物分離純化介質上,旋入螺旋式活塞壓住上膜,用注射器針頭向活塞內部螺旋進口注入無水乙醇排出柱內氣泡,該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排出氣泡的方法并不理想,從上部注入乙醇,對排出柱管內部空氣作用不大,整個操作過程中,柱管基本處于暴露狀態,極易受到外界環境污染,而且連接上、下端進樣口時,需要旋開上下堵頭,由于柱管內空氣都已排出,旋出堵頭時就會受到負壓的作用,旋開堵頭比較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改進型層析空柱,包括上堵頭、螺紋套,上膜、柱管、下膜、下堵頭、內螺紋管和螺旋出口,所述內螺紋管和螺旋出口分別固定連接于柱管的上下端,所述螺旋出口末端用下堵頭封堵,螺紋套螺紋連接于內螺紋管內,螺紋套內部具有貫通上下兩端面的空腔,上堵頭螺紋連接在螺紋套內,內螺紋管底部直徑大于柱管頂端直徑,內螺紋管底部與柱管頂端連接處內側形成臺座,上膜置于內螺紋管內、臺座上方,,所述下膜被固定于柱管內腔下部,所述螺旋出口上連接有單向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層析空柱填筑介質溶液時,溶液由空柱底部往上填充,由于溶液具有自流性,能很好的將空柱內的空氣排出,而且整個操作過程中空柱內腔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短,受污染的風險大大降低,而且可保證向空柱內間斷填充介質溶液時,已填充入空柱內的溶液不會倒流。
[0007]進一步的,所述單向閥與下端螺旋出口之間設置有閥門。
[0008]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防止空柱填充完成后使用過程中因為空柱內的過高壓力對單向閥造成損壞。
[0009]進一步的,所述下膜邊緣設置有對稱的缺口,柱管內腔下部設置有對稱的凸起,柱管和下膜可通過凸起與缺口配合安裝。
[001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該結構可以方便安裝固定下膜且易于拆卸。[0011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套與上堵頭的連接采用圓錐螺紋連接。
[001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該結構連接穩固,安裝拆卸所需轉動圈數少,方便操作。
[0013]進一步的,所述螺紋套內部貫通上下兩端面的空腔上下兩端粗中間細,形成兩個小頭在中間的錐形,即一個沙漏形。
[0014]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上端錐形一方面是為了形成錐螺紋,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與進樣口連接,下端錐形擴大了樣本溶液與上膜的接觸面積,減輕了對上膜的壓力,同時利于樣本溶液在垂直于空柱軸線方向均勻分布,同時進入純化介質,提高純化效率,而且空腔中間直徑小可以減小外部污染物進入空柱的概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6]圖2為下膜固定裝置示意圖;
[0017]圖3為下堵頭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上堵頭,2、螺紋套,3、內螺紋管,5、上膜,6、柱管,8、下膜,9、單向閥,10、閥門,
11、螺旋出口,12、下堵頭;801、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1]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包括上堵頭1、螺紋套2、內螺紋管3、上膜5、柱管
6、下膜8、螺旋出口 11、單向閥9、閥門10,所述內螺紋管3、螺旋出口 11分別固定連接于柱管6的上下兩端,螺紋套2螺紋連接于內螺紋管3內,所述螺紋套2內部貫通上下兩端面的空腔呈兩端粗中間細,上堵頭1以錐螺紋方式連接于螺紋套2內,螺旋出口 11螺紋連接于下堵頭12內,內螺紋管3與柱管6連接處形成臺座4,上膜5放置于臺座4上方,,下膜8邊緣設置有對稱的缺口 801,柱管6內腔下部設置有對稱的凸起7,所述單向閥9通過閥門10連接到螺旋出口11側壁上。
[0022]該裝置裝柱時,用鑷子將下膜8缺口801對準凸起7平整放入柱管6內腔底部,轉動下膜8,使缺口 801與凸起7錯位,即可將下膜8固定在柱管6內腔底部,如果分離純化介質中有無法通過下膜的大分子物質存在,可先將該部分介質提前放置于柱管6內腔,然后再用鑷子將上膜5平整放在柱管6與內螺紋管3連接處的臺座4上,旋進螺紋套2壓緊上膜5,然后用下堵頭12封堵螺旋出口 11,用壓力儀器(比如注射器)緩慢將生物分離純化介質溶液通過單向閥9注射到下端螺旋出口 11的空腔內,直至溶液沒過上膜5進入螺紋套2內部空腔上部,關閉閥門10,旋進上堵頭1。
[0023]使用時,先將柱管6下端螺旋出口11處的下堵頭12旋出,連接儀器管道下端進樣口,由于負壓的存在,旋出下堵頭12時,空柱內溶液不會流出,然后旋出上堵頭1,連接儀器管道上端出樣口,開始純化使用。
[0024]用完保存時,先將儀器管道下端進樣口旋出,快速旋入圖3中下堵頭12,再將儀器管道上端出樣口旋出,快速旋入圖1中上堵頭1。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堵頭(1)、螺紋套(2)、內螺紋管(3)、上膜(5)、柱管(6)、下膜(8)、螺旋出口(11)和下堵頭(12),所述內螺紋管(3)和所述螺旋出口(11)分別固定連接于柱管(6)的上下兩端,所述螺紋套(2)螺紋連接在內螺紋管(3)內,所述螺紋套(2)內部具有貫通上下兩端的空腔,所述上堵頭(1)螺紋連接在螺紋套(2)內部空腔的上端口處,所述下堵頭(12)螺紋連接在螺旋出口(11)外,所述內螺紋管(3)底部直徑大于柱管(6)頂端直徑,所述內螺紋管(3)底部與柱管(6)頂端連接處內側形成臺座(4),所述上膜(5)放置在螺紋套(2)的下方,臺座(4)上方,所述下膜(8)固定于柱管(6)內腔底部,所述螺旋出口( 11)上連接有單向閥(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9)固定連接到螺旋出口(11)的側壁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9)與螺旋出口(11)之間設置有閥門(1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堵頭(1)與螺紋套(2)螺紋連接的方式為錐螺紋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8)邊緣設置有兩個對稱的缺口(801),柱管(6)內腔下部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凸起(7),柱管(6)和下膜(8)可通過凸起(7)與缺口(801)配合安裝。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層析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套(2)內部空腔呈中間細兩頭粗的沙漏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型層析空柱,包括上堵頭、螺紋套,上膜、柱管、下膜、下堵頭、內螺紋管和螺旋出口,所述柱管的上下端分別設有內螺紋管和螺旋出口,所述螺旋出口末端用下堵頭封堵,內螺紋管底部直徑大于柱管頂端直徑,內螺紋管底部與柱管頂端連接處內側形成臺座,上膜置于該臺座上方,內螺紋管內螺紋與螺紋套螺紋連接,螺紋套頂部用上堵頭密封,所述下膜被固定于空柱內腔下部,所述螺旋出口上連接有單向閥,本實用新型層析空柱填筑介質溶液時,溶液由空柱底部往上填充,能很好的將空柱內的空氣排出,而且整個操作過程中空柱內腔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短,受污染的風險大大降低,而且可保證向空柱內間斷填充介質溶液時,已填充入空柱內的溶液不會倒流。
【IPC分類】B01D15/22
【公開號】CN205127462
【申請號】CN201520978494
【發明人】易國軍, 湯珊, 湯志敏, 曹燦輝
【申請人】武漢匯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