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的密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及一種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燈具的殼體因造型設計需求會設有開口區,或者燈具內某個單元件因功能設計需求會設有開口區,開口區會通過蓋合密封壓板進行密封。其中,為了保證開口區處的密封性,現有技術人員往往會在殼體開口區與密封壓板之間增設O型密封圈或者平墊圈。O型密封圈或者平墊圈裝設在殼體或單元構件外,O型密封圈或者平墊圈與密封壓板緊密接觸以保證密封壓板的密封性。然而,O型密封圈無法保證較好的密封性。平墊圈,則需要采用在密封壓板上施加較大的壓力才能保證較好的密封性。而密封壓板由于厚度較薄,若采用較大壓力緊密壓迫在平墊圈上時,極其容易發生變形或者損壞,從而無法保證開口區較好的密封性,且使用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密封性好的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及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包括:密封圈本體,所述密封圈本體其中一端面設有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以所述密封圈本體的中心由內至外依次設置,所述第一筋條圈具有彈性。
一種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包括: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單元構件與密封壓板,所述單元構件設有開口區,所述密封壓板蓋合在所述單元構件上,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設置在所述單元構件與所述密封壓板之間,所述密封壓板與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緊密接觸。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本體另一端面設有一個以上第二筋條圈, 所述第二筋條圈具有彈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筋條圈、所述第二筋條圈為圓環形、橢圓形或者矩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本體最內側或最外側的所述第一筋條圈連接有兩個以上安裝條,所述安裝條呈環形設置以形成安裝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端面、以及所述安裝條端面共處于同一平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相鄰所述安裝條之間連接有輔助固定條,所述輔助固定條與所述第一筋條圈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條、所述第一筋條圈以及所述輔助固定條一體成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條為四個,四個所述安裝條沿著所述第一筋條圈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兩個以上緊固件,所述密封圈本體最內側的所述第一筋條圈連接有兩個以上安裝條,所述安裝條呈環形設置以形成安裝孔,兩個以上所述緊固件與兩個以上所述安裝孔一一相適應,所述密封壓板、所述單元構件設有與所述安裝孔相適應的安裝孔,所述密封壓板、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所述單元構件通過緊固件裝入所述安裝孔固定相連。
下面結合上述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效果進一步說明:
1、上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由于在密封圈本體的其中一端面設置有兩個以上具有彈性的第一筋條圈,這樣密封壓板壓迫在密封圈本體的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上后,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均與密封壓板密封配合。如此,本實用新型便能實現多層密封,相對于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與密封壓板的接觸面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平墊圈大大減小,施加在密封圈本體上的壓力遠小于平墊圈上的壓力,即可實現密封壓板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之間的較好的密封性。如此,密封圈本體、密封壓板的厚度可以做的得更薄,使得成本相對降低,且施加在密封壓板上的力不易于損壞密封壓板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使用壽命較長。
2、第一筋條圈連接有兩個以上安裝條,安裝條呈環形設置以形成安裝孔。通過緊固件裝入安裝孔將密封壓板緊固在單元構件上,這樣能保證密封壓板持續緊密壓迫在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上,從而確保密封壓板與單元構件之間較好的密封性能。
3、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端面、以及安裝條端面共處于同一平面上。這樣機械多環齒密封件設置在單元構件與密封壓板之間后,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以及安裝條共同與密封壓板相接觸,使得密封壓板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三;
圖4為圖1-3中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軸向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四;
圖6為圖5的主視圖;
圖7為圖5中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的軸向剖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密封圈本體,11、第一筋條圈,12、第二筋條圈,13、安裝條,131、安裝孔,14、輔助固定條,20、單元構件,21、安裝孔,30、密封壓板,31、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任一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包括密封圈本體10。所述密封圈本體10其中一端面設有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11以所述密封圈本體10的中心由內至外依次設置,所述第一 筋條圈11具有彈性。
上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件,由于在密封圈本體10的其中一端面設置有兩個以上具有彈性的第一筋條圈11,這樣密封壓板30壓迫在密封圈本體10的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上后,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均與密封壓板30密封配合。如此本實用新型便能實現密封壓板30與密封圈本體10之間多層密封,相對于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與密封壓板30的接觸面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平墊圈大大減小,施加在密封圈本體10上的壓力遠小于平墊圈上的壓力,即可實現密封壓板30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之間的較好的密封性。如此,密封圈本體10、密封壓板30的厚度可以做的得更薄,使得成本相對降低,且施加在密封壓板30上的力不易于損壞密封壓板30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使用壽命較長。
請參閱圖4,所述密封圈本體10另一端面設有一個以上第二筋條圈12。所述第二筋條圈12具有彈性。密封圈本體10另一端面裝設在設有開口區的單元構件20上,一個以上第二筋條圈12與單元構件20緊密接觸后便能實現一圈以上的密封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圈”不應僅僅理解為圓環形,只要是首尾相連的筋條即可,它的形狀還包括橢圓形圈、矩形圈等。其中,圖1-3分別示意出了第一筋條圈11為圓環形、橢圓形以及矩形,而第二筋條圈12的形狀與第一筋條圈11的形狀相適應。如此,以適應于單元構件20的開口區的形狀,實現較好的密封效果。
請參閱圖5-7,所述密封圈本體10最內側或最外側的所述第一筋條圈11連接有兩個以上安裝條13。所述安裝條13呈環形設置以形成安裝孔131。相鄰所述安裝條13之間連接有輔助固定條14。所述輔助固定條14與所述第一筋條圈11相連。所述安裝條13、所述第一筋條圈11以及所述輔助固定條14一體成型。其中,所述安裝條13為四個。四個所述安裝條13沿著所述第一筋條圈11的圓周方向均勻布置。通過緊固件裝入安裝孔131將密封壓板30緊固在單元構件20上,這樣能保證密封壓板30持續緊密壓迫在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上,從而確保密封壓板30與單元構件20之間較好的密封性能。
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11端面、以及所述安裝條13端面共處于同一平 面上。這樣機械多環齒密封件設置在單元構件20與密封壓板30之間后,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以及安裝條13共同與密封壓板30相接觸,使得密封壓板30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
請參閱圖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包括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單元構件20與密封壓板30。所述單元構件20設有開口區,所述密封壓板30蓋合在所述單元構件20的開口區上。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設置在所述單元構件20與所述密封壓板30之間,所述密封壓板30與兩個以上所述第一筋條圈11緊密接觸。
上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由于在密封圈本體10的其中一端面設置有兩個以上具有彈性的第一筋條圈11,這樣密封壓板30壓迫在密封圈本體10的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上后,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均與密封壓板30密封配合。如此本實用新型便能實現密封壓板30與密封圈本體10之間多層密封,相對于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兩個以上第一筋條圈11與密封壓板30的接觸面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平墊圈大大減小,施加在密封圈本體10上的壓力遠小于平墊圈上的壓力,即可實現密封壓板30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之間的較好的密封性。如此密封圈本體10、密封壓板30的厚度可以做的得更薄,使得成本相對降低,且施加在密封壓板30上的力不易于損壞密封壓板30與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使用壽命較長。
所述的機械多環齒密封結構還包括兩個以上緊固件(圖中未示意出)。所述密封圈本體10最內側的所述第一筋條圈11連接有兩個以上安裝條13。所述安裝條13呈環形設置以形成安裝孔131。兩個以上所述緊固件與兩個以上所述安裝孔131一一相適應。所述密封壓板30、所述單元構件20分別設有與安裝孔131相適應的安裝孔(21、31)。所述密封壓板30、所述機械多環齒密封件、所述單元構件20通過緊固件裝入所述安裝孔(21、131、31)固定相連。通過緊固件裝入安裝孔(21、131、31)將密封壓板30緊固在單元構件20上,這樣能保證密封壓板30持續緊密壓迫在機械多環齒密封件上,從而確保密封壓板30與單元構件20之間較好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 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