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52373閱讀:6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輪胎充放氣部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不僅適用于軍用車輛,也適用于民用車輛。
背景技術
越野汽車常常需要在沙地、冰雪地、急造軍路、農田或泥濘地面上行駛。此時,如果汽車以正常的輪胎氣壓行駛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陷車或打滑。如果降低輪胎氣壓,增加牽引力,可改善汽車的通過性能,從而大大提高汽車的機動性和生存能力。
當運載汽車的高度受橋洞、涵洞、運載飛機倉門等限制時,如果在一定的范圍內降低輪胎氣壓,便能使汽車總高度適當降低而順利通過。
當汽車輪胎被扎破和被子彈擊穿時,如果能實時地給在行駛過程中的汽車輪胎充氣,可使汽車盡快離開危險地帶或到達目的地。
當路面環境溫度較高而汽車長距離連續行駛時,由于輪胎發熱使胎內氣壓升高,可能會引起輪胎爆裂;如果能實時地給在行駛過程中的汽車輪胎放氣,可以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軍用越野汽車在運送武器裝備、車載武器系統、通信指揮系統和戰地傷員時,如果能根據不同的道路狀況實時調整輪胎氣壓減緩沖擊與振動,可以增強軍需的機動性、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目前,現有技術中尚未發現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圖1、圖2、圖3、圖4可知,本實用新型是在模塊1上設置有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放氣控制閥3、氣源控制閥4、氣源進氣接口5、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后輪充放氣接口8、高壓限壓閥9、氣壓表接口10、低壓限壓閥11、前輪充放氣接口13;所述的模塊1是一種長方形的金屬板,是固定上述部件的平臺,其上加工有連通部件的第一管道1.1-第七管道1.7;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通過第一管道1.1連通;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和前輪充放氣接口13通過第四管道1.4和第二管道1.2連通;放氣控制閥3和低壓限壓閥11通過第五管道1.5連通;氣源進氣接口5、氣源控制閥4、高壓限壓閥9、氣壓表接口10通過第八管道1.8和第六管道1.6連通;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和后輪充放氣接口8通過第七管道1.7和第三管道1.3連通;電源接口總成7分別與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放氣控制閥3、氣源控制閥4、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電氣連接。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工作前,前輪充放氣接口13和前輪胎連通,后輪充放氣接口8和后輪胎連通,氣源進氣接口5和氣源連通,氣壓表接口10和氣壓表連通。
一、輪胎充氣1、前輪胎充氣 同時接通氣源控制閥4和前輪充放氣控制閥3,氣源的氣體經前輪充放氣接口13至前輪胎。
2、后輪胎充氣 同時接通氣源控制閥4和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氣源的氣體經后輪充放氣接口8至后輪胎。
3、前、后輪胎同時充氣 同時接通氣源控制閥4、前輪充放氣控制閥3和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氣源的氣體分別至前輪胎和后輪胎。
二、輪胎放氣1、前輪胎放氣 同時接通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和放氣控制閥3,前輪胎的氣體經低壓限壓閥11放氣。
2、后輪胎放氣 同時接通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和放氣控制閥3,后輪胎的氣體經低壓限壓閥11放氣。
3、前、后輪胎同時放氣 同時接通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和放氣控制閥3,前輪胎和后輪胎的氣體經低壓限壓閥11放氣。
三、前、后輪氣壓測量接通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氣壓表顯示值為當前前輪的氣壓值。同理,接通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氣壓表顯示值為當前后輪的氣壓值。
四、高壓保護車輪在充氣過程中當充氣氣壓超過高壓額定值時,高壓限壓閥9自動開啟,防止輪胎高壓爆胎或縮短輪胎的正常使用壽命。
五、低壓限壓車輪在放氣過程中當達到輪胎最低設定值時,低壓限壓閥11自動關閉,保持車輛在越野行駛時最低胎壓值。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主要安裝在一些特殊用途的輪式車輛上。在車輛行駛中或停車中,駕駛員在駕駛室內通過簡單操作就可以對車輛輪胎進行自動充氣、放氣或測壓,以實現對輪胎壓力的調節,從而提高輪胎或車輛通過沙漠、泥濘或冰雪等復雜路面的能力。
該裝置應用在軍用輪式車輛上可提高了車輛的機動性和生存能力。
將該裝置還可推廣到民用越野、運輸領域。


圖1-本實用新型組成方框圖;圖2-模塊結構俯視圖;圖3-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縮小圖);圖4-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5-充放氣控制閥結構圖;
圖6-放氣控制閥結構圖。
其中1-模塊,包括1.1-第一管道,1.2-第而管道,1.3-第三管道,1.4-第四管道,1.5-第五管道,1.6-第六管道,1.7-第七管道,1.8-第八管道;2-前輪充放氣控制閥,包括2.1-閥座,包括方形底塊及其上面的短圓筒;方形底塊,其四角各有一個供固定用的圓孔,其中間有A口a和B口b;短圓筒有內羅紋。
2.2-閥芯堵,一種圓柱形橡膠體。
2.3-彈簧,一種圓柱形彈簧。
2.4-O型圈,一種橡膠密封圓圈。
2.5-波形彈性墊圈,常用外購件。
2.6-動鐵芯,一種圓柱體,其底部有外止口和容裝閥芯堵2.2的園孔,其側面有排氣槽。
2.7-靜鐵芯,包括上下兩個相互連接的圓柱體;上圓柱體是一種有兩個環形槽的磁性體,下圓柱體其底部有與閥座2.1適配的外羅紋和容裝動鐵芯2.6的園孔。
2.8-擋片,一種中間有孔的圓片。
2.9-軸用彈性擋圈,常用外購件。
2.10-線圈。
a-A口。
b-B口。
3-放氣控制控閥,包括3.1-閥座,包括方形底塊及其上面的短圓筒;方形底塊,其四角各有一個供固定用的圓孔,其中間有A口和B口;短圓筒有內羅紋。
3.2-閥芯膜片,一種圓盤形橡膠密封薄片。
3.3-閥芯蓋,一種圓盤形金屬片,其中央有供安裝閥芯膜片3.2的凸卡。
3.4-氣嘴堵,一種圓柱形橡膠體。
3.5-彈簧。
3.6-第一O形圈,一種橡膠密封圓圈。
3.7-螺紋閥體,一種有內、外螺紋的短圓柱體,其內、外螺紋分別與靜鐵芯3.12、閥座3.1的外、內螺紋適配。
3.8-第二O形圈,一種橡膠密封圓圈。
3.9-波形彈性墊圈,常用外購件。
3.10-動鐵芯,一種圓柱體,其底部有外止口和容裝閥芯堵2.2的園孔,其側面有排氣槽。
3.11-擋片,一種中間有孔的圓片。
3.12-靜鐵芯,包括上下兩個相互連接的圓柱體;上圓柱體是一種有兩個環形槽的磁性體,下圓柱體其底部有與閥座2.1適配的外羅紋和容裝動鐵芯2.6的園孔。
3.13-軸用彈性墊圈,常用外購件。
3.14-線圈。
4-氣源控制閥。
5-氣源進氣接口。
6-后輪充放氣控制閥。
7-電源接口總成。
8-后輪充放氣接口。
9-高壓限壓閥。
10-氣壓表接口。
11-低壓限壓閥。
12-固定孔。
13-前輪充放氣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一、選用標準通用件*氣源進氣接口5,選用EQ-RQ80806;*低壓限壓閥11,選用QCD-100;*高壓限壓閥9,選用ZQ-01;*前輪充放氣接口13,選用EQ-RQ65110;*后輪充放氣接口8,選用EQ-RQ65110;*氣壓表接口10,選用1.6MPA。
二、自行設計與制造的部件*模塊1如圖2,前述模塊1是一種長方形的金屬板,是固定部件的平臺,其內加工有連通部件的管道。具體加工方法如下在模塊1的正面加工有固定元部件的羅紋;在模塊1的側面加工有管道1.1-1.8,在管道口又加工有接口。
*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包括相同結構的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氣源控制閥4。
如圖5,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由閥座2.1、閥芯堵2.2、彈簧2.3、O型圈2.4、波形彈性墊圈2.5、動鐵芯2.6、靜鐵芯2.7、擋片2.8、軸用彈性擋圈2.9、線圈2.10組成;其位置和連接關系是在閥座2.1上,從下至上依次為動鐵芯2.6,靜鐵芯2.7,線圈2.10,擋片2.8,軸用彈性擋圈2.9;動鐵芯2.6的內、外分別安裝有閥芯堵2.2、彈簧2.3。
其工作原理是線圈2.10未通電時,彈簧2.3處于初始狀態,動鐵芯2.6關閉A口a并與B口b關斷,則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處于非工作狀態;反之,線圈2.10通電時,彈簧2.3處于壓縮狀態,動鐵芯2.6打開A口a并與B口b連通,則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處于工作狀態。
*放氣控制閥3如圖6,放氣控制閥3由閥座3.1、閥芯膜片3.2、閥芯蓋3.3、氣嘴堵3.4、彈簧3.5、第一O形圈3.6、螺紋閥體3.7、第二O形圈3.8、波形彈性墊圈3.9、動鐵芯3.10、擋片3.11、靜鐵芯3.12、軸用彈性墊圈3.13、線圈3.14組成;其位置和連接關系是在閥座3.1上,從下至上依次為閥芯膜片3.2,閥芯蓋3.3,套有第一O形圈3.6的螺紋閥體3.7,套有彈簧3.5的動鐵芯3.10,上下分別套有波形彈性墊圈3.9、第二O形圈3.8的靜鐵芯3.12,線圈3.14,擋片3.11,軸用彈性墊圈3.13。
其工作原理是線圈3.14未通電時,彈簧3.5處于初始狀態,動鐵芯3.10關閉A口a并與B口b關斷,則放氣控制閥3處于非工作狀態;反之,線圈3.4通電時,彈簧3.5處于壓縮狀態,動鐵芯3.10打開A口a并與B口b連通,則放氣控制閥3處于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其特征在于在模塊(1)上設置有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放氣控制閥(3)、氣源控制閥(4)、氣源進氣接口(5)、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后輪充放氣接口(8)、高壓限壓閥(9)、氣壓表接口(10)、低壓限壓閥(11)、前輪充放氣接口(13);所述的模塊(1)是一種長方形的金屬板,是固定上述部件的平臺,其上加工有連通部件的第一管道(1.1)-第七管道(1.7);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通過第一管道(1.1)連通;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和前輪充放氣接口(13)通過第四管道(1.4)和第二管道(1.2)連通;放氣控制閥(3)和低壓限壓閥(11)通過第五管道(1.5)連通;氣源進氣接口(5)、氣源控制閥(4)、高壓限壓閥(9)、氣壓表接口(10)通過第八管道(1.8)和第六管道(1.6)連通;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和后輪充放氣接口(8)通過第七管道(1.7)和第三管道(1.3)連通;電源接口總成(7)分別與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放氣控制閥(3)、氣源控制閥(4)、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電氣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其特征在于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由閥座(2.1)、閥芯堵(2.2)、彈簧(2.3)、O型圈(2.4)、波形彈性墊圈2.5、動鐵芯2.6、靜鐵芯2.7、擋片2.8、軸用彈性擋圈(2.9)、線圈(2.10)組成;其位置和連接關系是在閥座(2.1)上,從下至上依次為動鐵芯(2.6),靜鐵芯(2.7),線圈(2.10),擋片(2.8),軸用彈性擋圈(2.9);動鐵芯(2.6)的內、外分別安裝有閥芯堵(2.2)、彈簧(2.3)。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其特征在于放氣控制閥(3)由閥座(3.1)、閥芯膜片(3.2)、閥芯蓋(3.3)、氣嘴堵(3.4)、彈簧(3.5)、第一O形圈(3.6)、螺紋閥體(3.7)、第二0形圈(3.8)、波形彈性墊圈(3.9)、動鐵芯(3.10)、擋片(3.11)、靜鐵芯(3.12)、軸用彈性墊圈(3.13)、線圈(3.14)組成;其位置和連接關系是在閥座(3.1)上,從下至上依次為閥芯膜片(3.2),閥芯蓋(3.3),套有第一O形圈(3.6)的螺紋閥體(3.7),套有彈簧(3.5)的動鐵芯(3.10),上下分別套有波形彈性墊圈(3.9)、第二O形圈(3.8)的靜鐵芯(3.12),線圈(3.14),擋片(3.11),軸用彈性墊圈(3.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越野汽車輪胎中央充放氣閥門總成,涉及一種車輛輪胎充放氣部件,不僅適用于軍用車輛,也適用于民用車輛。本實用新型是在模塊1上設置有前輪充放氣控制閥2、放氣控制閥3、氣源控制閥4、氣源進氣接口5、后輪充放氣控制閥6、后輪充放氣接口8、高壓限壓閥9、氣壓表接口10、低壓限壓閥11、前輪充放氣接口13;所述的模塊1是一種長方形的金屬板,是固定元部件的平臺,其內加工有連通元部件的管道。本實用新型主要安裝在一些特殊用途的輪式車輛上,在車輛行駛中或停車中,駕駛員在駕駛室內通過簡單操作就可以對車輛輪胎進行自動充氣、放氣或測壓,以實現對輪胎壓力的調節,從而提高輪胎或車輛通過沙漠、泥濘或冰雪等復雜路面的能力。
文檔編號F16K24/00GK2797811SQ20052009623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30日
發明者施輝良, 吳煒, 黃志華 申請人:武漢元豐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