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屬電鍍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金屬層涂覆導電材料的設備和方法。這樣的設備和這樣 的方法,例如,在金屬部件上涂覆金屬是有用的。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浸入含有金屬鹽溶液浴的導體,當該導體在提供電流的電 路中構成陰極時,可獲得金屬涂層。在暴露于金屬鹽溶液的整個表面中得 到涂層。如果期望涂層位于一個較小的區域,經常使用所謂的電刷鍍,由 此在液體吸收材料的幫助下使電解質位于特定區域。然后,僅僅與液體吸 收材料相接觸的區域被涂覆。這樣的液體吸收材料的實例有橡膠海綿和所
謂的Scotch-Brite 布。由于^f吏用高電流密度,電刷鍍在陽才及和陰才及間的 相對運動下進行。過'隄的相對運動會造成在層上的燒傷(burn-in)效應, 而過快的相對運動會造成不必要的涂覆的低速率。得到的層厚度取決于鹽 溶液中金屬離子的濃度和供應的電能。供應的電能可以,例如,表示為電 流乘以時間,例如,表示為Ah 。
電界J後4苗述在,侈'J^口, "Laerobok i Elektrolytisk och Kemisk Ytbehandling,, ( "Textbook in Electrolytic and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巻1, Ytfo濯/G Ekstroem, s出版社出版,Linkoeping 1994 年,第410-416頁中。如果導體的不同部分用不同厚度的層涂覆,則涂覆 必須在每個區域分開涂覆的步驟中進行。當旋轉對稱的物體像,例如,管 在不同位置用不同厚度的層涂覆時,利用掩飾以便掩飾那些沒有涂覆至層 厚度A的部分,而暴露那些涂覆至層厚度A的部分,因此掩飾那些具有層 厚度A的部分,而暴露那些會得到層厚度B的部分。對于每個期望的層厚 度,加入至少一個工藝步驟。當幾個不同部分用不同厚度的層涂覆時,工 藝復雜且浪費時間。錯誤的概率隨著工藝步驟數的增加而增加,廢棄的花 費會是可觀的。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使得在單一步驟中,用不同厚度的金屬層涂覆部件 成為可能。
發明概述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上述目的是由權利要求1定義的設備實現的。
本發明的設備包括有一個主體(body)的陽極,設計設備以這樣一種方式 接收物體,物體構成陽極,并且當接收物體時,形成接收液體吸收材料和 涂覆物體的電解質的空間,陽極的主體包括至少兩個具有不同導電性材料 的表面部分,該表面部分在用不同厚度層涂覆的表面部分的對面放置。層 的厚度可以從零至以上變化。電導率是指可以從零或者近零至以上變化的 電導率。可以期望的是,物體上特定的表面部分應該保持未涂覆而其他應 該用一層涂覆。在期望物體表面部分應該保持未涂覆的情況下,z使用具有 無或者非常低導電性的相反表面部分的陽極。
實驗表明,物體上層生長的速率取決于在物體對面的陽極表面的電導 率。由于不同的表面部分有不同的電導率,所以允許物體的相反表面部分 經歷不同的涂覆速率,并且在給定的涂覆時間后,還有不同的層厚度。因 此,物體可以有利地在一個且同一個工藝步驟中在不同位置涂覆不同層厚 度。對于旋轉對稱的物體,縱向方向上的層厚度可以通過賦予陽極上相反 表面部分不同的電導率來變化。還有,電解質的供應,例如以每單位時間 的供應體積表示,對于層上的生長速率是重要的。由于物體不同部分上的 層厚度可容易地根據技術要求而調整,所以金屬的消耗可以最小化,這從 成本的觀點上看是有利的。
根據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陽極的表面是旋轉對稱的。這樣, 旋轉對稱的物體可以在縱向上有不同厚度的旋轉對稱層。
根據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電解質通過陽極中的至少一個溝道 分布進入陽才及和物體間的空間。
在本發明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電解質通過幾個溝道分布進入陽極和 物體間的空間。陽才及包括至少兩個溝道,用于供應電解質到陽極的表面, 這些溝道中一個打開并進入所述表面部分中的一個,其它的溝道打開并進 入其它所述表面部分。溝道中的一個具有比其它溝道截面面積小的截面面 積。該實施方案允許每單位時間向不同表面部分供應不同量電解質。當考 慮到在陽極對面的物體表面上要得到的層厚度時,設計溝道使得進行向陽
極表面不同部分供應電解質。在給定的電流供應和電解質中的金屬離子濃 度下,更快的層生長的速率需要更大的電解質供應,因此溝道的截面面積 將大于對于較低生長速率的截面面積。
根據本發明另 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陽極和物體適合于相對」波此旋轉。
在涂覆期間的相對運動提供了層的好質量,避免了層的燒傷(burning-in )。
根據又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設備包括用于進行要表面涂覆的物 體脫脂的裝置。優選地,利用陽極的溝道分布脫脂液體進入陽極和物體之 間的空間且進一步通過液體吸收材料分布到物體的表面。 一個可用的脫脂 液體的例子是氳氧化鈉溶液。該實施方案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利用同一i殳備 既脫脂又金屬電鍍。要涂覆的物體從不需要在不同的階段間移動。
根據本發明進一步的實施方案,該設備包括用于進行酸浸或所謂的活 化在其上要施加金屬涂層的表面的裝置。它的進行是為了隨后的涂覆得到 好的粘附。優選地,利用陽極的溝道分布酸浸液體進入陽極和物體間的空 間且進一步通過液體吸收材料到達物體的表面。酸浸液體可以,例如,由 硫酸溶液組成。酸浸液處于與設備連接的罐中,并且為了驅動酸浸液的流 動,在罐和設備之間連接泵。當酸浸液通過設備時,返回罐中。酸浸期間, 電流的供應為零或者非常小。該實施方案的一個優點是同一設備可以用于 既酸浸又金屬電鍍。該實施方案與以前的設備包括用于進行脫脂的裝置的 實施方案組合起來也是有利的。這樣,同一設備可以用于脫脂、酸浸以及 金屬電鍍。要涂覆的物體從不需要在不同的階段間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進一步實施方案,陽極的一個表面部分的電導率為 零或者近似零,陽^ L的另一個表面部分的電導率顯著大于零。
根據本發明另外的實施方案,陽極的一個表面部分具有顯著大于零的 第一電導率,陽4 l的另一個表面部分具有顯著大于零的第二電導率,由此 第一電導率不同于第二電導率。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權利要求13的方法實現這個目的。這樣 的方法包括設備接收的物體,由此在所述陽極和接收的物體間形成空間, 所述表面部分置于陽極上具有不同電導率的表面部分的對面,液體吸收材 料加入到所述空間,電解質供應給空間,至少一個所述表面部分通電,由 此進行物體所述表面部分不同層厚度的涂覆。
該方法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包括通過至少兩個溝道供應電解質,由此 在一個所述溝道內每單位時間的流動體積比在其它所述溝道內小。這樣,
向不同的表面部分供應不同量的電解質,由此對于不同的表面部分,涂覆 速率變得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加入包括金屬鹽溶液的電解質。溶液可 以是純無機的,例如金屬氰化物溶液。金屬氰化物溶液的一個例子是氰化 銀的水溶液。電解質也可以是有機金屬的。無機和有機金屬溶液混合物也 可以使用。
本發明特別有用的應用是旋轉對稱部件的內部和外部涂覆。這樣的部 件的例子是有不同用途的薄壁和厚壁的管,鉆孔進入材料段的圓柱體,軸 以及用于,例如,操作臂的棒桿。其他應用可以是較小的罐、水分布系統 的儀器和化學工藝工廠的部件的涂覆。本發明使得在物體的不同表面部分 上施加不同層厚度簡單,這是物體以前由于成本原因被認為不適合涂覆, 現在能用便利的方法涂覆。
附圖簡述
現在通過不同的實施方案并參照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圖1 a表示想要用本發明設備涂覆的物體的實例。
圖lb表示在本發明設備中的陽極的實例。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設備的軸截面。
圖3是圖2設備的橫截面A-A。
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方案的設備的軸截面。
圖5是圖4設備的橫截面B-B。
優選實施方案的詳述
圖la表示要在物體內側上電解涂覆的管狀物體l,其中期望物體的不 同表面部分2a-b涂覆不同厚度的層。在該實施例中,物體的兩個部分2a-b 要涂覆不同厚度的層,而物體表面的其余部分不涂覆。
圖lb表示要用于在管狀物體l內側上電解涂覆的陽極IO。陽極10在 物體電解涂覆期間構成電正極。陽極10包括一個具有不同電導率的許多表 面部分12a-e的圓柱狀主體11。表面部分12a、 12c、 12e缺乏導電性且相 應于不被涂覆的那些物體部分。表面部分12b和12d是導電的且相應于物 體上要涂覆層的那些部分2a和2b。在該實施例中,表面部分12b和12d 具有相同的電導率。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表面部分12b和1M還可以具
有不同的電導率,由此得到不同層厚度的層。在表面部分12b和12d之間 電導率的不同反映了在物體的相應部分間所需的層厚度的不同。表面部分 的高電導率提供比低電導率更厚的層。表面部分12a-e的形狀和大小由期 望涂覆的物體的那些表面部分的形狀和大小決定。物體的每一新涂層幾何 形狀需要陽極表面部分的新構型。
表面部分12a、 12c、 12e由具有良好耐化學性和可加工性的電絕緣材 料制成。這樣材料的例子是Teflon⑧(PTFE)和聚偏氟乙烯(PVDF)。表面部 分12b、 12d由具有良好耐化學性、足夠好的強度和硬度以及適合的電導率 的導電材料制成。這樣材料的例子是不銹鋼、鈦合金和鉑。
一種制造陽極的方法是將具有第一電導率的層施加到具有第二電導率 的主體上,其中層相應于物體上的所需表面層。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主體 可由具有良好電導率的材料如不銹鋼構成,由此層由具有另一個電導率的 材料如電絕緣材料構成。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主體可以由電絕鄉彖材料如 Tef 1 on⑧構成,由此層由具有較高電導率的材料如不銹鋼構成。
在該實施方案中,通過使坯件變成適合要被表面涂覆的物體的直徑來 制造陽極。該直徑為2-大約20mm,小于要表面涂覆的旋轉對稱物體的直徑。 陽極主體上的表面部分的位置向下翻折大約lmm。將厚度為lmm且外徑與 坯件的直徑相等的軸切管,例如塑料管,在向下翻折接收管之前,與高度 等于坯件上向下翻折區域高度的軸高度配合,并且例如通過粘合將切口連 接在一起。保持原始坯件直徑的表面部分12b、 12d具有與坯件相同的電導率。
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陽極包括許多具有不同電導率的同心環狀元件。 這些元件配合在伸長的旋轉對稱支撐元件如桿上。這些元件具有 一起形成 陽極外表面的表面。因此,元件的表面形成具有不同電導率的表面部分。 該實施方案的優點是,改變元件并因此適應陽極表面部分的大小和改變陽 極上表面部分的位置以使陽極適應涂覆具有不同表面構型的物體,這是簡 單的。
而且,陽極包括用于供應電解質的許多溝道13a-d。溝道具有在陽極 表面上打開的出口,更特別是在導電的表面部分12b、 12d中。陽極還具有 構建用于溝道13a-d的結構支撐元件和它們在陽極表面上的出口的功能。
主體11可以是固體旋轉對稱圓柱體,其中的溝道13a-d已經設計出, 溝道的出口在陽極外側打開。主體11還可以成形為一個帶有構建在管內側
的溝道13a-d的旋轉對稱管。
導電的表面部分通電地連4妄到電流元(current unit)的正才及。當給 電壓時,所有電流將通到導電的表面部分12b、 12d,而沒有電流會通到電 絕纟彖的表面部分12a、 12c、 12e。
圖2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方案的設備的軸截面。圖3表示通過圖 2的設備的橫截面A-A。該設備包括具有圓柱形主體11的陽極,從圖lb 中其類型清楚,且要接收圖la所示的要被涂覆的旋轉對稱物體l。涂覆物 體的內側。在陽極中,四個溝道13a-d已經設計出,電解質通過其被供應 到陽極表面。這些溝道在不絕緣的陽極的那些表面部分打開。由于溝道 13a-d在導電的那些表面部分打開,所以確保了新鮮的電解質供應到要被 涂覆的那些表面部分。在該實施方案中,溝道13a、 13c的截面面積小于溝 道13b、 13d的截面面積。
相對于陽極,物體以這樣一種方式放置,即要涂覆的表面部分在導電 的陽極的那些表面部分的對面。i殳計設備以這樣一種方式接收物體,即物 體構成陰極,并且當接收物體時,形成一個用于接收液體吸收材料和涂覆 物體的電解質的空間20。液體吸收材料可以,例如,包4舌所謂的 Scotch-Brite⑥的布料。布料的厚度由空間的寬度決定。布料要填充在陽 極和將表面涂覆的物體間形成的空間20。而且,布料要接收新鮮電解質和 使得新鮮電解質在將表面涂覆的那些表面部分上可利用。電解質可以有利 地包括金屬鹽溶液。溶液可以是純無機的,例如金屬氰化物溶液。金屬氰 化物溶液的例子是氰化銀的水溶液。電解質還可以是有機金屬的。無機和 有機金屬溶液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電解質的剩余通過在設備較低部分中 提供的排水孔25a-b排出。
物體被蓋21和底板22封住。蓋21提供有放液口 23且通過螺栓24 與將表面涂覆的物體連接。通過放液口 23引入旋轉運動而使物體相對于陽
陽極與底板電接觸。因此底板22和陽極10與直流單元(dc unit)的正極 連接且物體1與同 一單元的負極連接。
圖2所示的設備還包括用于進行脫脂將涂覆的物體的裝置。這些裝置 包括要包含脫脂液體的罐27a。罐通過管線與陽極的溝道13a-d連接。通 過設置在通往陽極的管線上的閥28a來控制脫脂液體向陽極的供應。
圖2所示的設備還包括用于進行酸浸將涂覆的物體的裝置。這些裝置
包括要包含酸浸液體的罐27b。罐通過管線與陽極的溝道13a-d連接。通 過設置在通往陽才及的管線上的閥28b來控制酸浸液體向陽才及的供應。
圖2所示的設備還包括用于進行沖洗將涂覆的物體的裝置。這些裝置 包括要包含水的罐27d。罐通過管線與陽極的溝道13a-d連接。通過設置 在通往陽極的管線上的閥28d來控制水向陽極的供應。
圖2所示的設備還包括用于供應涂覆物體的電解質的裝置。這些裝置 包括要包含電解質的罐27 c。罐通過管線與陽極的溝道13a-d連接。通過 設置在通往陽極的管線上的閥28c來控制電解質向陽極的供應。
設備進一步包括連接在閥28a-d和陽極的溝道13a-d之間的泵29a來 驅動液體流動。
設備進一步包4舌連接在排水孔25a-b和罐27a-d之間的為回流液體的 排水管線29b。排水管線連接到罐27a-d并提供有數個為控制液體回流到 各個罐27a-d的閥28e-h。
圖4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設備,包括陽極30a,該陽極 的主體是旋轉對稱且管狀的,要接收將涂覆的物體30b。物體30b外側被 涂覆。圖5表示通過圖4設備的橫截面B-B。陽極由不銹鋼的厚壁管制成。 在陽極中,溝道32a-d已經設計出,通過其向陽極表面供應電解質。在管 的內側上,大約lmm要絕緣的表面部分向下翻折。l咖厚的塑料管,其內 徑相當于陽極的內徑,被鋸開以便軸高度對應于表面部分33a的軸高度。 這段管在軸方向上被切開,并且被已經向下翻折的、其軸高度對應于這段 塑料軸高度的陽極上的表面部分33a接收。在塑料段上切開的軸然后粘合 在一起。以同樣的方式,塑料段為其它的表面部分33c、 33e而制備,其也 應該是電絕緣的。設計設備以這樣一種方式接收物體,即物體構成陰極, 并且在接收物體時,形成用于接收液體吸收材料和涂覆物體的電解質的空 間40。
物體由兩個蓋34、 35封住。設備包括設置在物體各端且與物體連接 的兩個圓柱形板36、 37。每一個圓柱形板提供有放液口 38、 39。通過放液 口 38、 39引入旋轉運動而使物體相對于陽極旋轉。陽極電連接到直流單元 的正極,管狀物體31通過放液口 38、 39中的任何一個接連到相同單元的 負極。
本發明還包括用金屬涂層涂覆導電物體的方法。以下將參照圖2描述 該方法的實施方案。該方法的第一步為脫脂物體以清潔表面。打開裝有脫
脂液體的罐27a的閥28a、 28e,將脫脂液體從罐中泵抽入陽極10。通過陽 極10中提供的溝道13a-d,將液體運輸到陽極的表面且進一步運輸入陽極 和物體之間的空間20,該空間包括液體吸收材料。通過向放液口 23傳遞 力矩而使物體旋轉。在方法接下來所有的步驟中繼續旋轉。適當的旋轉速 度是每分鐘25-100轉。穿過液體吸收材料的液體通過排水孔25a-b排出, 流回罐27a中。當脫脂液體已經被泵抽大約3分鐘時,關閉帶有脫脂液體 的罐的閥28a、 28e。現在物體已經被脫脂。供選擇地,脫脂可以在另一個 脫脂設備中分開進行。
方法的第二步是沖洗物體。打開7jc罐27d的閥28d、 28h。泵抽水大約 3分鐘以沖去任何殘留的脫脂液體,水罐的閥28d、 28h隨之關閉。
方法的第三步是酸浸物體。打開帶有酸浸液的罐27b的閥28b、 28f, 現在泵抽酸浸液體大約3分鐘,閥28b、 28f隨之關閉。物體現已被酸浸。 供選擇地,酸浸可以在另一個酸浸設備中分開進行。
方法的第四步是另一個沖洗操作。現在再一次打開水罐的閥28d、 28h, 泵抽水大約3分鐘以沖去任何殘留的酸浸液體。其后,關閉水罐的閥28d、 28h。現在,物體準備好接收金屬層。
方法的第五步是物體的金屬電鍍。打開裝有電解質的罐27c的閥28c、 28g。現在,電解質被泵抽出來通過陽極的溝道13a-d并進入那些要涂覆的 表面部分12a-e,進一步通過排水孔25a-b再次回到罐27c。通過電連接到 電流提供單元(未示出)的正極給陽極10加電壓。物體通電地連接到電流 提供單元的負極。安培數和時間適應要涂覆的表面部分的大小和期望的層 厚度。隨后,關上電流且關閉裝有電解質的罐的閥28c、 28g。電壓可以在 2-25V的間隔內。在陽極10的導電表面12b、 12d對面的表面用金屬層涂 覆。在陽極10的電絕緣表面12a、 12c、 12e對面的表面保持未涂覆。從而, 完成金屬電鍍。
方法的第六步是沖洗物體l。打開水罐27d的閥28d、 28h且將水泵抽 通過陽極并i^液體吸收材料。供選擇地,所有的沖洗步驟可以在另一個 設備中分開進行。
儀器還包括用于控制泵和閥的控制設備(未示出)。控制設備可以是, 例如,計算機。
陽極的功能部分地是構建溝道的結構支撐元件和它們到陽極表面上的 導電表面部分的出口,通過該出口供應電解質,部分地是在電解涂覆期間
構建電正極。確定陽極直徑以便在要表面涂覆的物體和陽極之間同心地形 成要接收液體吸收材料的空間。液體吸收材料的功能是吸收并使得新鮮電 解質在要表面涂^隻的表面部分上可利用。這樣,確保新鮮電解質供應到在 電解涂覆過程中作為正極包括的表面部分。
涂覆在陽極和要涂覆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下進行。相對運動有確保在層
上無燒傷(burn-in)效應獲得的功能。然而,相對運動不必太快,因為這 可能導致不必要的低涂覆速率。
當涂覆多于一個表面部分時,可以在同時進行對不同表面部分的施加 電壓。施加電壓還可以根據特定的順序進行以便第一表面部分首先被施加 電壓,隨之第二表面部分被施加電壓,由此第一表面部分的施加電壓中斷。 隨后,第三表面部分被施加電壓,由此第二表面部分的施加電壓中斷。及 時地向不同表面部分施加電壓的不同組合是可能的。利用不同形式的直流 電如脈沖直流電流也是可能的。那么脈沖寬度和幅度可以基于要表面涂覆 的物體以及不同的工藝參數來確定。
陽才及可以包括大量的》走轉對稱表面部分,該表面部分在軸向上的高度 可以是不同的。
權利要求
1.用于金屬電解涂覆導電材料物體(1;31)的設備,其中物體具有至少兩個期望涂覆不同厚度層的表面部分(2a-b),其中設備包括具有主體的陽極(10;30),其中設計設備以這樣的方式接收物體,即物體構成陰極,并且在接收物體時,形成用于接收液體吸收材料和涂覆物體的電解質的空間(20;40),其特征在于,陽極的主體包括至少兩個具有不同電導率的表面部分(12a-e;33a-e),和該表面部分布置在被接收物體的所述表面部分的對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10; 30)的表面 是旋轉對稱的。
3.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陽極所述 表面部分(12a, 12c, 12e; 33a, 33c, 33e )之一的電導率為零或者接近零,而 陽極另一個所述表面部分(12b, 12d; 33b, 33d)的電導率顯著大于零。
4.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陽極所述 表面部分(12b, 12d; 33b, 33d)之一具有顯著大于零的第一電導率,而陽極另 一個所述表面部分(12b, 12d; 33b, 33d)具有顯著大于零的第二電導率,第 一電導率不同于第二電導率。
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 包括至少一個用于供應電解質到陽極表面上的溝道(13a-e; 32a-e )。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包括至少兩個 供應電解質到陽極表面上的溝道U3a-e;32a-e),其中一個溝道在所述表 面部分的一個處打開,而其它溝道在所述表面部分的其它處打開。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道(13a, 13c )中 的一個的截面面積小于其它溝道(13b, 13d)的截面面積。
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 和物體適合于相對彼此旋轉。
9.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 包括用于進行要涂覆物體脫脂的裝置(27a, 28a, 28e, 29a, 29b )。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道適合于分布脫 脂液體進入所述空間。
11.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括用于進行物體酸浸的裝置(27b, 28b, 28f , 29a, 29b )。
12.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道 適合于分布出酸浸液體進入所述空間。
13. 金屬涂覆導電材料物體的方法,其中物體具有至少兩個期望涂覆 不同厚度層的表面部分,所述涂覆是通過至少一個包括具有主體的陽極的 設備,其中設計設備以接收物體,物體構成陰極,由此所述方法包括--由設備接收物體,由此形成在所述陽極和^皮接收物體之間的空間, —將所述表面部分放置在有不同電導率的陽極表面部分的對面, --將液體吸收材料加入到所述空間, --向空間供應電解質, --給所述表面部分的至少一個通電, 由此,進行向物體上所述表面部分不同層厚度的涂覆。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包括電 導率為零或接近零的第一表面部分,和電導率顯著大于零的第二表面部分, 然后第二表面部分被通電。
15. 根據權利要求13-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部分包 括電導率顯著大于零的第一和第二表面部分,由此兩個表面部分都被通電。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第一表面部分具有第一 電導率,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具有第二電導率,由此第一電導率不同于第二 電導率。
17. 才艮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同時向所述表面部 分通電,由此進行向物體上所述表面部分同時涂覆不同層厚度。
18. 根據權利要求13-1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 括通過陽極中的至少 一個溝道向所述陽極表面供應電解質。
19.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陽極中 的至少兩個溝道向所述陽極表面供應電解質,其中一個溝道在所述表面部 分的一個處打開,而其它溝道在所述表面部分的其它處打開。
20.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至少兩 個不同的溝道供應電解質,由此在所述溝道之一 中的每單位時間的流動體 積比其它所述溝道的小。
21. 根據權利要求13-2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 括供應包含金屬鹽溶液的電解質。
22. 根據權利要求13-21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 括供應包含銀鹽溶液的電解質。
23. 根據權利要求13-2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 括相對彼此旋轉所述陽極和所述物體。
24. 根據權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設備或者根據權利要求 13-2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方法用于涂覆旋轉對稱部件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導電材料物體(1)的金屬電解涂覆的設備和方法,其中所述物體具有至少兩個期望涂覆不同厚度的層的表面部分。所述設備包括陽極(10)。設計設備以這樣一種方式接收物體,物體構成陰極,并且在接收物體時,形成用于接收液體吸收材料和涂覆物體的電解質的空間(20)。陽極的主體包括至少兩個有不同電導率的表面部分(12a-e),所述表面部分布置在接收的物體的所述表面部分的對面。
文檔編號C25D7/04GK101341277SQ200680048278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2日
發明者J·哈格倫德 申請人:Abb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