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屬于一種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
在某些不容許間斷供電要求的大廈(例如國際金融,股票,期貨等業務的大廈)中,如按常規的兩路制供電方式,在電網故障,大片停電的情況下仍不免有停電之患。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出一種高能源利用率的能源系統,可以產生提供不間斷電源,節約能源,并可減少電網用電量等功能的動力機械與熱交換器等的組合能源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它由動力機、發電機、熱交換器、蓄熱器、制冷機組成,由小容量的動力機帶動發電機自行發電,通過熱交換器產生蒸汽或熱水,蒸汽用來直接供熱,通過制冷機制冷,發電機驅動制冷機制功。
本發明實施例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
圖1為動力機為燃氣輪機的電、冷、熱共生能源系統;
圖2為動力機為煤氣機式柴油機的電、冷、熱共生能源系統;
圖3為由鍋爐及汽輪機作為動力機的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
根據圖1所示電、冷、熱共生能源系統是由燃氣輪機1、發電機2、蓄熱器3、吸收式制冷機4、余熱熱交換器5組成,產生可提供不間斷電源并可節約能源,減少電網用電量的功能。燃氣輪機1通過發電機2發電后,排煙經(或不經)補燃后進入余熱熱交換器5,產生蒸汽和熱水。蒸汽進入溴化鋰等吸收式制冷機4制冷(夏天)或直接供熱(冬天)。熱水則供生活用或游泳池等用,蓄熱器3(或不用蓄熱器)則用來平衡用電與用汽之間的不平衡。
實施例2根據圖2所示的電、冷、熱共生能源系統,是用煤氣機或柴油機替代燃氣輪機,增加缸套水熱交換器6組成。煤氣機或柴油機7通過發電機2發電后,排煙經(或不經)補燃后進入煙氣余熱熱交換器5產生蒸汽,蒸汽進入溴化鋰等吸收式制冷機4制冷(夏天)或直接供熱(冬天),蓄熱器3(或不用蓄熱器)用來平衡用電與用汽之間的不平衡,柴油機的缸套水則進入熱交換6產生熱水供生活用或游泳池用。
實施例3根據圖3所示的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是可以由鍋爐8替代燃氣輪機,增加汽輪機9(或膨脹機);壓縮式制冷機10組成,產生電、冷、熱、功能共生能源裝置。鍋爐8產生的蒸汽通過余壓汽輪機(或膨脹機)9,驅動發電機3發電或驅動壓縮式制冷機10取得功,排汽進入溴化鋰等吸收式制冷機4制冷(夏天)或直接供熱(冬天)。蓄熱器3(或不用蓄熱器)則用來平衡用汽與用電(或功)之間的不平衡。
本發明的優點是1、有三路電源保證供電。即兩路從電網不同的變壓站供電及一路自行發電。一般不間斷供電需求不會超過總用電量的20%(用于計算機場合),自行發電量就能保證該項需要。三路電源同時全部發生故障的機會率將接近于零。
2、減少電網供電量的用量。采用本發明的系統由于自行發一部分電,外加用余熱制冷,不需用電熱泵制冷或供熱,又可減少相當數量的供電量,所以與全部用電熱泵空調比較,可以將電網供量減少到1/3左右。這在供電緊張的地區有特殊意義。而且可以減少供電部分的初投資。
3、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運行費用。用熱網供電的總能源利用率只有30~35%。本發明的系統總能源利用率可達到78~80%。與電熱比較,可以節省運行費用及其相應的開支。
4、減少環境污染,由于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可減少排向大氣的CO2和SOx,WOx等污染物質。對于該地區的城市環保有益。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它由動力機、發電機、熱交換器、蓄熱器、制冷機組成,由小容量動力機帶動發電機自行發電,通過熱交換器產生蒸汽或熱水,蒸汽用來直接供熱,通過制冷機制冷,發電機驅動制冷機制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采用燃汽輪機,由燃氣輪機(1)通過發電機(2)發電,排煙經補燃后進入余熱交換器(5)產生蒸汽和熱水,蒸汽直接供熱或進入吸收式制冷機(4),制冷系統內設置的蓄熱器(3)用來平衡用電和用汽之間不平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動力機為煤氣機或柴油機,系統內熱交換器為余熱交換器(5)和缸套水熱交換器(6),煤氣機或柴油機(7)通過發電機(2)發電后,排煙經(或不經)補燃后進入煙氣余熱熱交換器(5)產生蒸汽,蒸汽進入吸收式制冷機(4)制冷或直接供熱,蓄熱器(3)用來平衡用電或用汽之間的不平衡,柴油機的缸套水進入熱交換器(6)產生熱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動力機部分為鍋爐(8)和汽輪機(9),制冷機為壓縮式制冷機(10)和吸收式制冷機(4),爐(8)產生的蒸汽通過汽輪機(9)驅動發電(3)發電,驅動壓縮式制冷機(10)取得功,排汽進入吸收式制冷機(4)或直接供熱,蓄熱器(3)用于平衡用汽與用電或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冷、熱、功共生能源系統、它由動力機、發電機、熱交換器、蓄熱器、制冷機組成,由小容量動力機如燃汽輪機、柴油機、汽輪機或膨脹機來帶動發電機實現自行發電,通過熱交換器產生蒸汽或熱水,蒸汽用來直接供熱,通過吸收式制冷機制冷,發電機驅動壓縮式制冷機制功。該系統能減少電網供電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并能減少環境污染。
文檔編號F02B3/06GK1109552SQ94112099
公開日1995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31日
發明者趙之一, 于同塵, 王孟浩 申請人:上海精協科技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