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93454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汽油機控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它適用于作為汽車、摩托車及其它裝置動力的化油器式汽油機。它可以高質量地改善汽油機的動力性能,即在保持或改善發動機原有經濟性和排放水平的基礎上,增大發動機的扭矩和輸出功率。
背景技術
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與其進入汽缸中的空氣量密切相關。在一定容積的汽缸中,進入的空氣質量愈多,就可以保證有愈多的燃油充分燃燒,獲得較大的指示功率。否則,即使提供再多的燃油,由于燃燒不完全,其動力性能將不會得到改善,而燃油經濟性則迅速惡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使其能促進空氣與燃料的充分混合,高質量地改善汽油機的動力性能,即在保持或改善發動機原有經濟性和排放水平的基礎上,增大發動機的扭矩和輸出功率。
本實用新型使用在增加燃油的同時,增補適量空氣的方法來實現改善動力性能的目標。這與常規增壓發動機的增加進入汽缸中空氣質量的同時,相應增加燃油以提高功率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由于增加空氣量是以空燃比調整中少量補氣的方式實現,即增壓度很低,所以名之曰微增壓。
為了在現有發動機配置情況下進一步增大扭矩和提高功率,首先對化油器作增大動力的匹配,增大其工作循環的供油量。同時開發了一種以單片機為核心的混合氣空燃比控制電路,用于混合氣空燃比的調整,對于增大動力性能而增加的燃油,相應增補定量空氣,以保證混合氣具有良好燃燒所需的最佳空燃比,從而在增大動力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兼備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如下一種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主要由空氣噴嘴,電磁空氣閥,油門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器組成,所述油門傳感器獲取的汽油機負荷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一個輸入端,由汽油機的點火系統獲取的轉速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另一個輸入端,電子控制器的輸出端輸出的控制信號控制電磁空氣閥,其特征是電磁空氣閥的空氣出口與化油器和發動機之間的進氣管相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電磁閥的空氣入口處裝置有微孔濾網過濾元件。
在上述方案中,在電磁空氣閥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能對該連接管進行收緊或放松調節的調整環。
本實用新型根據發動機增壓原理,對于化油器式汽油機在增加其供油量的同時,相應增補適量的空氣。為保證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使用了以單片機為核心的電子控制系統,按照組織良好燃燒所需最佳空燃比的原則控制增補的空氣量。控制系統通過電磁閥進行控制空氣流量,根據發動機實時工況,按照最佳空燃比控制理論為指導通過試驗確定的。電子控制器根據此試驗實測數據,對所需增補的空氣量進行控制。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策略采用首先查取以試驗實測數據制成的表格,并根據發動機轉速及負荷信號進行計算,以獲取控制信號參數。這種控制方式具有工作可靠、響應迅速,自適應程度較好的特點,對機動車輛控制具有較好的實用價值。實車測試表明,使用本實用新型顯著地改善了摩托車的動力性能,并可兼顧車輛的節油和排放,是當前汽車及摩托車行業所迫切需要要良好技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方框圖。
圖2是電子控制器的控制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電子控制器1、油門位置傳感器及電磁閥2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電子控制器1檢測接收油門位置傳感器輸入的信號VTH和點火脈沖信號TIGN,由此確定發動機的工況。油門位置傳感器是一種電位器式傳感器,電位器的動臂與化油器3節氣門拉索連接,根據節氣門的開度輸出相應的電壓信號VTH。點火脈沖信號TIGN由磁電機4上的點火脈沖觸發器提供。電子控制器據此進行計算,輸出占空比控制信號PWM到電磁閥控制線圈,對流經電磁閥2的空氣流量進行控制。
電子控制器1的控制電路如圖2所示。集成電路U1為具有高控制功能的單片機,它是控制電路的核心。從油門位置傳感器輸入的電壓信號VTH經比較電路U4和A/D轉換器U5的作用后,將此模擬信號轉換為表征負荷信號的數字量,并輸入到U1的P1.0引腳。來自磁電機4的TIGN信號經U7及U8a和U8b所組成電路的處理后,成為規整的方波信號被輸送到U1的P3口P3.2(INT0)引腳觸發中斷,控制計數器的開始計數及結束計數,由此進行發動機轉速的計算。電子控制器1及電磁閥2使用車輛的DC.12V電源供電。電源Vss在控制器中經芯片U2及相應的阻容濾波及防干擾電路,轉換為穩定的DC.5V電源提供使用。單片機從P1口的P1.2腳輸出PWM控制信號,首先經過以場效應管U6為主的驅動電路,進行功率放大后將信號輸出到電磁閥2。藉作用于電磁閥2上信號占空比的改變,控制閥門開啟與關閉時間的比例,以實現對流經閥門的空氣流量的控制。P1.1腳輸出相應的信號用于點燃發光二極管D2,指示控制器對電磁閥的控制狀況。
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執行部件為一只占空比控制電磁閥2。電子控制器1向電磁閥2的線圈輸出PWM控制信號,控制電磁閥開啟、關閉時間的占空比,由此實現對空氣流量的控制。電磁閥2的空氣入口處裝置有微孔濾網過濾元件,輸入的增補空氣在此被清濾,然后由電磁閥出口輸送到發動機5去。此處使用微孔濾網過濾元件較常規使用管道從發動機濾清器引入空氣結構更為簡單。
電磁閥的出口處使用耐油膠管6與補氣嘴相連接。此補氣嘴安裝于化油器與發動機之間的進氣管上,電磁閥所提供的新鮮空氣在發動機進氣時的負壓作用下流入進氣管,與混合氣進行再次混合。考慮到在不同氣溫或海拔環境下空氣密度的較大差異問題,在耐油膠管6上裝有一個調整環7,通過對它對耐油管的收緊或放松的調節,實現對空氣量的修正補償。
盡管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了詳盡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此,人們還可對其作出不偏離中心的修改,這些修改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主要由空氣噴嘴,電磁空氣閥,油門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器組成,所述油門傳感器獲取的汽油機負荷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一個輸入端,由汽油機的點火系統獲取的轉速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另一個輸入端,電子控制器的輸出端輸出的控制信號控制電磁空氣閥,其特征是電磁空氣閥的空氣出口與化油器和發動機之間的進氣管相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磁閥的空氣入口處裝置有微孔濾網過濾元件。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其特征是在電磁空氣閥與發動機進氣管之間的連接管上裝有能對該連接管進行收緊或放松調節的調整環。
專利摘要一種汽油機微增壓電子控制裝置,主要由空氣噴嘴,電磁空氣閥,油門傳感器和電子控制器組成,所述油門傳感器獲取的汽油機負荷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一個輸入端,由汽油機的點火系統獲取的轉速信息輸入電子控制器的另一個輸入端,電子控制器的輸出端輸出的控制信號控制電磁空氣閥,其特征是電磁空氣閥的空氣出口與化油器和發動機之間的進氣管相連。本實用新型根據發動機增壓原理,通過增大化油器主量孔等措施以增加循環供油量,然后根據保證良好燃燒的空燃比的需要,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定量補充新鮮空氣至進氣管,使發動機在提高功率的同時,兼備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性能。
文檔編號F02D41/24GK2625592SQ03254009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2日
發明者陳國華 申請人:武漢市唐威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