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凈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壓泵及具有該增壓泵的純水機。
背景技術:
統計顯示,我國水污染事件高發,飲用水源地水質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約1.4億人,水污染情況的觸目驚心,讓普通居民對安全飲用水的需求日趨強烈。純水機作為安裝于用戶家中的終端水處理設備,徹底解決了上述問題,讓人們的生活飲用水安全得到了保證。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家用純水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1.純水機的增壓泵會發熱,如若散熱不及時,則會影響增壓泵的工作效率,溫度過高時甚至會燒壞增壓泵,而目前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都是使用自然散熱的方式,即為增壓泵預留散熱通風口,使其自然散熱,但此方式的散熱效率慢,并不能及時地為增壓泵散熱,也給用戶帶來了不便;2.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低:因RO反滲透膜濾芯對進水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最佳水溫為25-30℃),水溫越低其產水量越低,溫度每降低一度、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就會降低3%,而大部分時間的水溫都是達不到最佳溫度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增壓泵及具有該增壓泵的純水機。該增壓泵通過環繞于其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將加壓后的水導流至RO反滲透膜濾芯,具有導熱性能的散熱環繞管將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并由水流帶走,從而使增壓泵能及時地得到散熱,與此同時,也升高了RO反滲透膜濾芯的進水水溫,提高了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增壓泵,包括增壓泵主體,所述增壓泵主體設有電機體、入水管及出水口,所述增壓泵主體還設有與出水口密封連接并環繞于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所述散熱環繞管為導熱材質。水從入水管進入增壓泵、由增壓泵加壓,后從出水口流入散熱環繞管內、由散熱環繞管導流至下一處理設備,環繞于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把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由水流帶走熱量,從而使增壓泵能及時地得到散熱,增長了增壓泵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所述散熱環繞管為銅管。銅具有很好的熱傳遞性能,可以迅速地把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并由水流帶走。
一種純水機,包括所述的增壓泵。
進一步地,所述純水機還包括RO反滲透膜濾芯,所述RO反滲透膜濾芯設有水輸入端口、廢水輸出端口及純水輸出端口,所述散熱環繞管的輸出端與RO反滲透膜濾芯的水輸入端口密封連接。散熱環繞管將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后,水流的溫度得以升高,升溫后的水流經散熱環繞管導流至RO反滲透膜濾芯,從而升高RO反滲透膜濾芯的進水水溫,提高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水流經RO膜過濾后分為兩路分別從純水輸出端口和廢水輸出端口排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增壓泵通過環繞于其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將加壓后的水導流至RO反滲透膜濾芯,具有導熱性能的散熱環繞管將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并由水流帶走,使增壓泵能及時地得到散熱,增長了增壓泵的使用壽命。與此同時,也升高了RO反滲透膜濾芯的進水水溫,提高了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簡圖。
圖中,RO反滲透膜濾芯1、增壓泵主體2、電機體3、入水管4、出水口5、散熱環繞管6、水輸入端口7、廢水輸出端口8、純水輸出端口9。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所描述的純水機,如圖1所示,包括增壓泵和RO反滲透膜濾芯1。該增壓泵包括增壓泵主體2,增壓泵主體設有電機體3、入水管4及出水口5,增壓泵主體還設有與出水口密封連接并環繞于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6。該RO反滲透膜濾芯設有水輸入端口7、廢水輸出端口8及純水輸出端口9,散熱環繞管的輸出端與RO反滲透膜濾芯的水輸入端口密封連接。其中,本實施例的散熱環繞管為銅管。
水從入水管進入增壓泵、由增壓泵加壓,后從出水口流入散熱環繞管內、由散熱環繞管導流至RO反滲透膜濾芯,環繞于電機體表面的散熱環繞管把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由水流帶走熱量,從而使增壓泵能及時地得到散熱,增長了增壓泵的使用壽命。散熱環繞管將電機體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管內的水流后,水流的溫度得以升高,升溫后的水流經散熱環繞管導流至RO反滲透膜濾芯,從而升高RO反滲透膜濾芯的進水水溫,提高RO反滲透膜濾芯的產水量。水流經RO膜過濾后分為兩路分別從純水輸出端口和廢水輸出端口排出。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