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發動機油耗以及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可變氣門升程技術越來越多的運用到發動機上,其主要目的是在既提高性能的同時又節省油耗。
[0003]目前,可變氣門升程技術在發動機上的應用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發動機機型上的升級改造進行,而原有發動機的結構布置很大程度上將會對該技術的應用有著布置設計的限制阻礙。如圖4所示,原氣缸蓋5中的氣缸蓋軸承座51與搖臂4會發生干涉,在VVL結構布置上存在空間不足的問題,如圖5所示,在原氣缸蓋5的結構中,原氣缸蓋的原液壓挺柱長油道52、機油控制閥安裝孔53、機油控制閥安裝面54、原氣缸蓋的螺栓安裝孔55等結構已經占據了原氣缸蓋5中的空間,對VVL油道的布置設計起到了限制阻礙的作用,從而使VVL油道無法在原氣缸蓋中布置。CN202851102U公開了一種內燃機可變氣門升程機構的油道結構,它包括主油道,所述主油道上設有比例電磁閥。在內燃機缸蓋的單油道結構基礎上,通過在主油道中安置比例電磁閥將一路壓力油道分成兩路壓力油道和一路泄油道,兩路壓力油道實現了對內燃機配氣機構中液壓挺柱和搖臂升程切換的雙油道供壓力油,其中,該雙油道中,一路為液壓挺柱提供壓力油,另一路為液壓挺柱的搖臂升程切換提供壓力驅動,并可通過比例電磁閥單獨控制搖臂升程切換的油路通斷,實現了壓力支撐及搖臂升程切換可變同時控制的功能;同時,該油道結構布置合理緊湊,不會對傳統內燃機缸蓋做大的改動,不會增加缸蓋材料,且油道加工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但仍然局限在汽缸蓋上做改進,存在進一步改善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該油路能夠提供可變氣門升程系統的控制閥切換,實現控制氣門升程的調節,并能有效的規避由于氣缸蓋空間結構小對油路布置的限制。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包括設在氣缸蓋上的斜油道、與該斜油道相通的主油道、與該主油道相通的液壓挺柱油道,其特征是:還包括設在氣缸蓋罩上并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斜油道相通的第一斜油道、與該第一斜油道相通的長油道、與該長油道相通的第二斜油道、與該第二斜油道相通的控制閥、與該控制閥相通的回油道,該回油道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液壓挺柱油道相通,該液壓挺柱油道與液壓挺柱連通,該液壓挺柱上連接有搖臂。
[0006]所述的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在所述氣缸蓋罩上設有多個凸輪軸孔,多個凸輪軸孔通過油道與氣缸蓋上主油道相通。
[0007]本實用新型涉及氣缸蓋、氣缸蓋罩、控制閥和搖臂,為了避讓氣缸蓋罩凸輪軸孔的位置,需在氣缸蓋罩上開設一條第一斜油道與長油道相連,而為了與氣缸蓋罩的第一斜油到相連,需在氣缸蓋上開設一條斜油道與氣缸蓋的主油道連通,氣缸蓋罩的第一斜油道與氣缸蓋的斜油道相連,使機油從氣缸蓋引入氣缸蓋罩,氣缸蓋罩的長油道與氣缸蓋罩的第一斜油道相通,使機油流向氣缸蓋罩的長油道中,再通過氣缸蓋罩的第二斜油道斜進入控制閥中;機油進入控制閥后,再由回油道進入氣缸蓋中的液壓挺柱油道,機油通過液壓挺柱油道對搖臂進行升降控制,從而實現氣門的高低升程切換。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在保持原有氣缸蓋結構的基礎上,同時增加可變氣門升程系統結構,解決了在原有氣缸蓋上空間小無法布置油路的難題,避免了缸蓋鑄造及機加工藝的較大改動。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之一。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之二。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之三。
[0012]圖4是傳統缸蓋正向示意圖。
[0013]圖5是傳統缸蓋前端示意圖。
[0014]圖中:1 一氣缸蓋,11 一斜油道,12 —主油道,13 —液壓挺柱油道,2 —氣缸蓋罩,21 一第一斜油道,22 —長油道,23 —第二斜油道,24 —回油道,25 —凸輪軸孔,3 —控制閥,4 一搖臂;5 —原氣缸蓋,51 —原氣缸蓋軸承座,52 —原氣缸蓋液壓挺柱長油孔,53 —原氣缸蓋機油控制閥安裝孔,54 一原氣缸蓋機油控制閥安裝面,55 一原氣缸蓋螺栓安裝孔、6-液壓挺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參見圖1、圖2和圖3所示的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包括設在氣缸蓋I上的斜油道11、與該斜油道相通的主油道12、與該主油道相通的液壓挺柱油道13,其特征是:還包括設在氣缸蓋罩2上并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斜油道相通的第一斜油道21、與該第一斜油道相通的長油道22、與該長油道相通的第二斜油道23、與該第二斜油道相通的控制閥3、與該控制閥相通的回油道24,該回油道與所述氣缸蓋I上的液壓挺柱油道13相通,該液壓挺柱油道與液壓挺柱6連通,該液壓挺柱上連接有搖臂4。
[0017]所述的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在所述氣缸蓋罩2上設有多個凸輪軸孔25,多個凸輪軸孔通過油道與氣缸蓋I上主油道12相通。
[0018]機油從氣缸蓋的主油道進入斜油道,再上升到氣缸蓋罩上的第一斜油孔道中。這種油路設計方案有效的把機油由氣缸蓋引入到氣缸蓋罩上,從而避免在本已空間較小的氣缸蓋上面布置油道。當機油上升到氣缸蓋罩后,由氣缸蓋罩上的第一斜油道進入長油道中。氣缸蓋罩上的長油道中的機油通過氣缸蓋罩上的第二斜油道進入控制閥中,機油通過控制閥后進入氣缸蓋罩回油孔,之后進入氣缸蓋上的液壓挺柱油道,從而實現液壓挺柱對搖臂的升降控制。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包括設在氣缸蓋(I)上的斜油道(11)、與該斜油道相通的主油道(12)、與該主油道相通的液壓挺柱油道(13),其特征是:還包括設在氣缸蓋罩(2)上并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斜油道(11)相通的第一斜油道(21)、與該第一斜油道相通的長油道(22)、與該長油道相通的第二斜油道(23)、與該第二斜油道相通的控制閥(3)、與該控制閥相通的回油道(24),該回油道與所述氣缸蓋(I)上的液壓挺柱油道(13)相通,該液壓挺柱油道與液壓挺柱(6)連通,該液壓挺柱上連接有搖臂(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其特征是:在所述氣缸蓋罩(2)上設有多個凸輪軸孔(25),多個凸輪軸孔通過油道與氣缸蓋(I)上主油道(12)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可變氣門升程系統油路,包括設在氣缸蓋上的斜油道、與該斜油孔相通的主油道、與該主油道相通的液壓挺柱油道,其特征是:還包括設在氣缸蓋罩上并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斜油道相通的第一斜油道、與該第一斜油道相通的長油道、與該長油道相通的第二斜油道、與該第二斜油道相通的控制閥、與該控制閥相通的回油道,該回油道與所述氣缸蓋上的液壓挺柱油道相通,該液壓挺柱油道與液壓挺柱連通,該液壓挺柱上連接有搖臂。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可變氣門升程系統的控制閥切換,實現控制氣門升程的調節,并能有效的規避由于氣缸蓋空間結構小對油路布置的限制。
【IPC分類】F01L9/02
【公開號】CN204984524
【申請號】CN201520556107
【發明人】代光亮, 吳國勇, 何海珠, 蘇繼才, 鄧偉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