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催化裂化油漿的處理方法,涉及瀝青產品調和技術領域,特指以催化裂化油漿為原料調和生產瀝青產品的方法。
背景技術:
催化裂化在煉油工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已成為煉油企業重油輕質化的核心技術,工業上煉制重油過程不同程度地外排部分油漿。隨著原料不斷重質化,FCC油漿的產量將進一步增加,FCC油漿質量差,難以直接加工成高質量的化工產品,目前一般用作鍋爐燃料或燃料調和油使用。普通道路石油瀝青由于原油成分及煉制工藝等原因,其含蠟量較高,導致其具有溫度敏感性強,與石料的粘附性差,低溫延度小等缺點。從經濟上考慮,公路工程人員,高速公路和機場建設的有關部門都希望采用更好的瀝青材料。如果直接用催化裂化油漿于生產瀝青產品,由于含有部分不適宜生產瀝青的組分,因而會影響瀝青的某些性能。如果將FCC油漿加以有效利用,將會得到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其它利用油漿生產瀝青的方法,一種是將催化裂化油漿經過催化(加Fecl3、P2O5)氧化處理后,再與脫油瀝青或減壓渣油混合生產重交通道路瀝青,如中國專利申請94112450中公開的方法;另一種是全餾分重油催化裂化油漿經過氧化生產石油瀝青(申請號94114967),其所用的均是全餾分油漿。由于催化裂化油漿中都含有部分輕餾分,一般開口閃點低于230℃,而瀝青的閃點要求不低于230℃,甚至更高。僅靠氧化或催化氧化只能將極少量的輕餾分由氧化尾氣帶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由于輕餾分的存在而導致瀝青閃點不合格的弊端;此外,油漿中的蠟一般分布在飽和分含量較高的輕餾分中,將全餾分油漿直接用于氧化或催化氧化并不能減少其蠟含量,因此,不宜將全餾分油漿用于生產瀝青產品。
本發明的目的是將催化裂化油漿進行抽提并減壓蒸餾預處理后調和瀝青產品,提供一種充分利用催化裂化油漿、生產合格瀝青產品的工藝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開發一種用于油漿抽出油重餾分調和瀝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催化裂化油漿經抽提后所得抽出油,進一步減壓蒸餾得到重餾分,其蒸餾溫度為≥350℃;
(2)重餾分與瀝青基礎原料調和生產瀝青,重餾分:瀝青基礎原料調和比例為1:5~1:4(m/m);
本發明涉及的催化裂化油漿,可以是除石蠟基原油以外原油的常壓渣油或摻煉減渣的重油經催化裂化裝置產生的油漿,主要包括中間基、石蠟-中間基、環烷-中間基、環烷基等原油。
本發明所涉及的瀝青基礎原料可以為溶劑脫油瀝青。丙烷脫油瀝青或丁烷脫油瀝青,25℃針入度為65~75(1/10mm),軟化點為45~50℃,延度≥85℃時比較適宜。
上述的催化裂化油漿抽出油減壓蒸餾可以在一般的減壓蒸餾裝置上進行,得到重餾分與瀝青基礎原料的調和溫度為110~140℃,調和時間為1.0~1.5小時,并充分攪拌至混合均勻。
用催化裂化油漿抽出油重餾分作為改性劑,與瀝青基礎原料混合后,可使瀝青的四組分匹配更加合理,其性質得到大幅度改善,是生產性能優良的高等級道路瀝青和普通道路瀝青的有效途徑之一。經調和后產品的指標針入度80~100(1/10mm),軟化點42~52℃,延度≥75cm,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
具體實施方法
為了更好的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選擇>350℃的催化裂化油漿重餾分作為調和原料,基礎瀝青為馬瑞原油生產的丁烷溶劑脫油瀝青,其針入度為70/10mm,軟化點為46.3℃,延度≥90℃。重餾分:瀝青基礎原料調和比例為1:4.5(m/m),調合溫度110℃,混合攪拌60分鐘。經調和后產品的針入度82(1/10mm),軟化點46℃,延度≥75cm,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
實施例2
步驟同實施例1,將基礎瀝青調整為綏中原油生產的丙烷溶劑脫油瀝青,進行調和反應,反應后產品的的針入度85(1/10mm),軟化點43℃,延度≥80cm,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
實施例3
步驟同實施例1,將重餾分:瀝青基礎原料調和比例分別調整為1:5(m/m)和1:4,進行調和反應,反應后產品的的針入度分別為80(1/10mm)和95(1/10mm),軟化點分別為50℃和42℃,延度分別為≥85cm和≥85cm,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
實施例4
步驟同實施例1,將調和溫度調整為140℃,進行調和反應,反應后產品的的針入度83(1/10mm),軟化點45℃,延度≥80cm,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
實施例5
步驟同實施例1,將混合攪拌時間調整為1.5小時,進行調和反應,反應后產品的的針入度為85(1/10mm),軟化點分別為45℃,延度分別為≥85,滿足作為90#重交瀝青的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