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箱體(1)前箱壁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第一沉槽(2),箱體(1)后箱壁對應第一沉槽(2)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第二沉槽(3);在箱體(1)的前箱面上一體形成有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箱體(1)后箱壁頂端的中部向上一體延伸,形成上定位板(M),箱體(1)后箱壁底端的中部向下一體延伸,形成下定位板(N)。本發明結構強度好,抗撞擊能力強,不會發生鼓脹變形,并且內部的水循環性好,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加工制作容易,生產成本低等特點;箱體前箱面的風扇形凸起能進一步增加結構強度,并能美化外觀;水箱上的安裝點為板式結構,牢固性好,不會發生斷裂。
【專利說明】一種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箱,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三輪摩托車上的循環散熱水箱。
【背景技術】
[0002]循環散熱水箱是三輪摩托車上的重要部件,用于向散熱器提供循環冷卻水。現有的循環散熱水箱結構強度較差,容易發生鼓脹變形,抗撞擊能力弱,并且水箱內部的水循環性欠佳。同時,循環散熱水箱的安裝支耳不集中,一方面安裝不方便,裝配效率低;另一方面,支耳容易發生斷裂,會造成水箱松動或脫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易于裝配、能有效防止變形的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包括箱體(1),其關鍵在于:所述箱體(I)通過吹塑成型,該箱體(I)前箱壁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第一沉槽
(2),箱體(I)后箱壁對應第一沉槽(2)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第二沉槽(3),所述第二沉槽
(3)的槽底與第一沉槽(2)的槽底連為一體,組成共壁,該共壁上開有定位孔(4);
[0005]在所述箱體(I)的前箱面上一體形成有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所述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均為圓形,兩者的圓心在定位孔(4)的中心線上,所述第一凸筋(E)位于第一沉槽(2)槽口的外圍,并靠近第一沉槽(2)的槽口,第二凸筋(F)位于第一凸筋(E)的外圍,第二凸筋(F)通過多根按圓周均勻分布的螺旋形凸條(G)與第一凸筋(E)連接;
[0006]在所述箱體(I)頂部的一端設置降壓通氣嘴(Id),另一端設置有加水口(Ia),箱體(I)底部的一端設置有進水口(Ib),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口(Ic);
[0007]所述箱體(I)后箱壁頂端的中部向上一體延伸,形成上定位板(M),該上定位板(M)為矩形,上定位板(M)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上安裝孔,且上定位板(M)的下端與箱體(I)的頂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上加強筋(P),所述箱體(I)后箱壁底端的中部向下一體延伸,形成下定位板(N),該下定位板(N)為矩形,并位于上定位板(M)的正下方,在下定位板(N)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下安裝孔,且下定位板(N)的上端與箱體(I)的底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下加強筋(Q)。
[0008]本發明為中空吹塑一體結構,成型好,加工制作容易,生產成本低。箱體前后箱壁的中部相對凹陷,形成共壁,能夠增加箱體的結構強度,防止箱體發生鼓脹變形,并且箱體的抗撞擊能力顯著提高。箱體的內腔由共壁分隔成環形,使內部的水循環更好。共壁上開設的定位孔用于與護罩螺栓連接,在方便護罩安裝的同時,能夠確保護罩在水箱上連接牢靠。箱體頂部的降壓通氣嘴用于確保氣壓平衡,加水口設置在箱體的頂部,以便于從頂端向箱體內補水;進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最下端,有利于管路布置。
[0009]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螺旋形凸條均形成于箱體的前箱面,起增加結構強度的作用,以防止箱體發生變形或損壞,并進一步提高了箱體的抗撞擊能力;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螺旋形凸條組成風扇形狀,造型美觀,極具動態感,能使水箱的外觀更美觀、大方。
[0010]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為矩形板,大小適中,通過定位板上的安裝孔與車體螺栓連接方便,能簡化裝配操作,提高安裝效率;定位板與箱體之間連接區域較大,且夾角處設有加強筋,各定位板的結構強度好,不會發生斷裂,能確保水箱與車體連接牢靠。
[0011]為了進一步提高結構強度,并美化外觀,所述第一沉槽(2)和第二沉槽(3)前后對稱,各沉槽從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漸變小。
[0012]為了簡化結構,便于加工制作,降低成本,所述降壓通氣嘴(Id)、加水口(la)、進水口(lb)、出水口(Ic)和箱體(I)為一體結構。
[0013]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強度好,抗撞擊能力強,不會發生鼓脹變形,并且內部的水循環性好,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加工制作容易,生產成本低等特點;箱體前箱面的風扇形凸起能進一步增加結構強度,并能美化外觀;水箱上的安裝點為板式結構,牢固性好,不會發生斷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的剖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圖2所示,箱體I為矩形,并通過中空吹塑成型。在箱體I頂部的左端設置降壓通氣嘴ld,箱體I頂部的右端設置有加水口 Ia ;在箱體I底部的左端設置有進水口lb,箱體I底部的右端設置有出水口 lc。以上降壓通氣嘴IcU加水口 la、進水口 lb、出水口Ic和箱體I為一體結構。
[0018]如圖1、圖2所示,箱體I前箱壁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第一沉槽2,第一沉槽2為圓錐狀,第一沉槽2從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漸變小。箱體I后箱壁對應第一沉槽2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第二沉槽3,第二沉槽3也為圓錐狀,第二沉槽3從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漸變小,并且第二沉槽3和第一沉槽2相對稱。第二沉槽3的槽底與第一沉槽2的槽底連為一體,組成共壁,該共壁上開有定位孔4。
[0019]如圖1所示,在箱體I的前箱面上一體形成有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均為圓形,并相對于箱體I的前箱面向前凸起,兩凸筋的圓心在定位孔4的中心線上。其中,第一凸筋E位于第一沉槽2槽口的外圍,并靠近第一沉槽2的槽口,第二凸筋F位于第一凸筋E的外圍。在第一凸筋E與第二凸筋F之間設有多根按圓周均勻分布的螺旋形凸條G,螺旋形凸條G的數目根據實際需要確定,該螺旋形凸條G的內端與第一凸筋E連為一體,螺旋形凸條G的外端與第二凸筋F連為一體。
[0020]如圖1、圖2所示,箱體I后箱壁頂端的中部向上一體延伸,形成上定位板M,該上定位板M為矩形。在上定位板M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上安裝孔,且上定位板M的下端與箱體I的頂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上加強筋P,上加強筋P為三角形,該上加強筋P與上定位板M及箱體I連為一體。箱體I后箱壁底端的中部向下一體延伸,形成下定位板N,該下定位板N為矩形,并位于上定位板M的正下方,下定位板N的大小與上定位板M相等。在下定位板N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下安裝孔,且下定位板N的上端與箱體I的底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下加強筋Q。下加強筋Q為三角形,該下加強筋Q與下定位板N及箱體I連為一體。
[0021]盡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發明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種類似的表示,如改變箱體的大小及形狀,或者調換進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等,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包括箱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I)通過吹塑成型,該箱體(I)前箱壁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第一沉槽(2),箱體(I)后箱壁對應第一沉槽(2)的位置向前凹陷,形成第二沉槽(3),所述第二沉槽(3)的槽底與第一沉槽(2)的槽底連為一體,組成共壁,該共壁上開有定位孔(4); 在所述箱體(I)的前箱面上一體形成有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所述第一凸筋(E)和第二凸筋(F)均為圓形,兩者的圓心在定位孔(4)的中心線上,所述第一凸筋(E)位于第一沉槽(2)槽口的外圍,并靠近第一沉槽(2)的槽口,第二凸筋(F)位于第一凸筋(E)的外圍,第二凸筋(F)通過多根按圓周均勻分布的螺旋形凸條(G)與第一凸筋(E)連接; 在所述箱體(I)頂部的一端設置降壓通氣嘴(Id),另一端設置有加水口(Ia),箱體(I)底部的一端設置有進水口(Ib),另一端設置有出水口(Ic); 所述箱體(I)后箱壁頂端的中部向上一體延伸,形成上定位板(M),該上定位板(M)為矩形,上定位板(M)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上安裝孔,且上定位板(M)的下端與箱體(I)的頂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上加強筋(P),所述箱體(I)后箱壁底端的中部向下一體延伸,形成下定位板(N),該下定位板(N)為矩形,并位于上定位板(M)的正下方,在下定位板(N)的左右兩端開設有下安裝孔,且下定位板(N)的上端與箱體(I)的底面之間設置有左右兩條下加強筋(Q)。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槽(2)和第二沉槽(3)前后對稱,各沉槽從槽口往槽底的方向逐漸變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輪摩托車循環散熱水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壓通氣嘴(Id)、加水口(la)、進水口(lb)、出水口(Ic)和箱體(I)為一體結構。
【文檔編號】F01P11/00GK104405495SQ201410737341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5日
【發明者】葉和全 申請人:璧山縣和金汽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