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轉向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6611閱讀:521來源:國知局
一種轉向油罐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汽車動力轉向系統領域,特別是一種轉向油罐。



背景技術:

動力轉向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動力轉向系統內部存在空氣,由于氣體有很大的壓縮性,會引起執行機構沖擊、噪聲、發熱、漏油等一系列不正常現象,對轉向系統的工作性能有嚴重影響,為避免所述問題,通常是通過在轉向油罐上設置排氣裝置或排氣通道的方式以排除空氣。

常用的排氣裝置之一是在轉向油罐的罐蓋上設置排氣孔,通過排氣孔實現對空氣的排除。由于所述排氣孔是直接與大氣相通,排除的空氣又未先進行氣液混合物分離,因此,排除的氣液混合物一旦遇到冷空氣,會因凝結而造成轉向油罐漏油,并且污染轉向油罐的罐體、周邊其它系統及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止漏油的轉向油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轉向油罐,包括設有罐口的罐體、設有排氣孔的罐蓋和上端與罐蓋連接的標尺桿,所述罐蓋位于罐口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下端口設有漏斗形回液筒,所述標尺桿由上至下設有多片圓形氣液分離板,多片所述圓形氣液分離板位于罐口和漏斗形回液筒內,位于罐口內的圓形氣液分離板的邊緣與罐口的內側壁之間及位于漏斗形回液筒內的圓形氣液分離板的邊緣與漏斗形回液筒的內側壁之間均設有供氣液混和物通過的間隙,所述排氣孔設置在位于頂端的一片圓形氣液分離板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上端內側設有卡扣的擰蓋,所述罐蓋上表面設有供卡扣插入的卡槽,所述擰蓋的邊沿設有供與罐口外側扣合的卡緣。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圓形氣液分離板共四片,上端的兩片位于罐口內,下端的兩片位于漏斗形回液筒內。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罐體和漏斗形回液筒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罐蓋、標尺桿和多片圓形氣液分離板為一體成型結構。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罐體和漏斗形回液筒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罐蓋、標尺桿和多片圓形氣液分離板為一體成型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發明一種轉向油罐,將轉向油罐罐體內部設計成漏斗形狀;罐蓋設計成和轉向油罐罐體漏斗形狀匹配的多層直徑大小不同的圓板,轉向油罐在排除氣液混合物時,經過圓板的多次反射,改變了氣液混合物排氣過程中的方向,其中比重大的油液分子由于重力左右重新返回到轉向油罐內部,比重小的純凈的空氣通過排氣口排除到轉向油罐外部,從而達到對氣液混合物進行分離的目的,解決了轉向油罐排氣過程中的漏油現象;另外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并且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罐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罐蓋與罐體裝配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考圖1和圖2,一種轉向油罐,包括設有罐口11的罐體1、設有排氣孔21的罐蓋2和上端與罐蓋2連接的標尺桿3,所述罐蓋2位于罐口11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1下端口設有漏斗形回液筒12,所述標尺桿3由上至下設有多片圓形氣液分離板4,多片所述圓形氣液分離板4位于罐口11和漏斗形回液筒12內,位于罐口11內的圓形氣液分離板4的邊緣與罐口11的內側壁之間及位于漏斗形回液筒12內的圓形氣液分離板4的邊緣與漏斗形回液筒12的內側壁之間均設有供氣液混和物通過的間隙5,所述排氣孔21設置在位于頂端的一片圓形氣液分離板4上。本發明圓形氣液分離板4共四片,上端的兩片位于罐口11內,下端的兩片位于漏斗形回液筒12內。

圖3是本發明的罐蓋與罐體裝配的示意圖,所述排氣孔21設置在與標尺桿3的頂端平齊的圓板6,即排氣孔21設置在位于頂端的一片圓形氣液分離板4上,油蒸汽從下往上經過的圓板更多,油液分子與純凈的空氣分離得更徹底。還包括上端內側設有卡扣61的擰蓋6,所述罐蓋2上表面設有供卡扣61插入的卡槽22,所述擰蓋6的邊沿設有供與罐口11外側扣合的卡緣,一方面是避免排氣孔直接與外界的空氣相通,防水防污染,另一方面在擰開罐蓋的時候,方便使力。所述罐體1和漏斗形回液筒12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罐蓋2、標尺桿3和多片圓形氣液分離板4為一體成型結構。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并且節約成本。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將轉向油罐罐體1內部設計成漏斗形狀;罐蓋2設計成和轉向油罐罐體1漏斗形狀匹配的多層直徑大小不同的圓形氣液分離板4,轉向油罐在排除氣液混合物時,經過圓形氣液分離板4的多次反射,改變了氣液混合物排氣過程中的方向,其中比重大的油液分子由于重力左右重新返回到轉向油罐內部,比重小的純凈的空氣通過排氣口排除到轉向油罐外部,從而達到對氣液混合物進行分離的目的,解決了轉向油罐排氣過程中的漏油現象。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轉向油罐,將轉向油罐罐體內部設計成漏斗形狀;罐蓋設計成和轉向油罐罐體漏斗形狀匹配的多層直徑大小不同的圓形氣液分離板,轉向油罐在排除氣液混合物時,經過圓形氣液分離板的多次反射,改變了氣液混合物排氣過程中的方向,其中比重大的油液分子由于重力左右重新返回到轉向油罐內部,比重小的純凈的空氣通過排氣口排除到轉向油罐外部,從而達到對氣液混合物進行分離的目的,解決了轉向油罐排氣過程中的漏油現象;另外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并且節約成本。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洪光輝;華靚;彭振文;李冉;霍小娟;劉正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6.12
技術公布日:2017.09.08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