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

文檔序號:5293628閱讀:93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尤其是一步法可制得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
背景技術
芳族氨基酚類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及中間體,廣泛應用于醫藥、農藥、染料、橡膠等工業領域。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及混合物本身就是一種染料,也是染料領域中的重要中間體。早在1909年J.Deient就應用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制得了染料,并作為還原染料使用(C.I還原紫)。1971年開始該品種又作為分散染料使用。由于蒽醌類分散染料具有色澤鮮艷(特別是藍和紅)、耐光牢度優良、均勻性能好等明顯的特點,故在染料領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蒽醌型分散染料和蒽醌中間體出口量大增,而且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
以往,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大都采用蒽醌汞定位磺化法生產,但此法生產不但工藝路線長,產品總收率低,而且產品及廢水中含有汞,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七十年代初期,汞污染問題引起了各國工業界的高度重視,加之當時蒽、蒽醌及其衍生物的資源有限以及對產品需求的劇增,所以各國開始了新工藝路線的研究。最初,主要著眼于除汞工藝的研究,隨后著重研究非汞工藝合成的新路線,主要以二硝基蒽醌為起始原料,采用二甲氧基化法、二苯氧基化法以及還原轉位法等新工藝。這些工藝過程都屬于多步驟合成過程,主要包括甲氧基化或苯氧基化、硝化、水解、還原等步驟。以苯氧基化法為例分析其工藝過程,詳見附圖7,從工藝過程可以看出,苯氧基化法生產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要經過苯氧基化、硝化、水解、還原等反應過程,而且每一步反應后都要經過后處理才能進入下一步反應。顯然化學法生產存在著合成步驟多、工藝流程長、三廢污染多、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等問題,尤其在生產過程中需經過多步分離,排放出大量的含酚廢水,故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現在報道較多的是催化加氫法,但此法需消耗高純度的貴金屬催化劑,并且需在高溫和高壓下操作,費用較高,同時仍需多步才能合成得到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所以仍然存在著合成步驟多、工藝流程長、投資費用高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用以替代目前合成步驟多、工藝流程長、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三廢污染嚴重、產物需經過多步分離的化學法。該法工藝路線短、原料成本低、三廢污染少、產物選擇性高,更重要的是一步即可獲得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產品。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中,以7.5~14.2mol/L的硫酸水溶液為電解液,1,5-二硝基蒽醌為原料,采用相轉移催化劑,控制溫度100~160℃,陰極電位-0.1~-0.4伏,電流密度200~2000A/m2,在上述條件下進行電解合成,可一步制得所述的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所述的1,5-二硝基蒽醌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0.003~0.012mol/L,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為下列之一SnCl2、BiCl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陽極材料選自下列之一鉛銀合金、二氧化鉛、純鉛或鍍鉑鈦、鉑;陰極材料選自下列之一紫銅、汞齊化銅、銅鎳合金、銅鉍合金、鋅或鋅鎳銅合金;參比電極為同溶液動態氫電極。
本體系中參比電極的作用只是用來確定陰極電位,因此也可以選用其他能達到此目的的電極。
所述的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中的電解體系具體可選用附圖1所示的裝置,它包含電解槽槽體3和導電汞杯8,電解槽槽體內部設置陽極2和半圓筒狀攪拌式陰極1,它們之間由袋狀陽離子交換膜4分隔,各自構成陽極室和陰極室。由于采用半圓筒狀攪拌式陰極、袋狀陽離子交換膜和導電汞杯等特有結構,使該電解槽具有傳質效率高,電流密度分布均勻,時空效率高等優點。
選用何種電極材料可根據具體生產要求進行選擇。選用不同的電極材料對本反應體系具有不同的電催化活性,具體可見附圖3。
進一步,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0.5~5.0wt%。
所述的陽極優選為圓柱狀,所述的陰極優選做成多孔狀、鱗片狀、網狀或半圓筒狀。
反應中硫酸電解液的濃度對反應有直接影響,隨著酸度增加,體系的電流密度可顯著增大,有利于反應進行;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如果酸度過大,體系粘度增加,不但不利于體系的傳質過程,還可能引起磺化反應,產生副產物。
反應物1,5-二硝基蒽醌濃度的上升,可使體系還原反應的速度加快、峰電流升高。但如果反應物濃度過高,將超出體系的溶解度,并使溶液電阻和槽電壓上升,能耗增加。
具體的,所述的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是以銅鎳合金或汞齊化銅電極為陰極、二氧化鉛電極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中,以12.75mol/L硫酸溶液為陽極液,以硫酸和1,5-二硝基蒽醌的混合液為陰極液,在SnCl2相轉移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控制溫度為140℃,陰極電位為-0.1~-0.4伏,電流密度在200~2000A/m2進行電解,可一步制得所述的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產物,陰極液中硫酸的終濃度為12.75mol/L,1,5-二硝基蒽醌的終濃度為0.00671mol/L;SnCl2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2.5wt%。
用上述電還原合成方法平均收率可達到72%(遠高于化學法四步合成的平均總收率44.7%),平均電流效率為78%。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體現在本發明所述的電解合成法工藝路線短、選擇性高、生產成本低、三廢污染少、產物收率高,可一步制備獲得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產品,而且該法可廣泛應用于其他芳族氨基酚類化合物的電解生產。


圖1為本發明所用的電解合成設備結構示意圖,其中1-轉動陰極;2-陽極;3-槽體;4-陽離子交換膜;5-參比電極;6-直流電源;7-電動機;8-導電汞杯;9-數字電壓表;10-緩沖瓶;11-陰極液循環泵;12-恒溫槽。
圖2為實施例1中空白樣和加入1,5-二硝基蒽醌后相同電解條件下的循環伏安掃描曲線。
圖3為實施例2~5選用不同的陰極材料的電位掃描曲線,曲線1、2、3、4分別對應的陰極材料為Cu/Hg、Cu、Zn-Ni-Cu和Zn。
圖4中曲線1、2、3、4分別對應實施例6~9中不同濃度硫酸電解液的穩態極化曲線。
圖5為實施例10中加入相轉移催化劑前后的穩態極化曲線對比圖。
圖6為實施例11~13中不同反應物濃度對應的循環伏安掃描曲線;圖7為背景技術中以苯氧基化法制備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實施例1首先做空白試驗,采用附圖1所示的裝置,汞齊化銅電極(Cu/Hg)為陰極,鉑片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陰、陽極液為12.75mol/L硫酸溶液,溫度為140℃,用美國普林斯頓公司的Potentistat/galvanostat Model 273A,掃描速度為100mv/s進行循環伏安掃描。結果如圖2中的曲線B。
采用汞齊化銅電極為陰極,鉑片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12.75mol/L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為陰極液(即陰極液中硫酸的終濃度為12.75mol/L,1,5-二硝基蒽醌的終濃度為0.00671mol/L,其他相同表達同此含義),12.75mol/L硫酸溶液為陽極液,溫度為140℃,用上述同樣方法進行測試,結果如圖2中的曲線A。
比較圖2中曲線A和曲線B,曲線B中空白試驗在-0.2~-1.4V范圍內只有析氫峰出現,而曲線A卻在峰電位為-0.35V下,有明顯的峰電流出現。
在-0.35V的峰電位下,以1,5-二硝基蒽醌為原料,以汞齊化銅電極為陰極,二氧化鉛電極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用附圖1所示電解合成裝置進行恒電位電解。電解產物經紅外光譜(日本紅津島公司IR408)分析,圖譜與標準圖譜對照,表明電解產物為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
實施例2~5實施例2~5分別用Cu/Hg、Cu、Zn-Ni-Cu和Zn電極作為陰極,鉑片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陰極液為12.75mol/L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陽極液為12.75mol/L硫酸溶液,溫度為140℃,用美國普林斯頓公司的Potentistat/galvanostatModel 273A,進行穩態極化掃描,其結果分別為圖3中的曲線1、曲線2、曲線3、曲線4。
實施例6~9用Cu/Hg作為陰極,鉑片做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實施例6~9的陰極液中1,5-二硝基蒽醌的終濃度為0.00671mol/L,硫酸的終濃度則分別為10.20mol/L、11.90mol/L、13.60mol/L、14.45mol/L,而陽極液分別對應為同濃度的硫酸溶液,溫度為140℃,用美國普林斯頓公司的Potentistat/galvanostatModel 273A,分別作穩態極化曲線,其結果分別為圖4中的曲線1、曲線2、曲線3、曲線4。
實施例10用Cu/Hg作為陰極,鉑片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陰極液分別為12.75mol/L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和12.75mol/L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0.0585mol/LSnCl2,陽極液為12.75mol/L硫酸溶液,溫度為140℃,用美國普林斯頓公司的Potentistat/galvanostat Model 273A,分別作穩態極化曲線,其結果分別為圖5中的曲線1、曲線2。可以看出,相轉移催化劑SnCl2的加入,在電極表面上起到了電催化作用,使體系電流密度顯著提高,有利于反應進行。
實施例11~13用Cu/Hg作為陰極,鉑片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實施例11陰極液為12.75mol/L硫酸+0.00100mol/L 1,5-二硝基蒽醌、實施例12陰極液為12.75mol/L硫酸+0.00366mol/L 1,5-二硝基蒽醌、實施例13陰極液為12.75mol/L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陽極液都為12.75mol/L硫酸溶液,溫度為140℃,用美國普林斯頓公司的Potentistat/galvanostat Model 273A,分別作循環伏安曲線,其結果分別為圖6中的曲線1、曲線2和曲線3。
實施例14以銅鎳合金電極為陰極、二氧化鉛電極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以12.75mol/L硫酸溶液為陽極液,陰極液為12.75mol/L的硫酸+0.00671mol/L 1,5-二硝基蒽醌,SnCl2用量為電解液2.5wt%,控制溫度為140℃,陰極電位為-0.35伏,電流密度在1000A/m2進行電解合成,制得所述的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產物,電解合成收率72%,電流效率78%。
權利要求
1.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為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中,以7.5~14.2mol/L的硫酸水溶液為電解液,以1,5-二硝基蒽醌為原料,采用相轉移催化劑,控制溫度100~160℃,陰極電位-0.1~-0.4伏,電流密度為200~2000A/m2進行電解,制得所述的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所述的1,5-二硝基蒽醌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0.003~0.012mol/L,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為下列之一SnCl2、BiCl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陽極材料選自下列之一鉛銀合金、二氧化鉛、純鉛或鍍鉑鈦、鉑;陰極材料選自下列之一紫銅、汞齊化銅、銅鎳合金、銅鉍合金、鋅或鋅鎳銅合金;參比電極為同溶液動態氫電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0.5~5.0wt%。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陽極為圓柱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陰極為多孔狀、鱗片狀、網狀或半圓筒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為以銅鎳合金或汞齊化銅電極為陰極、二氧化鉛電極為陽極、同溶液動態氫電極為參比電極,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中,以12.75mol/L硫酸溶液為陽極液,以硫酸和1,5-二硝基蒽醌的混合液為陰極液,在SnCl2相轉移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控制溫度為100~160℃,陰極電位為-0.1~-0.4伏,電流密度在200~2000A/m2進行電解,可一步制得所述的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產物,陰極液中硫酸的終濃度為12.75mol/L,1,5-二硝基蒽醌的終濃度為0.00671mol/L;SnCl2在電解液中的濃度為2.5wt%。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步法電解合成1,5-二氨基-4,8-二羥基蒽醌的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陰極轉動分隔式電解槽,以7.5~14.2mol/L的硫酸為電解液,以1,5-二硝基蒽醌為原料,采用相轉移催化劑,控制溫度100~160℃,陰極電位-0.1~-0.4伏,電流密度在200~2000A/m
文檔編號C25B3/00GK101054681SQ200710067349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4日
發明者馬淳安, 張 誠, 褚有群, 盛江峰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