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86984閱讀:5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上鉆孔施工作業,尤其涉及一種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
背景技術
目前,鉆孔灌注樁基礎已成為橋梁水中的主要基礎型式,也是橋梁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水中鉆孔樁施工的關鍵是水上鉆孔施工作業平臺;其主要的施工方法有船上鉆孔法、鋼板樁圍堰法、浮運鋼殼沉井法、棧橋及水中固定平臺法等。杭(杭州)浦(上海浦東)高速公路嘉興段11合同段是我公司近幾年承接施工的工程項目。該項目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是國家重點公路建設規劃的一條縱向公路一黑龍江嘉蔭至福建南平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公路交通重點建設規劃項目,按雙向六車道全封閉、全立交、控制出入口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行車速度為120Km/h。本標段控制性工程鹽嘉塘大橋跨越規劃III級航道一鹽嘉塘船運航道,其中,跨越鹽嘉塘船運航道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采用雙半幅分離式結構。該橋主橋下部結構20#、21#主墩均位于鹽嘉塘船運航道河水中,為鋼筋混凝土矩形墩,二層臺階承臺形式。主墩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單個承臺內分布q>160cm樁基12根; 順橋向分為三排,每排四根,排距和樁間距均為4. 2m,共48根,樁長87m左右。根據鹽嘉塘大橋主墩在航道水中位置、水深情況,采用常規的棧橋及固定平臺法進行鉆孔、灌注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鋼材;且在平臺拆除后,大部分的施工鋼材將閑置無用,浪費大,施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質量、高工效、低成本的水中鉆孔樁基礎施工,即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驟a周轉平臺活動支腿插打施工,插打時,首先定位船拋錨定位在設計位置,吊船移至旁靠拋錨定位,定位船定位誤差不大于20m ;確定平臺的四根角樁位置;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Φ63定位鋼管樁,在平臺的四角,各沉入一根鋼管樁定位;在定位鋼管樁上安放導向鋼梁;利用導向鋼梁定位,逐根插打鋼管樁,直至全部;鋼管樁插打要求水平最大偏位小于 15cm,傾斜度小于;b安裝周轉平臺,移動式水中周轉平臺運至主墩墩位,在完成插打鋼管樁活動支腿后,吊裝周轉平臺安裝在鋼管樁活動支腿上;c棧橋搭設,橋寬設4. 5m,采用8m長Φ 20cm木樁作承重立柱;木樁排間距3m,每排兩根,間距:3m ;單樁入土,橫向主梁采用1400工字鋼,橫梁與木樁使用鈀釘固定;縱梁采用3根1200 X 100工字鋼,面層橫向鋪設5cm厚木板;
d鋼護筒埋設,首先,在平臺上對鉆孔樁位進行測量放樣;利用鉆孔平臺上縱、橫工字鋼梁安裝導向框架,導向架比護筒外徑大5cm ;鋼護筒頂部焊接好替打;使用吊船配合 DZ-60KW振動錘,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鋼護筒,將鋼護筒下放,直到其刃腳下沉到河床面為止;校正護筒垂直度(小于0. 5% )和護筒平面位置偏差(小于3cm)后;該過程中,用全站儀和經緯儀進行全過程監控,以防偏位、傾斜,控制其值符合規范要求;e測量放樣,施工放樣時采用GTS-602全站儀在控制點上設站,用極坐標方法定出中心位置和主要軸線或輔助施工基線,然后依據軸線或施工基線,采用J2B經緯儀配合鋼卷尺測放樁位;軸線控制樁需離開施工區IOm以上,樣樁用60cm長φ12鋼筋實地標定,鋼筋露出5 8cm,端頭涂上紅油漆;f鉆進施工,采用回旋鉆機正循環鉆孔時,確保成孔垂直度,保持孔內水面標高;g終孔提鉆h鋼筋籠吊放,鋼筋籠由浮船運到孔位處,利用鉆機或吊車分節起吊、安放、孔口焊接各段鋼筋籠;鋼筋籠吊起移至孔口,將正位后的鋼筋籠吊入孔內;在骨架入孔時,清除鋼筋骨架上的泥土和雜物,修復變形或移位的箍筋;在焊接前,用鋼筋扳手絞緊,點焊使兩主筋密貼,進行立焊;鋼筋籠焊接時,上下兩節必須保證在同一豎直線上,主筋搭接采用單面焊,焊縫長度> I0d(d為鋼筋直徑);鋼筋焊接結束后,嚴禁將鋼筋焊接段立刻下放入孔,防止鋼筋淬火;i水下混凝土灌注,鋼筋籠下放完成后,即安放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時選用 Dg250快速接頭鋼管,利用樁機逐節下放;在鋼筋籠骨架和導管就位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用反循環進行二次清孔;首批混凝土應先拌0. 5m3左右的同標號砂漿;灌注時,砂漿要在混凝土之前,防止導管口被骨料卡住;貯料斗的容積要等于或大于首批混凝土體積;j連續混凝土的灌注,測量孔內和導管內混凝土面的高度,根據導管在孔內的長度,將埋深控制在2.0 6. Om之間;灌注時,泥漿應源源不斷地流出孔外;灌注過程中,要保證孔內有足夠的水頭高度,灌注中,嚴禁散落混凝土落入孔內,避免增加混凝土面上的沉淀層厚度而增加導管下端的壓力,給灌注混凝土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灌注完畢后,緩慢提升最后一節導管,提升導管時,應避免導管傾斜或刮碰鋼筋籠;k泥漿處理;1樁基檢測。所述水中周轉鉆孔平臺平臺主要由桁架平臺、固定支腿、插打支腿組成;桁架平臺平面尺寸為9mX 13. 5m,由I40b型鋼焊成,焊拼2140工字鋼梁,橫橋向安裝在固定支腿鋼管頂部預割槽口內,焊接牢固,作為承重托梁。其上部順橋向焊接安裝140工字鋼,頂部滿鋪 δ = 5cm厚木板,形成主桁架平臺;Φ630πιπι(δ = 10mm)的鋼管焊接在主桁架上作為固定支腿;中間使用槽鋼進行剪刀連接。鋼護筒采用厚度為δ = 8mm的A3鋼板卷制而成;護筒成形設置臺座,采用定位器接長,確保卷筒圓、接縫嚴;焊接采用坡口雙面焊,所有焊縫必須連續,以保證不漏水;鋼護筒在加工廠進行分節制作,運至鉆孔平臺,現場焊接接長;為加強護筒的整體剛度,在焊接接頭焊逢處加設厚8mm寬20cm的鋼帶,護筒底腳處加設厚12mm寬30cm的鋼帶作為刃腳。鋼筋籠骨架分節制作,每節長度9 IOm ;鋼筋籠在加工時,并綁扎成型;加強筋點焊在主筋上,保證鋼筋籠骨架剛度,可用十字撐將鋼筋籠臨時支撐,防止變形;螺旋箍筋調直后均勻地綁扎在主筋上,每節鋼筋籠箍筋點焊在主筋上;主筋接頭在同一截面不能超過 50%,搭接位置必須錯開Im ;鋼筋籠保護層預先用砂漿制成圓餅狀,中間留一孔可穿鋼筋; 在鋼筋籠骨架制作好后,將混凝土保護塊穿在箍筋上,同一截面設置四塊,豎向錯開布置; 吊放鋼筋籠時,現場設置多臺電焊機同時進行焊接,以縮短吊放鋼筋籠時間。灌注混凝土前應對隔水栓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有球式隔水栓距漿表面的高度是否在30cm左右;過球是否靈便;鐵線固定端是否牢靠;導線裝置是否穩定。在混凝土灌注完畢前,增加混凝土灌注高度的測量次數,并防止因提管過快造成夾泥;灌注末期,導管內混凝土壓力減小,為保證樁頭質量,應將導管和漏斗提高,使導管上口高出樁頂或護筒內水面4 6m ;灌注末期,泥漿較濃,常夾帶大量泥塊,要保證50cm的超灌高度,保證樁頭質量。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對鋼管樁樁徑和沉入深度的選擇和調節,可以實現平臺上所需的較大的承載力,進而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材料節約、成本低。樁基施工從群樁的一側向另一側施工,在一排樁基施工完成后,拔出第一排,插打在第三排,實現鋼管樁的周轉使用,這樣就大大節約了鋼管使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簡便、工效高、易于保證施工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移動周轉平臺結構設計1)周轉鉆孔平臺設計采用水中周轉鉆孔平臺平臺主要由桁架平臺、固定支腿、插打支腿組成。桁架平臺平面尺寸為9mX13.5m,由I40b型鋼焊成。焊拼2140工字鋼梁,橫橋向安裝在固定支腿鋼管頂部預割槽口內,焊接牢固,作為承重托梁。其上部順橋向焊接安裝140工字鋼,頂部滿鋪S = 5cm厚木板,形成主桁架平臺。Φ630πιπι(δ = 10mm)的鋼管焊接在主桁架上作為固定支腿。中間使用槽鋼進行剪刀連接。2)活動支腿主橋主墩施工須使用Φ 500mm( δ = 10mm)鋼管作活動支腿,考慮到材料的多次利用,采用長度12. Om的Φ500mm鋼管樁作支承立柱;每次周轉,平臺順橋向布設鋼管樁4排, 橫橋向打設鋼管樁2根,共使用8根鋼管樁。樁基礎施工期間正好為洪水季節,平臺鋼管樁活動支腿頂標高均應高出通航水位0. 5m為宜。根據資料,Φ 500mm鋼管樁埋入淤泥質軟土中的摩阻力很小,在2t/m2左右。每根樁長12. 0m,預計埋入土中8. 68m,摩阻面積13. 63m2 ; 考慮安全系數為0.75,計每根樁承載力20. 4t左右(不考慮樁端承力);周轉平臺總承載力在8根X20.4 = 163. 2t。水中周轉平臺上置放2臺鉆機工作,每臺鉆機重約25t (包括鉆桿、鉆頭),總重約50t ;考慮施工荷載、水下混凝土灌注多種因素的影響,均能滿足施工要求。2鉆孔平臺、棧橋搭設施工1)周轉平臺活動支腿插打施工鋼管樁插打在測量的監控下,利用定位船、40t吊船及DZ-60KW咬口激振錘進行。 施工前,首先根據樁位坐標計算出鉆孔平臺四角定位樁的坐標及交會角,供打樁使用。打樁時,在岸正面設置一臺全站儀觀測定位,側面設置二臺經緯儀校核。插打時,首先定位船拋錨初步定位在設計位置,吊船移至旁靠拋錨定位,定位船定位誤差不大于20m。在岸上測量儀器精確控制下,確定平臺的四根角樁位置;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Φ63定位鋼管樁,在平臺的四角,各沉入一根鋼管樁定位。在定位鋼管樁上按照設計位置安放導向鋼梁。利用導向鋼梁定位,逐根插打鋼管樁,直至全部。鋼管樁插打要求水平最大偏位小于15cm,傾斜度小于1 %。2)安裝周轉平臺移動式水中周轉平臺加工完成后,在浮船上組拼成整體,水上浮運至主墩墩位。在完成插打鋼管樁活動支腿后,吊裝周轉平臺安裝在鋼管樁活動支腿上,形成水中鉆孔樁施
工平臺。3)棧橋搭設施工棧橋考慮汽車吊通行,橋寬設4. 5m,采用8m長Φ 20cm木樁作承重立柱;木樁排間距:3m,每排兩根,間距:3m。單樁入土一定深度。橫向主梁采用1400工字鋼,橫梁與木樁使用鈀釘固定。縱梁采用3根I200X 100工字鋼,面層橫向鋪設5cm厚木板。平臺及棧橋施工前均需報航道等有關部門審批,發布施工通告;在適當位置設立防撞鋼管樁和夜間警示燈,設立相應通航、助航標志;引導過往船舶通行,確保過往船只的通航和施工安全。3水中鉆孔樁基礎施工1)樁基護筒的制作與埋設a鋼護筒制作樁基鋼護筒設計內徑為OlSOcm,鋼護筒采用厚度為δ = 8mm的A3鋼板卷制而成。鋼護筒根據需要加工其長度。護筒成形設置臺座,采用定位器接長,確保卷筒圓、接縫嚴。焊接采用坡口雙面焊,所有焊縫必須連續,以保證不漏水。鋼護筒在加工廠進行分節制作,經檢查合格后運至鉆孔平臺,現場焊接接長。為加強護筒的整體剛度,在焊接接頭焊逢處加設厚8mm寬20cm的鋼帶,護筒底腳處加設厚12mm寬30cm的鋼帶作為刃腳。b鋼護筒埋置深度根據地質資料及現場調查,主墩位處,自河床向下為軟塑狀的淤泥質粘性土、亞粘土不透水層。考慮河床下淤泥質粘性土的不均質易引起局部滲透,防止護筒底部向外發生滲流、管涌、反穿孔現象,而使護筒傾斜、沉陷,甚至造成孔口坍塌。鋼護筒必須沉入淤泥質粘性土、亞粘土不透水層細以下的的深度。確定鋼護筒長度8. Om0鋼護筒頂標高與平臺頂面平齊。鋼護筒埋置深度示意見圖5. 2. 4。c鋼護筒埋設首先,在平臺上對鉆孔樁位進行測量放樣,按規范要求定位。利用鉆孔平臺上縱、 橫工字鋼梁安裝導向框架,導向架比護筒外徑大5cm。鋼護筒頂部焊接好替打。替打制作及焊接示意見圖5. 2.5。使用吊船配合DZ-60KW振動錘,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鋼護筒,將鋼護筒從導向框架內徐徐下放,直到其刃腳自然下沉到河床面為止。校正護筒垂直度(小于0.5%)和護筒平面位置偏差(小于3cm)后,用吊船、振動錘等設備下沉;并按需要焊接接長護筒,在現場焊接鋼護筒時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鋼護筒的軸線順直度;直至護筒底部到達設計標高。
該過程中,用全站儀和經緯儀進行全過程監控,以防偏位、傾斜等,控制其值符合規范要求。若鋼護筒不能沉放到所需深度,則利用Φ300πιπι空氣吸泥機,按先中部后四周再中部的順序吸泥,必要時可在護筒外壁輔以高壓射水下沉。鋼護筒沉放應注意鋼護筒焊接接長時應保證護筒順直,焊縫飽滿;振動錘重心和護筒中心軸盡量保持在同一直線上。開動空氣吸泥機同時須往鋼護筒內加水,護筒內水位不能低于江面水位。在護筒下沉過程中,當護筒沉入土中一定深度后,要及時撤除護筒導向架,以免影響護筒下沉。鋼護筒沉放必須全過程測量,保證護筒偏位和傾斜度在容許范圍內。2)樁基施工工藝樁基施工工藝流程為測量放線一護筒埋設一樁機就位一樁位復核一成孔一終孔、清孔、提鉆一下探孔器一下放鋼筋籠一安放導管、二次清孔一水下混凝土澆注一成樁一樁基檢測。3)測量放樣施工放樣時采用GTS-602全站儀在控制點上設站,用極坐標方法定出中心位置和主要軸線或輔助施工基線,然后依據軸線或施工基線,采用J2B經緯儀配合鋼卷尺測放樁位。軸線控制樁需離開施工區IOm以上,樣樁用60cm長φ12鋼筋實地標定,鋼筋露出5 8cm,端頭涂上紅油漆。放樣完成后,必須經監理工程師簽認后方可開鉆。4)鉆進施工采用回旋鉆機正循環鉆孔時,要根據地質的不斷變化,合理調整轉速,保證正常進尺,確保成孔垂直度。要經常測試泥漿比重,保持孔內水面標高,嚴防斜孔、坍孔現象的發生。當回旋鉆進尺受阻,無法繼續鉆進時,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并調換沖擊鉆繼續施工。此時,應加重泥漿比重,確保成孔質量。泥漿的配置好壞,直接影響到護壁的成敗,施工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泥漿性能指標的變化,保證孔內水頭高度。成孔過程中,應按規定的施工表格填寫鉆孔記錄。記錄的內容包括護筒頂標高、樁尖設計標高、樁尖實際標高、鉆機型號、地層記錄、停機時間和原因等,發生如坍孔、斜孔、護筒下沉、串孔等情況應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總工,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補救。5)終孔提鉆終孔后,項目部在自檢合格的前提下,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提鉆終孔驗收。驗收的內容包括孔徑和孔深。孔徑用探孔器進行檢測,孔深用經過標定過的測繩進行測量。確定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清孔半小時,然后起鉆。6)鋼筋籠制作與吊放探孔器驗孔合格后,應立即安排下放鋼筋籠。鋼筋籠骨架根據設計長度分節制作, 每節長度9 10m。為確保質量,鋼筋籠在加工車間制作,并綁扎成型,用平車運至現場。加強筋點焊在主筋上,保證鋼筋籠骨架剛度,必要時,可用十字撐將鋼筋籠臨時支撐,防止變形。螺旋箍筋調直后均勻地綁扎在主筋上,為確保連接牢固,每節鋼筋籠箍筋點焊在主筋上。主筋接頭在同一截面不能超過50%,搭接位置必須按規范錯開lm。鋼筋籠保護層預先用砂漿制成圓餅狀,中間留一孔可穿鋼筋。在鋼筋籠骨架制作好后,將混凝土保護塊穿在箍筋上,同一截面設置四塊,豎向錯開布置。鋼筋籠由浮船運到孔位處,利用鉆機或吊車分節起吊、安放、孔口焊接各段鋼筋龍。鋼筋籠慢慢吊起移至孔口,在工人的扶持下將正位后的鋼筋籠吊入孔內(有十字撐筋的要拆除)。在骨架入孔時,應清除鋼筋骨架上的泥土和雜物,修復變形或移位的箍筋。鋼筋籠焊接時,上下兩節必須保證在同一豎直線上,主筋搭接采用單面焊,焊縫長度 ^ IOd(d為鋼筋直徑),若設計另有規定,應按設計操作執行。在焊接前,用鋼筋扳手絞緊, 點焊使兩主筋密貼,進行立焊。吊放鋼筋籠時,現場設置多臺電焊機同時進行焊接,以縮短吊放鋼筋籠時間。鋼筋焊接結束后,嚴禁將鋼筋焊接段立刻下放入孔,防止鋼筋淬火。鋼筋籠頂端定位鋼筋長度必須根據樁頂標高來計算,保證其深入承臺的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為防止鋼筋偏位,可在鋼筋籠頂加焊定位鋼筋,與護筒連接。7)水下混凝土灌注鋼筋籠下放完成后,即安放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時選用Dg250快速接頭鋼管,利用樁機逐節下放。導管應事先進行水密試驗,不得有漏水、漏氣現象。a灌注前的檢查及二次清孔工作在鋼筋籠骨架和導管就位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用反循環進行二次清孔,直到沉渣厚度小于設計或規定值、孔深符合設計要求。b首批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由預制場的攪拌站拌和,混凝土罐車運輸到孔口。首批混凝土應先拌0. 5m3 左右的同標號砂漿。灌注時,砂漿要在混凝土之前,防止導管口被骨料卡住。貯料斗的容積要等于或略大于計算的首批混凝土體積。混凝土吊斗的貯量除了滿足首批混凝土的數量要求外,還要吊裝方便,開啟靈活, 操作簡單,不漏漿。吊斗放料口距離漏斗的距離以0. 3 0. 5m為宜。灌注混凝土前應對隔水栓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有球式隔水栓距漿表面的高度是否在30cm左右;過球是否靈便;鐵線固定端是否牢靠;導線裝置是否穩定。檢查合格后,可進行下道工序。計算首批混凝土數量(樁徑φ160樁為例,樁長90m)V = π d2h1/4+ π D2Hc/4式中彡 rwHw/rc = 1.0X (97-1. 4)/2. 4 = 39. 83m由公式計算得出V = 4. 77m3,所以本橋鉆孔灌注樁最小首批灌注量為4. 77m3。隨著貯料斗的開啟,首批混凝土緩緩注入漏斗內,待漏斗內混凝土灌滿后,貯料斗一次貯量要滿足首批混凝土的需要,則可同時剪球。否則,要繼續向貯料斗內加混凝土,直至達到足量的混凝土后,即可剪球并使所有的混凝土下落。為準確判斷首批混凝土灌注的成敗,必須做到“看”、“聽”、“測”相結合。“看”是指觀察孔內水頭是否泛起和外溢;導管內混凝土下降是否順暢;導管內混凝土面是否低于孔內泥漿(如果低于孔內泥漿面,則說明導管下口已被埋住);管接頭有無向孔內漏水的問題。導管內混凝土下落時是否發出落差很大的隆隆聲;用手錘敲擊導管時,是否發出空音。如是,則說明混凝土已順利落下,并排除了導管內的泥漿。“聽”是指導管是否有漏水的聲響。“測”是指測量孔內混凝土面和導管內混凝土面距孔口水面的距離,以判斷埋管的深淺和壓力的平衡情況。(3)連續混凝土的灌注連續灌注混凝土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工作①及時測量孔內和導管內混凝土面的高度,并認真填寫混凝土灌注記錄表。根據導管在孔內的隨即長度,計算導管在混凝土內的埋深,并將埋深控制在2. 0 6. Om之間。導管埋深的上限值或導管內混凝土外溢仍不下降時,要提起導管并滿足埋深的限制要求,卸下超過需要高度的導管,將其刷洗干凈后存放于備用處。當孔內混凝土接近鋼筋籠時,埋管深度要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以減小混凝土對骨架的上浮力,防止鋼筋骨架上浮。待鋼筋籠在混凝土中的埋深超過5m且導管下端已高于鋼筋籠下端an以上時,可加大埋深至上限值。②經常觀察護筒內泥漿外溢情況。灌注時,泥漿應源源不斷地流出孔外。否則,應查明原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堵塞導管。在孔內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時,觀察鋼筋籠是否有上浮現象,如有應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③灌注過程中,要保證孔內有足夠的水頭高度(和成孔時要求相同)。如返上來的泥漿的各項技術指標(密度除外)符合使用要求,可用泥漿泵將泥漿回收至泥漿池重新使用,以降低成本造價。灌注中,嚴禁散落混凝土落入孔內,避免增加混凝土面上的沉淀層厚度而增加導管下端的壓力,給灌注混凝土帶來不必要的困難。提升導管時,應避免導管傾斜或刮碰鋼筋籠。④當孔內混凝土面接近設計標高時,要及時估算運輸車內或輸送管內攪拌待出的混凝土量,以及導管內超高部分的混凝土量的剩余量和混凝土灌注差額,以便攪拌站作好供應計劃,減小浪費。⑤在混凝土灌注完畢前,適當增加混凝土灌注高度的測量次數,并防止因提管過快造成夾泥。灌注末期,導管內混凝土壓力減小,為保證樁頭質量,應將導管和漏斗提高, 使導管上口高出樁頂或護筒內水面4 6m,且不應采取往復提升導管高度的方法灌注混凝土。灌注末期,泥漿較濃,常夾帶大量泥塊,應考慮50cm的超灌高度,保證樁頭質量。⑥灌注完畢后,應緩慢提升最后一節導管,當其將要離開混凝土面時,要減慢速度,以防混凝土上面的泥漿和沉淀物擠入導管所遺留的小孔內,造成樁心不密實和夾泥,影響樁的質量。導管提出后,根據實際灌注的混凝土總量,反算擴孔率和平均樁徑,并計入原始記錄。8)泥漿處理本工程施工產生的泥漿排放,準備采用外運和就地處理相結合的辦法解決。泥漿處理必須遵照招標文件上的規定,做到符合環保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不影響農田水利。 因此要與當地取得協議,得到有關部門的批準。外運排放在斷頭河尾端的河溝中或指定的荒地上,也可運至堆放場中。就地處理是將水分蒸發后,把可塑狀的泥土堆放在橋孔下面。 水中樁基施工產生的泥漿用船運到岸上,處理方式同上。9)樁基檢測樁基檢測工作待基坑土方開挖完畢后進行。本工程的樁基檢測工作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指定單位進行,我們將提前將待檢測的樁號匯總后,由監理工程師通知檢測單位。檢測報告未收到前,嚴禁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權利要求
1.一種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a周轉平臺活動支腿插打施工,插打時,首先定位船拋錨定位在設計位置,吊船移至旁靠拋錨定位,定位船定位誤差不大于20m ;確定平臺的四根角樁位置;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定位鋼管樁,在平臺的四角,各沉入一根鋼管樁定位;在定位鋼管樁上安放導向鋼梁;利用導向鋼梁定位,逐根插打鋼管樁,直至全部;鋼管樁插打要求水平最大偏位小于15cm,傾斜度小于;b安裝周轉平臺,移動式水中周轉平臺運至主墩墩位,在完成插打鋼管樁活動支腿后, 吊裝周轉平臺安裝在鋼管樁活動支腿上;c棧橋搭設,采用木樁作承重立柱;橫梁與木樁使用鈀釘固定;縱梁采用工字鋼,面層橫向鋪設厚木板;d鋼護筒埋設,首先,在平臺上對鉆孔樁位進行測量放樣;利用鉆孔平臺上縱、橫工字鋼梁安裝導向框架,導向架比護筒外徑大;使用吊船配合振動錘,利用激振錘咬口起吊鋼護筒,將鋼護筒下放,直到其刃腳下沉到河床面為止;校正護筒垂直度(小于0. 5% )和護筒平面位置偏差(小于3cm)后;該過程中,用全站儀和經緯儀進行全過程監控,以防偏位、傾斜,控制其值符合規范要求;e測量放樣,施工放樣時采用全站儀在控制點上設站,用極坐標方法定出中心位置和主要軸線或輔助施工基線,然后依據軸線或施工基線,采用經緯儀配合鋼卷尺測放樁位;軸線控制樁需離開施工區IOm以上,樣樁用鋼筋實地標定,鋼筋露出5 8cm,端頭涂上紅油漆; f鉆進施工,采用回旋鉆機正循環鉆孔時,確保成孔垂直度,保持孔內水面標高; g終孔提鉆h鋼筋籠吊放,鋼筋籠由浮船運到孔位處,利用鉆機或吊車分節起吊、安放、孔口焊接各段鋼筋籠;鋼筋籠吊起移至孔口,將正位后的鋼筋籠吊入孔內;在骨架入孔時,清除鋼筋骨架上的泥土和雜物,修復變形或移位的箍筋;在焊接前,用鋼筋扳手絞緊,點焊使兩主筋密貼,進行立焊;鋼筋籠焊接時,上下兩節必須保證在同一豎直線上,主筋搭接采用單面焊,焊縫長度> 10d(d為鋼筋直徑);鋼筋焊接結束后,嚴禁將鋼筋焊接段立刻下放入孔,防止鋼筋淬火;i水下混凝土灌注,鋼筋籠下放完成后,即安放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快速接頭鋼管,利用樁機逐節下放;在鋼筋籠骨架和導管就位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用反循環進行二次清孔;灌注時,砂漿要在混凝土之前,防止導管口被骨料卡住;貯料斗的容積要等于或大于首批混凝土體積;j連續混凝土的灌注,測量孔內和導管內混凝土面的高度,根據導管在孔內的長度,將埋深控制在2. 0 6. Om之間;灌注時,泥漿應源源不斷地流出孔外;灌注過程中,要保證孔內有足夠的水頭高度,灌注中,嚴禁散落混凝土落入孔內,避免增加混凝土面上的沉淀層厚度而增加導管下端的壓力,給灌注混凝土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灌注完畢后,緩慢提升最后一節導管,提升導管時,應避免導管傾斜或刮碰鋼筋籠; k泥漿處理; 1樁基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其特征是鋼筋籠骨架分節制作,每節長度9 IOm ;鋼筋籠在加工時,并綁扎成型;加強筋點焊在主筋上,保證鋼筋籠骨架剛度,可用十字撐將鋼筋籠臨時支撐,防止變形;螺旋箍筋調直后均勻地綁扎在主筋上,每節鋼筋籠箍筋點焊在主筋上;主筋接頭在同一截面不能超過50%,搭接位置必須錯開Im ;鋼筋籠保護層預先用砂漿制成圓餅狀,中間留一孔可穿鋼筋;在鋼筋籠骨架制作好后,將混凝土保護塊穿在箍筋上,同一截面設置四塊,豎向錯開布置;吊放鋼筋籠時,現場設置多臺電焊機同時進行焊接,以縮短吊放鋼筋籠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其特征是灌注混凝土前應對隔水栓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有球式隔水栓距漿表面的高度是否在30cm左右; 過球是否靈便;鐵線固定端是否牢靠;導線裝置是否穩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其特征是在混凝土灌注完畢前,增加混凝土灌注高度的測量次數,并防止因提管過快造成夾泥;灌注末期,導管內混凝土壓力減小,為保證樁頭質量,應將導管和漏斗提高,使導管上口高出樁頂或護筒內水面4 6m ;灌注末期,泥漿較濃,常夾帶大量泥塊,要保證50cm的超灌高度,保證樁頭質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其特征是鋼護筒采用鋼板卷制而成;護筒成形設置臺座,采用定位器接長,確保卷筒圓、接縫嚴;焊接采用坡口雙面焊,所有焊縫必須連續,以保證不漏水;鋼護筒在加工廠進行分節制作,運至鉆孔平臺, 現場焊接接長;為加強護筒的整體剛度,在焊接接頭焊逢處加設鋼帶。
全文摘要
一種橋梁水中樁基礎周轉平臺施工工法,包括周轉平臺活動支腿插打施工;安裝周轉平臺;棧橋搭設;鋼護筒埋設;測量放樣;鉆進施工;終孔提鉆;鋼筋籠吊放;水下混凝土灌注;連續混凝土的灌注;泥漿處理;樁基檢測等步驟。采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對鋼管樁樁徑和沉入深度的選擇和調節,可以實現平臺上所需的較大的承載力,進而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材料節約、成本低。施工簡便、工效高、易于保證施工質量。
文檔編號E02D5/40GK102268871SQ201010190890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3日
發明者吳耀清, 焦安亮, 黃延錚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