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山地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鉆機,特別是,一種在行走過程中能夠進行調平的山地鉆機。
背景技術:
隨著山地勘探的發展,勘探區域已經有最初的海拔較低、較平緩的平原、丘陵、戈 壁轉向真正意義上的山區,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對山地鉆機的可靠性、適應性及方便性等 各個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現有的山地鉆機主要通過人力、畜力、運輸車或者履帶等形式實 現運輸和轉移,然而,人力和畜力的運輸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現有運輸車式或者履帶式鉆 機又無法實現行走過程中的調平,使得在有坡度的山地上轉移時,鉆機的重力分解后即會 產生一個指向高度較低方向的分力,此分力與上坡的方向相反、與下坡的方向相同,從而會 導致鉆機的上坡過程中耗能加大,爬坡性能減弱;下坡制動困難,剎不住車,更甚者,當這個 分力足夠大時,極易造成整車翻車的事故,缺乏安全性,另,鉆探時,支撐臺要靠人工調平, 過程煩瑣、勞動強度大,不便于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運輸方便、機動性強,支撐臺能夠進行調平的、不易 傾覆的、安全性高的山地鉆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山地鉆機,包括行走機構、承載機構、鉆探機構及驅動機構,所述的行走機構 包括一左一右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兩個履帶組件,所述的承載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的 行走機構上的支撐部、下端部球鉸接在所述的支撐部上的中心軸及固定安裝在所述的中心 軸的上端部的支撐臺,所述的鉆探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支撐臺上,所述的支撐部具有前側、后 側、左側和右側,所述的支撐部的前側或者后側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鉸接有用于調節所述 的中心軸在前后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前后調平油缸,所述的支撐部的左側或者右側與所述 的中心軸之間鉸接有用于調節所述的中心軸在左右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左右調平油缸。優選地,所述的支撐部的前側或者后側在垂直于支撐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 第一側立板,所述的支撐部的左側或者右側在垂直于支撐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二 側立板,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鉸接在所述的第一側立板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所述的左右 調平油缸鉸接在所述的第二側立板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優選地,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包括第一缸筒和第一活塞桿,所述的第一缸筒的外 端球鉸接在所述的第一側立板上,所述的第一活塞桿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中心軸上;所 述的左右調平油缸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桿,所述的第二缸筒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第 二側立板上,所述的第二活塞桿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中心軸上。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均由運輸柴油機驅動。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的伸縮量的調節方式 為手動調節或者自動調節。[0010]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支撐臺呈矩形,其四角處分別豎直設置有支腳,各個所述的 支腳與所述的支撐臺之間設置有升降調節機構,各個所述的支腳的下端部分別球鉸接有用 于接觸地面的基座。優選地,所述的支撐部設置在兩所述的履帶組件之間。優選地,所述的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支撐部上,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分別用于 驅動兩所述的履帶組件運行的兩個馬達。優選地,所述的鉆探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撐臺上的鉆塔、鉆機、用于驅動所述的鉆機 的鉆探柴油機和泥漿池,進一步地,所述的泥漿池開設在所述的支撐臺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山地鉆機運輸效率高,較現有的人力、畜力的運 輸方式比,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較現有的運輸車式及履帶式比,在行走在坡路上時能 夠自身進行調平,從而提高了爬坡和下坡剎車的性能,更加避免了整車傾翻的事故,安全性 高,對復雜地形適應能力更強,而在鉆探時,同樣通過調節前后調平油缸和左右調平油缸的 伸縮量來使得中心軸處于豎直狀態,即使得支撐臺處于水平狀態,以保證垂直鉆探,較原有 的人工調節方式省時省力,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山地鉆機的側視示意圖(部分剖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山地鉆機的主視示意圖(部分剖視)。附圖中1、履帶組件;2、支撐部;21、后側;22、前側;23、右側;24、左側;3、中心 軸;4、支撐臺;5、前后調平油缸;51、第一缸筒;52、第一活塞桿;6、左右調平油缸;61、第二 缸筒;62、第二活塞桿;7、第一側立板;8、第二側立板;9、運輸柴油機;10、支腳;11、基座; 12、鉆探機構;121、鉆塔;122、鉆機;123、鉆探柴油機;124、泥漿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詳細描述說明書中的前、后、左、右為該山地鉆機在前進方向上的“前”、“后”、“左”、“右”。如附圖1及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山地鉆機包括行走機構、承載機構、鉆探機 構12及驅動機構,行走機構包括一左一右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兩個履帶組件1,承載 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履帶組件1之間的支撐部2、下端部球鉸接在支撐部2上的中心軸3及 固定安裝在中心軸3的上端部的支撐臺4,鉆探機構12設置在支撐臺4上,支撐部2具有前 側22、后側21、左側24和右側23,支撐部2的前側22或者后側21與中心軸3之間鉸接有 用于調節中心軸3在前后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前后調平油缸5,支撐部2的左側M或者右 側23與中心軸3之間鉸接有用于調節中心軸3在左右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左右調平油缸 6,支撐部2的前側22或者后側21在垂直于支撐部2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一側立板 7,支撐部2的左側M或者右側23在垂直于支撐部2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二側立板 8,前后調平油缸5鉸接在第一側立板7與中心軸3之間,左右調平油缸6鉸接在第二側立 板8與中心軸3之間,本實施例中,在支撐部2的前側22和左側M分別設置有第一側立板 7和第二側立板8,前后調平油缸5包括第一缸筒51和第一活塞桿52,第一缸筒51的外端 球鉸接在第一側立板7上,第一活塞桿52的外端球鉸接在中心軸3上;左右調平油缸6包括第二缸筒61和第二活塞桿62,第二缸筒61的外端球鉸接在第二側立板8上,第二活塞桿 62的外端球鉸接在中心軸3上,前后調平油缸5和左右調平油缸6均由設置在支撐部2上 的運輸柴油機9來驅動,該山地鉆機的整機控制可以通過遙控方式、帶駕駛室的手控方式、 線控方式或者多種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其中,前后調平油缸5和左右調平油缸6的伸縮量 的調節方式可以是手動調節或者自動調節,本實施例中選用閉環自動控制的方式來進行調 節,實現行走路況的自檢測、調平角度的自運算及前后調平油缸5及左右調平油缸6的自動 作。本實施例中的支撐臺4呈矩形,其四角處分別豎直設置有支腳10,各個支腳10與 支撐臺4之間分別設置有升降調節機構,每個支腳10的下端均設置有用于擴大支腳10與 地面的接觸面積的基座11,在確定好要鉆探的位置后,調節各個升降調節機構,使得四個基 座11均與地面向支撐接觸后,將支腳10鎖定在這個狀態,所述的驅動機構設置在支撐部2 上,該驅動機構包括分別用于驅動兩個履帶組件1運行的兩個馬達,從而實現該山地鉆機 的前進、后退、轉向及調頭,鉆探機構12設置在支撐臺4上,該鉆探機構12包括設置在支撐 臺4上的鉆塔121、鉆機122、用于驅動鉆機122工作的鉆探柴油機123和泥漿池124,泥漿 池1 開設在支撐臺4的上表面。當本實用新型的山地鉆機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時,通過閉環自動控制系統對前后 調平油缸5和左右調平油缸6進行控制,從而基本保持支撐臺4及其上的鉆探機構12處于 水平狀態,確保鉆機122不傾翻;在鉆探時,同樣通過調節前后調平油缸和左右調平油缸的 伸縮量,來使得中心軸處于豎直狀態,即使支撐臺處于水平狀態,從而保證豎直鉆探,較原 有的人工調節省時省力,提供了工作效率。該山地鉆機運輸效率高,較現有的人力、畜力的運輸方式比,勞動強度降低,效率 提高;較現有的運輸車式及履帶式比,在行走在坡路上時能夠自身進行調平,從而提高了爬 坡和下坡剎車的性能,更加避免了整車傾翻的事故,安全性高,對復雜地形適應能力更強, 同時,更有利于鉆探過程中支撐臺的調平,較以往的調平方式省時省力,有效地提高鉆探效率。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 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山地鉆機,包括行走機構、承載機構、鉆探機構及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行走機構包括一左一右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兩個履帶組件,所述的承載機構包括設 置在所述的行走機構上的支撐部、下端部球鉸接在所述的支撐部上的中心軸及固定安裝在 所述的中心軸的上端部的支撐臺,所述的鉆探機構設置在所述的支撐臺上,所述的支撐部 具有前側、后側、左側和右側,所述的支撐部的前側或者后側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鉸接有用 于調節所述的中心軸在前后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前后調平油缸,所述的支撐部的左側或者 右側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鉸接有用于調節所述的中心軸在左右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左右 調平油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部的前側或者后側 在垂直于支撐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一側立板,所述的支撐部的左側或者右側在垂 直于支撐部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設置有第二側立板,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鉸接在所述的第一 側立板與所述的中心軸之間,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鉸接在所述的第二側立板與所述的中心 軸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包括第一 缸筒和第一活塞桿,所述的第一缸筒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第一側立板上,所述的第一活 >塞桿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中心軸上;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包括第二缸筒和第二活塞桿, 所述的第二缸筒的外端球鉸接在所述的第二側立板上,所述的第二活塞桿的外端球鉸接在 所述的中心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 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均由運輸柴油機驅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調平油缸、 所述的左右調平油缸的伸縮量的調節方式為手動調節或者自動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臺呈矩形, 其四角處分別豎直設置有支腳,各個所述的支腳與所述的支撐臺之間設置有升降調節機 構,各個所述的支腳的下端部分別球鉸接有用于接觸地面的基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部設置在兩所述的 履帶組件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的 支撐部上,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分別用于驅動兩所述的履帶組件運行的兩個馬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鉆探機構包括設置在支 撐臺上的鉆塔、鉆機、用于驅動所述的鉆機的鉆探柴油機和泥漿池。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山地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漿池開設在所述的支 撐臺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山地鉆機,包括行走機構、承載機構、鉆探機構及驅動機構,行走機構包括一左一右設置的沿前后方向分布的兩個履帶組件,承載機構包括設置在行走機構上的支撐部、下端部球鉸接在支撐部上的中心軸及固定安裝在中心軸的上端部的支撐臺,鉆探機構設置在支撐臺上,支撐部與中心軸之間分別鉸接有用于調節中心軸在前后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的傾斜角度的前后調平油缸和左右調平油缸。本實用新型的山地鉆機能夠通過兩個平油缸來調節行走在山路上時產生的傾斜,從而使其在行走時,支撐臺基本保持水平,爬坡能力強、制動性能好,并且在鉆探時,同樣可以通過兩個調平油缸來使支撐臺處于水平狀態而保證豎直鉆探,省時省力,提供了效率。
文檔編號E21B15/00GK201915833SQ201120014870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8日
發明者黎志中 申請人:黎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