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疏浚船舶施工設備的泥泵,尤其是配備浮封環密封結構的水下泥泵。
背景技術:
泥泵是應用于疏浚船舶輸送泥水介質的動力設備,技術性能和各組件安裝精度、強度、穩定性、密封性要求高。現有技術水下泥泵由軸承座、軸承組件、泵軸、前蓋、泵殼、葉輪等組成,軸承座上固定安裝軸承組件,軸承組件內部是調心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外部是一個軸承筒,軸承筒兩端采用軸承筒端蓋內嵌唇型密封圈結構密封,軸承組件支撐泵軸,軸承座前端固定泵殼,泵殼前端安裝前蓋,泵殼內部設置葉輪,葉輪安裝在泵軸前端。在實際運用中,軸承筒端蓋內嵌唇型密封圈的密封結構,由于泥泵轉速高,泵軸徑向和軸向竄動量大,唇型密封圈密封結構有泄漏、磨損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需要解決由于泥泵高轉速,泵軸徑向和軸向竄動量大,軸承筒端蓋內嵌唇型密封圈的密封結構有泄漏、磨損的問題。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備浮封環密封結構的水下泥泵,防止泥泵軸承筒兩端的密封結構損壞,縮短軸承組件壽命,并且影響挖泥泵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配備浮封環密封結構的水下泥泵,包括軸承座1、軸承組件2、泵軸3、泵殼4、泵蓋5、葉輪6,
軸承座1上固定安裝軸承組件2,
軸承組件2內部是調心滾子軸承20,調心滾子軸承外部是一個軸承筒21,
軸承筒兩端采用浮封環密封結構密封,
軸承組件2支撐泵軸3,
軸承座1前端固定泵殼4,
泵殼4前端安裝泵蓋5,
泵殼4內部安裝葉輪6,
葉輪6安裝在泵軸3前端,
其特征是,
所述的浮封環密封密封結構,該浮封環密封結構是由浮封環動座7、浮封環靜座8、浮封環9及密封橡膠圈10組成;
浮封環靜座8用螺釘11緊固在軸承筒21上,浮封環動座7用緊定螺釘12固定在泵軸3上;在徑向,浮封環動座7、浮封環靜座8與泵軸3之間安裝浮封環9,并存在間隙;在該間隙內設置密封橡膠圈10;在軸向,浮封環動座7和浮封環靜座8之間也維持一定間隙。
本實用新型由于水下泥泵軸承筒21兩端使用了上述浮封環密封結構,而浮封環密封結構由于本身結構特點,能夠在泵軸竄動的情況下自行調節,維持穩定的密封,防止密封結構損壞,影響泥泵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配置浮封環密封結構的水下泥泵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部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參見附圖)包括軸承座1、軸承組件2、泵軸3、泵殼4、泵蓋5、葉輪6,
軸承座1上固定安裝軸承組件2,
軸承組件2內部是調心滾子軸承20,調心滾子軸承外部是一個軸承筒21,
軸承筒兩端采用浮封環密封結構密封,
軸承組件2支撐泵軸3,
軸承座1前端固定泵殼4,
泵殼4前端安裝泵蓋5,
泵殼4內部安裝葉輪6,
葉輪6安裝在泵軸3前端,
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封環密封密封結構,該浮封環密封結構是由浮封環動座7、浮封環靜座8、浮封環9及密封橡膠圈10組成。
浮封環靜座8用螺釘11緊固在軸承筒21上,浮封環動座7用緊定螺釘12固定在泵軸3上;如圖2所示,在徑向,浮封環動座7、浮封環靜座8與泵軸3之間安裝浮封環9,并存在間隙;在該間隙內設置密封橡膠圈10;在軸向,浮封環動座7和浮封環靜座8之間也維持一定間隙。
泵軸3正常運轉情況下,密封橡膠圈10有一定的壓縮量,能夠起到密封作用。由于浮封環9與浮封環動座7和浮封環靜座8有一定間隙,當泵軸3向左竄動時,浮封環動座7隨著泵軸3向左竄動,浮封環9受到浮封環動座7擠壓可以向左浮動進行位移補償。同理,當泵軸3向右、向中心、向離心另外三個方向竄動時,浮封環9均可以向另外三個方向浮動進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