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懸浮支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懸浮支柱,尤其設用于礦山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支 護,也適用于其它需要支護的場合。
技術背景目前常用于礦山井下采掘工作面的一種懸浮支柱見圖1,它是將注液位置設 計在手把體上,這種懸浮支柱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如下問題1、支柱注液位置高, 2、回柱速度較慢,3、使用操作不便。 發明內容鑒于已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原懸浮支柱進行改進,將手把 體上的注液口取消,專門設計一個注液閥體,穿套并固定在支柱油缸上,通過 其注液和泄液,達到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合理,具有注液位置高度降低,回柱速 度大幅提高,支護強度大幅提高的新型懸浮支柱。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它包括缸體、缸柱、設在缸體與缸柱連接處的缸柱 套和底座,在缸柱頂部內腔設有密封蓋,缸柱頂部外端設有頂蓋,在缸柱內腔 中的密封蓋底部中間位置與底座中間位置之間連接的一根復位彈簧,設在缸柱 中部外壁上的注液閥體,注液閥體上設有連通油缸與三用閥的進出液通道。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所述的缸體與缸柱連接處的缸柱套內壁設有階梯通 孔,其上下階梯孔壁上開有多個設置密封圈的環形溝槽,缸柱套外壁焊接環形 手把。缸柱中部設有進出液體的徑向通孔,與焊接在外壁上的注液閥體上的進 出液通道連通。注液閥體是由一側帶有同缸體配合的通腔,另一側帶有與三用 閥配合的通腔組成的一只金屬連體件,其兩個通腔的中心線相互垂直,并設有 互通的進出液體徑向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注液位置高度降低,使用操作方便,解決了 原懸浮支柱注液位置高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2、回注速度大幅增加,支護效率 提高,解決了原懸浮支柱回柱速度過慢的問題。3、缸柱和缸體長度配置合理, 支護強度大幅提高,解決了原懸浮支柱活柱強度不足、易彎變形的問題。
圖1是原懸浮支柱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的缸柱套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的注液閥體橫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2、附圖3、附圖4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懸浮支柱,它主要由缸體l、缸柱2、底座3、缸柱套4、環形手 把5、密封蓋6、頂蓋7、復位彈簧8和注液閥體9組成。其設計結構是在缸 體l與缸柱2的底部設置底座3;在缸體l的上部設置缸柱套4,缸柱套4的內 壁41上設有階梯通孔,其上、下階梯孔壁上開有多個設置密封圈的環形溝槽, 將缸體1與缸柱3連接,缸柱套4的外壁42焊接環形手把5。在缸柱2的內腔 頂部設置密封蓋6,缸柱2的外端頂部設置頂蓋7;在缸柱2的內腔中密封蓋6 的底部中間位置與底座3的中間位置之間連接一根復位彈簧8。缸柱2的中部設 有進出液體的徑向通孔21,與焊接在外壁上的注液閥體9上的進出液通體徑向 通孔93連通;注液閥體9是由一側帶有同缸體1配合的通腔91,另一側帶有與 三用閥配合的通腔92組成的一只金屬連體件,其兩個通腔91、 92的中心線相 互垂直,并設有互通的進出液體徑向通孔93。其工作原理將三用閥連接注液閥體9,開啟三用閥向缸體l內注液,液體通過注液閥體9上的通孔93進入缸體1與缸柱2形成的環形腔體,并從缸柱2 下端的徑向孔進入缸柱2內腔,隨著液體不斷的注入達到一定壓力時,缸柱2 向上升起,直至頂住所需支撐的位置。取消支撐時,啟動卸壓系統,在復位彈 簧8作用下,液體原路返回,液體每注入和泄出一次,缸柱2便支撐和降柱一 次,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1、 一種新型懸浮支柱主要由缸體(1)、缸柱(2)、底座(3)、缸柱套(4)、 環形手把(5)、密封蓋(6)、頂蓋(7)、復位彈簧(8)和注液閥體(9)組成, 其特征在于:在缸體(1)的上部設置缸柱套(4),缸柱套(4)的內壁(41)上 設有階梯通孔,其上、下階梯孔壁上開有多個設置密封圈的環形溝槽,將缸體(1)與缸柱(3)連接,并在缸柱套(4)的外壁(42)焊接環形手把(5);缸 柱(2)的中部設有進出液體的徑向通孔(21),與焊接在外壁上的注液閥體(9) 上的進出液通體徑向通孔(93)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浮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閥體(9) 是由一側帶有同缸體(1)配合的通腔(91),另一側帶有與三用閥配合的通腔(92)組成的一只金屬連體件,其兩個通腔(91)、 (92)的中心線相互垂直, 并設有互通的進出液體徑向通孔(9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懸浮支柱,它主要由缸體、缸柱、底座、缸柱套、環形手把、密封蓋、頂蓋、復位彈簧和注液閥體組成。其設計結構是在缸體的上部設置缸柱套,缸柱套的內壁上設有階梯通孔,其上、下階梯孔壁上開有多個設置密封圈的環形溝槽,將缸體與缸柱連接,并在缸柱套的外壁焊接環形手把;缸柱的中部設有進出液體的徑向通孔,與焊接在外壁上的注液閥體上的進出液通體徑向通孔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液位置高度降低,使用操作方便,解決了原懸浮支柱注液位置高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文檔編號E21D15/00GK201155329SQ20072004202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4日
發明者劉欣科 申請人:劉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