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366120閱讀:456來源:國知局
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穩定型液壓缸。
【背景技術】
[0002]常見的液壓缸通常包括缸體、活塞、活塞桿、端蓋,活塞把缸體內的空間分隔成兩個腔體,兩個腔體分別為無桿腔、有桿腔,顧名思義,有桿腔是指有活塞桿穿過的腔體,無桿腔沒有活塞穿過,缸體的側面分別設有兩個油孔,其中一個油孔與無桿腔連通,另一個油孔與有桿腔連通。目前很多液壓缸結構中,為了增強活塞桿的抗彎曲性能,通常把活塞桿制成空心桿,空心的活塞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抗完全性能,然而卻減少了抗壓性能,無桿腔、有桿腔內的油液對活塞桿外壁的壓力很大,空心的活塞桿比實心的活塞桿抗壓性能、穩定性都有所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液壓桿內活塞桿存在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活塞桿抗彎曲性能好、抗壓性能好,整體性能更加穩定的液壓缸結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包括缸體、端蓋、活塞,活塞的一端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外端穿過端蓋伸出缸體外,活塞把缸體內的空間分隔成無桿腔和有桿腔,所述活塞桿內設有圓柱腔,所述的圓柱腔的軸線、活塞桿的軸線、活塞的軸線共線,活塞桿的外端封閉,活塞桿的內端開口,所述活塞的中心設有連接無桿腔與圓柱腔的油孔,所述的油孔內設有單向閥,單向閥內的油液從無桿腔流向圓柱腔。活塞桿內的圓柱腔能增加活塞桿的抗彎曲性能;無桿腔內的油液把活塞頂開時,油液從油孔處經過單向閥進入到圓柱腔內并充滿圓柱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圓柱腔內充滿油液,活塞桿被無桿腔內的油液頂出的時候,無桿腔內的油液從單向閥進入到圓柱腔內并把壓力傳遞給圓柱腔內的油液,從而用于平衡活塞桿內壁、外壁的壓差;活塞桿縮回的過程中,單向閥能防止圓柱腔內的油液排出,從而進一步增加活塞桿的抗彎曲性能。
[0006]作為優選,所述缸體的內底部設有凹腔,所述凹腔的直徑小于缸體的內徑,所述缸體的側面設有與凹腔側面連通的無桿腔進油孔,所述的端蓋側面設有與有桿腔連通的有桿腔進油孔。凹腔處直徑小于缸體內徑,從而增強無桿腔進油孔周圍的強度。
[0007]作為優選,所述活塞桿的外端側面設有排氣孔,所述的排氣孔內設有柱頭螺栓。液壓缸第一次使用時,先打開排氣孔,無桿腔內的油液頂起活塞時,油液從單向閥進入到圓柱腔內,從而把圓柱腔內的空氣排掉,待空氣完全排掉后,在排氣孔內擰入柱頭螺栓封閉排氣孔。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排氣孔為階梯孔,所述的柱頭螺栓與排氣孔內的階梯面處設有預緊彈簧。預緊彈簧能防止柱頭螺栓松動。
[0009]作為優選,所述活塞的圓周面上設有環形槽,所述的環形槽內設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增加活塞的密封性能,防止無桿腔、有桿腔之間油液溝通。
[0010]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塞桿抗彎曲性能好、抗壓性能好,整體性能更加穩定,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13]圖中:缸體1、端蓋2、活塞3、活塞桿4、無桿腔5、有桿腔6、凹腔7、無桿腔進油孔8、有桿腔進油孔9、單向閥10、油孔30、環形槽31、密封圈32、圓柱腔40、排氣孔41、柱頭螺栓42、預緊彈簧43。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5]如圖1所示的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包括缸體1、端蓋2、活塞3,活塞的一端設有活塞桿4,活塞桿的外端穿過端蓋伸出缸體外,活塞3把缸體內的空間分隔成無桿腔5和有桿腔6,缸體I的內底部設有凹腔7,凹腔的直徑小于缸體的內徑,缸體I的側面設有與凹腔側面連通的無桿腔進油孔8,端蓋2側面設有與有桿腔連通的有桿腔進油孔9;活塞3的圓周面上設有環形槽31,環形槽內設有密封圈32。
[0016]活塞桿4內設有圓柱腔40,圓柱腔的軸線、活塞桿的軸線、活塞的軸線共線,活塞桿4的外端封閉,活塞桿的內端開口,活塞3的中心設有連接無桿腔與圓柱腔的油孔30,油孔內設有單向閥10,單向閥內的油液從無桿腔5流向圓柱腔40,活塞桿4的外端側面設有排氣孔41,如圖2所示,排氣孔41為階梯孔,排氣孔內設有柱頭螺栓42,柱頭螺栓與排氣孔內的階梯面處設有預緊彈簧43。
[0017]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該種液壓缸在第一次使用時,先打開排氣孔,無桿腔內的油液頂起活塞時,油液從單向閥進入到圓柱腔內,從而把圓柱腔內的空氣排掉,待空氣完全排掉后,在排氣孔內擰入柱頭螺栓封閉排氣孔;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圓柱腔內充滿油液,活塞桿被無桿腔內的油液頂出的時候,無桿腔內的油液從單向閥進入到圓柱腔內并把壓力傳遞給圓柱腔內的油液,從而用于平衡活塞桿內壁、外壁的壓差;活塞桿縮回的過程中,單向閥能防止圓柱腔內的油液排出,從而進一步增加活塞桿的抗彎曲性能。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塞桿抗彎曲性能好、抗壓性能好,整體性能更加穩定,使用壽命長。
【主權項】
1.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包括缸體、端蓋、活塞,活塞的一端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外端穿過端蓋伸出缸體外,活塞把缸體內的空間分隔成無桿腔和有桿腔,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桿內設有圓柱腔,所述的圓柱腔的軸線、活塞桿的軸線、活塞的軸線共線,活塞桿的外端封閉,活塞桿的內端開口,所述活塞的中心設有連接無桿腔與圓柱腔的油孔,所述的油孔內設有單向閥,單向閥內的油液從無桿腔流向圓柱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缸體的內底部設有凹腔,所述凹腔的直徑小于缸體的內徑,所述缸體的側面設有與凹腔側面連通的無桿腔進油孔,所述的端蓋側面設有與有桿腔連通的有桿腔進油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桿的外端側面設有排氣孔,所述的排氣孔內設有柱頭螺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氣孔為階梯孔,所述的柱頭螺栓與排氣孔內的階梯面處設有預緊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的圓周面上設有環形槽,所述的環形槽內設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缸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穩定型液壓缸結構,包括缸體、端蓋、活塞,活塞的一端設有活塞桿,活塞桿的外端穿過端蓋伸出缸體外,活塞把缸體內的空間分隔成無桿腔和有桿腔,活塞桿內設有圓柱腔,圓柱腔的軸線、活塞桿的軸線、活塞的軸線共線,活塞桿的外端封閉,活塞桿的內端開口,活塞的中心設有連接無桿腔與圓柱腔的油孔,油孔內設有單向閥,單向閥內的油液從無桿腔流向圓柱腔。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塞桿抗彎曲性能好、抗壓性能好,整體性能更加穩定,使用壽命長。
【IPC分類】F15B15/20, F15B15/14
【公開號】CN205277970
【申請號】CN201521040861
【發明人】鄭秀靜
【申請人】浙江華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