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工業注水井的洗井裝置,特別是同心雙管注水井洗井防噴連接裝置,當檢修同心雙管注水井時,能夠實現注水井內外雙管的洗井功能,與旋塞閥連接使用,還能夠防止井口溢流。
背景技術:
目前在淺海注水井中,采用了同心雙管注水完井法進行注水作業。該完井方式效果穩定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但對該類注水井進行修井作業施工中,起下內管管柱沒有防噴措施,而且目前注水井的地層壓力普遍較高,有的還需要高密度壓井液壓井,所以如果在起下內管管柱過程中發生溢流,后果不堪設想。遇有上述問題,目前兩種方法解決:一個方法是裝雙向安全閥關井,由于雙向安全閥需要接液控管線才能打開,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搶噴最最重要的就是快速關井,因此這種辦法不符合井控要求。另一個辦法是把內管扔到外管里面,然后接提升管柱和旋塞閥關井,但這種方法對下步洗壓井和起原井管柱施工的成功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由于目前沒有專用的同心雙管注水井專用洗井防噴連接裝置,同心雙管注水井內發生溢流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控制,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同心雙管注水井洗井防噴連接裝置,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使其在起下同心雙管注水井內管管柱的過程中,井內出現溢流等緊急情況時,可以迅速地封閉套管及同心雙管管柱的內外通道,控制溢流,防止井噴事故的發生,同時可實施洗壓井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同心雙管注水井洗井防噴連接裝置設有內管和外管,內管設有內螺紋,外管兩端分別設有內螺紋和外螺紋,在內管與外管之間的本體上設有液流孔或夾壁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工具的外管與內管之間的液流孔或夾壁腔構成了洗井的內通道。將本實用新型的外管和內管與注水管柱的內管管柱和外管管柱連接后,即能連通同心雙管注水井內管管柱和外管管柱之間的內通道,再利用井口常備的防噴工具旋塞閥,就能實現及時關井、控制溢流,防止井噴事故發生的目的。當注水井管柱的內管管柱出現溢流等井噴的預兆時,能夠迅速連接本工具,再下入一根與防噴器匹配的提升油管與井口旋塞閥連接,通過關閉旋塞閥和防噴器,迅速封閉內管管柱和外管管柱的內腔以及套管環空,及時地控制溢流,防止井噴的發生。然后再進行調配壓井液壓井。此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無法迅速有效封閉同心雙管注水井內管管柱和外管管柱的難題。減少了作業難度,降低了作業中對環境的污染,保護了環境,保障了安全生產,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并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使用本發明的設計思路得出的改進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疇。
參見圖1和圖2,同心雙管注水井洗井防噴連接裝置設有內管2和外管3,內管2設有內螺紋,外管3兩端分別設有內螺紋和外螺紋,在內管2與外管3之間的本體上設有液流孔或夾壁腔4。
所述內管2設在外管3內腔的中部,內管2的上端與外管3內螺紋段之間至少留有5cm的間距。
所述內管2與外管3之間的液流孔或夾壁腔4至少設有二個。
所述內管2的下部與雙公短節螺紋連接、連接后的雙公短節長于外管3。
準備洗井時,將內管2與井內注水管柱的內管管柱通過雙公短節連接后,下放內管管柱,再將外管3與注水管柱的外管管柱連接,利用液流孔或夾壁腔4洗井。
井內發現溢流時,將本裝置的上連接端1依次與防噴器配套的提升油管和旋塞閥連接,通過關閉旋塞閥和防噴器,控制溢流,防止井噴事故的發生。
上面敘述的實施例僅僅為典型實施例,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啟示下做出修改。本文所公開的方案可能存在很多變更、組合和修改,且都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因此,保護范圍不僅限于上文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