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變容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57018閱讀:29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變容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變容量壓縮機。
背景技術
以往的一種可變容量壓縮機具有驅動軸、轉子、套筒、斜 盤、聯桿機構以及活塞,上述轉子固定于驅動軸上而與該驅動
軸一體地旋轉;上述套筒安裝于驅動軸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 軸沿軸向自由滑動;上述斜盤安裝于套筒上、且可相對于該套 筒自由傾動;上述聯桿機構夾設于轉子與斜盤之間、且用于將 轉子的旋轉傳遞到斜盤;上述活塞隨著斜盤的旋轉而進行往復 運動(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3-172417號7>才艮、日本特開平
10-176658號公報)。聯桿機構連接轉子與斜盤,可將轉子的旋 轉傳遞到斜盤、且改變斜盤的傾斜角。若改變斜盤的傾斜角, 則活塞行程發生變化。
圖9相當于日本特開平10-176658號公報中的聯桿機構。 圖9的聯桿機構具有相面對的一對旋轉臂145、 146、 一條 斜盤臂147以及一對聯桿臂142A、 142B,上述相面對的一對旋 轉臂145、 146從轉子140朝斜盤141突出地設置,上述一條斜 盤臂147從斜盤141朝轉子140突出地設置。這5條臂145、142A、 147、 143B、 146沿轉矩的傳遞方向層疊,由此,將轉子140 的旋轉傳遞到斜盤。另外, 一對聯桿臂142A、 142B它們的一 端部用第l連接銷143連接在一對旋轉臂145、 146上、且可相對 于該一對旋轉臂145、 146自由旋轉,它們的另一端部用第2連 接銷144連接于斜盤臂147上、且可相對于該斜盤臂147自由旋 轉。由此,聯桿臂142A、 142B以連接銷143為中心相對于旋轉臂145、 146旋轉,并且斜盤臂147以連接銷144為中心相對于 聯桿臂142A、 142B旋轉。由此,可以改變斜盤141相對于驅動 軸(未圖示)的傾斜角。
在壓縮機動作時(驅動軸旋轉時),旋轉臂145與聯桿臂 142A的接觸面以及聯桿臂142A與斜盤臂147的接觸面成為轉 矩傳遞面并且成為旋轉滑動接觸面。即,旋轉臂145與聯桿臂 142A的接觸面一邊受到由較大轉矩Ft所引起的表面壓力, 一邊 以連接銷143為中心相對地滑動接觸。另夕卜,聯桿臂142A與斜 盤臂14 7的接觸面 一 邊受到由較大轉矩F t所引起的表面壓力, 一邊以連接銷144為中心相對地滑動旋轉。因此,在改變斜盤 141的傾斜角時,旋轉臂145與聯桿臂142A的抵接面之間的滑 動阻力極大,聯桿臂142A與斜盤臂147的抵接面之間的滑動阻 力也才及大。
另外,在壓縮機動作(驅動軸旋轉時)時,斜盤141受到 來自與該斜板141相連接的活塞的反壓縮力Fp。該反壓縮力Fp 根據轉速如圖9那樣朝聯桿機構的旋轉方向前方偏移(參照圖 2)。此時,斜盤臂147沿圖中Y方向受到扭轉負荷作用,斜盤141 與聯桿臂142之間在兩點(C、 C)處發生咬入而產生卡阻,進 一步增大了滑動阻力。
為了解決這樣的課題,在專利文獻l中,在旋轉臂與聯桿 臂的抵接面之間以及聯桿臂與斜盤臂的抵接面之間夾設有墊 片,但即使采用這樣的結構也還是會產生同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著眼于上述以往技術的課題而作成的,其目的在 壓縮機。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為可變容量壓縮機,其具有旋轉構 件、套筒、傾動構件、聯桿機構、活塞以及傾動引導面,上述 旋轉構件固定于驅動軸上而與該驅動軸 一體地旋轉;上述套筒
安裝于上述驅動軸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軸朝軸向自由滑動; 上述傾動構件用樞銷安裝于上述套筒上、且可相對于該套筒自 由旋轉;上述聯桿機構連接上述旋轉構件與上述傾動構件,容 許上述傾動構件傾動、且將上述旋轉構件的轉矩傳遞到上述傾 動構件;上述活塞隨著上述傾動構件的旋轉運動而進行往復運 動;上述傾動引導面以與上述樞銷相正交的面的形式分別形成 于上述套筒和上述傾動構件上,且這些傾動引導面彼此滑動接 觸。


圖l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的剖視圖。 圖2是將斜盤與轉子組裝到驅動軸上而成的組件的立體圖。
圖3是圖2的組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圖2的組件的剖視圖。
圖5 ( a )是沿圖4中的Va-Va線剖切的剖視圖,圖5 ( b ) 是沿圖4中的Vb - Vb線剖切的剖視圖。
圖6是將套筒組裝到斜盤的轂上后的狀態的包含局部剖切 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將套筒組裝到斜盤的轂上后的狀態的圖,圖7 (a)是主視圖,圖7(b)是側視圖,圖7(c)是沿圖7(b) 中的VIIc-VIIc線剖切的剖視圖。
圖8是沿圖7 ( c)中的VIII-Vni線剖切的剖視圖,圖8 ( a) 是使斜盤的轂相對于套筒平行的狀態的圖,圖8 (b)是使斜盤的轂相對于套筒傾斜的狀態的圖。
圖9是表示以往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的聯桿機構的 一 個例子 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 一 實施方式的可變容量壓縮機。
圖l是可變容量壓縮機的剖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可變容量壓縮機l是斜盤式可變
容量壓縮機。該可變容量壓縮機1具有氣缸體2、前蓋4以及后 蓋6,上述氣缸體2具有多個在圓周方向上以等間隔配置的缸膛 3(參照圖2);上述前蓋4與上述氣缸體2的前端面相接合、且 在內部形成有曲軸室5;上述后蓋6隔著閥板9與氣缸體2的后端 面相接合、且在內部形成有吸入室7與排出室8。這些氣缸體2、 前蓋4以及后蓋6由多個貫穿螺釘13連接固定,構成了壓縮機的 殼體。
在閥板9上形成有吸入孔11與排出孔12,上述吸入孔ll連 通缸膛3與吸入室7;上述排出孔12連通缸膛3與排出室8。
在閥板9的氣缸體2側的表面上設有用于開閉吸入孔ll的 未圖示的吸入閥機構。在閥板9的后蓋6側的表面上設有用于開 閉排出孔12的未圖示的排出閥機構。在閥板9與后蓋6之間夾設 有未圖示的密封墊片,以保持吸入室7與排出室8的密封性。
在氣缸體2和前蓋4的中心的作為軸承孔的中央貫通口 14、 18中借助向心軸承15、 19可旋轉地支承著驅動軸10,由此,使 驅動軸10可在曲軸室5內自由旋轉。另外,在固定于驅動軸IO 上的轉子21 (后述)的前端面與后蓋6的內壁面之間夾設有推 力軸承20,在固定于氣缸體2的中央貫通口 14后端側的、作為固定構件的調整螺釘17與驅動軸10的后端面之間夾設有推力 軸承16。
曲軸室5收容有作為旋轉構件的轉子21 、套筒22以及作為 傾動構件的斜盤24,上述轉子21固定地設于上述驅動軸10上; 上述套筒22安裝于驅動軸10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軸10朝軸向 自由滑動;上述斜盤24用樞銷61連接于套筒22上、且可相對于 套筒22樞動。即,斜盤24借助套筒22及樞銷61安裝于驅動軸10 上,由此使斜盤24可相對于驅動軸10自由傾動、且可沿驅動軸 IO的軸向自由滑動。在該例中,斜盤24具有轂25與斜盤主體26, 上述轂25安裝于套筒22上、且可相對于該套筒22傾動;上述斜 盤主體26固定于該穀25的凸出部25a上。
活塞29收容于各缸膛3內、且可在各缸膛3內自由滑動,該 活塞29借助半球狀的 一對活塞瓦30、 30與斜盤24相連接。
在作為旋轉構件的轉子21與作為傾動構件的斜盤2 4之間 夾設有聯桿機構40。利用該聯桿機構40可容許改變斜盤24的傾 斜角、且可將轉子21的轉矩傳遞到斜盤24。
對于斜盤24的傾斜角,若套筒22克服復位彈簧52的作用力 朝氣缸體2側接近移動,則斜盤24的傾斜角減小,另一方面, 若套筒22克服復位彈簧51的作用力朝遠離氣缸體2的方向移 動,則斜盤24的傾斜角增大。另外,圖1中的附圖標記53為復 位彈簧用止擋件(例如C形密封圏等),該復位彈簧用止擋件卡 定在形成于驅動軸10上的環狀槽中、且在其與套筒22之間壓縮 保持復位彈簧52。
當驅動軸10旋轉時,轉子21與驅動軸10 —體地旋轉,該轉 子21的旋轉通過聯桿機構40傳遞到斜盤24。斜盤24的旋轉被轉 換成活塞29的往復運動,活塞29在缸膛3內進行往復運動。當 該活塞29進行往復運動時,吸入室7內的制冷劑通過閥板9的吸入孔11被吸入到缸膛3內,然后在缸膛3內被壓縮,壓縮后的制
冷劑通過閥板9的排出孔12排向排出室8。
在該可變容量壓縮機中設有壓力控制機構。壓力控制機構 通過調整活塞29的后面側的曲軸室壓力Pc與活塞29的前面側 的吸入室壓力Ps之間的壓力差(壓力平衡),來改變斜盤24的 傾斜角,從而改變活塞行程。若活塞行程改變,則壓縮機的制 冷劑的排出容量發生變化。
具體地講,壓力控制機構具有抽氣通路(未圖示)、供氣通 路(未圖示)以及控制閥33,上述抽氣通路連通曲軸室5與吸 入室7;上述供氣通路連通曲軸室5與排出室8;上述控制閥33 設于該供氣通路的中途,控制供氣通路的開閉。
由于無論控制閥33是開還是閉,抽氣通路都是打開的,因 此,曲軸室5內的制冷劑氣體時常通過抽氣通路排向吸入室7。
若用控制閥33打開供氣通路,則高壓制冷劑氣體通過供氣 通路從排出室8流入到曲軸室5中,由此,曲軸室5內的壓力上 升。若曲軸室5內的壓力上升,則套筒22朝氣缸體2側接近移動、 且斜盤24的傾斜角減小,由此,活塞行程變小,排出量減少。
另一方面,若用控制閥33關閉供氣通路,則曲軸室5內的 制冷劑氣體時常通過抽氣通路排向吸入室7,因此,吸入室7與 曲軸室5之間的壓力差逐漸變小。于是,套筒22朝遠離氣缸體2 的方向移動、且斜盤24的傾斜角增大,活塞行程變大,排出量 增大。
接著,參照圖2 圖8更詳細地說明斜盤的支承結構。 圖2是將斜盤與轉子組裝于驅動軸上而成的組件的立體 圖、圖3是圖2的組件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2的組件的剖視圖, 圖5 (a)是沿圖4中的Va-Va線剖切的剖視圖,圖5 (b)是沿 圖4中的Vb-Vb線剖切的剖視圖,圖6是將套筒組裝到斜盤的穀上后的狀態的包含局部剖切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將套筒組裝
到斜盤的轂上后的狀態的圖,圖7(a)是主視圖,圖7(b)是 側視圖,圖7(c)是沿圖7(b)中的VIIc-VIIc線剖切的剖視 圖,圖8是沿圖7 ( c)中的VIII-VIII線剖切的剖視圖,圖8(a) 是使斜盤的轂相對于套筒平行的狀態的圖,圖8 (b)是使斜盤 的轂相對于套筒傾斜的狀態的圖。 首先對聯桿機構40進行說明。
如圖3、圖4、圖5(a)所示,聯桿機構40具有相面對的一 對臂41、 41、 一對臂43、 43以及矩形狀的聯桿構件45,上述相 面對的一對臂41、 41從轉子21朝斜盤24突出地設置、且由狹縫 41s分割;上述一對臂43、 43從斜盤24朝轉子21突出地設置、 且由狹縫4 3 s分割;上述聯桿構件4 5插入到轉子21的狹縫41 s
(一對臂41、 41之間)和斜盤24的狹縫43s (—對臂43、 43之 間)中。另外,任一對臂41、 41及臂43、 43都是朝與驅動軸10 相正交的方向(二》走轉方向的切線方向)相面對地配置的。
轉子21的狹縫41s的寬度dl (即轉子21的一對臂41、 41的 內側面41d、 41d之間的寬度)、與斜盤24的狹縫43s的寬度d2
(即斜盤24的一對臂43、 43的內側面43d、 43d之間的寬度) 形成為同一寬度,而且聯桿構件45的寬度dO (即聯桿構件45 的兩外側面45e、 45e之間的寬度)也以相對于該寬度dl、 d2 大致相同的寬度形成,由此,聯桿構件45可自由滑動地嵌合在 兩狹縫41s、 43s內,總是與它們滑動接觸。
聯桿構件45的一端部45a用第1連接銷46連接于轉子21的 一對臂41、 41上、且可相對于該一對臂41、 41自由旋轉。聯桿 構件45的另 一 端部45b用第2連接銷47連接于斜盤24的 一對臂 43、 43上、且可相對于該一對臂43、 43自由旋轉。任一連接銷 46、 47都是朝與驅動軸10相正交的方向(二旋轉方向的切線方向)設定的。
在此例中,在轉子21的一對臂41、 41上設有可自由旋轉地 支承第l連接銷46的軸承孑L41a,在聯桿構件45的一端部45a設 有固定孔45c,通過將第l連接銷46壓入到該固定孔45c中而對 第1連接銷46進行固定。另外,在斜盤24的一對臂43、 43上設 有可自由旋轉地支承第2連接銷47的軸承孔43a,在聯桿構件45 的另 一 端部4 5 b設有固定孔4 5 d,通過將第2連接銷4 7壓入到該 固定孔45d中而對第2連接銷47進行固定。第l連接銷46與第2 連接銷47被設定為直徑相同、且長度相同。
接著,參照圖3 ~圖7對連接套筒2 2與轂2 5的樞動機構進行 說明。
用沿與驅動軸io相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樞銷61將轂25可旋 轉地連接于套筒22上,轂25被與樞銷61相正交的傾動引導面 22c、 25e引導而以軸為中心作旋轉運動。
套筒22形成為大致圓筒形,安裝于驅動軸10上、且可相對 于該驅動軸10沿軸向自由滑動。在套筒22上,固定孑L22b、 22b 夾著驅動軸10同軸地形成于套筒22的兩側。固定孔22b、 22b 沿與驅動軸10相正交的方向延伸,樞銷61固定于該固定孔2 2 b 、 22b中。
另一方面,斜盤的轂25的軸承孔25d、 25d夾著驅動軸10 同軸地形成于斜盤的轂25的兩側。該軸承孔25d、 25d沿與驅動 軸10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將套筒22安裝到轂25的中心口 25c中 的狀態下,將樞銷61插入到轂25的軸承孔25d、 25d中,由此, 如圖8(a)與圖8(b)所示,轂25以樞銷61為中心而相對于套 筒22傾動。而且,如圖5 圖7所示那樣,在套筒22與轂25上設 有彼此滑動接觸的傾動引導面22c、 25e。該傾動引導面22c、 25e作為與樞銷61相正交的面,而夾著驅動軸IO地設于套筒22 、斜盤25的兩側。因此,穀25被傾動引導面22c、 25e引導、且以 樞銷61為中心相對于套筒22傾動。 作用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的作用。
當驅動軸10旋轉時,轉子21與驅動軸10 —體地旋轉。該轉 子21的旋轉通過聯桿機構40被傳遞到斜盤24。斜盤24的旋轉通 過一對活塞瓦30、 30被轉換成活塞29的往復運動,活塞29在缸 膛3內進行往復運動。利用該活塞29的往復運動將吸入室7內的 制冷劑通過閥板9的吸入孔11吸入到缸膛3內之后、該制冷劑氣 體在缸膛3內被壓縮,壓縮后的制冷劑通過閥板9的排出孔12排 向排出室8。
要想改變制冷劑的排出容量,可通過開閉控制閥33調整曲 軸室5內的壓力,調整活塞前后的壓力平衡,改變活塞行程。
更具體地講,當用控制閥33打開供氣通路時,高壓制冷劑 氣體通過供氣通路從排出室8流入到曲軸室5中,由此使曲軸室 5內的壓力上升。當曲軸室5內的壓力上升后,套筒22朝氣缸體 2側接近移動、且斜盤24的傾斜角減小,由此,活塞行程變小, 排出量減少。另一方面,當用控制閥33關閉供氣通路時,曲軸 室5內的制冷劑氣體時常通過抽氣通if各排向吸入室7,因此,吸 入室7與曲軸室5之間的壓力差逐漸消失而均壓化。于是,套筒 22朝遠離氣缸體2的方向移動、且斜盤24的傾斜角增大,活塞 行程變大,排出量增大。
在此,在壓縮機運轉時,來自活塞29的反壓縮力Fp會作用 于斜盤24上。如圖2所示,該反壓縮力Fp根據驅動軸10的轉速 有時從斜盤24的上止點TDC (具有聯桿機構40的位置)朝旋轉 方向前方偏移。這是因為在活塞29的壓縮行程中,在到達壓縮 行程終點的上止點之前反壓縮力最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斜盤24上,反壓縮力Fp從上止點TDC偏向于旋轉方向前方,使斜 盤24受到扭曲負荷作用。
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扭曲負荷由聯桿機構40與傾動引導面 22c、 25e承受。因此,減輕了作用于傳遞轉矩且旋轉滑動的部 分、即聯桿機構40上的扭曲負荷。由此,減小了聯桿機構40內 的滑動阻力。即,減小了聯桿構件45與臂41、 43之間的滑動阻 力。更具體地講,就是減小了聯桿構件的外側面45e與臂41的 內側面41d之間的滑動阻力以及聯桿構件的外側面45e與臂43 的內側面43d之間的滑動阻力。由此,才是高了壓縮^L的控制性。
而且,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壓縮機l中,套筒22的 一對傾動引導面22c、 22c的寬度d4被設定成大于聯桿構件45 的一端部45a的寬度d0以及聯桿構件45的另 一端部45b的寬度 d0。因此,與聯桿機構40相比,可以由傾動引導面22c、 22c 承受更多的扭曲負荷,進一步提高了壓縮機的控制性。
以下,列舉本實施方式的特征。
(1 )本實施方式為可變容量壓縮機,其具有旋轉構件21、 套筒22、傾動構件24以及聯桿機構40,上述旋轉構件21固定于 驅動軸IO上而與該驅動軸IO —體地旋轉;上述套筒22安裝于驅 動軸10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軸10朝軸向自由滑動;該傾動構 件24用樞銷61安裝于套筒22上、且可相對于該套筒22自由旋
構件24傾動、且將旋轉構件21的轉矩傳遞到傾動構件24;在套 筒22及傾動構件24上設有傾動引導面22c、 25d,這些傾動引導 面22c、 25e作為與樞銷61相正交的面,且彼此滑動接觸。因此, 在傾動構件24受到反壓縮力時,扭曲負荷由套筒22與聯桿機構 40雙方來承受。因此,減小了作用于聯桿機構40 (傳遞轉矩、 且可旋轉滑動部分)上的扭曲負荷。由此,使傾動構件24的傾斜角的變化順暢,提高了壓縮機的控制性。另外,提高了聯桿 機構40的耐久性,而且還可謀求小型化。
(2)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聯桿機構40具有臂41與臂 43,上述臂41從旋轉構件21朝傾動構件24突出地設置;上述臂 4 3從傾動構件2 4朝旋轉構件21突出地設置、且直接或間接地借 助連接銷(該例中的第l連接銷46與第2連接銷47)可自由旋轉 地與旋轉構件的臂41相連接。因此,在改變傾動構件24的傾斜 角時,各構件以套筒22的樞銷61和聯桿機構40的連接銷(該例 中的連接銷46、 47)為中心旋轉,因此,磨4察方式為"滾動-滑動磨擦",因此,磨擦系數極小,進一步提高了壓縮機的控制 性。
(3) 另外,根據本發明,聯桿機構40具有相面對的一對 臂41、 41、相面對的一對臂43、 43、聯桿構件45、第l連接銷 46以及第2連接銷47,上述相面對的一對臂41、 41從旋轉構件 21朝傾動構件24突出地設置;上述相面對的一對臂43、 43從傾 動構件2 4朝旋轉構件21突出地設置;上述連聯桿構件4 5的 一 端 部45a可自由滑動地嵌合在旋轉構件的一對臂41、 41之間,其 另 一端部45b可自由滑動地嵌合在傾動構件的一對臂43、 43之 間;上述第l連接銷46將聯桿構件的一端部45a與旋轉構件的臂 41、 41可自由旋轉地連接起來,上述第2連接銷47將聯桿構件 的另一端部45b與傾動構件的臂43、 43可自由旋轉地連接起來。 因此,在改變傾動構件24的傾斜角時,各構件以套筒22的樞銷 61和聯桿機構40的連接銷46、 47為中心旋轉,因此,磨擦方式 為"滾動-滑動磨擦",因此,磨擦系數極小,進一步提高了壓 縮機的控制性。
(4)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傾動引導面22c、 25e均為 一對、且夾著驅動軸10而設,套筒22的一對傾動引導面22c、2 2 c的寬度d 4大于聯桿構件的 一 端部4 5 a的寬度d 0以及聯桿構 件的另一端部45b的寬度d0 (參照圖5)。因此,可以由套筒22 的傾動引導面22c、 22c承受更大的扭曲負荷,從而可進一步降 低作用于聯桿機構40上的負擔。由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壓縮機 的控制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另外,本發明不能僅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來解釋,可在本 發明的技術思想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變容量壓縮機,其中,該可變容量壓縮機具有旋轉構件,其固定于驅動軸上而與該驅動軸一體地旋轉;套筒,其安裝于上述驅動軸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軸沿軸向自由滑動;傾動構件,其用樞銷安裝于上述套筒上、且可相對于該套筒自由旋轉;聯桿機構,其連接上述旋轉構件與上述傾動構件,容許上述傾動構件傾動、且將上述旋轉構件的轉矩傳遞到上述傾動構件;活塞,其隨著上述傾動構件的旋轉運動而進行往復運動;傾動引導面,其以與上述樞銷相正交的面的形式分別形成于上述套筒和上述傾動構件上,且這些傾動引導面彼此滑動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其中,上述聯 桿機構具有上述旋轉構件的臂,其從上述旋轉構件朝上述傾動構件突 出地設置;上述傾動構件的臂,其從上述傾動構件朝上述旋轉構件突 出地設置;連接銷,其直接或間接地將上述旋轉構件的臂和上述傾動 構件的臂可自由旋轉地連接起來。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聯桿機構具有上述旋轉構件的相面對的 一對臂,它們從上述旋轉構件朝 上述傾動構件突出地設置;上述傾動構件的相面對的 一 對臂,它們從上述傾動構件朝 上述旋轉構件突出地設置;聯桿構件,其一端部可自由滑動地嵌合在上述旋轉構件的 一對臂之間,并且,其另 一端部可自由滑動地嵌合在上述傾動 構件的一對臂之間;第l連接銷,其將上述聯桿構件的一端部與上述旋轉構件的臂可自由旋轉地連接起來;第2連接銷,其將上述聯桿構件的另 一端部與上述傾動構 件的臂可自由旋轉地連接起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其中,上述套筒的上述傾動引導面和上述傾動構件的上述傾動引 導面均為一對、且夾著上述驅動軸而設;上述套筒的 一 對傾動引導面的寬度大于上述聯桿構件的一 端部的寬度以及上述聯桿構件的另 一端部的寬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變容量壓縮機,其具有旋轉構件(21)、套筒(22)、傾動構件(24)、聯桿機構(40)以及傾動引導面(22c、25d),該旋轉構件(21)固定于驅動軸(10)上而與該驅動軸(10)一體地旋轉;該套筒(22)安裝于驅動軸(10)上、且可相對于該驅動軸(10)朝軸向自由滑動;該傾動構件(24)用樞銷(61)安裝于套筒(22)上、且可相對于該套筒(22)自由旋轉;該聯桿機構(40)連接旋轉構件(21)與傾動構件(24),容許傾動構件(24)傾動、且將旋轉構件21的轉矩傳遞到傾動構件(24);該傾動引導面(22c、25d)以與樞銷(61)相正交的面的形式分別形成于套筒(22)及傾動構件(24)上,且這些傾動引導面彼此滑動接觸。
文檔編號F04B27/08GK101297115SQ20068004003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7日
發明者久保敏, 宮地俊勝, 廣瀨隆一, 石川直樹 申請人:康奈可關精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