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振動式錨桿鉆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包含有具有鉆桿套(93)和主軸(8)并帶動鉆桿旋轉的鉆機本體、設置在鉆桿套(93)和主軸(8)之間的緩沖裝置、與主軸(8)聯接并作用在緩沖裝置上的往復運動裝置,在鉆桿進行轉動時,可以有一個沖擊力,對堅硬的巖層進行破壞,不再使用旋轉力進行研磨式鉆孔,因此提高了鉆孔效率。
【專利說明】氣動振動式描桿鉆機
[0001]一、【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尤其是一種用于巷道中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
[0003]二、【背景技術】
[0004]隨著開采工作面的推進,巷道也隨著延伸,為了保障安全,需要大量的支護,這就需要鉆大量的用于支護的錨桿安裝孔以及檢測用孔,因此巷道鉆孔機是一種重要的礦山設備,在現有的巷道鉆孔機中,一般就是一個鉆桿,當在煤巷和軟巖作業時,由于存在著軟巖中存在硬巖夾層及局部堅硬的巖層,若使用旋轉錨桿鉆機,鉆進施工進度較慢,就是使用鉆桿在振動時旋轉鉆孔,也都是安裝另外的一個振動裝置,沒有和主軸聯接,增大了錨桿鉆機的體積,不方便操作。
[0005]三、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因此提聞了鉆孔效率。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鉆桿套和主軸并帶動鉆桿旋轉的鉆機本體、設置在鉆桿套和主軸之間的緩沖裝置、與主軸聯接并作用在緩沖裝置上的往復運動裝置。
[0008]把鉆桿與鉆桿套連接,把鉆桿對準鉆孔部位,啟動鉆機本體帶動主軸進行旋轉運動,從而使鉆桿套帶動鉆桿進行旋轉,當主軸進行旋轉運動時,通過往復運動裝置,使緩沖裝置進行振動,并作用在鉆桿套上,由于設計了鉆機本體、緩沖裝置和往復運動裝置,在鉆桿進行轉動時,可以有一個沖擊力,對堅硬的巖層進行破壞,不再使用旋轉力進行研磨式鉆孔,因此提高了鉆孔效率。
[0009]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擋圈,鉆機本體設置為還包含有氣動馬達和齒輪組,往復運動裝置設置為包含有凸輪、外滾輪、內滾輪和輪軸,緩沖裝置設置為活塞筒、彈簧、鉆桿套、彈簧座和導向桿,齒輪組的輸入端設置為與氣動馬達聯接并齒輪組的輸出端設置為與主軸的一端端部聯接,主軸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鉆桿套聯接,在主軸中設置有腔體和與腔體連通的橢圓孔,輪軸設置在主軸的腔體中并從主軸的橢圓孔中延伸出連接爪,輪軸的連接爪設置為與主軸滑動式聯接,活塞筒和彈簧座設置在主軸的腔體中并活塞筒設置為與輪軸接觸式聯接,彈簧座設置為與鉆桿套接觸式聯接,在活塞筒和彈簧座之間設置有導向桿并導向桿設置為與活塞筒聯接、與彈簧座滑動式聯接,彈簧套接在導向桿上并兩端端部分別與活塞筒和彈簧座接觸式聯接,在輪軸的連接爪上設置有外滾輪和內滾輪,內滾輪設置為與主軸聯接,外滾輪設置為與凸輪聯接,在凸輪與外滾輪的接觸端面上設置有凸起的緣部,凸輪設置為與殼體聯接,主軸設置為與殼體轉動式聯接,在外滾輪與殼體之間設置有擋圈。
[0010]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齒輪組設置為包含有齒輪1、齒輪I1、齒輪III和齒輪IV,齒輪I的轉動軸設置為與氣動馬達的輸出軸聯接,齒輪IV的轉動軸設置為與主軸聯接,齒輪II和齒輪III設置在同一轉動軸上,齒輪I設置為與齒輪II嚙合式聯接,齒輪III設置為與齒輪IV嚙合式聯接。
[001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凸輪的凸起的緣部數量設置為偶數并設置為沿凸輪的端面的周邊分布。
[001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在凸輪與主軸的接觸部位設置有3-4.5_的間隙。試驗表明,應用本技術方案,主軸的擺動精度最好,達到0.05-0.08mm,延長了主軸的使用壽命。
[0013]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凸輪、輪軸和主軸的軸線設置為重合式分布。
[0014]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的示意圖:
[0016]圖2為凸輪3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主軸8的結構示意圖。
[0018]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氣動馬達1、齒輪組2、凸輪3、外滾輪4、內滾輪5、輪軸6、擋圈7、主軸8、
[0020]活塞筒91、彈簧92、鉆桿套93、彈簧座94和導向桿95,齒輪組2的輸入端設置為與氣動馬達I聯接并齒輪組2的輸出端設置為與主軸8的一端端部聯接,主軸8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鉆桿套93聯接,在主軸8中設置有腔體和與腔體連通的橢圓孔,輪軸6設置在主軸8的腔體中并從主軸8的橢圓孔中延伸出連接爪,輪軸6的連接爪設置為與主軸8滑動式聯接,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設置在主軸8的腔體中并活塞筒91設置為與輪軸6接觸式聯接,彈簧座94設置為與鉆桿套93接觸式聯接,在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之間設置有導向桿95并導向桿95設置為與活塞筒91聯接、與彈簧座94滑動式聯接,彈簧92套接在導向桿95上并兩端端部分別與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接觸式聯接,在輪軸6的連接爪上設置有外滾輪4和內滾輪5,內滾輪5設置為與主軸8聯接,外滾輪4設置為與凸輪3聯接,在凸輪3與外滾輪4的接觸端面上設置有凸起的緣部,凸輪3設置為與殼體聯接,主軸8設置為與殼體轉動式聯接,在外滾輪4與殼體之間設置有擋圈7。
[0021]在本實施例中,齒輪組2設置為包含有齒輪I 21、齒輪II 22、齒輪III 23和齒輪IV 24,齒輪I 21的轉動軸設置為與氣動馬達I的輸出軸聯接,齒輪IV 24的轉動軸設置為與主軸8聯接,齒輪II 22和齒輪III 23設置在同一轉動軸上,齒輪I 21設置為與齒輪II 22嚙合式聯接,齒輪III 23設置為與齒輪IV 24嚙合式聯接。
[0022]在本實施例中,凸輪3的凸起的緣部數量設置為四個并設置為沿凸輪3的端面的周邊分布。
[0023]在本實施例中,在凸輪3與主軸8的接觸部位設置有3mm的間隙。
[0024]在本實施例中,凸輪3、輪軸6和主軸8的軸線設置為重合式分布。
[0025]把鉆桿與鉆桿套93連接,把鉆桿對準鉆孔部位,啟動氣動馬達1,通過齒輪組2帶動主軸8進行旋轉運動,從而使鉆桿套93帶動鉆桿進行旋轉,當主軸8進行旋轉運動時,通過輪軸6使外滾輪4在凸輪3進行轉動,在凸輪3的作用下,使輪軸6沿主軸8軸線進行上下運動,由輪軸6作用,使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進行振動,并作用在鉆桿套93上。
[0026]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凸輪3的凸起的緣部數量設置為六個并設置為沿凸輪3的端面的周邊分布,在凸輪3與主軸8的接觸部位設置有4.5mm的間隙。
[0027]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凸輪3的凸起的緣部數量設置為八個并設置為沿凸輪3的端面的周邊分布,在凸輪3與主軸8的接觸部位設置有3.75mm的間隙。
[0028]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凸輪3的凸起的緣部數量設置為十個并設置為沿凸輪3的端面的周邊分布,在凸輪3與主軸8的接觸部位設置有4.1mm的間隙。
[0029]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0030]1、由于設計了鉆機本體、緩沖裝置和往復運動裝置,在鉆桿進行轉動時,可以有一個沖擊力,對堅硬的巖層進行破壞,不再使用旋轉力進行研磨式鉆孔,因此提高了鉆孔效率。
[0031]2、由于設計了凸輪3、外滾輪4、內滾輪5和輪軸6,通過凸輪3產生推動力,提高了往復運動裝置的可靠性能。
[0032]3、由于設計了活塞筒91、彈簧92、鉆桿套93、彈簧座94和導向桿95,沖擊力的緩沖性能好,而從使鉆桿與鉆桿套93為柔性聯接,減輕了對鉆桿的角度刃口的破壞,延長了鉆桿的使用壽命。
[0033]4、由于設計了彈簧92,當鉆桿受到強的外界沖擊力時,吸收了沖擊力,減輕了對傳動齒輪的破壞。
[0034]5、由于設計了主軸8和輪軸6,直接輪軸6與主軸8聯接,使用了主軸8的旋轉動力,不再配置其它動力機構,減小了鉆機本體的體積。
[0035]在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具有鉆桿套93和主軸8并帶動鉆桿旋轉的鉆機本體、設置在鉆桿套93和主軸8之間的緩沖裝置、與主軸8聯接并作用在緩沖裝置上的往復運動裝置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鉆桿套(93)和主軸(8)并帶動鉆桿旋轉的鉆機本體、設置在鉆桿套(93)和主軸(8)之間的緩沖裝置、與主軸(8)聯接并作用在緩沖裝置上的往復運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還包含有擋圈(7),鉆機本體設置為還包含有氣動馬達(I)和齒輪組(2),往復運動裝置設置為包含有凸輪(3)、外滾輪(4)、內滾輪(5)和輪軸(6),緩沖裝置設置為活塞筒(91)、彈簧(92)、鉆桿套(93)、彈簧座(94)和導向桿(95),齒輪組(2)的輸入端設置為與氣動馬達(I)聯接并齒輪組(2)的輸出端設置為與主軸(8)的一端端部聯接,主軸(8)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鉆桿套(93)聯接,在主軸(8)中設置有腔體和與腔體連通的橢圓孔,輪軸(6)設置在主軸(8)的腔體中并從主軸(8)的橢圓孔中延伸出連接爪,輪軸(6)的連接爪設置為與主軸(8)滑動式聯接,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設置在主軸(8)的腔體中并活塞筒(91)設置為與輪軸(6)接觸式聯接,彈簧座(94)設置為與鉆桿套(93)接觸式聯接,在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之間設置有導向桿(95)并導向桿(95)設置為與活塞筒(91)聯接、與彈簧座(94)滑動式聯接,彈簧(92)套接在導向桿(95)上并兩端端部分別與活塞筒(91)和彈簧座(94)接觸式聯接,在輪軸(6)的連接爪上設置有外滾輪(4)和內滾輪(5),內滾輪(5)設置為與主軸(8)聯接,外滾輪(4)設置為與凸輪(3)聯接,在凸輪(3)與外滾輪(4)的接觸端面上設置有凸起的緣部,凸輪(3)設置為與殼體聯接,主軸(8)設置為與殼體轉動式聯接,在外滾輪(4)與殼體之間設置有擋圈(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齒輪組(2)設置為包含有齒輪I (21)、齒輪II (22)、齒輪111(23)和齒輪IV(24),齒輪I (21)的轉動軸設置為與氣動馬達(I)的輸出軸聯接,齒輪IV (24)的轉動軸設置為與主軸(8)聯接,齒輪II (22)和齒輪111(23)設置在同一轉動軸上,齒輪I (21)設置為與齒輪II (22)嚙合式聯接,齒輪111(23)設置為與齒輪IV(24)嚙合式聯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凸輪(3)的凸起的緣部的數量設置為偶數并設置為沿凸輪(3)的端面的周邊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在凸輪(3)與主軸(8)的接觸部位設置有3-4.5mm的間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振動式錨桿鉆機;其特征是:凸輪(3)、輪軸(6)和主軸(8)的軸線設置為重合式分布。
【文檔編號】E21B4/16GK203769646SQ201420083040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6日
【發明者】田崇平, 田家, 王瑞振, 李國
申請人:泰安正陽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