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它包括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氣化細渣的氣化細渣排放管(1),其特征在于:在氣化細渣排放管(1)上旁接有支管(2),氣化細渣排放管(1)與浮選入料桶(3)連接,在浮選入料桶(3)的下方設有出料口和浮選回水(5);支管(2)與尾煤泥入料桶(4)連接,在尾煤泥入料桶(4)下方設有出渣口和壓榨回水(6),浮選回水(5)和壓榨回水(6)均與灰水儲罐(7)連接。本實用新型提高水煤漿的氣化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確保煤化工生產線的高負荷及安全穩定運行,為貴州及我國煤化工領域無煙煤水煤漿氣化技術的發展做好帶頭示范作用。
【專利說明】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屬于氣化爐灰水系統的工藝及改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煤化工以往都是以煙煤為原料,產生的灰渣量小且殘碳含量低,利用的意義不大,現有的處理方法是將其處理給外包單位用于水泥的制造及其混凝砂漿的制備。但受煙煤的產量及產區的制約,無煙煤水煤漿氣化也被迫開始推廣。貴州無煙煤產量豐富,但因其存在煤灰熔點高,灰分高,成漿性差等原因,致使無煙煤水煤漿氣化技術運行效能低下,生產成本高。分析原因,其受煤質影響,無煙煤的灰渣中殘碳含量較高,過去在氣化系統都是將氣化細渣處理后排放或是直接出售給外單位,未經利用,導致其為效能低下的其中一個原因。因此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是本專利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氣化細渣進行回收作為原料使用,可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
[0005]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它包括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氣化細渣的氣化細渣排放管,在氣化細渣排放管上旁接有支管,氣化細渣排放管與浮選入料桶連接,在浮選入料桶的下方設有出料口和浮選回水;支管與尾煤泥入料桶連接,在尾煤泥入料桶下方設有出渣口和壓榨回水,浮選回水和壓榨回水均與灰水儲罐連接。
[0006]上述的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是,在氣化細渣排放管上浮選入料桶入口處設有浮選閥門,在支管上尾煤泥入料桶的入口處設有尾煤泥閥門。
[0007]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根據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的特點,將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的氣化細渣通過栗分別與浮選入料桶和尾煤泥入料桶進行連接,進入浮選入料桶的經浮選得到的精煤用于氣化爐的摻燒,進入尾煤泥入料桶的進行壓榨作為煤泥用于煤鍋爐摻燒;浮選、壓榨后的廢水打回灰水儲罐循環,這樣提高水煤漿的氣化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確保煤化工生產線的高負荷及安全穩定運行,為貴州及我國煤化工領域無煙煤水煤漿氣化技術的發展做好帶頭示范作用。將煤氣化渣中的碳進行回收利用,同時將最終的廢渣用于生產能滿足建筑施工使用要求免燒磚;對水煤漿廢液進行加工處理,將其用于水煤漿的生產,實現水煤漿廢液的資源化利用,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并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0008]經濟評價:總的浮選精礦為120X0.195 = 23.4噸,折算成原料煤,按水份折算原料煤為6.5噸,則回收的金額為6.5X850 = 5525元,氣化細渣按每天為500噸計算,則每天回收金額為23020.8元,全年的經濟效益為842.6萬元。【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方法是將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的氣化細渣通過栗分別與浮選入料桶和尾煤泥入料桶進行連接,進入浮選入料桶的經浮選得到的精煤用于氣化爐的摻燒,進入尾煤泥入料桶的進行壓榨作為煤泥用于煤鍋爐摻燒;浮選、壓榨后的廢水打回灰水儲罐循環;在浮選入料桶和尾煤泥入料桶的入口處分別設有閥門,其閥門的開啟條件為優先選擇浮選入料桶,在浮選入料桶處理量達標的情況下關閉對應閥門,開啟尾煤泥入料桶閥門。
[0011]其具體的設備布置結構是在現有的氣化細渣排放管I上旁接一根支管2,氣化細渣排放管I與浮選入料桶3連接,在氣化細渣排放管I上浮選入料桶入3 口處設有浮選閥門8,在浮選入料桶3的下方設有出料口和浮選回水5 ;支管2與尾煤泥入料桶4連接,在支管2上尾煤泥入料桶4的入口處設有尾煤泥閥門9,在尾煤泥入料桶4下方設有出渣口和壓榨回水6,浮選回水5和壓榨回水6均與灰水儲罐7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它包括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氣化細渣的氣化細渣排放管(I ),其特征在于:在氣化細渣排放管(I)上旁接有支管(2),氣化細渣排放管(I)與浮選入料桶(3 )連接,在浮選入料桶(3 )的下方設有出料口和浮選回水(5);支管(2)與尾煤泥入料桶(4)連接,在尾煤泥入料桶(4)下方設有出渣口和壓榨回水(6),浮選回水(5)和壓榨回水(6)均與灰水儲罐(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煙煤水煤漿氣化爐排放細渣的再利用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氣化細渣排放管(I)上浮選入料桶入(3 ) 口處設有浮選閥門(8 ),在支管(2 )上尾煤泥入料桶(4 )的入口處設有尾煤泥閥門(9 )。
【文檔編號】C10J3/72GK203602571SQ201320834646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萬勇, 郭端華, 容大娟, 王天星, 周松華, 胡云凱, 李靈 申請人:貴州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