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鏈齒式重浮力連續循環動力機的制作方法
鏈齒式重浮力連續循環動力機
駄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造能量的動力機械,特別是一種利用浮力與重力交替作用作為動力, 帶動鏈齒式齒輪輸出清潔能源。
背K粉
由于液體對置身于其中的固體均有向上的浮力作用,當該固體比重小于液體時,浮力的 作用將使物體作垂直向上運動。而重力則使地面上任何物體在無支撣的情形下,均垂直向下 運動。雖然重浮力人類的認識與運用已較為廣泛,但如何將兩者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在1化界 范圍內仍是空白。而本發明則解決了兩種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難題,將為人類獲得用之不盡的 清潔能源發揮空前作用。
發明內審
本發明名稱為鏈齒式重浮力連續循環動力機。其結構主要包括為
1、盛放液體并有隔層特別容器。2、鏈齒結構的浮力傳輸機件。3、若干浮力活塞筒。4、 廣口式活塞通道。5、齒鏈輸出能量軸承。6、支架及其它輔助配件。7、傳動帶。8、活動式 翻板。9、弧形導流滑面。其結構為在特別容器內的一側(假設左側,亦可在其它側面)為液 體盛放空間,在該空間設置豎狀鏈齒循環傳動裝置,上端固于容器頂部上空,下部固定于容 器底部,在保證鏈齒傳輸帶正常運動無礙的情況下分隔容器。在右側容器壁外面設置廣n活 塞通道,該通道下部按活塞原理設計既保障活塞通過,又不讓液體滲入(目前社會大眾化 技術均能做到這一點)。活塞通道垂直設計在底部與容器相連。在活塞通道預先放置若干活寵, 使其產生的重力之和略大于或等于1)通過底部與液體接觸口的壓力2)單個活塞在進入 液體時產生的浮力;3)活塞克服活塞通道的摩擦力,以上三者之和。在通道與液體出口處設 置上下弧形導流面,以確保活塞進入液體時能順利在浮力作用下,進入鏈齒翻板。在鏈齒傳 輸帶的上部,當若干浮力活塞頂推翻板帶動鏈齒運轉到頂底時,浮出水面的活塞落到次級翻 板上,該翻板又因失去浮力,在重力作用下漸漸傾斜,從而令浮筒活塞滑入通道。在頂底亦 設計板弧形導流滑面,以使浮出的活塞順利進入活塞通道。
工作屎理
當浮力作用活塞,帶動鏈齒轉動,浮出的活塞進入通道,通道的活塞因增加在重力作用 下,將通道最下面的活塞推入液體之中,進入液體活塞在導流系統的引導和浮力作用下,& 動進入鏈齒翻板,翻板轉動,最上面的又進入活塞通道,如此循環往復,連續運動。當鏈齒 轉動時,在上端的鏈齒軸承將浮力能輸出,可直接帶動機械運動或發電設備工作。輸出能量 的大小取決于液體容器的高度、體積、液體的比重、活塞的體積與比重,鏈齒的效率及翻板 的設計等因素,可根據需要而設計。該發明最適合用于發電,在鏈齒上端通過軸承與發電設 備相連,將產生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附圉說明
本圖為鏈齒式重浮力連續循環動力機結構示意圖,包括1、盛放液體并有隔層特別容器。 2、鏈齒結構的浮力傳輸機件。3、若干浮力活塞簡。4、廣口式活塞通道。5、齒鏈輸出能量 軸承。6、支架及其它輔助配件。7、傳動帶。8、活動式翻板。9、弧形導流滑面。10、液體。 11、液面。
權利要求
1、活塞通道底部與活塞緊密到既能保證活塞通過,又不至于液體滲入。
2、 活塞通道底部出口與液體下部相通的技術設計。
3、 鏈齒運輸帶及運輸帶上的鉸鏈式活動翻板,翻板的兩側設計為波箕狀,以確 保浮子不產生偏。
4、 上部導流系統及底部活塞出口導游系統,均為弧狀滑面。
5、 活塞通道底部預留若干活塞,并使其合計重量等于或略大于液體與通道入口 處所產生的壓力和單個浮筒的浮力、加活塞與通道間的摩擦阻力之和。
6、 盛放液體的容器底部開口與通道相通。
7、 容器與翻板之間的間隙適當,以達到限制浮子按預定方案推動翻板運行。
8、 在鏈齒的頂端(亦可在底端但煩雜)通過軸承等輸出能量帶動機械或發電設 備。
9、 翻板一端與運輸帶連接采用單向鉸鏈方式,如同門可朝一個方向開啟,翻板 材料的比重略小于液體比重,以確保翻板在返回時被浮力豎起不生產阻力。
10、 活塞采用全對稱柱狀設計,兩端呈光滑圓弧狀。
全文摘要
一種鏈式重浮力循環連續運轉動力機,包括1、盛放液體并有隔層特別容器。2、鏈齒結構的浮力傳輸機件。3、若干浮力活塞筒。4、廣口式活塞通道。5、齒鏈輸出能量軸承。6、支架及其它輔助配件。7、傳動帶。8、活動式翻板。9、弧形導流滑面。當活塞在浮力作用下升至頂部,并由翻板系統滑落到活塞通道,使通道內的若干活塞重力之和發生變化,大于通道底部與液體接口處的壓力,將最后一個活塞推出,該活塞又進入鏈齒翻板,在浮力作用下和其它已在翻板上方的活塞一道帶動鏈輪,到達頂部的活塞又掉入活塞通道,如此循環不止。在鏈齒頂部通過軸承裝置連接機械或發電設備,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文檔編號F03B17/02GK101526064SQ200810020480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7日
發明者李兆龍 申請人:李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