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護風罩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49261閱讀:463來源:國知局
一種護風罩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護風罩結構,包括護風罩本體和橡膠圈,所述護風罩本體一端設有外寬內窄廣口護風圈,另一端設有環形卡槽結構,所述橡膠圈套設在該環形卡槽結構中;所述廣口護風圈的圈口為矩形,該矩形護風圈口的上下邊沿上設有垂直于該護風圈的擋風板。本實用新型護風罩中的擋板結構的運用,可以很好的解決漏風問題;卡槽結構的使用,使橡膠護圈安裝更容易,更為牢固。總之,本實用新型護風罩通過與橡膠圈以及發動機鋼圈組合,能在風扇和散熱器之間形成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提升風扇吸風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護風罩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冷卻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護風罩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上使用的護風罩是冷卻系統的一個導風裝置,對整車冷卻系統的性能發揮起著關鍵作用。現有的護風罩都是分開式護風罩,風扇與護風罩的間隙大,吸風效果一般。隨著排放升級以及發動機動力提升,冷卻系統所需散失的熱量增大,對冷卻系統的散熱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0003]現有的護風罩是分開式鐵質的護風罩,風扇的2/3進入護風罩中,風扇邊緣與護風罩間隙為20mm-30mm。該鐵制護風罩質量較重,成本較高;現有分開式護風罩隨著排放升級,發動機功率增大,冷卻系統所需散失熱量增大,進而導致散熱器加大,但受制于空間布置,散熱器加大已經難以滿足設計要求。另外,鐵制護風罩制品表面精度較差,質感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在不增大散熱器情況下滿足冷卻系統匹配要求,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護風罩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如下:
[0006]—種護風罩結構,包括護風罩本體和橡膠圈,所述護風罩本體一端設有外寬內窄廣口護風圈,另一端設有環形卡槽結構,所述橡膠圈套設在該環形卡槽結構中;所述廣口護風圈的圈口為矩形,該矩形護風圈口的上下邊沿上設有垂直于該護風圈的擋風板。
[0007]優選的,所述護風圈上下端配合卡槽結構進行密封,其兩側導風部分形成導風斜面。
[0008]優選的,所述卡槽結構與護風圈相鄰的槽壁高于另一側的槽壁。
[0009]優選的,所述護風罩本體和護風圈為注塑一體成型。
[0010]優選的,所述護風罩本體和護風圈所用材料為PP+GF30材料。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實用新型護風罩中的擋風板結構的運用,可以很好的解決漏風問題;卡槽結構的使用,使橡膠護圈安裝更容易,更為牢固。總之,本實用新型護風罩通過與橡膠圈以及發動機鋼圈組合,能在風扇和散熱器之間形成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提升風扇吸風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本實用新型護風罩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本實用新型護風罩部分放大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散熱器主片配合的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槽結構橫向剖視圖。
[0017]圖中附圖標記如下:[0018]本體10、護風圈12、卡槽結構11、橫向檔風板2、主片20。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及其【具體實施方式】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附圖中將對構成較佳實施例的組件的數目、位置、關系、及尺寸的延伸將有所說明,在閱讀及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后相關的變化實施屬于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的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變亦屬本領域公知常識。
[0020]如圖1、2所示,一種護風罩結構,包括護風罩本體10和橡膠圈,所述護風罩本體10一端設有外寬內窄廣口護風圈12,另一端設有環形卡槽結構11,所述橡膠圈3套設在該環形卡槽結構11中;所述廣口護風圈12的圈口為矩形,該矩形護風圈口的上下邊沿上設有垂直于該護風圈12的擋風板2。本實用新型中的護風圈12設置成外寬內窄廣口護風圈,其上下端配合卡槽結構進行密封,其兩側導風部分形成導風斜面,能夠更好的起到導風的作用。
[0021]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護風罩安裝在散熱器側板上,其上下密封部分有間隙,影響吸風效果。在護風罩本體10上下增加橫向擋風板2,擋風板2插入上下主片20之間,與上下主片20配合形成密封。
[0022]如圖1、2、4所示,本實用新型結構采用卡槽結構11安裝橡膠圈,所述卡槽結構11與護風圈12相鄰的槽壁高于另一側的槽壁,橡膠圈直接卡在卡槽結構11內即可,安裝方便,而且牢固。
[0023]本護風罩為了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可以采用PP+GF30材料。重量相對于鐵質材料減輕了約2.0kgo且該件為注塑成型,表面粗糙度和精度都有一定提升。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且,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之后,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護風罩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護風罩本體和橡膠圈,所述護風罩本體一端設有外寬內窄廣口護風圈,另一端設有環形卡槽結構,所述橡膠圈套設在該環形卡槽結構中;所述廣口護風圈的圈口為矩形,該矩形護風圈口的上下邊沿上設有垂直于該護風圈的擋風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風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風圈上下端配合卡槽結構進行密封,其兩側導風部分形成導風斜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風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結構與護風圈相鄰的槽壁高于另一側的槽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風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風罩本體和護風圈為注塑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風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風罩本體和護風圈所用材料為 PP+GF30。
【文檔編號】F01P5/06GK203547880SQ20132065002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金信亮, 陳開超, 劉曉明, 陳玉鴻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