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廢塑料煉油裝置的配置,具體是指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或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
目前在廢塑料煉油項目中,工藝路線基本合理,設備基本定型,產品質量亦符合國家要求。但該種裝置面市后,產量一直不能達到600-900噸年產規模,日產只能在1-1.5噸之間徘徊,由于產量上不去,造成廠家虧損嚴重,不得不停產。現在不少研制單位和廠家企圖以增大汽化爐、提高爐溫、加快汽化速度的辦法來解決產量問題,但實際產量提高的幅度不大,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因此,在當前消除白色污染、變廢為寶的廢塑料煉油項目中,仍局限于一臺分餾塔配一臺汽化爐的工藝方案,由于實際經濟效益處于虧損狀態,故該項目的推廣亦受到極大的影響。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分餾塔、汽提塔、冷凝器、油水分離器、水封塔的富余功能,在不增加后續工藝設備的情況下,通過增加汽化爐來增加汽化面,提高產量。
本發明的方案是在一臺分餾塔前并行配置兩臺以上的汽化爐,每一臺汽化爐在供熱、排煙、進料、溶解、汽化、旋風除塵、催化反應、降溫、排渣等方面均自成系統進行生產。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加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設備結構配置方框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設備配置工藝流程示意圖。
上述圖中,0—干凈塑料,1、1′、1″—進料機,2、2′、2″—汽化爐,3、3′、3″—旋風除塵器,4—重沸器,5—過熱蒸氣發生器,6—蒸氣發生器,7、7′、7″—催化反應器,8—分餾塔,9—汽提塔,10—柴油冷凝器,11—汽油冷凝器,12—油水分離器,13—水封塔,14—儲水器,15—煙囪。16—熱源,17—引風機,18—泵,19—閘閥。
實施例1參見圖2,本發明的汽化爐(2)與汽化爐(2′)并行,通過各自的旋風除塵器(3)和旋風除塵器(3′)、催化反應器(7)和催化反應器(7′)進入分餾(8),其煉油的生產步驟為首先用洗塑機(或人工)將廢塑料洗凈、烘(曬)干備用,將干凈塑料(0)分別通過進料機(1)和進料機(1′)加熱熔解并液化,進入汽化爐(2)和汽化爐(2′),熱源(16)將汽化爐(2)和汽化爐(2′)內的液化塑料升溫,使其高溫熱裂解汽化,將汽化爐(2)和汽化爐(2′)內已熱裂解汽化產物連續依次通過各自的旋風除塵器(3)和旋風除塵器(3′)后,進入催化反應器(7)和催化反應器(7′),與催化劑接觸進行催化反應(即裂解、異物、氫轉移、環化、芳構化等反應),反應物進入分餾塔(8)進行分餾,催化產物進入分餾塔(8)后,分餾出汽油、柴油、重組分,其重組分經分餾塔(8)底部返回汽化爐(2)和汽化爐(2′)及重沸器(4)再度裂解,在分餾塔(8)中部抽出輕柴油入汽提塔(9),經冷卻入柴油冷凝器(10),分餾塔(8)頂部抽出汽油和汽體產物,經冷卻后入油水分離器(12),分出汽油、干氣、水,汽油收入汽油冷凝器(11)。
實施例2參見圖1,在實施例1基礎上,在分餾塔(8)前再并行配置一臺套汽化爐(2″)、旋風除塵器(3″)、催化反應器(7″),進入分餾塔(8),形成一臺分餾塔(8)配置三臺汽化爐(2、2′、2″)的結構形成,其他同實施例1。
本發明結構特點是由于分布在分餾塔(8)后的設備潛在能力大,目前分餾塔(8)的高度一般為11米,塔徑40厘米,能承受20-25噸/日產,若現有汽化爐(2、2′、2″)同時滿負荷生產,其理論產量為9噸,經過物料平衡和熱量平衡計算,該塔現有的實際工作能力可大大滿足一臺分餾塔(8)配置兩臺或兩臺以上汽化爐(2、2′、2″)的要求。
增加的汽化爐(2′、2″)在生產過程中,有其各自獨立性,不會因某一臺汽化爐(2或2′或2″)出現故障而影響其他爐子的正常使用。
由于重組分只有5%左右,所以在增加汽化爐(2′、2″)時,設有必要增加重沸器(4)。
各個汽化爐(2、2′、2″)均有自己的獨立煙道系統,余熱可分別合理利用,比如利用余熱烘干原料,加熱生活用水等。
本發明由于設備配置上采用新的結構形式,挖掘了分餾塔(8)及后續大部設備的工作潛力,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能成倍地提高單位產量,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
1.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其特征在于在一臺分餾塔(8)前,并行配置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汽化爐(2、2′或2、2′2″),每一臺汽化爐(2或2′或2″)在供熱、排煙、進料、溶解、汽化、旋風除塵、催化反應、降溫、排渣等方面均自成系統進行生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其特征在于汽化爐(2)與汽化爐(2′)并行,通過各自的旋風除塵器(3)和旋風除塵器(3′)、催化反應器(7)和催化反應器(7′)進入分餾塔(8)。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分餾塔(8)前再并行配置一臺套汽化爐(2″)、旋風除塵器(3″)、催化反應器(7″),進入分餾塔(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用廢塑料煉油裝置的配置,具體是指一臺分餾塔配置兩臺或兩臺以上汽化爐的廢塑料煉油新結構。即在一臺分餾塔(8)前,并行配置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汽化爐(2、2′或2、2′、2″)每一臺汽化爐(2或2′或2′)均自成系統進行生產,本發明由于在設備配置上采用新的結構形式,挖掘了分餾塔(8)及后續大部設備的工作潛力,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能成倍地提高單位產量,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C10G1/00GK1202514SQ9710811
公開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18日
發明者祁和銀, 祁晨翔, 祁夢弭 申請人:祁和銀, 祁晨翔, 祁夢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