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0381閱讀:679來源:國知局
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施工領域,涉及混凝土澆筑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



背景技術:

二次襯砌混凝土澆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泵送軟管澆筑,此種方案最大缺點: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頻繁換管,一線操作工人工作強度過大,大量時間消耗在換管過程中,轉換管道至少需要4人操作,費時費力。混凝土澆筑效率較低,而且不能保證混凝土逐窗進料。

二次襯砌混凝土澆筑常用方法之二是簡易的溜槽裝置,這種方案不能保證混凝土進入每個窗口,導致混凝土澆筑后產生“人”字坡,影響混凝土質量。該施工方案混凝土落差大,碎石與砂漿在下落過程容易分離,無法保證混凝土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逐層安裝分流槽,使得各層分流槽均能到達各工作窗口,同時在相應的窗口位置加設作業平臺,實現混凝土逐窗逐層澆筑。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包括至少兩組主料斗及T型架,所述主料斗上端口一側固設于T型架兩端,且其主料斗下端面通過平行架支撐,所述主料斗通過其下端兩側的第一通孔套設有人字形滑槽,所述人字形滑槽下端口設有三通分流槽,所述三通分流槽下端口設有分流串筒,所述分流串筒下端口設有第一滑槽。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三通分流槽具有方形料斗、所述方形料斗兩相對側面下端設有第二通孔,其后側面上端設有第三通孔,所述方形料斗通過第二通孔套設有人字形分流滑槽,且其第三通孔處設有向上傾斜的分流滑槽,所述分流滑槽與人字形滑槽伸縮連接。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下端口活動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置于分流串筒的圓臺形料斗上端口上,且第二滑槽與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保持垂直。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分流串筒具有圓臺形料斗,圓臺形料斗下端口設有主分流筒,主分流筒一側上設有次分流筒,所述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下端口置于第一滑槽上。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分流串筒還具有插板,主分流筒與次分流筒上均設有插孔,插板通過該插孔活動插入至主分流筒與次分流筒內,且插板由一體成型的插板件及置于插板件上端的拉環組成。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均為L型筒體結構,且主分流筒及次分流筒垂直設置。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與第二滑槽朝向一致其保持平行。

在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人字形滑槽、第一滑槽、人字形分流滑槽及第二滑槽縱向截面為V形或圓弧形。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過主料斗、人字形滑槽、三通分流槽、分流串筒和入窗溜槽相結合的方式,簡單操作相應的閥門,使混凝土流向各工作窗口,實現二襯拱墻混凝土的逐窗進料。

2、分流串筒克服了原有施工方案混凝土澆筑過程容易離析,產生“人”字形冷縫的弊端。

3、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該系統各層管道轉換只需要將伸縮溜槽伸縮至二襯臺車窗戶處,單人便可完成轉換。而且保證施工過程轉換連續,不會因為換管時間過長而形成冷縫。

4、分流串筒系統與二襯臺車操作平臺相結合,使臺車上的高空作業變為平臺作業,提高了工人的操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主料斗主視示意圖;

圖3是圖2俯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三通分流槽主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側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分流串筒主視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插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二次襯砌逐窗入模系統,結構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包括至少兩組主料斗1及T型架2,所述主料斗1上端口一側固設于T型架2兩端,且其主料斗1下端面通過平行架3支撐,所述主料斗1通過其下端兩側的第一通孔11套設有人字形滑槽4,所述人字形滑槽4下端口設有三通分流槽5,所述三通分流槽5下端口設有分流串筒6,所述分流串筒6下端口設有第一滑槽7。分流串筒6克服了原有施工方案混凝土澆筑過程容易離析的問題。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三通分流槽5具有方形料斗51、所述方形料斗5兩相對側面下端設有第二通孔54,其后側面上端設有第三通孔55,所述方形料斗5通過第二通孔54套設有人字形分流滑槽52,且其第三通孔55處設有向上傾斜的分流滑槽53,所述分流滑槽53與人字形滑槽4伸縮連接。分流滑槽53與人字形滑槽4伸縮連接,可以起到調節分流滑槽53與人字形滑槽4長短的作用。

優選的,如圖1所示,人字形分流滑槽7下端口活動設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置于分流串筒6的圓臺形料斗61上端口上,且第二滑槽8與所述人字形分流滑槽7保持垂直。在隧道二次襯砌施工過程中,第二滑槽8一端置于分流串筒6的圓臺形料斗61上端口上,另一端與固定于隧道墻體的直角形滑槽伸縮連接。混泥土通過第二滑槽8流向三級各工作窗口。(工作窗口編號從隧道外壁上往下依次編號一、二、三)

如圖6、圖7所示,分流串筒6具有圓臺形料斗61,圓臺形料斗61下端口設有主分流筒62,主分流筒62一側上設有次分流筒63,所述主分流筒62及次分流筒63下端口置于第一滑槽7上。主分流筒61及次分流筒62均為L型筒體結構,且主分流筒61及次分流筒62垂直設置。在隧道二次襯砌施工過程中,混泥土通過次分流筒63及第一滑槽7流向二級各工作窗口。混泥土通過主分流筒63及第一滑槽7流向一級各工作窗口。

分流串筒6還具有插板64,主分流筒62與次分流筒63上均設有插孔65,插板64通過該插孔65插入主分流筒62與次分流筒63內,插板64由一體成型的插板件641及置于插板件641上端面的拉環642組成。將主分流筒62與次分流筒63活動插入主分流筒62與次分流筒63內,阻止混凝土通過,抽出插板64混凝土通過主分流筒62與次分流筒63。

第一滑槽7與第二滑槽8朝向一致其保持平行,具體的,第一滑槽7與第二滑槽8外端口從主料斗1兩側延伸至對隧道額各工作窗口外壁上。

人字形滑槽4、第一滑槽7、人字形分流滑槽52及第二滑槽8縱向截面為V形或圓弧形,優先的,所述人字形滑槽4、第一滑槽7、人字形分流滑槽52及第二滑槽8縱向截面為直角三角形。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還需要襯砌臺車長及與臺車連接的管道,管道的出料口與主料斗1的下端口連接,臺車長12米,主料斗上端口尺寸為65*50cm,下端口尺寸為47*23cm,高度50cm,距離臺車端頭3m。

其工作原理為:順次安裝主平臺的主料斗1、安裝人字形滑槽4、三通分流槽5、及分流串筒6,最后安裝各級窗口分滑槽,通過臺車的泵輸送混凝土至主料斗1,調節三通分流槽5下端的第二滑槽8,使其第二滑槽8端口離開三通分流槽5的下端口,并且將主分流筒62的插板64抽出,倒流混凝土至三級工作窗口,后將主分流筒62的插板64插入,抽出次分流筒63的插板64,倒流混凝土至二級工作窗口,最后調節第二滑槽8,使其第二滑槽8端口置于三通分流槽5下端口,倒流混凝土至一級工作窗口,更換泵管,進行噴頂施工。

本發明根據臺車分流槽的設計圖紙逐層安裝分流槽,使得各層分流槽均能到達各工作窗口;同時在相應的窗口位置加設作業平臺,便于工人操作。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范圍,故凡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同變化,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