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節水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安裝在水龍頭或者花灑噴頭進水口的節水芯。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不足22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為節約用水,國家經貿委、建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建材局等部門早在1999年就聯合發出的《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強制淘汰鑄鐵水龍頭,推廣使用陶瓷芯節水龍頭,但是這種龍頭僅僅解決的是滲漏問題,不能進行流量控制,因而節水效果有限。隨著節水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又產生了通過采用自身特定構造來達到節水目的龍頭,以及在普通水龍頭上加裝節水器來實現節水的方法,但是前者固有的構造使其不可以通過改造原有龍頭實現,而后者雖然能通過對現有龍頭的構造改造來實現,但其效果會受到水壓大小等因素的影響而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即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加裝在水龍頭或者花灑噴頭進水口端,能夠起到節水增壓作用的節水芯。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節水芯,安裝于一圓柱形體中,構成外部水管用閥體,所述的節水芯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器和出水器,所述的進水器為開孔結構,其孔徑小于圓柱形水管管徑,所述的出水器上分布有3個或者3個以上出水孔,在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一膠圈,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3個或者3個以上叉子結構。
所述的進水器為稍顯喇叭狀的開孔結構;所述的出水孔為圓形。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1)該節水芯通過限定水流量來達到節水目的,節水率可達到60%以上;
(2)該節水芯的結構使水流體在流動中增壓加速,保證原有舒適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節水芯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節水芯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普通的水龍頭節水閥中節水芯的安裝位置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花灑噴頭節水閥中節水芯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介紹,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考圖1和圖2,節水芯1為一圓柱形體,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器2和出水器4,進水器2為稍顯喇叭狀的開孔結構,其孔徑小于自來水管的管徑,出水器4上分布有3個或者3個以上出水孔,出水孔可以為圓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狀,在進水器2和出水器4之間設置有一膠圈3,用于均衡水量,進水器2和出水器4之間設置有3個或者3個以上叉子結構5,用于卡住膠圈3。
參考圖3和圖4,實際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節水芯1安裝在一圓柱形體中,作為閥芯從而構成節水閥6,圖3為普通的水龍頭的節水閥6,圖4為花灑噴頭的節水閥6,當打開水閥門時,水流從大直徑管道流往節水芯1,從進水器2流入,此時進水器2起到限流作用,水流線必然彎曲,同時流束必定收縮;由于水流體沿突然縮小管道的流動是先收縮后擴張,在這一收一擴的運動過程中產生了強大的動能,水流被增壓并加速,從小直徑出水器2流出的水流體具有較高的速度;膠圈3在水流進入進水器2后,由于受到高速水流的沖擊而產生伸縮振動,振動的作用可以均衡不同水壓下的水流量。水流體從自來水管道流經節水芯1出來的水流量減少了,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但是給人們的舒適度沒有改變。
權利要求1.一種節水芯,安裝于一圓柱形體中,構成外部水管用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節水芯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器和出水器,所述的進水器為開孔結構,其孔徑小于外部水管的管徑,所述的出水器上分布有3個或者3個以上出水孔,在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一膠圈,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3個或者3個以上叉子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器為稍顯喇叭狀的開孔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孔為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水芯,安裝于一圓柱形體中,構成外部水管用閥體,所述的節水芯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器和出水器,所述的進水器為開孔結構,其孔徑小于外部水管管徑,所述的出水器上分布有3個或者3個以上出水孔,在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一膠圈,進水器和出水器之間設置有3個或者3個以上叉子結構。所述的進水器為稍顯喇叭狀的開孔結構;所述的出水孔可以為圓形或者其它不規則形狀。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該節水芯通過限定水流量來達到節水目的;該節水芯的結構使水流體在流動中增壓加速,保證原有舒適度。
文檔編號F16K47/00GK2859151SQ20052010407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8日
發明者張偉堅 申請人:張偉堅, 薛立本