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散熱的氣缸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燈具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散熱效果差等技術問題。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所述的蓋體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所述的蓋體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至出氣口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兩側的延伸部上分別設有次散熱片,所述的次散熱片與相鄰的主散熱片相平行設置,所述的次散熱片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主散熱片的高度,所述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的兩側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熱凸起。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大大增加散熱片的表面積,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
【專利說明】
快速散熱的氣缸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散熱的氣缸蓋。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壓縮機是工業現代化的基礎產品,常說的電氣與自動化里就有全氣動的含義;而空氣壓縮機就是提供氣源動力,是氣動系統的核心設備機電引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是將原動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而在壓縮空氣會產生大量的熱,而溫度升高會加快設備的損耗。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無油空壓機缸蓋,[申請號:201420125967.8],包括缸蓋本體,所述缸蓋本體的上端面設置有多個散熱片,所有所述散熱片旋轉分布在所述缸蓋本體的上端面。由于所有散熱片旋轉分布在缸蓋本體上。
[0004]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結構過于簡單,散熱效果差。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所述的蓋體兩個端部分別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所述的蓋體內橫向設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將蓋體內分隔成進氣腔和排氣腔,所述的進氣口與進氣腔聯通,所述的排氣口與排氣腔聯通,所述的蓋體的上表面設有四個將蓋體固定在氣缸上的螺孔,所述的螺孔均勻分布在蓋體上表面的四個角部,所述的蓋體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所述的蓋體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至出氣口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相鄰的主散熱片之間相互平行且間距為17mm,所有的主散熱片的高度由蓋體上表面的中軸線向兩側分別減小,兩側的延伸部上分別設有次散熱片,所述的次散熱片與相鄰的主散熱片相平行設置且間距為17mm,所述的次散熱片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主散熱片的高度,所述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的兩側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熱凸起。在蓋體上設有具有散熱功能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同時所有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上都分布了散熱凸起,進一步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0007]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進氣腔體積大于所述的排氣腔。
[0008]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主散熱片在螺孔所在處斷開而形成容納螺孔的螺孔斷裂帶。
[0009]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蓋體的兩個端部向外延伸分別形成進氣管和排氣管,所述的進氣管和排氣管的管口即所述的進氣口和排氣口。
[0010]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進氣管和排氣管的外徑皆為46mm。
[0011]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隔板與蓋體呈一體式結構。
[0012]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的頂部呈弧形。
[0013]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的優點在于:設計更合理,在蓋體上設有具有散熱功能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同時所有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上都分布了散熱凸起,進一步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俯視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剖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散熱片的主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散熱片的俯視圖。
[0019]圖中,蓋體1、進氣口2、排氣口 3、隔板4、進氣腔5、排氣腔6、螺孔8、延伸部9、主散熱片10、次散熱片11、散熱凸起12、螺孔斷裂帶13、進氣管14、排氣管15。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如圖1-5所示,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I,所述的蓋體I兩個端部分別設有進氣口 2和排氣口 3,所述的蓋體I內橫向設有隔板4,所述的隔板將蓋體I內分隔成進氣腔5和排氣腔6,所述的進氣口 2與進氣腔5聯通,所述的排氣口 3與排氣腔6聯通,所述的蓋體I的上表面設有四個將蓋體I固定在氣缸上的螺孔8,所述的螺孔8均勻分布在蓋體I上表面的四個角部,所述的蓋體I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I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9,所述的蓋體I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 2至排氣口 3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10,相鄰的主散熱片10之間相互平行且間距為17mm,所有的主散熱片10的高度由蓋體I上表面的中軸線向兩側分別減小,兩側的延伸部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散熱的氣缸蓋。
[0022]空氣壓縮機是工業現代化的基礎產品,常說的電氣與自動化里就有全氣動的含義;而空氣壓縮機就是提供氣源動力,是氣動系統的核心設備機電引氣源裝置中的主體,它是將原動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而在壓縮空氣會產生大量的熱,而溫度升高會加快設備的損耗。
[002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無油空壓機缸蓋,[申請號:201420125967.8],包括缸蓋本體,所述缸蓋本體的上端面設置有多個散熱片,所有所述散熱片旋轉分布在所述缸蓋本體的上端面。由于所有散熱片旋轉分布在缸蓋本體上。
[0024]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結構過于簡單,散熱效果差。
[002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
[002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所述的蓋體兩個端部分別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所述的蓋體內橫向設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將蓋體內分隔成進氣腔和排氣腔,所述的進氣口與進氣腔聯通,所述的排氣口與排氣腔聯通,所述的蓋體的上表面設有四個將蓋體固定在氣缸上的螺孔,所述的螺孔均勻分布在蓋體上表面的四個角部,所述的蓋體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所述的蓋體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至出氣口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相鄰的主散熱片之間相互平行且間距為17mm,所有的主散熱片的高度由蓋體上表面的中軸線向兩側分別減小,兩側的延伸部上分別設有次散熱片,所述的次散熱片與相鄰的主散熱片相平行設置且間距為17mm,所述的次散熱片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主散熱片的高度,所述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的兩側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熱凸起。在蓋體上設有具有散熱功能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同時所有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上都分布了散熱凸起,進一步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0027]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進氣腔體積大于所述的排氣腔。
[0028]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主散熱片在螺孔所在處斷開而形成容納螺孔的螺孔斷裂帶。
[0029]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蓋體的兩個端部向外延伸分別形成進氣管和排氣管,所述的進氣管和排氣管的管口即所述的進氣口和排氣口。
[0030]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進氣管和排氣管的外徑皆為46mm。
[0031]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隔板與蓋體呈一體式結構。
[0032]在上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中,所述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的頂部呈弧形。
[0033]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的優點在于:設計更合理,在蓋體上設有具有散熱功能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同時所有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上都分布了散熱凸起,進一步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0034]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俯視圖。
[0035]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剖視圖。
[0036]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0037]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散熱片的主視圖。
[0038]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散熱片的俯視圖。
[0039]圖中,蓋體1、進氣口2、排氣口 3、隔板4、進氣腔5、排氣腔6、螺孔8、延伸部9、主散熱片10、次散熱片11、散熱凸起12、螺孔斷裂帶13、進氣管14、排氣管15。
[004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41]如圖1-5所示,本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I,所述的蓋體I兩個端部分別設有進氣口 2和排氣口 3,所述的蓋體I內橫向設有隔板4,所述的隔板將蓋體I內分隔成進氣腔5和排氣腔6,所述的進氣口 2與進氣腔5聯通,所述的排氣口 3與排氣腔6聯通,所述的蓋體I的上表面設有四個將蓋體I固定在氣缸上的螺孔8,所述的螺孔8均勻分布在蓋體I上表面的四個角部,所述的蓋體I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I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9,所述的蓋體I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 2至排氣口 3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10,相鄰的主散熱片10之間相互平行且間距為17mm,所有的主散熱片10的高度由蓋體I上表面的中軸線向兩側分別減小,兩側的延伸部9上分別設有次散熱片11,所述的次散熱片11與相鄰的主散熱片10相平行設置且間距為17mm,所述的次散熱片11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主散熱片1的高度,所述的主散熱片1和次散熱片11的兩側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熱凸起12。在蓋體上設有具有散熱功能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同時所有的主散熱片和次散熱片上都分布了散熱凸起,進一步增加了散熱片的表面積,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
[0042]在本實施例中,進氣腔5體積大于所述的排氣腔6。主散熱片10在螺孔8所在處斷開而形成容納螺孔8的螺孔斷裂帶13。蓋體I的兩個端部向外延伸分別形成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所述的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的管口即所述的進氣口 2和排氣口 3。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的外徑皆為46mm。隔板4與蓋體I呈一體式結構。主散熱片10和次散熱片11的頂部呈弧形。弧形的主散熱片1和次散熱片11可以減少生產的材料,減少成本。
[00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44]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蓋體1、進氣口2、排氣口 3、隔板4、進氣腔5、排氣腔6、螺孔
8、延伸部9、主散熱片10、次散熱片11、散熱凸起12、螺孔斷裂帶13、進氣管14、排氣管15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包括蓋體(I),所述的蓋體(I)兩個端部分別設有進氣口(2)和排氣口(3),所述的蓋體(I)內橫向設有隔板(4),所述的隔板將蓋體(I)內分隔成進氣腔(5)和排氣腔(6),所述的進氣口(2)與進氣腔(5)聯通,所述的排氣口(3)與排氣腔(6)聯通,所述的蓋體(I)的上表面設有四個將蓋體(I)固定在氣缸上的螺孔(8),所述的螺孔(8)均勻分布在蓋體(I)上表面的四個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體(I)兩側下沿分別水平向外延伸相同的長度形成與蓋體(I)上表面呈階梯型的延伸部(9),所述的蓋體(I)上表面具有沿進氣口(2)至排氣口(3)方向軸向設置的若干主散熱片(10),相鄰的主散熱片(10)之間相互平行且間距為17mm,所有的主散熱片(10)的高度由蓋體(I)上表面的中軸線向兩側分別減小,兩側的延伸部(9)上分別設有次散熱片(11),所述的次散熱片(11)與相鄰的主散熱片(10)相平行設置且間距為17mm,所述的次散熱片(11)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主散熱片(10)的高度,所述的主散熱片(10)和次散熱片(11)的兩側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熱凸起(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腔(5)體積大于所述的排氣腔(6)。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散熱片(10)在螺孔(8)所在處斷開而形成容納螺孔(8)的螺孔斷裂帶(13)。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體(I)的兩個端部向外延伸分別形成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所述的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的管口即所述的進氣口(2)和排氣口(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14)和排氣管(15)的外徑皆為46mm。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與蓋體(I)呈一體式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散熱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散熱片(10)和次散熱片(11)的頂部呈弧形。
【文檔編號】F04B39/12GK205677799SQ20162055860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公開號201620558601.9, CN 201620558601, CN 205677799 U, CN 205677799U, CN-U-205677799, CN201620558601, CN201620558601.9, CN205677799 U, CN205677799U
【發明人】俞小平
【申請人】浙江巨山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