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包括箱體、電機、減速機、底座,所述的箱體包括有W型缸體底板,所述的缸體底板由兩個供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工作的半圓弧形空間構成,所述的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上分別設置有螺帶,所述的螺帶外周邊設置有鋸齒型凹槽,所述的缸體底板下方設置有排料閥裝置,所述的排料閥裝置包括上筒體、閥芯活塞、下筒體、閥芯、閥桿,所述的閥桿端部設置有閥芯活塞,所述的閥芯活塞將閥芯分成左右兩個腔室,所述的閥芯在排料閥關閉時相對閥桿向前運動,堵住出料管。本實用新型螺帶外周邊設有凹槽,可增加粘稠物料的附著力,提高了攪拌效果,同時排料氣閥裝置采用閥桿固定、閥芯移動的工作方式,節約了工作空間,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相物料、液相與顆粒狀混合物料的攪拌、捏合、混煉、硫化、重新聚合、破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
【背景技術】
[0002]攪拌粉碎混合機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醫藥等行業需要進行多種液相物料、液相與顆粒狀混合物料的攪拌、捏合、混煉、硫化、重新聚合、破碎等的場合,可用于生產聚碳酸酯等化工原料、硅橡膠、密封膠、熱熔膠、食品膠基、醫藥制劑等。當前傳統的攪拌粉碎混合機存在如下缺陷:
[0003]1.運行成本高;傳統混合機并不像有些資料所描述的“具有攪拌均勻、無死角、捏合效率高等優點”,這個描述只是相對的,只能相對于比較低水平的攪拌工藝而言,其槳葉的結構形式和旋向設計決定了攪拌混合時不能進行有效混合,如要充分混合消除混合不勻的情況,就要延長攪拌時間,勢必降低了效率,如果有嚴格工藝時間要求時,還會影響產品質量。
[0004]2.攪拌不均勻,有死角,槳葉的結構形式和旋向設計,使得攪拌時,特別是顆粒物料的混合,容易出現死角;使用球閥排料方式時,由于球閥的結構特點,會導致閥芯至缸體之間出現積料不能被充分攪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巧妙,粉碎效率高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
[0006]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
[0007]包括箱體、軸承支架、電機、減速機、底座、皮帶傳動系統、聯軸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系統與減速機聯動,所述的減速機輸出軸通過分動箱分別聯接有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所述的箱體包括有W型缸體底板,所述的缸體底板由兩個供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工作的半圓弧形空間構成,所述的第一攪拌槳和第二攪拌槳上分別設置有兩片螺帶,兩螺帶螺旋方向相反,分別由攪拌槳兩側向內推進,所述的螺帶外周邊設置有鋸齒型凹槽,所述的缸體底板下方設置有排料閥裝置,所述的排料閥裝置包括上筒體、閥芯活塞、下筒體、閥芯、閥桿以及出料管,所述的閥桿端部設置有閥芯活塞,所述的閥芯活塞將閥芯分成左右兩個腔室,所述的閥芯在排料閥關閉時相對閥桿向前運動,堵住出料管。
[0008]所述的閥桿內設置有排料閥關閉供氣口與排料閥開啟供氣口,所述的排料閥
[0009]關閉供氣口與閥芯右腔室連通,所述的排料閥開啟供氣口與閥芯左腔室連通。
[0010]所述的閥芯一端與閥芯底板聯接,所述的閥芯另一端通過主密封圈壓蓋設置
[0011]有主密封圈,所述的主密封圈上設置有倒角。
[0012]所述的上筒體一側設有檢查清洗窗口和檢查清洗蓋,所述的檢查清洗蓋內設
[0013]置有清洗水接口從而注入高壓水,清除粘附于閥芯上的物料。
[0014]所述的下筒體一端套設在閥桿上,另一端與上筒體聯接,所述的下筒體為二
[0015]側半敞開式結構,防止透出的物料液體淤積。
[0016]所述的下筒體外通過防濺罩固定螺母設置有密閉的防濺罩,防止透出液體向
[0017]四處噴濺,確保現場清潔。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9]I)本實用新型攪拌漿葉采用的是一組雙向螺帶推進式槳葉,二攪拌槳差速運轉,組合時螺旋旋向相對,螺旋槳葉片外周邊有凹槽,可增加粘稠物料的附著力,提高了攪拌效果,同時也有利于物料粉碎。
[0020]2)排料閥采用閥桿固定、閥芯移動的工作方式,節約了工作空間,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
[0021 ] 3)閥芯可直接移動到缸體底板,堵住排料口,閥芯與下筒體之間隔以密封圈密封,防止泄漏。
[0022]4)下筒體設有檢查清洗窗口,清洗窗口通過清洗水接口注入高壓水,有效清除粘附于閥芯上的物料,防止閥關閉時物料卡在排料口,檢查蓋打開可以對上筒體內部及主密封圈情況進行檢查和更換主密封圈。
[0023]5)下筒體為二側半敞開式,可防止透出的物料液體淤積,同時也方便對下筒體內部及時沖洗,防止下筒體內壁液體粘附時間過長而固化,下筒體外裝有防濺罩,防止透出液體向四處噴濺,確保現場清潔。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5]圖2是圖1俯視圖;
[0026]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0027]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
[0028]圖5是圖3的I處局部放大圖;
[0029]圖6是本實用新型排料閥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0]圖7是本實用新型排料閥開啟狀態的結構不意圖;
[0031 ]圖8是本實用新型排料閥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9是本實用新型下筒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1、箱體2、軸承支架3、第一攪拌槳4、第二攪拌槳5、排料閥裝置51、連接法蘭52、上筒體53、檢查清洗窗口 54、檢查清洗蓋55、清洗水接口 56、主密封圈壓蓋57、主密封圈58、閥芯活塞59、下筒體510、閥芯511、閥桿512、閥芯底板513、防濺罩固定螺母514、防濺罩排放口 515、防濺罩516、出料管517、出料口法蘭518排料閥關閉供氣口 519排料閥開啟供氣口 6、電機7、分動箱8、減速機9、皮帶傳動系統10、環形滴液槽11、聯軸器12、底座13、缸體底板14、螺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5]—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包括箱體1、軸承支架2、電機6、減速機8、底座12、皮帶傳動系統9、聯軸器11,電機6通過皮帶傳動系統9與減速機8聯動,所述的減速機8輸出軸通過分動箱7分別聯接有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I包括有W型缸體底板13,所述的缸體底板13由兩個供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工作的半圓弧形空間構成,所述的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上分別設置有兩片螺帶,兩螺帶螺旋方向相反,分別由攪拌槳兩側向內推進,所述的螺帶外周邊設置有鋸齒型凹槽,所述的缸體底板13下方設置有排料閥裝置5,所述的排料閥裝置5包括上筒體52、閥芯活塞58、下筒體59、閥芯510、閥桿511以及出料管516,所述的閥桿511端部設置有閥芯活塞58,所述的閥芯活塞58將閥芯510分成左右兩個腔室,所述的閥芯510在排料閥關閉時相對閥桿511向前運動,堵住出料管516。
[0036]所述的閥桿511內設置有排料閥關閉供氣口518與排料閥開啟供氣口 519,所述的排料閥關閉供氣口 518與閥芯510右腔室連通,所述的排料閥開啟供氣口 519與閥芯510左腔室連通。
[0037]所述的閥芯510—端與閥芯底板512聯接,所述的閥芯510另一端通過主密封圈壓蓋56設置有主密封圈57,所述的主密封圈57上設置有倒角。
[0038]所述的上筒體52—側設有檢查清洗窗口 53和檢查清洗蓋54,所述的檢查清洗蓋54內設置有清洗水接口 55從而注入高壓水,清除粘附于閥芯510上的物料,所述檢查清洗蓋54打開可以對上筒體52內部及主密封圈57情況進行檢查和更換。
[0039]所述的下筒體59為二側半敞開式結構,可防止透出的物料液體淤積,同時也方便對下筒體59內部及時沖洗,防止下筒體59內壁液體粘附時間過長而固化;下筒體59外設置有防濺罩515,防止透出液體向四處噴濺,確保現場清潔。
[0040]具體工作時,電機動力通過皮帶傳動系統9傳動至減速機8,輸出達到設計轉動速度的動力,通過差速系統分動箱7使攪拌槳葉組以一定比值的差速以相對方向進行旋轉工作。本實用新型從電磁閥接二根氣管分別至排料閥開啟供氣口 519和排料閥關閉供氣口518,由電磁閥根據系統發出的開、關排料閥的指令,控制給關閉或開啟供氣口供氣。當需要關閉排料閥時,排料閥關閉供氣口 518通入氣源(也可為液壓源),閥芯510右腔室壓力驟升,當超出料管516附件大氣壓一定數值后,推動閥芯510向缸體底板13運動,直至抵接,閥芯510與上筒體52之間隔以主密封圈57密封,有效防止泄漏;當需要開啟排料閥時,排料閥開啟供氣口 519通入氣源(也可為液壓源),閥芯510左腔室壓力驟升,推動閥芯底板512、閥芯510回位。
[0041]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做的舉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各項權利要求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包括箱體(I)、軸承支架(2)、電機(6)、減速機(8)、底座(12)、皮帶傳動系統(9)、聯軸器(11),電機(6)通過皮帶傳動系統(9)與減速機(8)聯動,所述的減速機(8)輸出軸通過分動箱(7)分別聯接有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I)包括有W型缸體底板(13),所述的缸體底板(13)由兩個供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工作的半圓弧形空間構成,所述的第一攪拌槳(3)和第二攪拌槳(4)上分別設置有兩片螺帶(14),兩螺帶(14)螺旋方向相反,分別由攪拌槳兩側向內推進,所述的螺帶(14)外周邊設置有鋸齒型凹槽,所述的缸體底板(13)下方設置有排料閥裝置(5),所述的排料閥裝置(5)包括上筒體(52)、閥芯活塞(58)、下筒體(59)、閥芯(510)、閥桿(511)以及出料管(516),所述的閥桿(511)端部設置有閥芯活塞(58),所述的閥芯活塞(58)將閥芯(510)分成左右兩個腔室,所述的閥芯(510)在排料閥關閉時相對閥桿(511)向前運動,堵住出料管(516)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511)內設置有排料閥關閉供氣口(518)與排料閥開啟供氣口(519),所述的排料閥關閉供氣口(518)與閥芯(510)右腔室連通,所述的排料閥開啟供氣口(519)與閥芯(510)左腔室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芯(510)—端與閥芯底板(512)聯接,所述的閥芯(510)另一端通過主密封圈壓蓋(56)設置有主密封圈(57),所述的主密封圈(57 )上設置有倒角。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體(52)一側設有檢查清洗窗口(53)和檢查清洗蓋(54),所述的檢查清洗蓋(54)內設置有清洗水接口(55)從而注入高壓水,清除粘附于閥芯(510)上的物料。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筒體(59)—端套設在閥桿(511)上,另一端與上筒體(52)聯接,所述的下筒體(59)為二側半敞開式結構,防止透出的物料液體淤積。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攪拌粉碎混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筒體(59)外通過防濺罩固定螺母(513)設置有密閉的防濺罩(515),防止透出液體向四處噴濺。
【文檔編號】B01F15/00GK205461982SQ201620288591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9日
【發明人】臧樞, 孫強林, 沙建軍
【申請人】江蘇長新電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