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動油栗,特別涉及向栗的驅動旋轉軸的軸承部供給排出部的工作油來進行潤滑的電動油栗。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對機動車的低燃料費用化的要求提高,促進了帶有空轉停止功能的機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實用化。這些車輛在內燃機停止時由內燃機驅動的各種栗也停止,因此需要內燃機以外的栗驅動源。特別是在帶有空轉停止功能的機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等中,需要用于確保控制變速箱的油壓機構的油壓的油栗。出于這樣的背景,存在電動油栗的使用增加的傾向,該電動油栗使用電動機對栗轉子付與旋轉力來進行栗作用。
[0003]以往,作為搭載于機動車的變速箱等的電動油栗,多采用余擺式的內嚙合齒輪栗。在內嚙合齒輪栗中,栗轉子利用由電動機驅動的驅動旋轉軸旋轉,從而具有與栗轉子的外齒嚙合的內齒的外轉子旋轉,由此使在外轉子的內齒和栗轉子的外齒之間形成的多個容積室的容積連續地變化,吸入、排出工作油。這樣的電動油栗記載在例如(日本)特開2012 —207638號公報(專利文獻I)中。
[0004]電動油栗具有:驅動控制部,其控制向電動機的通電;定子部,其具有通過來自驅動控制部的通電產生勵磁力的繞組和鐵芯;轉子部,其在定子部的內周側空間具有永磁鐵并利用勵磁力旋轉;驅動旋轉軸,其通過壓入等方法固定于該轉子部并一體旋轉;栗轉子部,其通過壓入等方法固定于該驅動旋轉軸并與驅動旋轉軸一體旋轉。而且,在驅動旋轉軸的軸承部形成有為了在驅動旋轉軸的旋轉滑動面形成油膜而導入來自排出部的工作油的油槽。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0763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然而,如上所述在帶有空轉停止功能的機動車或混合動力車中,在內燃機停止的狀態下電動油栗工作。因此,由于沒有內燃機的動作音,此時的電動油栗的動作音對于車室內的搭乘者來說成為刺耳的聲音。因此,期望盡可能地降低電動油栗的動作音。
[0009]而且,根據本發明者等的研究,可知該電動油栗的動作音的發生主要原因之一是因驅動旋轉軸的傾斜而產生的。即,驅動旋轉軸如專利文獻I所示地利用懸臂的滑動軸承軸支承驅動旋轉軸,從而在滑動軸承的內周面和驅動旋轉軸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中驅動旋轉軸傾斜,在定子部和轉子部之間產生間隙(氣隙)的不均勻化,由此在空間磁通波形中產生紊亂而產生高次諧波成分。該高次諧波成分特別使徑向的電磁加振力增加而成為振動的主要原因,結果產生噪音。
[0010]為了減少驅動旋轉軸的傾斜,只要盡可能地縮短滑動軸承的內周面和驅動旋轉軸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距離即可,但在滑動軸承中若過度縮短間隙,則產生無法供給潤滑油所導致的燒結、制造成本(精密加工所導致)的上升的新課題。另一方面,若利用滾珠軸承軸支承驅動旋轉軸,則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防止驅動旋轉軸的傾斜,但由于使用滾珠軸承,產生了部件數量、部件成本的增加、和需要在驅動旋轉軸部分確保滾珠軸承的設置空間的新課題。并且,有時也存在增加了滾珠軸承自身的旋轉噪音(所謂的振鳴)的情況。
[001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利用簡單的結構抑制驅動旋轉軸的傾斜來提供噪音少的新型電動油栗。
[0012]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利用第I滑動軸承軸支承轉子部和栗轉子之間的驅動旋轉軸,利用第2滑動軸承軸支承比驅動旋轉軸的栗轉子固定部更靠前端側的驅動旋轉軸,并且向第I滑動軸承和第2滑動軸承供給工作油。
[0013]根據本發明,利用第2滑動軸承軸支承驅動旋轉部的前端側,因此驅動旋轉軸的傾斜被第2滑動軸承的內周面限制,由此能夠減少噪音的產生。此外,由于僅設置滑動軸承,所以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電動油栗的整體立體圖。
[0015]圖2是圖1所示的電動油栗的分解立體圖。
[0016]圖3是圖1所示的電動油栗的縱剖視圖。
[0017]圖4是圖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0018]圖5是對專利文獻I中的驅動旋轉軸的傾斜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0019]圖6是對圖3所示的驅動旋轉軸的傾斜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0020]圖7是表示轉子部和定子部的徑向截面的剖視圖。
[0021]圖8是對轉子部和定子部的徑向截面中的X方向的旋轉角和電磁力的關系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0022]圖9是對轉子部和定子部的徑向截面中的Y方向的旋轉角和電磁力的關系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0023]圖10是說明進行栗外殼和栗蓋的定位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0024]圖11是說明進行栗外殼和栗蓋的定位的其他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0025]圖12是說明進行栗外殼和栗蓋的定位的其他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使用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技術概念中各種變形例和應用例也包含在其范圍內。
[0027]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電動油栗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電動油栗例如是搭載在具備空轉停止功能的車輛的自動變速器中的栗。該自動變速器是帶式無級變速器,另外具備由發動機驅動的機械式栗。
[0028]而且,當通過空轉停止控制而發動機的停止時,無法確保機械式栗的油壓,并且,如果因從帶式無級變速器內的摩擦連結要素或帶輪的泄漏等而油壓降低,則在再起步時到確保必要的油壓需要花費時間,因此導致運行性降低。因此,不同于機械式栗,另外具備無論發動機的作動狀態都能夠排出油壓的電動油栗,通過確保與從摩擦連結要素或帶輪的泄漏對應的油壓,來提高發動機再起動和再起步時的運行性。
[0029]圖1是表示電動油栗的整體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將該電動油栗分解的立體圖。電動油栗10由電動機部10A、與該電動機部1A相鄰并固走的驅動fe制部10B、由電動機部1A驅動的栗部1C構成。
[0030]如圖2所示,電動機部1A至少由轉子部16和定子部18構成。該電動機部1A收納在電動機部收納部24中,該電動機部收納部24設于由例如鋁合金等作成的金屬制的外殼20的一方。
[0031]并且,在該外殼20的另一方形成有收納栗部1C的栗部收納部22。栗部1C至少由具有外齒輪的栗轉子12和具有內齒輪的外轉子14構成。該栗轉子12和外轉子14收納在設于外殼20的另一方的栗收納部22。驅動控制部1B至少由殼體44、收納于該殼體44的控制基板46、和以收納該控制基板46的方式固定于殼體44的罩48構成。
[0032]使用圖3對電動油栗10的更詳細的結構進行說明。電動油栗10具有:由具有外齒輪的栗轉子12和具有內齒輪的外轉子14構成的栗部1C ;由定子部18和與栗轉子12結合的轉子部16構成的電動機部10A。在定子部18上卷繞有繞組18A,該繞組被引入驅動控制電路42內ο
[0033]這些栗部1C和電動機部1A收納于設于外殼20的一端面的栗部收納部22和設于另一端面的電動機部收納部24。S卩,外殼20在一端面側的內部形成有能夠旋轉地收納外轉子14的栗部收納部22,在另一端面側的開口的內周側形成有固定支承定子部18并且在內部收納轉子部16等的電動機部收納部24,而且在比電動機部收納部24更靠軸向外側,形成有用于安裝到自動變速器的支架26。
[0034]并且,在外殼20內部設有第I軸承部30,該第I軸承部30將連結栗轉子12和轉子部16的驅動旋轉軸28支承成能夠旋轉。該第I軸承部30構成為利用自身的內周面軸支承驅動旋轉軸28的中間部的外周面。這里,中間部是指栗轉子12和轉子部16之間,不限定于驅動旋轉軸28的中央。
[0035]而且,第I軸承部30形成于將栗部收納部22和電動機部收納部24之間隔離開的隔離壁31。該第I軸承部30是滑動軸承,在第I軸承部30的內周面和驅動旋轉軸28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規定長度的第I間隙,經由第I油導入通路33向該第I間隙導入壓力高的排出側的工作油。而且,在驅動旋轉軸28和軸承部30的上側設有密封驅動旋轉軸28的密封部件32。
[0036]栗蓋34具有:與栗部1C的排出口連通的呈圓筒狀延伸的排出孔36 ;與栗部1C的吸入口連通的吸入孔38。在排出孔36的前端外周安裝有密封環40。
[0037]在劃分栗蓋34的排出孔36和吸入孔38的脊部39形成有第2軸承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