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變輸入三維空間運動振動篩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三維運動振動篩機構,具體地說,是為并聯結構的并聯運動振動篩、并聯運動娛樂設備、并聯機器人等提供ー種新型的三維運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最典型的傳統的振動篩主要是圓振動篩和直線振動篩,由慣性激振器來產生振動,結構復雜,其運動軌跡近似為圓或直線,由于均為一維運動,且振幅小,物料翻轉不充分,篩孔易被“篩粒”卡住,從而導致篩分效率較低。專利申請號2006100881264提供了一種用于并聯運動裝備的ニ自由度空間機構,其平臺的輸出運動為ー個平移、ニ個轉動,其中,ー個運動為非獨立的,為非可控制性,這樣,在需要有三個獨立自由度的場合,該機構就不能完成相應的工作,因此,為滿足各種不 同需求的并聯運動裝備的發展和實用化,必須提供三個獨立自由度的并聯振動篩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變輸入三維空間運動振動篩機構,該機構具有以下特點
(I)機構工作平臺(篩框)具有獨立的一平移和ニ轉動運動輸出;(2)機構存在過約束回路,其剛性好、結構較簡單、制造容易;(3)三個原動件可獨立控制,滿足各種所需要的三維獨立空間運動規律。該機構能使篩分物料產生理想的空間運動規跡,即沿垂直方向上的ー維直線運動以及沿其他ニ個平面軸的搖擺運動一個直線平動能使篩框中間的顆粒易跳起;而兩個搖擺運動使篩框邊沿的物料充分翻轉,減少了篩孔被“篩粒”卡住的現象,從而提高了各區段的篩分效率和整個篩機的生產率,克服了典型的傳統圓振動篩或直線振動篩上述缺點。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輸入三維空間運動振動篩機構,包括篩框(8)、機架
(O)、ー個平面六桿機構、一條空間支鏈,平面六桿機構的六個構件,即構件一 構件六,分別用軸線相互平行的轉動副一 轉動副六依次連接,取其中的構件六為機架(0),與機架(0 )相對的構件三(3 )和篩框(8 ),用軸線平行于構件三(3 )軸線的轉動副七(R7)連接;空間支鏈的構件七(6 )的一端以球副一(S1)連接篩框(8 ),另一端以球副ニ( S2)連接構件八(7 )的一端,而構件八(7)的另一端以轉動副八(R8)連接機架(0);與機架(0)相連的三個構件為驅動桿。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明的派生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的技術給予進ー步地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它包括篩框8、機架O、ー個平面六桿機構、一條空間支鏈,平面六桿機構的六個構件,即構件一 f構件六0,分別用軸線相互平行的轉動副一 Rf轉動副六R6依次連接,取其中的構件六為機架0,與機架0相對的構件三3和篩框8用轉動副七R7連接;空間支鏈的構件七6的一端以球副一 S1連接篩框8,另一端以球副ニ S2連接構件八7的一端,而構件八7的另一端以轉動副八R8連接機架0 ;與機架0相連的三個構件1、5、7為驅動桿,控制這三個驅動桿的運動,篩框8就可獲得ー個平移及ニ個轉動的獨立輸出。當鎖定ー個驅動桿,例,構件7,并取與機架0相連的ニ個構件1、5為驅動桿時,如附圖2所示,篩框7就獲得ニ個獨立輸出,第三個為衍生運動。如鎖定兩個驅動桿,則只有ー個獨立運動,其余的兩個位派生運動。
該ニ種并聯機構的結構設計及驅動控制等均可按常規機電技術進行設計和安裝,還可滿足其它并聯運動娛樂設備、并聯機器人或并聯機床等所需的空間運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變輸入三維空間運動振動篩機構,包括篩框(8)、機架(O)、一個平面六桿機構、 一條空間支鏈,其特征在于平面六桿機構的六個構件,即構件一 構件六,分別用軸線相互平行的轉動副一 轉動副六依次連接,取其中的構件六為機架(O ),與機架(O )相對的構件三(3)和篩框(8)用軸線平行于構件三(3)軸線的轉動副七(R7)連接;空間支鏈的構件七 (6)的一端以球副一(S1)連接篩框(8),另一端以球副二(S2)連接構件八(7)的一端,而構件八(7)的另一端以轉動副八(R8)連接機架(O);與機架(O)相連的三個構件為驅動桿。
全文摘要
一種變輸入三維空間運動振動篩機構,包括篩框(8)、機架(0)、一個平面六桿機構、一條空間支鏈,其特征在于平面六桿機構的六個構件,即構件一~構件六,分別用軸線相互平行的轉動副一~轉動副六依次連接,取其中的構件六為機架(0),與機架(0)相對的構件三(3)和篩框(8)用軸線平行于構件三(3)軸線的轉動副七(R7)連接;空間支鏈的構件七(6)的一端以球副一(S1)連接篩框(8),另一端以球副二(S2)連接構件八(7)的一端,而構件八(7)的另一端以轉動副八(R8)連接機架(0);與機架(0)相連的三個構件為驅動桿。控制機架上三個驅動桿的運動時,篩框就可獲得一個平移及二個轉動輸出。該機構結構較簡單、易于制造加工。
文檔編號B07B1/28GK103008232SQ20121053327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沈惠平, 王振, 陸雁翎, 朱小蓉, 唐琳, 楊廷力 申請人:常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