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手,特別是一種搗固焦爐窨井式爐蓋開閉機械手。
背景技術:
搗固式焦爐在煉焦工藝過程中無序排放的廢氣煙塵,主要產生在裝煤和推焦工序,此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占到了焦爐總廢氣污染量的60%以上。在搗固式焦爐每一個炭化室的頂部,設有導煙除塵孔。在整個煉焦工藝過程中,導煙除塵孔絕大多數時間用爐蓋封閉,在加煤推焦階段才開啟,接通導煙管,利用爐頂的導煙除塵車,對溢出的廢氣煙塵作最大限度的處理。
爐蓋的形狀和性能直接影響到焦爐運行、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方面,爐蓋的形狀更限制了焦爐爐頂空間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導煙車及爐頂設備的選型,是爐頂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煉焦企業依靠人工完成爐蓋的開閉,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爐蓋開閉到位不準確,工作效率低。由于爐蓋開閉不嚴密,導致煙氣二次外溢,造成冒煙、冒火,不但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還嚴重污染環境。因此,開發導煙除塵車適用的爐蓋開閉機械手很有必要。
目前搗固式焦爐常用的爐蓋有水封式爐蓋和窨井式爐蓋兩種,水封式爐蓋突出于焦爐爐頂地面,占據了大量空間,造成爐頂場地擁擠,操作維護不便,使用受到限制。由于爐頂溫度高、蒸發量大,水封式爐蓋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卻水,補水系統的循環也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從節水、節能的角度看,有較大的缺陷。窨井式爐蓋的座圈嵌入焦爐頂壁內,關閉導煙除塵孔后,爐蓋與爐頂地面平齊。采用窨井式爐蓋的煉焦爐爐頂空間開闊、便于維修、節能節水。前期造價和后期的維護費用,都低于水封式爐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搗固焦爐窨井式爐蓋開閉機械手,采用窨井式爐蓋開閉機械手,可以全自動完成窨井式爐蓋的開閉工作,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并大大減少煙塵排放。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機械手包括機架、大車、升降平臺、爐蓋抓取及爐蓋扭轉機構四大部件。機架為箱型結構,與導煙車固結,為整個機械手的安裝基準。機架設有兩根導向柱,大車沿機架中心線做水平往復運動。升降平臺通過直線導軌,與大車連接,隨大車運動的同時,相對于大車做上下垂直運動。抓取爐蓋的電磁鐵安裝在升降平臺上,為了簡化結構,液壓馬達與爐蓋電磁鐵同軸安裝,直接驅動爐蓋電磁鐵。考慮到爐頂各部位爐蓋的實際高度有所不同,通過特殊的結構,使爐蓋電磁鐵在扭轉的同時,還可以相對于升降平臺上下浮動,以適應不同爐蓋的高度差。
爐蓋開閉機械手與導煙管升降機構配合,完成導煙工序,所有動作由PLC控制自動完成。完整動作分為開蓋和閉蓋兩個階段。開蓋導煙操作:導煙車對導煙除塵孔定位→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前進,使爐蓋電磁鐵移至爐蓋上方→升降平臺下降,使電磁鐵與爐蓋上平面貼合→電磁鐵通電吸合爐蓋→液壓馬達左右擺動扭轉爐蓋,使之與爐蓋座圈脫開→升降平臺上升提起爐蓋→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后退,將爐蓋移走→放下導煙管實現導煙。閉蓋復原操作:提起導煙管→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前進,將電磁鐵抓取的爐蓋送回導煙除塵孔上方→升降平臺下降,使爐蓋與爐蓋座圈接觸→液壓馬達左右擺動,扭轉爐蓋,使之與爐蓋座圈貼合→電磁鐵斷電釋放爐蓋→升降平臺上升至原位→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后退至原位→導煙工序結束。
所述爐蓋開閉機械手的實際應用是與導煙管升降機構配合,完成導煙工序操作,所以液壓系統應包含對導煙管升降機構的控制。機械手的液壓控制系統共有4個執行元件,分別是:大車平移油缸、平臺升降油缸、導煙管提升油缸、爐蓋扭轉液壓馬達。
所述機械手屬于機一電一液一體化的設備,工序長,運動形式多樣,控制點多且相互之間關系復雜,為了保證其可靠性,采用PLC作為主控元件,設計了特有的電控系統。
所述機械手的電控系統設有如下保護功能:
(1)原位保護:只有當設備處于原位(原位指示燈亮),才能啟動開蓋、閉蓋自動操作,否則需先復位,待原位指示燈亮起,自動開蓋和閉蓋按鈕才能起作用,不滿足此條件,自動操作無效。
(2)控制模式保護:選擇手動控制模式后,操作室內現場工作指示燈亮,自動控制操作無效。
(3)極限位置保護:機械手各運動設極限位置保護,到達極限位置后,只能反向退回,超越極限位置的操作失效。
(4)運動狀態保護:機械手任意兩個自由度的運動互鎖,機械手任意動作與導煙車的車體行走運動互鎖。
(5)油溫保護:油箱設有風冷卻器,風冷卻器電機用雙金屬溫度計控制,油溫高于50℃時,風冷卻器啟動,低于40℃時,風冷卻器停止。
(6)油液污染保護:設油液污染報警指示燈,回油濾油器濾芯阻塞后,發信器動作,指示燈亮,提醒更換濾芯。
(7)緊急狀態保護:自動控制操作箱和手動控制操作箱都設有急停按鈕,可立即終止正在運行的任意手動或自動程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可靠,使用效果良好。安裝了爐蓋開閉機械手的導煙除塵車,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爐蓋開閉快速準確,提高了導煙除塵車的利用率,還能有效收集焦爐推焦和裝煤排出的有害氣體和煙塵,減少外排煙氣數量,可達到國家對現有煉焦爐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的要求,具有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爐蓋開閉機械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平移油缸;3:大車;4:升降平臺;5:爐蓋電磁鐵;6:液壓馬達;7:導向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機械手應包括機架、大車、升降平臺、爐蓋抓取及爐蓋扭轉機構四大部件。機架為箱型結構,與導煙車固結,為整個機械手的安裝基準。機架設有兩根導向柱,大車沿機架中心線做水平往復運動。升降平臺通過直線導軌,與大車連接,隨大車運動的同時,相對于大車做上下垂直運動。抓取爐蓋的電磁鐵安裝在升降平臺上,為了簡化結構,液壓馬達與爐蓋電磁鐵同軸安裝,直接驅動爐蓋電磁鐵。考慮到爐頂各部位爐蓋的實際高度有所不同,通過特殊的結構,使爐蓋電磁鐵在扭轉的同時,還可以相對于升降平臺上下浮動,以適應不同爐蓋的高度差。
爐蓋開閉機械手與導煙管升降機構配合,完成導煙工序,所有動作由PLC控制自動完成。完整動作分為開蓋和閉蓋兩個階段。開蓋導煙操作:導煙車對導煙除塵孔定位→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前進,使爐蓋電磁鐵移至爐蓋上方→升降平臺下降,使電磁鐵與爐蓋上平面貼合→電磁鐵通電吸合爐蓋→液壓馬達左右擺動扭轉爐蓋,使之與爐蓋座圈脫開→升降平臺上升提起爐蓋→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后退,將爐蓋移走→放下導煙管實現導煙。閉蓋復原操作:提起導煙管→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前進,將電磁鐵抓取的爐蓋送回導煙除塵孔上方→升降平臺下降,使爐蓋與爐蓋座圈接觸→液壓馬達左右擺動,扭轉爐蓋,使之與爐蓋座圈貼合→電磁鐵斷電釋放爐蓋→升降平臺上升至原位→平移油缸驅動大車后退至原位→導煙工序結束。
爐蓋開閉機械手的實際應用是與導煙管升降機構配合,完成導煙工序操作,所以液壓系統應包含對導煙管升降機構的控制。由此可知的液壓控制系統共有4個執行元件,分別是:大車平移油缸、平臺升降油缸、導煙管提升油缸、爐蓋扭轉液壓馬達。
機械手屬于機一電一液一體化的設備,工序長,運動形式多樣,控制點多且相互之間關系復雜,為了保證其可靠性,采用PLC作為主控元件,設計了特有的電控系統。
機械手的電控系統設有如下保護功能:(1)原位保護:只有當設備處于原位(原位指示燈亮),才能啟動開蓋、閉蓋自動操作,否則需先復位,待原位指示燈亮起,自動開蓋和閉蓋按鈕才能起作用,不滿足此條件,自動操作無效。(2)控制模式保護:選擇手動控制模式后,操作室內現場工作指示燈亮,自動控制操作無效。(3)極限位置保護:機械手各運動設極限位置保護,到達極限位置后,只能反向退回,超越極限位置的操作失效。(4)運動狀態保護:機械手任意兩個自由度的運動互鎖,機械手任意動作與導煙車的車體行走運動互鎖。(5)油溫保護:油箱設有風冷卻器,風冷卻器電機用雙金屬溫度計控制,油溫高于50℃時,風冷卻器啟動,低于40℃時,風冷卻器停止。(6)油液污染保護:設油液污染報警指示燈,回油濾油器濾芯阻塞后,發信器動作,指示燈亮,提醒更換濾芯。(7)緊急狀態保護:自動控制操作箱和手動控制操作箱都設有急停按鈕,可立即終止正在運行的任意手動或自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