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動力轉向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19539閱讀:34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動力轉向油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機械領域,涉及對動力轉向油罐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動力轉向油罐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由螺母1、上蓋2、密封圈3、加油濾網4、彈簧5、墊片6、外膠圈7、罐體8、隔板9、進油口10、出油口11、密封圈12、濾芯13、油標14、密封圈15、拉桿16和密封圈17組成,進油口10、出油口11固定在罐體8的下底面,密封圈3位于罐體8和上蓋2之間,拉桿16的下端與進油口10的上端連接,拉桿16的上端從上蓋2的通孔中穿出,螺母1拉桿16上端的螺紋嚙合,密封圈17將拉桿16與上蓋2通孔之間的間隙密封,隔板9位于罐體8內腔的下方,濾芯13安裝在拉桿16上,位于隔板9的上面,密封圈12位于濾芯13下端面與隔板9之間,在濾芯13上端面以上依次安裝著密封圈15、墊片6、彈簧5和加油濾網4,油標14從上蓋2的油標口插入罐體8內。它的缺點是第一、濾芯安裝中心位置偏離油罐中心17mm,安裝時上蓋有方向性限制,更換濾芯不方便。第二、加油濾網精度過低,不能很好地清潔油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更換濾芯的油罐結構,同時,該油罐具有更高的過濾能力,以保持油液的清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力轉向油罐,由螺母1、上蓋2、密封圈3、加油濾網4、彈簧5、墊片6、外膠圈7、罐體8、隔板9、進油口10、出油口11、密封圈12、濾芯13、油標14、密封圈15、拉桿16和密封圈17組成,進油口10、出油口11固定在罐體8的下底面,密封圈3位于罐體8和上蓋2之間,拉桿16的下端與進油口10的上端連接,拉桿16的上端從上蓋2的通孔中穿出,螺母1與拉桿16上端的螺紋嚙合,密封圈17將拉桿16與上蓋2通孔之間的間隙密封,隔板9位于罐體8內腔的下方,濾芯13安裝在拉桿16上,位于隔板9的上面,密封圈12位于濾芯13下端面與隔板9之間,在濾芯13上端面以上依次安裝著密封圈15、墊片6、彈簧5和加油濾網4,油標14從上蓋2的油標口插入罐體8內,其特征在于,拉桿16、濾芯13與罐體8同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濾芯安裝位置居中,與罐體同軸,更換濾芯時,油罐上蓋能夠轉動,避免方向性給濾芯的更換帶來的不方便。
2、提高加油濾網的精度,由原來的200μmm提高為現在的100μmm,保證通過濾網加入到油罐中的油液更潔凈,使進入轉向機的潤滑油更潔凈,延長了系統的使用壽命。


圖1是原有動力轉向油罐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動力轉向油罐的結構圖。
圖中,1是螺母,2是上蓋,3是密封圈,4是加油濾網,5是彈簧,6是墊片,7是外膠圈,8是罐體,9是隔板,10是進油口,11是出油口,12是密封圈,13是濾芯,14是油標,15是密封圈,16是拉桿,17是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由螺母1、上蓋2、密封圈3、加油濾網4、彈簧5、墊片6、外膠圈7、罐體8、隔板9、進油口10、出油口11、密封圈12、濾芯13、油標14、密封圈15、拉桿16和密封圈17組成,進油口10、出油口11固定在罐體8的下底面,密封圈3位于罐體8和上蓋2之間,拉桿16的下端與進油口10的上端連接,拉桿16的上端從上蓋2的通孔中穿出,螺母1與拉桿16上端的螺紋嚙合,密封圈17將拉桿16與上蓋2通孔之間的間隙密封,隔板9位于罐體8內腔的下方,濾芯13安裝在拉桿16上,位于隔板9的上面,密封圈12位于濾芯13下端面與隔板9之間,在濾芯13上端面以上依次安裝著密封圈15、墊片6、彈簧5和加油濾網4,油標14從上蓋2的油標口插入罐體8內,其特征在于,拉桿16、濾芯13與罐體8同軸。
為了提高過濾精度,所說的加油濾網[4]的過濾精度為100μmm。
權利要求1.一種動力轉向油罐,由螺母[1]、上蓋[2]、密封圈[3]、加油濾網[4]、彈簧[5]、墊片[6]、外膠圈[7]、罐體[8]、隔板[9]、進油口[10]、出油口[11]、密封圈[12]、濾芯[13]、油標[14]、密封圈[15]、拉桿[16]和密封圈[17]組成,進油口[10]、出油口[11]固定在罐體[8]的下底面,密封圈[3]位于罐體[8]和上蓋[2]之間,拉桿[16]的下端與進油口[10]的上端連接,拉桿[16]的上端從上蓋[2]的通孔中穿出,螺母[1]拉桿[16]上端的螺紋嚙合,密封圈[17]將拉桿[16]與上蓋[2]通孔之間的間隙密封,隔板[9]位于罐體[8]內腔的下方,濾芯[13]安裝在拉桿[16]上,位于隔板[9]的上面,密封圈[12]位于濾芯[13]下端面與隔板[9]之間,在濾芯[13]上端面以上依次安裝著密封圈[15]、墊片[6]、彈簧[5]和加油濾網[4],油標[14]從上蓋[2]的油標口插入罐體[8]內,其特征在于,拉桿[16]、濾芯[13]與罐體[8]同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轉向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加油濾網[4]的過濾精度為100μ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機械領域,涉及對動力轉向油罐的改進。它由螺母1、上蓋2、密封圈3、加油濾網4、彈簧5、墊片6、外膠圈7、罐體8、隔板9、進油口10、出油口11、密封圈12、濾芯13、油標14、密封圈15、拉桿16和密封圈17組成,其特征在于,拉桿16、濾芯13與罐體8同軸。本實用新型更換濾芯時,油罐上蓋能夠轉動,避免方向性給濾芯的更換帶來的不方便,同時提高加油濾網的精度。
文檔編號F15B1/26GK2654916SQ03280079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30日
發明者張占義, 楊文利, 杜興順, 萬超剛, 張亞林 申請人:新鄉市新平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